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为了评价瓣膜变形程度和年龄对Inoue二尖瓣球囊扩张术(Inone PTMC)即刻效果的影响,作者分析了 162例 Inoue PTMC患者。对象和方法 162(男34,女128)例,年龄 52±14岁,瓣口面积≤1.5cm~2的有症状的二尖瓣狭窄患者。按瓣膜和瓣下病变严重程度,即瓣叶僵硬、瓣叶增厚、瓣叶钙化、瓣下增厚程度,用目前常用的超声评分分别给予0~4分,得分越高病变越重。全部患者均在术前行二维和多普勒超声、冠脉和左室造影检查,测定血液动力学参数和心排量。按常规行二尖瓣 Inoue PTMC。在导管尚留在左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经食管二维与实时三维超声结合在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成形术中的作用。方法:26例临床诊断为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拟行二尖瓣成形术患者,术前联合应用经食管二维超声与实时三维超声,对二尖瓣功能不全进行分类,详细定位病变部位,测量二尖瓣前后叶厚度、长度及瓣环径。术后即刻评价疗效。结果:术前超声诊断单纯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10例(38.5%),单纯二尖瓣狭窄4例(15.4%),二尖瓣关闭不全重度伴狭窄轻度9例(34.6%),二尖瓣关闭不全重度伴狭窄中度3例(11.5%);瓣膜功能不全Ⅱ型4例(15.4%),ⅡAⅢa-P型18例(69.2%),Ⅲa-AⅢa-P型4例(15.4%)。术后即刻超声评价疗效,3例在超声指导下2次成形,其中2例最终选择瓣膜置换术。结论:经食管二维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结合,在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成形术前对瓣膜功能不全进行分类诊断,能准确评估二尖瓣叶厚度和长度,指导术式和人工瓣环的选择。术后即刻评价疗效,在风湿性二尖瓣成形术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总结33例非风湿性二尖瓣后叶脱垂成形手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5月至2011年5月行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后叶脱垂(除外其他合并畸形、风湿性病变及前叶脱垂)患者33例,男性18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46.5岁。术前二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9例、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24例。通过部分瓣叶矩形切除、瓣环环缩及成形环的综合运用修复二尖瓣,同期置入二尖瓣爱德华弹性环28枚。结果全组病例均痊愈出院,无围术期死亡。患者术前心脏彩超检查:左房内径(49.26±17.13)mm,左室内径(60.29±8.32)mm,射血分数(66.1±9.6)%,左室短轴缩短率29.78±6.81。术后1周心脏彩超检查:左房内径(40.23±7.93)mm,左室内径(50.63±4.67)mm,射血分数(53.0±8-3)%,左室短轴缩短率23.50±5.01。术后6个月复查心脏彩超检查:左房内径(36.16±7.46)mm,左室内径(45.61±5.67)mm,射血分数(65.0±7.6)%,左室短轴缩短率29.67±5.91。随诊6-70个月,平均随访18.2个月,二尖瓣功能正常或有微量反流22例,有微少量和少量反流9例,有少中量反流2例。无因二尖瓣关闭不全而再次手术者。结论对于二尖瓣后叶脱垂的病变,术中在经食管超声的帮助下,通过部分瓣叶矩形切除、瓣环环缩及成形环的综合运用,能够修复几乎所有非风湿性所导致的二尖瓣后叶脱垂,避免瓣膜置换。对于非风湿性二尖瓣后叶病变,瓣膜成形技术成熟、可靠,修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材料和方法 24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施行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其中男6例,女18例,平均年龄38岁。窦性心律16例,心房纤颤(下简称房颤)8例,年龄小于45岁者15例,大于45岁9例。14例患者瓣膜条件良好(其标准为:瓣膜弹性良好,病变主要位于瓣尖,无二尖瓣钙化),10例瓣膜条件较差(即瓣尖及腱索、乳头肌均有较明显肥厚、  相似文献   

5.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狭窄前后心钠素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38例,术前术后进行血浆心钠素浓度测定。结果显示,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血浆心钠素浓度明显升高,术后随着狭窄瓣膜的扩张,左房压下降,血浆心钠素浓度明显下降,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因此认为血浆心钠素浓度测定是判断二尖瓣成形术效果和随访的一项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6.
任何心瓣膜钙化在儿科中均极罕见。二尖瓣钙化常发生于二尖瓣狭窄的成人,绝大多数属风湿性,非风湿性者罕见。本例为报导中年龄最小的二尖瓣钙化,也是第一例先天性者。患者为14岁白人男孩,他于正常分娩后第一天即出现暂时性周围性紫绀。18个月发现心脏杂音,而其他检查如胸片、心电图均正常。5岁时因诊断不明而行心导管检查,结果显示“轻度二尖瓣狭窄伴闭锁不全”。  相似文献   

7.
经皮Inoue气囊导管二尖瓣成形术远期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85年11月至1988年11月我们成功地用Inoue气囊导管为85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病人进行了经皮二尖瓣成形术(PMV).平均随访期为5±1年(43~79个月).术前、术后和随访期二尖瓣压力阶差用心导管法测定分别为17.5±6.2mmHg、3.1±3.3mmHg和3.3±3.4mmHg(术前比术后及随访期P<0.001,术后比随访P>0.05),用多普勒法测定分别为18±6、8±5及9±5mmHg(术前比术后及随访P0.05).超声多普勒法测二尖瓣口面积术前、术后及随访期分别为1.1±0.3、2.0±0.4和1.8±0.5cm~2(术前比术后与随访P0.05).术后及随访心电图、心向量图和运动心肺功能检查均显示了明显的改善.术前心功能(按纽约心脏协会分级)Ⅳ级者2例、Ⅲ级者52例、Ⅱ级者31例、在随访时Ⅰ级者74例、Ⅱ级者6例、Ⅲ级者5例.所有Ⅲ级的5例(6.8%)病人均存在二尖瓣再狭窄,该5例均经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有严重的二尖瓣钙化和瓣下融合.结论:经皮穿刺Inoue气囊导管二尖瓣成形术对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而没有严重二尖瓣钙化和瓣下融合的患者缓解症状有明显的效果并维持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应用猪瓣膜替换二尖瓣后长期生存150例,其中已有18例因发(?)猪瓣膜功能失调而再次施行瓣膜替换术。18例患者有心悸、气急、疲劳和胸痛等症状。主要的诊断依据是出现新的杂音,超声心动图和多普勒检查发现瓣膜破损和反流。瓣膜损害是瓣叶钙化和严重纤维组织增生,其中7例有慢性感染。再次替换18例损破的猪瓣膜,应用机械瓣12个,弹性支架猪瓣6个,手术存活13例,死亡5例。  相似文献   

9.
作者过去曾对部分钙化的狭窄二尖瓣膜用保守法的修复认为比换瓣术结果为佳,因而将1978年1月至1987年12月期间施行手术的135个病人随访10年的结果加以研究,分析比较二种芋术方法的优越性。组Ⅰ60例二尖瓣狭窄,瓣膜部分钙化,接受瓣膜修补和成形术,解除狭窄,包括交界及瓣下分离粘连,9例还加瓣环缝合术或环成形术以校正关闭不全。以瓣膜切面面积2.5cm~2或>2.5cm~2而无明显关闭不全者为满意,12例同时作三尖瓣环成形术,16例有左房血栓者或作环成形术者给予抗凝治疗3个  相似文献   

10.
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治疗伴重度钙化的二尖瓣狭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 (RHD)伴重度钙化的二尖瓣狭窄 (MS)患者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 (PB MV)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 33例伴重度钙化的MS患者行逐步球囊扩张法PBMV治疗 ,术中监测左房平均压等 ,术前、术后 3个月进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 ,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术后左房压、二尖瓣跨瓣压差显著下降 ;超声心动图示二尖瓣口面积显著扩大 ,心功能显著改善 ,左房内径、二尖瓣跨瓣压差、肺动脉收缩压显著减小 ,左室内径无显著变化。结论 :逐步扩张法PBMV治疗伴重度钙化的MS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二尖瓣瓣膜成形术(MVP)对非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疗效.方法 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非风湿二尖瓣关闭不全心脏患者23例接受手术治疗,男性13例,女性10例,年龄16~71(49.4±5.7)岁.非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病因中,其中先天性5例,退行性改变12例,缺血性改变4例,感染性病变2例.术前超声心动图示二尖瓣均为大量返流,术前患者心功能Ⅲ级19例,Ⅳ级4例.瓣环成形13例,腱索短缩3例,裂修补1例,腱索转移1例,后瓣环成形 裂修补4例,部分瓣膜切除 裂修补1例.同期冠状动脉搭桥术5例,主动脉瓣膜置换术3例.结果 早期死亡率4.3%(1例),术后超声心动图示无或少量二尖瓣反流13例,少量到中量反流8例,大量反流1例.随访6~60个月(平均27个月),出院后2例患者死亡,再次手术1例.存活20例,心功能Ⅰ~Ⅱ级.结论 应用二尖瓣膜成形术治疗非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是可行的,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外科技术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材料和方法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的心脏标本67个,正常心脏标本25个。心脏以常规方法剖开。按Lev等介绍的方法测量心腔和瓣环。按Carpentier等建议的命名法描述本研究的腱索。按触诊将钙化分为+(小的钙化灶)、++(一个交界区或瓣叶钙化)、+++(一个以上交界区或瓣叶钙化)级。结果:对照组25例,平均年龄29.16岁。病变的心脏分两组:示单纯狭窄者54例,左室容量指数小或等于正常,平均年龄28.64岁;示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者13例,左室容量指数大于正常,平均年龄29.6岁。二尖瓣装置包括环、叶、交界区及腱索。(1)环:对照组前叶与后叶在环的附着区大小之比包括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二尖瓣成形术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近2年我科46例行二尖瓣成形术患的临床资料。瓣膜病变:风湿性7例、退行性变5例、先天性33例、缺血性1例。手术在中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下进行,二尖瓣按瓣下、瓣叶和瓣环的顺序成形,同时矫治合并的心血管畸形。结果:全组无围术期死亡,并发症包括:心包积液2例,胸腔积液3例,低心排综合征1例。术后超声心动图提示二尖瓣未见返流41例,残留反流5例,其余患恢复良好,心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的前提下,二尖瓣成形术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分级次二尖瓣球囊扩张预防二尖瓣反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为探讨经皮穿刺球囊导管二尖瓣扩张术(PBMV)引起二尖瓣反流(MR)的原因及其预防方法。方法我们采用分级次扩张法和改良Inone法对人体病变二尖瓣和硅胶二尖瓣模型进行体外球囊导管扩张实验,并对132例风湿性心脏病重度二尖瓣狭窄患者,其中分别以分级次扩张法96例,Inone法36例进行PBMV的前瞻性对比研究。结果(1)PBMV引起二尖瓣反流的原因除与瓣膜钙化程度重、瓣下结构紊乱有关以外,瓣口面积小、交界粘连处夹角小是一个重要原因。(2)分级次扩张可使交界粘合处夹角呈渐进性扩大,扩张时不易引起瓣膜撕裂和二尖瓣反流。两组比较Inone法扩张组二尖瓣反流发生率为16.7%,分级次扩张组无二尖瓣反流病例,并且术中其他并发症及术后再狭窄发生率后者也明显低于前者。结论球囊导管分级次扩张可有效地预防二尖瓣反流,是治疗二尖瓣狭窄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评价Carpentier-Edwards生理环在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应用应用Carpentier-Edwards生理环在二尖瓣成形术中治疗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60例。结果 围术期无死亡。应用的手术方法:人工腱索23例、后瓣叶楔形切除34例、滑行切开技术2例、前叶三角形切除11例、瓣叶折叠5例、单纯人工瓣环置入13例。住院时间:14±3 d。并发症情况:室上性心动过速10例、窦性心动过缓2例,均治愈出院。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年。均存活。所有患者均无明显症状,NYHA心功能正常。最后一次复查超声指标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肺动脉收缩压均显著减小(P <0.01),左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与术前比较均显著升高(P <0.01),二尖瓣反流程度明显减轻(P <0.01),跨瓣压差均<3mmHg。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个体化手术方法处理瓣叶和瓣下结构和正确的瓣环置入技术,应用Carpentier-Edwards生理环治疗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近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采用球囊直径递增法施行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9年以来,我院采用球囊直径递增法施行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治疗40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MS)患者。1 资料与方法本组中,男17例,女23例,平均年龄43.8±12.8(17~66)岁。均无严重的瓣膜钙化、瓣下病变和左房内血栓。MS合并Ⅰ~Ⅱ度二尖瓣反流(MR)21例及轻度主动脉瓣反流13例、狭窄2例。NYHA心功能:Ⅱ和Ⅲ级各17例、Ⅳ级6例。7例系开胸闭式分离术后再狭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分析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再次手术的问题。方法:自2002年至2009年间共438例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不包括完全性或部分性房室通道)患儿行二尖瓣成形手术,所有患儿中有15例(3.4%)行再次二尖瓣手术,其中再次行二尖瓣成形术12例(组1),二尖瓣置换术3例(组2)。再次手术的原因包括:严重溶血和残余或复发二尖瓣关闭不全。术中根据瓣膜病变情况选择合适的成形方法,包括二尖瓣瓣环环缩、腱索转移、双孔成形和瓣膜置换手术。对所有患者均行临床评估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二尖瓣功能。结果:全组患儿无死亡病例,所有15例随访患儿亦无死亡。组2患儿年龄、体质量和心胸比均大于组1。组1患儿中术中见原缝线撕裂2例,瓣环扩大4例,瓣叶局部裂3例,组1患儿术后超声心动图见二尖瓣关闭不全较术前明显减轻(P0.01)。组2中3例患儿均行二尖瓣双叶机械瓣置换。结论:二尖瓣成形术仍是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再次手术的首选术式,对术前心功能差且瓣膜条件不理想的患儿行瓣膜置换手术是理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36例二尖瓣成形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实施二尖瓣成形术36例,其中后叶矩形切除13例,“双孔法”3例,后叶腱索转移1例,后叶矩形切除+“双孔法”4例,前、后交界环缩2例,单纯放人工瓣环11例,瓣叶裂修补1例,二尖瓣肿瘤切除1例。28例置入人工瓣环,其中Edward软环19例、Medtronie软环9例。结果术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二尖瓣反流消失或微量反流26例,少量反流10例。1例术后第10天发生心律失常死亡。患者术前心脏彩超检查:左房(LA)(49.06±13.79)mm,左室(LV)(59.79±11.23)mm。术后心脏彩超检查:左房(39.47±6.63)mm,左室(50.21±5.07)mm。术后3个月随访心脏彩超检查:左房(35.26±5.42)mm,左室(45.18±4.25)mm。35例随访1~18个月,心功能I级31例、Ⅱ级4例。结论二尖瓣关闭不全采用相应的成形技术,可以取得良好的早、中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方法 1981年1月至1989年1月间254例首次接受MVR。年龄18±9(6~52)岁,男61例,女193例。其中单纯二尖瓣返流(MR)182例(72%),MR伴轻度二尖瓣狭窄(MS)72例(28%)。心功能(纽约心脏协会标准)Ⅲ级者83%,Ⅳ者13%。26%患者有房颤。术中所见二尖瓣病变有:瓣环扩张,瓣叶脱垂,瓣叶挛缩,瓣叶增厚,连结部融合、腱索断裂、延长和增粗等。对于伴有急性风湿性心脏炎的诊断是根据临床、血清学检布、术中肉眼所见心脏外观、镜下组织学改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性分析18例二尖瓣人工瓣环成形术的疗效。方法风湿性病变3例,退行性变11例,先天性病变4例。重度关闭不全16例,中度关闭不全2例。根据二尖瓣病理改变对瓣叶和瓣下结构做针对性瓣膜成形术后,均植入人工瓣环。10例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监测下行成形术。结果成形中术后二尖瓣无返流6例,轻度返流9例,中度返流1例。2例改行二尖瓣置换术。随访7个月至6年7个月,平均3.6年,心功能均有显改善。结论对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