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比较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和WKY心肌整和素β1的表达以及缬沙坦和螺内酯对SHR整和素 β1的影响。方法 将 18只 6周龄SHR随机分成 3组 ,每组 6只。其中 2组分别灌喂缬沙坦 2 0mg·kg- 1·d- 1,和螺内酯 10mg·kg- 1·d- 1,另一对照组给正常饮水 ,并与雄性同周龄WKY6只比较。实验期 14周 ,免疫组化法检测四组大鼠心肌整和素 β1的表达。结果 SHR对照组心肌整和素 β1表达明显高于WKY组 ,和SHR对照组比较缬沙坦组整和素 β1的表达下降 (P <0 0 5) ,而螺内酯组整和素 β1的表达无显著改变 ;两治疗组血压、LVM/BW以及心肌纤维化程度均显著低于SHR组 (P <0 0 5) ,而且两治疗组间比较缬沙坦组血压和心肌纤维化程度降低更明显 (P <0 0 5)。结论 缬沙坦除降低血压外 ,还能抑制整和素 β1表达 ,而螺内酯对整和素β1的表达无明显抑制作用 ;而缬沙坦对心肌纤维化的抑制作用优于螺内酯。提示整和素 β1在高血压心肌纤维化进程中起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AT1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和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螺内酯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心室生长因子和Ⅰ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8只雄性SHR随机分为三组SHR对照组、缬沙坦治疗组、螺内酯治疗组,每组6只.其中两治疗组分别用缬沙坦30 mg*kg-1*d-1、螺内酯20 mg*kg-1*d-1溶于饮水灌胃,每天一次,连续治疗13周;另一组给正常饮水.另选同源同系Wistar-kyoto大鼠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用RT-PCR方法检测大鼠心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肝细胞生长因子(HGF)、Ⅰ型胶原mRNA水平.结果治疗13周后, 缬沙坦组和螺内酯组TGFβ1、Ⅰ型胶原mRNA水平明显低于SHR对照组(P<0.01),但高于WKY组(P<0.01),其中螺内酯组Ⅰ型胶原mRNA水平高于缬沙坦组(P<0.01);缬沙坦组和螺内酯组的HGF mRNA水平高于SHR对照组(P<0.01),但低于WKY组(P均<0.01),螺内酯组的HGF mRNA水平低于缬沙坦组(P<0.01).结论AngⅡ AT1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和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螺内酯均能抑制SHR的左室肥厚和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缬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室心肌整合素β1和纤维黏连蛋白(FN)表达的影响,探讨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机制.方法选用6周龄的雄性SHR 12只,随机均分为2组SHR阳性对照组;缬沙坦干预组(SHR-V),灌喂缬沙坦20 mg*kg-1*d-1.另选同源正常血压的WKY大鼠6只为正常对照组.实验期14周.观察血压、左室重量/体重(LVW/BW)、胶原容积分数,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组大鼠心肌整合素β1和FN的表达.结果缬沙坦可显著降低SHR的血压、LVW/BW及左室心肌的胶原含量,此外SHR阳性对照组整合素β1 和FN 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SHR-V组两者的表达显著低于SHR阳性对照组(P<0.05).结论缬沙坦除可降低血压外,还能显著抑制整合素β1 和FN的表达,抑制甚至逆转心肌纤维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缬沙坦和螺内酯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二者对SHR心肌整合素β1和纤维黏连蛋白(FN)表达的影响,探讨SHR心肌纤维化的机制。方法将18只6周龄SHR随机均分成3组缬沙坦组(缬沙坦30mg·kg-1·d-1),螺内酯组(螺内酯20mg·kg-1·d-1)和SHR组,并与雄性同周龄WKY6组只比较,实验期14周。比较血压、左室重量/体重(LVM/BW)、胶原容积分数(CVF)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组大鼠心肌整合素β1和FN的表达。结果(1)缬沙坦组和螺内酯组血压〔(1125±88)mmHg和(1316±51)mmHg〕、LVM/BW〔(284±014)×10-3和(322±015)×10-3〕、CVF〔(321±022)%和(400±028)%〕、PVCA〔(062±015)%和(094±056)%〕均显著低于SHR组(P<005),缬沙坦组与螺内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SHR组心肌整合素β1和FN的表达明显高于WKY组〔其积分吸光度值(A)分别为(15687±2033)、(5430±800)和(45665±4127)、(15718±2830),P<001,而缬沙坦组和螺内酯组FN的沉积较SHR组(45665±4127)均显著减少〔分别为(20047±1680)和(21358±800),P<005〕;缬沙坦组整合素β1的表达(9892±135)较SHR组下降(P<005),而螺内酯组整合素β1的表达与SHR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缬沙坦和螺内酯不仅可以良好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AT1 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和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螺内酯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左心室生长因子和Ⅰ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 1 8只雄性SHR随机分为三组 :SHR对照组、缬沙坦治疗组、螺内酯治疗组 ,每组 6只。其中两治疗组分别用缬沙坦 30mg·kg- 1 ·d- 1 、螺内酯 2 0mg·kg- 1 ·d- 1 溶于饮水灌胃 ,每天一次 ,连续治疗 1 3周 ;另一组给正常饮水。另选同源同系Wistar kyoto大鼠 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用RT PCR方法检测大鼠心肌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β1 )、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Ⅰ型胶原mRNA水平。结果 治疗1 3周后 ,缬沙坦组和螺内酯组TGFβ1 、Ⅰ型胶原mRNA水平明显低于SHR对照组 (P <0 0 1 ) ,但高于WKY组 (P <0 0 1 ) ,其中螺内酯组Ⅰ型胶原mRNA水平高于缬沙坦组 (P <0 0 1 ) ;缬沙坦组和螺内酯组的HGFmRNA水平高于SHR对照组 (P <0 0 1 ) ,但低于WKY组 (P均 <0 0 1 ) ,螺内酯组的HGFmRNA水平低于缬沙坦组 (P <0 0 1 )。结论AngⅡAT1 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和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螺内酯均能抑制SHR的左室肥厚和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缬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心肌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AT1)密度及亲和力的影响,探讨高血压左室肥厚的细胞分子机制及缬沙坦的干预机制.方法 (1)12只6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分二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6只为阳性对照组;缬沙坦干预组(SHR-V)6只 缬沙坦 20 mg*kg-1*d-1;同源正常血压大鼠(WKY)6只为正常对照组.(2)用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测定左室心肌AT1受体密度及亲和力;用放免法测定血液及左室心肌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浓度;测量血压、左室重量/体重及左室厚度/体重.结果 (1)AT1受体密度及亲和力的变化SHR组左室心肌AT1受体亲和力较WKY组增强(P<0.05),但AT1受体密度降低(P<0.01);SHR-V组较SHR组AT1受体亲和力降低(P<0.05),与WKY组无明显的差异,在SHR-V组,AT1受体密度明显高于SHR组(P<0.01).(2)Ang Ⅱ浓度的变化SHR组心肌Ang Ⅱ水平较WKY组明显升高(P<0.01),但血浆Ang Ⅱ水平无明显差异;SHR-V组心肌Ang Ⅱ水平明显低于SHR组(P<0.01),而血浆Ang Ⅱ浓度较另二组明显升高(P<0.01).(3)血压及左室结构的变化缬沙坦可显著降低SHR的血压、左室重量/体重及左室厚度/体重(P<0.01).结论 (1)左室心肌AT1受体亲和力增强及Ang Ⅱ水平升高在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缬沙坦除可降低血压外,尚可降低左室心肌AT1受体亲和力及Ang Ⅱ水平,逆转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30只12周龄雄性SHR大鼠,随机分成3组(1)大剂量缬沙坦组(n=10 缬沙坦30 mg/kg*d);(2)小剂量缬沙坦组(n=10 缬沙坦10 mg/kg*d); (3)SHR空白对照组(n=10);(4) 同龄雄性正常血压WKY 大鼠对照组(n=10).给药4周; 天狼星红染色法使胶原特殊染色,计算机图象分析测量心肌切片的胶原容积分数和心肌小动脉周围胶原面积与小动脉面积比表示心肌纤维化程度.结果与SHR组相比大小剂量缬沙坦组,均能有效降低SHR血压(P<0.05).并能改善SHR大鼠左心室肥厚(P<0.05)并使心室内、外膜及心肌小动脉周围的胶原减少,其中大剂量组各指标均较SHR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对SHR大鼠的心肌纤维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不同水平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对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29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成(1) SHR对照组(n=15);(2)氯沙坦组(n=7,30 mg*kg-1*d-1);(3)卡托普利组(n=7,100 mg*kg-1*d-1);(4)WKY(n=12)为非高血压组.治疗组每日灌胃给药,对照组蒸馏水灌胃15周后,获取标本.结果 1.SHR心肌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和醛固酮(Ald)浓度、羟脯氨酸和Ⅰ/Ⅲ型胶原比值较同龄WKY大鼠明显增高(P<0.01),而心肌胶原单体/二聚体(α/β)比值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s-1)活力降低(P<0.01),且随病程而进一步升高或降低.2.经氯沙坦或卡托普利干预后,心肌Ang Ⅱ、Ald浓度、心肌羟脯氨酸和Ⅰ、Ⅲ型胶原比值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而心肌胶原单体/二聚体(α/β)比值和MMPs-1活性升高(P<0.01),逆转了心肌纤维化.3. 氯沙坦在改善胶原表型、胶原可溶性及提高MMPs-1活性优于卡托普利.结论不同水平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纤维化逆转不仅减少胶原含量,还改善表型和交联的异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WKY大鼠心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其受体(IGF-1R)的表达和缬沙坦与螺内酯对SHR的IGF-1的影响,探讨IGF-1与心肌肥厚的病理机制.方法将18只6周龄SHR随机分成3组,每组6只.其中2组分别灌喂缬沙坦30 mg/kg·d和螺内酯20 mg/kg·d,另一对照组给正常饮水,并与雄性同周龄WKY 6只比较.实验期14周,免疫组化法检测四组大鼠心肌IGF-1及IGF-1R的表达.结果两治疗组血压、LVM/BW均显著低于SHR组(P<0.01).SHR对照组IGF-1和IGF-1R的表达明显高于WKY组(IGF-1180.4±12.3比97.6±10.1;IGF-1R203.3±14.4比92.4±10.3;P<0.01),缬沙坦组和螺内酯组的IGF-1和IGF-1R均比SHR对照组下降(IGF-1122.2±14.8比139.8±7.9比180.4±12.3;IGF-1R130.9±11.7比149.9±8.9比203.3±14.4;P<0.01).而且缬沙坦比螺内酯的作用更为明显(P<0.05).结论IGF-1及IGF-1R在肥厚心肌中表达明显增加,而缬沙坦和螺内酯在降压的同时可以抑制IGF-1及IGF-1R的表达,结果提示IGF-1和IGf-1R在心肌肥厚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肾脏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和一氧化氮(NO)水平与高血压的关系,以及依那普利和氯沙坦降压治疗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皮质cAMP、cGMP和NO水平的影响.方法 14周龄雄性SHR分三组(n=6)依那普利组15 mg*kg-1*d-1灌胃;氯沙坦组37.5 mg*kg-1*d-1灌胃;SHR对照组以等量蒸馏水灌胃.Wistar-kyoto(WKY)对照组亦以等量蒸馏水灌胃.采用放射免疫法及Griess法检测肾皮质cAMP、cGM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NO代谢产物亚硝酸盐(NO3-)水平.结果 SHR对照组肾皮质Ang Ⅱ含量较WKY组显著升高(P<0.01);与SHR对照组相比,依那普利组Ang Ⅱ含量显著降低(P<0.01),氯沙坦组Ang Ⅱ含量增加(P<0.05).与WKY相比,SHR对照组cAMP水平低于WKY组(P<0.01),依那普利组cAMP水平明显高于SHR对照组(P<0.05),氯沙坦组cAMP较SHR对照组有升高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SHR对照组肾皮质NO3-、cGMP含量较WKY组显著减少(P<0.01);依那普利治疗组NO3-、cGMP含量较SHR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氯沙坦组与SHR对照组相比,NO3-、cGMP含量增加(分别为P<0.01,P<0.05),各组NO3-水平与cGMP水平呈正相关(r=0.8689,P<0.01).结论 SHR肾皮质cAMP、cGMP 显著低于WKY,依那普利和氯沙坦均可升高SHR的cGMP水平,依那普利还可改善SHR肾cAMP代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室心肌细胞凋亡的特点及AT1受体拮抗剂伊贝沙坦(irbesartan)对其的影响.探讨SHR心肌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选用13周龄SHR 20只,随机分为2组,即伊贝沙坦治疗组(SHR-I组)和非治疗对照组(SHR组),另设同源正常血压大鼠10只(WKY组)作为对照.治疗组大鼠服用伊贝沙坦(50 mg*kg-1*day-1)15周,每两周测血压、体重一次,治疗结束时称心脏重量.放免法检测血浆和心肌Ang Ⅱ浓度.应用末端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带荧光的dUTP缺口末端原位标记法(Tunel)检测高血压大鼠左室心肌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1)治疗终点时,SHR-I组血压明显低于SHR组(P<0.01),略高于WKY组,但无统计学差异.SHR组血浆和心肌AngⅡ高于WKY组(P<0.05),SHR-I组血浆和心肌Ang Ⅱ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2)Tunel法表明,SHR组凋亡指数明显高于WKY组(P<0.01),凋亡细胞主要集中在心内膜下.(3)伊贝沙坦治疗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下降(P<0.01).结论 SHR的心肌细胞凋亡增加,AT1受体拮抗剂能抑制心肌细胞凋亡.这种效应可能与血流动力学无关,Ang Ⅱ可能通过AT1受体介导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WKY大鼠心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其受体(IGF-1R)的表达和缬沙坦与螺内酯对SHR的IGF-1的影响,探讨IGF-1与心肌肥厚的病理机制。方法将18只6周龄SHR随机分成3组,每组6只。其中2组分别灌喂缬沙坦30mg/kg·d和螺内酯20mg/kg·d,另一对照组给正常饮水,并与雄性同周龄WKY6只比较。实验期14周,免疫组化法检测四组大鼠心肌IGF-1及IGF-1R的表达。结果两治疗组血压、LVM/BW均显著低于SHR组(P<0·01)。SHR对照组IGF-1和IGF-1R的表达明显高于WKY组(IGF-1180·4±12·3比97·6±10·1;IGF-1R203·3±14·4比92·4±10·3;P<0·01),缬沙坦组和螺内酯组的IGF-1和IGF-1R均比SHR对照组下降(IGF-1122·2±14·8比139·8±7·9比180·4±12·3;IGF-1R130·9±11·7比149·9±8·9比203·3±14·4;P<0·01)。而且缬沙坦比螺内酯的作用更为明显(P<0·05)。结论IGF-1及IGF-1R在肥厚心肌中表达明显增加,而缬沙坦和螺内酯在降压的同时可以抑制IGF-1及IGF-1R的表达,结果提示IGF-1和IGF-1R在心肌肥厚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胰激肽原酶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抗氧化损伤和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15周龄雄性SHR大鼠24只,随机分成SHR对照组、胰激肽原酶小剂量组、大剂量组,每组8只。另取8只WKY大鼠作为正常血压对照组。小剂量组(7.2 U.kg-1.d-1)和大剂量组(14.4 U.kg-1.d-1)给予胰激肽原酶腹腔注射。治疗4 w后,测量各组收缩压(SBP)、左心室重量指数(LVM I)、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和心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同时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治疗组SBP、CVF、PVCA与SHR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仍未达到WKY组水平(P<0.05)。治疗组血清中SOD含量明显上升,MDA含量下降,与WKY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胰激肽原酶能降低血压,减轻过氧化损伤,逆转心肌纤维化。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有望成为治疗高血压左室肥厚新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伊贝沙坦改善高血压所致心室重构和心肌纤维化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20只12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为SHR组和伊贝沙坦(IRB)组各10只,IRB组每只大鼠予以伊贝沙坦50 mg.kg-1.d-1灌胃,给药时间12周,同时取10只12周龄雄性Wistar大鼠作为对照组(WKY组),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CTGF在3组大鼠的左室心肌的分布及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GF-β1、CTGF mRNA在心肌表达水平;用MOSSON染色法观察左室心肌胶原形态,图像分析测量胶原容积分数(CVF)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结果(1)左室重量指数(LVI)、CVF、PVCA在SHR大鼠组明显高于WKY大鼠组(P<0.01);与SHR组比较,伊贝沙坦组则显著降低(P<0.05)。(2)CTGF主要在血管平滑肌和心肌间质中表达,相关分析表明:CTGF与TGF-β1(r=0.562,P<0.05)、CVF(r=0.715,P<0.01)、PVCA(r=0.786,P<0.01)呈正相关;(3)CTGF及其mRNA在SHR组左室心肌中的表达较WKY组明显增强(P<0.05),与SHR组比较,IRB组则明显减少。结论高血压大鼠心室肌CTGF表达增加,伊贝沙坦能抑制高血压大鼠心室肌CGTF表达,且明显改善了高血压心室重构和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15.
袁丁  黄永生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24):3236-3237
目的 探讨夏膝颗粒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50只12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5组:SHR空白组、阳性药组、夏膝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各10只,分别予以缬沙坦和不同剂量的夏膝颗粒灌胃;同时选取8只同周龄的雄性Wistar-Kyoto大鼠(WKY)作为对照.给药8 w后采用RT-PCR法检测心肌TGF-β1 mRNA水平. 结果与WKY对照组比较,SHR空白组心肌TGF-β1/β-actin吸光值之比显著升高(P<0.01);与SHR空白组比较,夏膝颗粒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SHR TGF-β1 mRNA的表达(P<0.01),甚至低于WKY组(P<0.05).结论 夏膝颗粒可能通过下调心肌TGF-β1的高表达,抑制心肌细胞外基质的增生,防止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口服小剂量螺内酯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心肌间质和血管周围胶原沉积的干预,探讨螺内酯在高血压心肌纤维化进展期对心脏的保护作用。方法20只雄性SHR随机分为螺内酯组(10只)和安慰剂组(10只),另设Wistar-kyoto鼠7只(WKY组)。Western blot方法分析Ⅰ型胶原的表达;天狼猩红-苦味酸染色观察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结果与安慰剂组比较,螺内酯组Ⅰ型胶原含量、CVF、PVCA显著降低(P<0.01),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血压、血K+、心脏重量指数、左心室重量指数、心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口服小剂量螺内酯通过减少Ⅰ型胶原的沉积,起到抗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咪达普利(imidapril)和厄贝沙坦(irbesartan)在降压同时,对早期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含量( FIB)、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t-PA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活性( PAIA)和α2-纤溶酶抑制物活性(α2-PIA)的影响.方法15周龄雄性SHR 30只随机分为三组,咪达普利组给含imidapril的水 3 mg·kg-1·d-1;厄贝沙坦组给含irbesartan的水50 mg·kg-1·d-1;SHR对照组和同龄雄性Wistar Kyoto(WKY)正常血压对照组10只以等量蒸馏水代替;采用一期法检测血浆PT,采用凝血酶法检测血浆FIB,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血浆t-PAA、PAIA和α2-PIA.结果与WKY组比较,SHR组血浆FIB显著增高(P<0.01),α2-PIA显著降低(P<0.01).咪达普利组和厄贝沙坦组经过三个月治疗血压明显降低(P<0.01),FIB显著降低(P<0.01),α2-PIA显著增高(P<0.01).结论(1) 早期雄性SHR血管内凝血与纤溶并存,提示早期雄性SHR已处于慢性过代偿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凝溶期,因而有血栓栓塞和/或出血的危险性;(2) 咪达普利和厄贝沙坦对早期雄性SHR的干预能逆转SHR慢性隐性DIC所致的血栓前状态(PTS)和动脉粥样硬化(AS),改善其已受损的凝血和纤溶系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剂量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阻滞剂(ARB)缬沙坦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雷米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体内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和2型受体(AT2R)基因表达的影响及该方法治疗高血压的可行性。方法7~8周龄雄性SHR大鼠24只,WKY大鼠8只。SHR大鼠分成4组,每组6只。其中3组分别用缬沙坦30mg/(kg.d),雷米普利1mg/(kg.d)和缬沙坦15mg/(kg.d)+雷米普利0.5mg/(kg.d)灌胃。3月后,分别测定血压、心质量与体质量比值、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值,血清一氧化氮(NO)值及心肌组织NO值。应用心肌胶原纤维特殊染色法及图像分析评估大鼠心肌纤维化程度。用RT-PCR方法测定各组大鼠左室心肌,主动脉及脑组织ACEmRNA、AT1RmRNA和AT2RmRNA表达情况。结果联合应用半量的缬沙坦和雷米普利比单用组更全面抑制了SHR心肌、主动脉和脑组织中AT1RmRNA和ACEmRNA的表达(AT1RmRNA:P<0.01vs雷米普利组;ACEmRNA:P<0.01vs缬沙坦组)。联合组明显提升了AT2RmRNA与AT1RmRNA比值(约为SHR组、WKY组或雷米普利组3~4倍),增高了局部心肌组织NO的含量[联合组(7.2±1.2)vsSHR组(4.7±1.2),P<0.05]。结论小剂量联合应用缬沙坦和雷米普利比单用组在高血压治疗方面获益更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福辛普利和氯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R)的基因表达水平及心血管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高血压病的病理机制.方法 48只10周龄SHR随机分3组,1组服福辛普利5 mg*kg-1*d-1;2组服氯沙坦20 mg*kg-1*d-1;3组(对照组) 服安慰剂.3组分别灌胃持续9 周,实验前及实验中每2周测尾动脉血压,9周后,抽血并处死动物取材,放免法测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用半定量RT-PCR 测量心肌AT1-R的 mRNA水平,光、电镜观察心肌及主动脉组织学改变. 结果血压对照组随增龄上升,两治疗组实验第2周起各次均较治疗前低,差异多具显著性,实验第8周福辛普利组为(165.1±4.9)mmHg、氯沙坦组为(156.3±4.2)mmHg,均较对照组(179.1±10.4)mmHg低,差异显著,P<0.01.血浆Ang Ⅱ浓度对照组为(440.0±190.3)pg/mL,福辛普利组为(566.0±149.3)pg/mL和氯沙坦组(529.3±200.9)pg/mL均较对照组高,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心肌AT1-R的mRNA水平福辛普利组为(72.0±35.0)%,对照组为(102.4±21.9)%,显著高于前者,P<0.05;氯沙坦组为(101.9±27.3)%,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较福辛普利组高,差异显著,P<0.05;AT1-R的mRNA水平与治疗后血压不相关,与对照组Ang Ⅱ浓度正相关,r=0.596,P<0.05,而与两治疗组无相关性;心血管病变光、电镜下两治疗组心血管细胞增殖明显减轻,氯沙坦组减轻更显著. 结论福辛普利可下调SHR心肌AT1-R基因表达水平,氯沙坦则对其无影响;福辛普利和氯沙坦均可抑制SHR心血管细胞增殖,但不伴有Ang Ⅱ浓度的显著性改变.  相似文献   

20.
厄贝沙坦与咪达普利对高血压大鼠心肌核因子-κB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比较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WKY大鼠心肌核因子-κB的表达以及厄贝沙坦和咪达普利对SHR心肌核因子-κB的影响.方法将21只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成3组,每组7只.其中2组分别灌喂厄贝沙坦50 mg/kg/d、和咪达普利3 mg/kg/d;另一对照组给正常饮水,并与雄性同周龄Wistar Kyoto大鼠(WKY)6只比较.共13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四组大鼠心肌核因子-κB的表达.结果 SHR对照组心肌核因子-κB表达明显高于WKY组;用厄贝沙坦和咪达普利后核因子-κB表达下降、血压均显著抑制,明显低于高血压对照组(P<0.01),两治疗组的心脏湿重/体重(HW/BW)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厄贝沙坦和咪达普利在抑制血压和左室肥厚的同时也明显抑制心肌核因子-κB的激活,提示AT1拮抗剂和ACEI对核因子-κB的抑制在抗高血压靶器官损伤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