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医疗设备是现代医学诊断、治疗必不可少的工具.医疗设备维修则是其得以正常使用的关键支持和保障。一般来说医疗设备维修无非是设备发生故障后,通过医院工程师、经销商工程师或生产厂家工程师来完成维修,而绝大多数业内人员忽视了医疗设备维修资源对医疗设备维修乃至研发、生产及市场管理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医疗设备计算机系统常见硬盘类故障的维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医疗设备的计算机化越来越普及,我院现有此类设备约20多套,其最常见的故障是系统应用软件损坏和硬盘故障。此类故障一般都需厂家来人维修或寄硬盘回厂家,费时又不经济。我们在工作中摸索出一套硬盘先备份,故障时再恢复的维护方法,比较实用,在此介绍给大家。1维护设想医疗设备系统软件或硬盘损坏后,由于软件加密原因,一般不能利用随机资料自己恢复。利用备份工具软件如CHOST、HD-COPY等可实现硬盘的完全备份,当设备硬盘故障时只需用备份恢复整个硬盘,通常都可恢复正常工作。2使用过程需要有一台PC机作维修专用,另需备…  相似文献   

3.
医疗设备投入使用后,出现战障是不可避免的,但如何减少设备故障或者设备出现故障时,怎样准确、快速地找到故障,排除故障、使设备恢复正常运行.保证对病人的诊断和治疗,准确、有效、及时,是我们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职责。现在就医疗设备故障分类、故障原因及维修方法提出个人见解,与同道商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信息技术在医院设备维修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014年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故障,根据分析结果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日常维修中,比较信息技术应用前后我院医疗设备故障发生情况、设备维修、设备安装、计量检定及设备使用效益。结果:信息技术应用后设备短路、断裂、接触不良等高频故障发生率明显低于应用前,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信息技术应用后设备故障对整机性能的影响率低于应用前,但设备维修率、安装成功率及计量检定合格率均高于应用前,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信息技术应用后单台设备平均诊疗人次、维修费用及业务收入均高于应用前,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息技术能最大限度保障医疗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减少设备故障发生率及维修成本,提高医疗设备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5.
张义威 《医疗装备》2007,20(10):39-39
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发生故障,对故障设备进行修理,恢复设备功能和性能是设备管理中的经常性工作。在维修过程中按设备类型和故障类型进行分类,制定相应的维修处理方法,是快速、有效的设备维修管理的保障。以下从设备分类和故障分类,谈谈设备维修管理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6.
AT555非接触式眼压计是临床上比较先进的眼压计,是利用压平一定面积的角膜所需气体压力来测量眼压值。其在临床应用中能够帮助医生快速了解患者疾病,对患者后续诊治有很大帮助。为保证医疗设备能够正常运行,需要加强对眼压计的日常故障维修。文章概述了医疗设备日常故障维修的价值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医疗设备的日常故障维修策略(主要包括加大日常保养与检查力度,加大岗位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医疗设备维修的整体水平等),并总结了AT555非接触式眼压计光路通道故障、强亮直线故障等的日常故障维修案例。  相似文献   

7.
医疗设备是现代医学诊断、治疗必不可少的工具,医疗设备维修则是其得以正常使用的关键支持和保障.一般来说医疗设备维修无非是设备发生故障后,通过医院工程师、经销商工程师或生产厂家工程师来完成维修,而绝大多数业内人员忽视了医疗设备维修资源对医疗设备维修乃至研发、生产及市场管理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结合具体医疗设备故障处理过程中常见问题,提出经验性维修步骤及建议,总结常见医疗设备故障处理方法.方法:通过临床工程师对医疗设备故障处理过程的分析,总结相关有效的维修方法,并提出相关建议和有效的故障排除方法.结果:指出了医疗设备故障处理的一般维修步骤,提供了卓有成效的常用故障处理的诊断与维修方法,成功排除了医疗设备故障.结论:实践证明简洁的故障处理步骤是保证维修安全有效的基本保证,选用正确的检修方法可以使维修工作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9.
传统医疗设备的控制电路一般是采用各种逻辑电路搭接的,当控制电路出现故障时,可以采用分离法检修,运用示波器、万用表等工具进行“信号跟踪”,查找“故障源”作为维修的主要手段。新一代医疗设备采用计算机控制之后,由于计算机中央处理器(CPU)控制了医疗设备的全部工作,因此,用信号追踪的方法受到了很大限制,必须充分利用计算机能自我快速诊断的优势,用新的方法来维修设备,但同时又可能存在对计算机系统本身出现故障的判断维修问题。现结合我们在具体维修此类医疗设备中遇到的实例谈谈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医疗设备故障的维修方法,保证医疗设备在医院诊疗中的使用功能和性能。方法:根据仪器重要程度、故障的大小以及花费时间和经费的差异,采取不同的维修方法。结果:所采用的维修方法取决于修复时间、维修经费等多种因素,根据其具体情况,权衡利弊后再做定夺。结论:医疗设备维修存在多方面的因素,应重视提高工程技术人员在维修工作中的技术水平,保障医疗设备完好率,满足医院诊疗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科技情报的信息安全深刻影响国家的科技安全和国家安全,分析科技情报的安全问题有利于主动发现科技情报中的安全漏洞,研究科技情报信息安全保护对策有利于建立科技情报信息安全保护工作机制和应急预案,保障国家科技创新安全。【方法】 采用文献查询、网络调研等方法,剖析科技情报信息安全的内涵,归纳引起不同科技情报信息安全问题的原因,并针对不同的科技情报信息安全问题提出对应的保护建议和策略。【结果】 科技情报安全问题可总结归纳为信息泄露问题、数据破坏问题和信息迷雾问题。在保护科技情报信息安全的过程中,存在无感知、难预防、难监控、难取证、难甄别和难应对等挑战。可从科技情报分类分级、设施保护、数据保护、权限保护和信息安全技术应用5个层面保护科技情报的信息安全。【结论】 科技情报的信息安全对于国家科技安全至关重要,科技情报的信息安全问题类型多样、原因复杂。研究科技情报中的信息安全问题的应对策略有利于提高国家科技情报安全防护水平,广大科研人员需要加强科技情报保护意识以建立国家科技情报信息安全保护屏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青年科技人才对科技管理类期刊发展的作用,提出促进青年科技人才与科技管理类期刊协同发展的建议。【方法】 以《科学学研究》为例,基于2016—2020年相关数据,构建科技管理类期刊学术质量评价体系、《科学学研究》学术质量建设模型、青年科技人才论文的学术质量评价体系和青年科技人才对《科学学研究》学术质量建设的贡献模型,测算青年科技人才对科技管理类期刊学术质量建设的贡献率。【结果】 2016—2020年,青年科技人才对《科学学研究》学术质量建设的年度贡献率分别为84.901%、83.322%、78.266%、80.031%、76.384%,5年间的总贡献率为81.235%,年均贡献率为80.581%。【结论】 青年科技人才在科技管理类期刊学术质量建设中的贡献较为重要,但制约青年科技人才发表高质量学术成果的因素日益凸显。因此,科技管理类期刊应构建促进青年科技人才与科技管理类期刊协同发展的学术共同体,不断提升青年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发挥科技管理类期刊在科技体制改革中的特色资政功能,开设有关新兴前沿和科技管理热点问题的资政建言类特色专栏;破除青年科技人才发表高质量学术成果的制约因素,优化双向反馈路径。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技术创新的定义与内涵,剖析了技术创新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中的支撑、牵引与驱动作用。结合自身实践,从技术创新的理论与实践、高新技术的引进与应用、微创技术的拓展与延伸、信息技术的整合与挖掘等方面,对技术创新促进服务质量提升的实现途径进行了探讨,并指出要实现技术创新,必须突出以人为本、规模适度、绿色医疗等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4.
医院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   总被引:33,自引:8,他引:25  
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的发展在管理领域的具体反映,它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技术创新是技术进步的核心,是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有效扩散和应用。医院作为知识型组织,具有实施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的良好基础与优势。医院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知识管理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和根本保证,而技术创新则是知识管理的结果和表现形式。医院管理者应积极推进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之间的良性互动,以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医药类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机制对转化绩效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选取江苏省四所医药类高校(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徐州医科大学)的413位科研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投入机制、评价机制、环境特征、激励机制与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呈正相关关系,而运行机制、个体特征对医药类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无显著性影响。结论:应完善多渠道、多元化的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机制,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力度,积极发挥评价机制的引领作用,并优化医药类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6.
科技创新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医院科技创新过程中,科研团队中的主体之间以及主体与环境间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体现出复杂适应系统的特征。本文在分析医院科技创新的复杂系统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应充分认识医学科技创新的复杂系统特征和科研团队的演化规律,构建医院科技创新系统,探索新型科研管理模式,打造开放的科技创新平台,优化科研项目管理方法,促进多主体协同创新和引导科研团队自组织演化,不断提升科研团队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促进医院科技创新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深化科技协作推动科技创新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科技协作是提高创新能力和加速成果转化的需要。倡导道德自律、加强制度制约和强化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是健全信用体系、完善科技大协作的关键环节。对科技大协作取得的重大成果采用多名研究者“并列署名制”是形成强大科技协作的驱动力。构建信息平台和实验技术平台是科技协作的基础和辅助手段。建立人才流动、激励制度,以及完善资源整合、共享制度,能有效促进科技大协作良好环境的营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计划生育科技工作者对科技信息的认知和需求,为队伍能力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80名科技管理和技术服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者主要来自基层,对科技期刊认识和阅读情况较好;主要的信息来源为书报刊,喜欢从书报刊和互联网了解科技信息;学习方式以培训和进修为主要愿望;近70%人员有能力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但利用数据库查找文献比例很低。没时间、缺乏选题及资料是写论文的主要困惑。结论:重视并加强信息资源环境建设,提高科技人员信息素质,重点加强信息能力培养,提高科技队伍整体理论素养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读者的心理需求及其对科技期刊发展的影响,以期为科技期刊如何在当前激烈的媒介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中国知网》近两年收录的科技期刊所有文献被读者引用和下载最多的文献为研究对象,从读者的心理需求角度对文献进行归类和分析。结果 读者的心理需求主要集中在科技期刊传播过程中的创新性、互动性、专业可读性、认同性,并且读者的四个主要心理需求对科技期刊在内容创新、网络化建设以及品牌营销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结论 科技期刊需满足读者不断提升的阅读需求,对科技期刊的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以及经营策略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20.
现代技术装备与卫生发展的相互作用及对管理的提示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对卫生技术和技术生命周期的讨论,强调了卫生技术装备是卫生技术的重要成份之一及卫生技术装备管理的工作位点。阐明了卫生技术装备与卫生发展间相互作用的四个主要特征:技术推动着卫生事业的进步,新技术促进了新学科的形成,技术改变了某些医学模式的传统认识和格局,技术牵动了某些医学程序的改革。介绍了21世纪卫生技术发展的热点领域,分析了卫生技术装备管理所面临的若干问题。提示,卫生技术装备管理应密切与我国卫生体制改革相结合,参与卫生技术装备项目管理等管理理论、方法和运作体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