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艾滋病母婴传播水平传播时期及干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我国部分艾滋病高流行地区艾滋病母要传播水平、传播时期及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相对高发的4个省15个县/市/区,于2004年12月至2007年6月,对287名确诊的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感染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及追踪管理,对其分娩的287名婴幼儿进行HIV-1DNAPCR检测和HIV抗体检测.结果 287名HIV-1感染孕产妇分娩的婴幼儿中,38名婴幼儿感染了HIV,艾滋病母婴传播总体水平为13.24%(38/287);未采取任何干预措施的孕产妇组艾滋病母婴传播水平为34.78%,规范应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和采取人工喂养措施组的母婴传播率为4.48%,人群水平的总体母婴传播率从34.78%下降到13.24%,下降率为61.94%(x2=7.82,P<0.01).24例HIV感染婴幼儿可明确其发生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时期,37.50%(9/24)母婴传播发生在宫内,33.33%(8/24)发生在产时,29.17%(7/24)为产后经母乳喂养传播.结论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水平,应加强提供规范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进一步降低母婴传播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周口市艾滋病母婴传播病例的情况,评估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效果。方法分析全市艾滋病母婴传播病例报告情况,对2005年全面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后出生的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感染原因。结果截至2013年底,周口市共报告母婴传播病例278例。2005年后,报告的母婴传播病例占当年出生儿童总数的比例呈显著下降趋势(χ2=94.3,P<0.01);2005年后出生的病例22例,其中1例(4.6%)为母亲孕期艾滋病病毒(HIV)检测阳性,采取规范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而阻断失败的病例。19例(86.4%)为母亲孕期未检测HIV或检测时间过晚,以致未采取或未能规范采取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而造成的感染;2例(9.1%)母亲孕产期HIV检测"阴性",从而未采取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结论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孕期检测,提高孕期检测率是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关键;加强HIV检测管理和检测技术人员培训,是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周口市艾滋病母婴传播病例的情况,评估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效果。方法分析全市艾滋病母婴传播病例报告情况,对2005年全面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后出生的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感染原因。结果截至2013年底,周口市共报告母婴传播病例278例。2005年后,报告的母婴传播病例占当年出生儿童总数的比例呈显著下降趋势(χ2=94.3,P0.01);2005年后出生的病例22例,其中1例(4.6%)为母亲孕期艾滋病病毒(HIV)检测阳性,采取规范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而阻断失败的病例。19例(86.4%)为母亲孕期未检测HIV或检测时间过晚,以致未采取或未能规范采取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而造成的感染;2例(9.1%)母亲孕产期HIV检测"阴性",从而未采取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结论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孕期检测,提高孕期检测率是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关键;加强HIV检测管理和检测技术人员培训,是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HIV母婴传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刘利容  刘民 《中国艾滋病性病》2007,13(4):393-395,392
母婴传播是儿童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主要方式。近年来关于HIV母婴传播的方式、概率、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较快,行之有效的HIV母婴阻断措施大大降低了儿童感染艾滋病的概率,为此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孙晋萍  邢菲菲  樊庆泊 《传染病信息》2005,18(4):158-159,171
据统计,2003年全世界每天有6000名育龄妇女和2000名儿童感染HIV,截至到2003年估计有1850~2000万名育龄妇女感染HIV,其中受到母婴传播威胁的儿童有250万名,新感染儿童为70万名,有1400万名儿童因艾滋病成为孤儿,已经有50万名儿童因艾滋病死亡,美国某些城市2.5%的新生儿已感染了HIV。艾滋病母婴传播是儿童感染艾滋病的主要途径,婴儿和儿童HIV感染约90%是通过母婴传播而获得。  相似文献   

6.
经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批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深圳研究院、深圳市慢性病防治院于2008年6月举办“艾滋病/梅毒母婴传播的预防与控制”国家级继续医学项目培训班,培训班基于深圳市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梅毒母婴传播项目的5年经验,主要讲授艾滋病与梅毒感染对生殖和妊娠的影响、相关不良妊娠结局处理、  相似文献   

7.
正艾滋病的母婴传播指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母亲,在妊娠期间、分娩过程中或产后哺乳将HIV传染给婴儿[1]。我国于2003年启动实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试点项目,逐年扩大项目覆盖地区,并于2009年将其纳入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点推进。通过采取母婴阻断综合干预措施后,我国目前总体传播率约为7%,与发达国家比仍有较大差距[2]。四川省于2004年开始试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2010年实现全省全覆盖,艾滋病母婴传播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首例新生儿经母婴传播感染HIV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龙江省自1993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以来,截止2004年3月末,全省共报告HIV感染者134例,除近日发现1例新生儿经母婴垂直传播途径外,其余均经性和血传播途径感染。现将首例母婴传播途径感染新生儿的流行病学及实验室检测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2015—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孕产妇艾滋病(HIV/AIDS)流行病学特征及消除母婴传播工作进展,为推进消除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播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5—2021年桂林市报告孕产妇病例信息开展回顾性分析。结果 检测孕产妇HIV抗体402 559人、抗体检测率99.99%,HIV感染率5.34/万;215例HIV感染孕产妇平均年龄(31.13±5.17)岁,汉族占70.23%(151/215),初中文化占67.91%(146/215),农民占52.09%(112/215)。孕期保健时确诊HIV感染102例、占47.44%,性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2015—2021年HIV感染孕产妇用药202例、用药率93.95%,各年用药率呈上升趋势(趋势χ2=62.123,P<0.05),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预防性用药212人,用药率98.60%,呈逐年上升趋势(趋势χ2=21.741,P<0.05)。2021年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为0.00%,新发感染0例;2019—2021...  相似文献   

10.
<正>贵州省清镇市从2009年开展预防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母婴传播项目至今已检测26 664名孕产妇,确诊HIV感染孕产妇12例。现将孕产妇预防HIV母婴传播的综合干预效果分析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09年1月至2014年11月间清镇市已确诊的HIV感染孕产妇。1.2方法按照《清镇市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  相似文献   

11.
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艾滋病病毒(HIV)可通过性接触、静脉注射、母婴传播三种途径传播。母婴传播是我国家庭内传播的主要方式。HIV的母婴传播可通过三种途径发生:胎儿经胎盘宫内感染,分娩时经产道感染,产生经哺乳感染。母亲的疾病状态、免疫状态及病毒载量等因素与母婴传播有重要的关系。近年在预防HIV母婴传播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超过了HIV研究的任一方面,现对预防HIV母婴传播的几项措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河南省对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孕产妇,采用不同干预措施预防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采用随访研究的方法,利用国家预防母婴传播干预(PMTCT)管理信息网络直报系统,以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确诊报告的863例HIV-1感染孕产妇及其所分娩的婴儿为研究对象,收集和整理孕产妇接受抗反转录病毒药物、安全助产和婴儿喂养指导等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的实施服务情况,收集HIV感染孕产妇定期随访和婴儿的检测信息,掌握婴儿的HIV感染状态,分析干预措施对HIV母婴传播效果的影响。结果 HIV感染孕产妇所生的863名婴幼儿中,有47名感染HIV,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为5.45%。对不同方案的药物干预措施进行比较,联合、单一和未应用抗病毒药物的孕产妇,其母婴传播率分别为2.02%、3.16%、14.93%。在市、县、乡及以下助产机构分娩的感染孕产妇的母婴传播率分别为2.56%、4.44%和20.31%。孕早期(12孕周)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服务的产妇,其母婴传播率低于孕中晚期(≥12孕周)产妇(3.08%、6.47%)(χ2=4.63,P0.01),人工喂养婴儿发生母婴传播率低于非人工喂养婴儿(4.84%、14.04%)(χ2=7.05,P0.01)。多因素分析表明,产妇孕早期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服务[比值比(OR)=0.24,95%可信区间(CI):0.02~1.98],产妇孕早期服用抗病毒药物(OR=0.25,95%CI:0.09~0.69)、使用联合用药方案(OR=0.07,95%CI:0.02~0.28)、婴幼儿采取人工喂养(OR=0.16,95%CI:0.07~1.03),是PMTCT的保护因素。结论艾滋病母婴传播的不同干预措施有效降低了艾滋病母婴传播水平。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艾滋病母婴阻断技术对控制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的传播已经得到国内外专家的肯定。来宾市从2010年开始在孕检妇女中同时开展艾滋病咨询检测,对检出感染HIV的孕妇进行艾滋病母婴阻断,包括对感染HIV母亲及所生婴儿按艾滋病母婴阻断技术方案应用抗反转录病毒药物、安全助产和喂养指导、定期跟踪和  相似文献   

14.
正艾滋病母婴传播是指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妇女在怀孕、分娩或产后哺乳等过程中将HIV传染给胎儿或婴儿,导致胎儿或婴儿感染的过程。在未进行任何干预的情况下,HIV母婴传播率可达到15%~45%;采取有效综合干预措施后,母婴传播率可控制在2%以下[1]; 90%儿童感染HIV是经母婴传播获得[2]。  相似文献   

15.
艾滋病高发地区预防HIV母婴传播项目实施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艾滋病高流行的4省(自治区)的6个县(市、区),预防艾滋病病毒(HIV)母婴传播项目的实施效果。方法通过全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7年1月至2010年9月研究地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孕产妇个案卡及其所生儿童的随访登记卡,分析预防HIV母婴传播干预措施落实情况及效果。结果2007-2010年,研究地区HIV感染孕产妇抗病毒药物应用比例和孕期抗病毒药物应用比例,分别从78.4%和27.8%增加至93.7%和78.8%(趋势χ2=17.636,P〈0.01;趋势χ2=76.835,P〈0.01);HIV感染孕产妇应用三联抗病毒药物方案的比例自19.8%增加至89.9%(趋势χ2=161.757,P〈0.01)。满18月龄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接受HIV抗体检测比例为84.8%(318/375),13例儿童抗体检测阳性,艾滋病母婴传播水平为4.1%(95%可信区间:2.98%-5.20%)。结论研究地区预防HIV母婴传播干预措施落实指标逐年提高,HIV母婴传播水平显著下降,孕产妇及早抗病毒用药以及儿童随访检测仍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湖南省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工作效果,找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工作中薄弱环节,为湖南省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母婴传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从国家“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信息管理系统”中导出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湖南省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月报表和个案卡信息,采用Excel 2007软件进行数据整理,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11-2020年,湖南省孕产妇HIV检测率由87.15%上升至99.99%,孕期检测率由45.78%上升至98.85%,孕早期检测率由49.07%上升至78.91%,孕产妇HIV感染率由1.76/万上升至3.93/万。HIV感染孕产妇年龄主要集中在20~34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者占69.63%,职业家务/待业和农民占77.75%,经性传播占54.39%。HIV感染产妇用药率由34.44%上升到97.25%,婴儿用药率由48.28%上升到100.00%。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平均早期诊断率为79.81%,满18月龄儿童抗体平均检测率为73.21%。艾滋病母婴传播率由25.00%下降至2.92%。结论 湖南省20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玉溪市红塔区2005年3月至2007年5月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运作模式,实施个性化综合干预措施,降低该地区艾滋病母婴传播发生率。方法在辖区内开展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工作,对确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孕产妇及婚前检查人员实行专人管理,为HIV感染的孕产妇提供母婴阻断服务。结果孕产妇HIV检测率86.41%;孕产妇HIV阳性率为0.31%;对确认HIV感染的38例孕产妇(红塔区25例,外地转入13例)实施了个性化综合干预和阻断。婚前保健人群HIV阳性率0.31%。结论通过妇幼保健、医疗卫生机构、民政等多部门协作模式,早发现、早确诊HIV阳性病例,实施个性化综合干预措施,是降低HIV母婴传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我国新发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中,因母婴传播感染的比例由1998年的0.1%上升到2007年的1.6%。在HIV感染的儿童中,约有90%是通过母婴传播途径感染的。国内外成功经验显示,孕产期应用抗逆转录药物干预、产时住院安全分娩、产后婴儿采取人工喂养等措施,可有效降低HIV母婴传播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丽水市孕产妇HIV感染情况调查,分析艾滋病母婴传播人工阻断干预效果,为母婴HIV感染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09-2020年丽水市孕产妇HIV感染情况及阳性产妇所产婴儿的妊娠结局开展调查,对所有艾滋病阳性孕产妇采取综合性母婴传播阻断措施,并对所生婴儿开展长期随访。结果 2009-2020年孕产妇HIV抗体检测率为99.36%(276791/278560),HIV孕产感染阳性率为0.030%(84/278560)。已分娩孕产妇孕期阻断用药率79.31%(46/58)。活产新生儿人工喂养率91.5%(54/59),预防性抗病毒用药率91.5%(54/59)。40例满18个月儿童HIV抗体检测全部为阴性,长期阻断效果成功率100%。结论丽水市采取的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长期干预措施,简单易操作,效果显著。需加强孕产妇孕早期HIV抗体检测和预防性阻断用药,及早干预和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1 031例HIV感染孕产妇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影响母婴传播风险的因素。方法将2010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湖南省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信息管理系统中的1 031例HIV感染孕产妇纳入研究对象,收集其人口学特征、孕产期保健和治疗情况等信息。结果 1 031例HIV感染孕产妇的平均年龄为(28.19±0.27)岁,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以初中及以下为主(59.8%),经性途径感染占54.6%。分娩1 031名HIV暴露儿童中,337名婴儿随访至18个月并接受HIV抗体检测,24名儿童确证为HIV感染,31名婴儿死亡。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从2009年的24.5%下降到2018年的6.8%。与孕前确诊感染相比,孕晚期(aOR=4.218)、产时(aOR=8.425)、产后(aOR=7.621)确诊的母婴传播风险大;与接受服务时期在孕前或孕早期相比,产时(aOR=1.318)、产后(aOR=1.512)才接受服务者确诊的母婴传播风险大;与接受随访次数≥1次相比,未接受随访(aOR=4.125)的母婴传播风险大;与母亲未用药相比,越早用药母婴传播风险越小(孕期aOR=0.171,产时aOR=0.346)。结论应重点加强对性活跃期,文化水平较低、农民、家务及待业者妇女的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提高孕产妇的HIV孕早中期检测率,加强孕期随访和保健,提高HIV感染孕产妇孕期用药比例以减少艾滋病母婴传播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