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4 毫秒
1.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应用型临床医学人才为主要目标,核心是培养研究生的临床诊疗能力和临床操作技能.但目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均制约了研究生的培养,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文章首先介绍了我国设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背景及历史概述,结合本校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可行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邢念增 《中国病案》2008,9(11):41-42
泌尿外科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入校时临床基本功较差是普遍现象,因此在培养过程中要加大临床训练力度,提高临床能力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关键环节。同时也要注意科研能力的培养,为研究生今后科研工作打下一定基础。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导师应该努力提高硕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精通临床专业知识、临床技能及各种沟通与合作技巧的医学专业人才。对于专业学位的临床医学研究生来说,该培养主要是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实施与强化。文章阐述英国毕业后医学教育基础训练计划(foundation program)课程安排及其考核制度的概况,结合我国医学研究生培养的现状,提出完善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循证素质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循证素质培养是十分必要的。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合PBL教学,从循证意识的培养、循证能力的培养、建立评价体系三个方面,进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循证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5.
我校积极进行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贯穿到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开展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效衔接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通过医教协同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强化其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国家培养合格医师,提高了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胡伟力  陈怡婷  陈地龙 《重庆医学》2015,(26):3733-3735
临床能力训练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核心要求,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关键内容,也是其与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主要区别[1]。临床能力考核是保证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授予质量的关键,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临床能力考核体系并在实践过程中对体系进行评价修正则是做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工作的难点。目前我国尚无规范统一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能力考核体系,因此,构建合理的考核体系迫在眉睫。然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能力考核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一定的困难,仍需要进一步完善[2]。  相似文献   

7.
根据当前医患关系及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建议从加强人文医学执业技能教育、促进人文医学素质培养与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建立人文医学素质培养评估体系等方面着手,提升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文医学素质.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扩大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的背景下,如何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结合学校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实践,分析目前我国该类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如:生源质量下降、培养方案落实不到位、管理制度不健全、临床操作机会少等。提出了要在管理制度建设、三基培训、导师队伍建设、质量监控体系、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等方面加以完善,以期提高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为该类研究生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扩大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的背景下,如何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结合学校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实践,分析目前我国该类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如:生源质量下降、培养方案落实不到位、管理制度不健全、临床操作机会少等.提出了要在管理制度建设、三基培训、导师队伍建设、质量监控体系、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等方面加以完善,以期提高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为该类研究生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的模式(以下简称“结合模式”)对研究生临床能力提高的作用,以完善儿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方法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117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按照研究生培养是否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分为“结合模式”和“传统模式”,分别在其完成24个月和18个月的医疗实践后进行临床能力考核,并分析考核情况。结果以“结合模式”培养的儿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能力考核总分高于以“传统模式”培养的硕士研究生,P〈0.05。结论以“结合模式”培养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具有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结合模式”的推广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并推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浙江中医药大学第四批中医师承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工作的分析,总结了"四批师承"硕士学位培养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指出规范培养、严格管理是保证质量的关键,而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胡光丽  原玲玲 《西北医学教育》2012,20(6):1131-1132,1149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医学学位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也是我国培养医学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目前此项工作面临生源质量参差不齐、要求与国家卫生制度矛盾、部分导师对指导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存在偏见、过程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提高认识、加大研究生复试力度,解决执业医师制度与临床专业学位培养的矛盾,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师资队伍的策略措施,以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课程是医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分析了目前我国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现状,构建了基于核心能力培养的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课程体系,通过该体系中所包含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五个要素,进行详实的分析论证并明确其要求,对当今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面临包括培养目标及培养计划不明确、导师缺乏培养经验等问题,导致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分析原因,提出了增加轮转三级学科对研究生的管理权限、三级学科成立导师组明确培养计划、增加专业硕士临床模拟技能培训课程及加强专业硕士导师的培养与遴选等设想,以更好地适应专业硕士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并为临床医学专业硕士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临床医师,临床能力的训练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核心。本文从分析呼吸内科临床医学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不足的影响因素入手,提出针对性措施,以期提高呼吸内科临床医学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中的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是我国培养临床医生的重要途径,实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点工作为我国医疗卫生行业输送了大批优秀医学人才。目前此项工作面临培养目标不一;培养过程、要求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不匹配等问题。针对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需要政府部门积极协调,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估机制,严格培养过程管理,以促进医学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是我国医学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以医学爱心教育为基础,激发创新能力,锻炼临床能力,通过构建"爱心-创新-临床能力"三位一体的特色培养模式,最终达到培养合格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结对互助式培训模式应用于中医护士护理过程中的效果,并分析其对护士的护理技能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中医科室任职的30位护理人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2组,对照组护理人员实施常规模式培训,试验组护理人员实施结对互助式培训模式,对比分析2组培训后护士的考核评分与护理质量评分情况,以及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情况。 结果 分别经不同措施完成培训后,试验组护理人员培训后的护理考核评分(72.1±7.8)分、护理质量评分(92.1±7.3)分与对照组培训后的护理考核评分(62.3±7.4)分、护理质量评分(84.3±8.2)分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研究对象的满意程度(93.33%)与对照组(53.33%)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结对互助式培训模式在中医科护士知识与技能培训的过程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技能,并且不同程度改善了护士的护理质量,具有较高的满意程度,提高了护理措施实施时的安全性,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提高临床上医护人员的整体知识与技术水平,增加医生与护士的配合程度,临床意义极其重大,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