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术前放化疗在中低位直肠癌中的疗效.方法 对1999年1月~2003年12月间收治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共181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按治疗手段分为术前辅助放化疗组(A组,n=39)与术后辅助放化疗组(B组,n=142).通过两组间比较,观察术前辅助放化疗在中低位直肠癌中的疗效.结果 A组和B组患者的手术切除率分别为97.4%和93.7% (P=0.604);保肛门率分别为74.4%和54.9%(P=0.04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3%和12.0%(P=0.989);局部复发率分别为5.1%和10.6%(P=0.215);3 a生存率分别为72.7%和80.7%(P>0.05).结论 中低位直肠癌术前放化疗能提高保肛率,并在一定意义上改善手术切除率和减少局部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前放化疗在中低位直肠癌中的疗效。方法对1999年1月~2003年12月间收治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共181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按治疗手段分为术前辅助放化疗组(A组,n=39)与术后辅助放化疗组(B组,n=142)。通过两组间比较,观察术前辅助放化疗在中低位直肠癌中的疗效。结果A组和B组患者的手术切除率分别为97.4%和93.7%(P=0.604);保肛门率分别为74.4%和54.9%(P=0.04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3%和12.0%(P=0.989);局部复发率分别为5.1%和10.6%(P=0.215);3a生存率分别为72.7%和80.7%(P>0.05)。结论中低位直肠癌术前放化疗能提高保肛率,并在一定意义上改善手术切除率和减少局部复发。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4):49-51
目的 分析新辅助放化疗后行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6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研究对象划分A组(n=30)和B组(n=30),两组均实施新辅助放化疗,A组行开腹手术,B组行腹腔镜下保肛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保肛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B组患者保肛率高于A组;B组患者切口感染、肠梗阻、尿潴留、吻合口痿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两组之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低位直肠癌患者中实施新辅助放化疗联合腹腔镜下保肛术,术中出血量少,保肛率高,很少出现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江时建  朱代华 《黑龙江医学》2017,(11):1056-1059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在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贝伐单抗联合FOLFOX方案的新辅助放化疗患者为观察组(n=25),FOLFOX方案新辅助放化疗患者为对照组(n=31)。观察两组的病理完全缓解率、肿瘤降期率、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常见放化疗不良反应及围手术期的主要并发症。结果两组的病理完全缓解率、总降期率及低位直肠癌保肛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高血压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常见放化疗不良反应及围手术期的主要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单抗在中低位直肠癌的新辅助放化疗中有较高的安全性,没有明显增加新辅助放化疗的不良反应,没有明显增加围手术期的严重并发症。但未能提高直肠癌的病理完全缓解率、病理降期率及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  相似文献   

5.
新辅助化疗治疗中低位直肠癌保肛6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的应用及价值.方法对61例估计可切除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前行两周期新辅助化疗,对照组不行任何放化疗.结果实验组中81.8%肿瘤体积出现缩小、变软,肿瘤距肛缘距离增加;保肛率及手术根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可显著提高中低位直肠癌根治率及保肛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替吉奥方案术前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临床分期为T3-4的直肠癌患者分为观察组(A)和对照组(B)。观察组42例行术前放疗,同步口服替吉奥化疗。对照组39例直接手术。结果A、B组根治性切除率分别为81.0%和51.3%(P〈0.01),保肛率分别为64.3%和25.6%(P〈0.01),3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21.7%和43.5%(P〈0.01)。结论替吉奥方案术前同步放化疗是局部晚期直肠癌较好的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顾韬 《基层医学论坛》2015,(10):1329-1330
目的:比较低位直肠癌术前同步放化疗与直接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成2组,A组15例患者采用术前同步放化疗方法进行治疗,B组15例患者直接采用临床常规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种方法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与B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3.33%和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直接外科手术治疗,该方法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且不良反应并未显著增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5):88-90
目的探讨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局部晚期低位直肠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新辅助同步放化疗组(同步组,n=30)和术前单独化疗组(单独组,n=30),单独组患者接受术前单独化疗,同步组患者接受新辅助同步放化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肛门括约肌功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同步组患者的肛门括约肌功能治疗的总有效率(83.3%)显著高于单独组(50.0%)(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13.3%(4/30) vs 16.7%(5/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较术前单独化疗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术前新辅助同步放化疗在治疗局部晚期中低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行术前新辅助同步放化疗的局部晚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并与同期常规手术治疗的40例局部晚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比较。所有患者均给予规范手术治疗。结果与新辅助同步放化疗前分期比较,35例患者术后TNM分期降低,5例未见明显改变。观察组中35例行直肠癌前切除术(Dixon术),3例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2例行经腹直肠癌切除、近端造口、远端封闭术(Hartmann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22,P=0.035)。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为95.00%,保肛率为87.5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观察组复发率为17.50%,对照组复发率为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3,P=0.045,P<0.05)。结论术前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中低直肠癌安全有效,可以降低肿瘤分期,提高保肛率,降低术后复发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后病理消退相关影响因素,探讨规范化新辅助治疗对提高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治疗效果的价值。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122例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接受新辅助治疗后行手术的临床资料及术后病理消退分级进行回顾性研究,logistic回归分析与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病理消退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122例患者中明显病理消退52例,其中完全病理消退11例,病理消退不明显70例。长程放疗方案病理明显消退率高于短中程放疗(60鬈VS30.56%,P=0.005),同步放化疗病理明显消退率高于单纯放疗(54.05%vs25%,P=0.002),放疗总量〉4000cGy病理明显消退率高于总量≤4000cGy(60.42%vs31.08%,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同步放化疗及长程放疗是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后病理消退分级的两个独立影响因素(P〈0.05)。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4年间接受新辅助治疗的直肠癌患者(A组,66例)中同步放化疗、长程放疗、放疗总量达到4000cGy以上及术前放化疗后时间间隔达到6周的比率均高于自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4年间接受新辅助治疗的直肠癌患者(B组,56例)(71.43%vs51.51%,57.14%vs27.27%,48.21%vs30.30鬈,50%vs28.79%)。结论: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行长程放疗、同步放化疗临床疗效优于短中程放疗、单纯术前放疗,延长术前同步放化疗后时间间期有提高临床疗效的趋势,规范化术前同步放化疗可提高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讨论多种医疗方式治疗初期子宫内膜癌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185例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单纯手术组(n=28)、单纯放疗组(n=37)、术后放疗组(n=50)、术前全量放疗组(n=35)、术前腔内后装组(n=35),比较各组5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放疗并发症等指标。结果单纯放疗组和术前腔内后装组的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手术组和单纯放疗组与其他三组间的局部复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之间的远处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腔内后装组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与其他各组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技术是主要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术前全量放疗差于术前腔内后装放疗。术前、术后放疗均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局部复发率,但并不能改善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术前诱导化疗对于局部晚期喉癌(T3-4N0-3M0)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2例局部晚期喉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其中94例行术前诱导化疗(TPF方案),68例直接手术,统计并分析两种治疗方式的生存结果。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 63个月(36~100个月),术前诱导化疗组与直接手术组生存率分别为57.4%、50.0%(P>0.05),无病生存率分别为52.1%、36.8%(P<0.05)。术前诱导化疗组与直接手术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7.0%、30.9%(P<0.05),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0.6%、16.2%(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与术前诱导化疗组相比,直接手术组死亡风险增加(HR=1.668,P<0.05)。结论:术前诱导化疗可降低局部晚期喉癌患者的局部复发率,生存获益仍需临床前瞻性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肠安方联合化疗治疗大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80例大肠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40)。治疗组采用肠安方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化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复发转移情况、生存率,并采用EORTC QLQ-C30量表评价患者的生命质量。结果:治疗组Duke’s B期患者的复发转移率明显低于Duke’s C期患者(P<0.05)。治疗组术后3年生存率较对照组略高,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方面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0.001),且其疼痛、食欲丧失症状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01,P<0.01)。结论:肠安方能一定程度地改善大肠癌术后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大肠肿瘤患者粪便中ITGA4和SFRP2基因甲基化水平在其疾病诊断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直肠癌(n=85)、结直肠腺瘤(n=65)和健康人(n=40)粪便中ITGA4和SFRP2基因甲基化水平。结果 3组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别,粪便ITGA4和SFRP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8.2%和62.4%,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81.2%;在结直肠腺瘤中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3.1%和43.1%,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69.2%。结直肠癌组ITGA4和SFRP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结直肠腺瘤组(P<0.001,P=0.001)和健康对照组(P均<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结直肠癌组术前ITGA4和SFRP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与术后是否出现肿瘤复发有关;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无复发生存曲线,结果显示ITGA4和SFRP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患者组无复发生存率均明显低于阴性患者组(P=0.0002,P= 0.007)。其他因素均校正的情况下,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ITGA4和SFRP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肿瘤分化程度与结直肠癌的复发有关(P=0.01,P=0.03),可以作为结直肠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基于粪便ITGA4和SFRP2基因甲基化单独检测的阳性检出率较低,而联合检测可以提高结直肠癌的阳性检出率,弥补了单独检测的不足。ITGA4 和SFRP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肿瘤分化程度可以作为结直肠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双侧子宫动脉介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5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行三维适形放疗+子宫动脉介入化疗,对照组47例给予三维适形放疗+静脉化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及毒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完全缓解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1.3%Vs 61.7%,93.8%Vs 7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1、2年生存率分别为93.5%Vs 78.3%和84.8%Vs 65.2%,1、2年复发率分别4.3%Vs 17.4%和10.9%Vs 28.3%,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放射性膀胱炎和放射性直肠炎,两组毒副反应的发生率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双侧子宫动脉介入化疗可提高中晚期子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放射治疗 +化疗预防肌层侵犯的浸润性膀胱癌保存膀胱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  2 3例肌层侵犯的浸润性膀胱移性细胞癌保存膀胱术后在丝裂霉素规则膀胱灌注化疗的基础上行放射治疗 (研究组 ) ,照射平均剂量为 51 4 8± 462cGy。以 2 9例同期同样病变行保存膀胱术后单纯丝裂霉素规则膀胱灌注化疗的为对照 (对照组 )。所有病例随访 3年以上 ,平均随访 41 6个月 ( 3 6-60 )。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 3年盆腔复发率为 1 7 4%和 44 8% (P =0 0 3 6) ;3年远地转移率分别为 1 7 4和 2 4 1 %(P =0 554 ) ;3年生存率分别为 81 8%和 86 2 % (P =0 670 )。研究组除 2例因放射性膀胱炎分别中断 3d和 1周后继续治疗外 ,其余均按计划完成治疗。结论 保存膀胱术后放射 +化疗治疗能有效降低肌层肌层侵犯浸润性膀胱癌盆腔复发率 ,且是膀胱癌保膀胱术后理想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7.
陈非  罗舒  夏徽  唐俊丽 《基层医学论坛》2016,(25):3476-3478
目的:对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用于T3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纳入T3期且无远处转移的直肠癌患者137例,根据是否接受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分为新辅助放化疗组(n=76)及无新辅助放化疗对照组(n=61)。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按标准方案进行,结束后评估患者情况并进行直肠癌根治手术。所有患者手术后观察其围术期并发症情况,并纳入随访,记录患者死亡、复发情况。结果新辅助放化疗组中53例(69.7%)出现肿瘤体积缩小,接受保留肛门手术比例高于对照组(44.7% vs 13.1%,P<0.05)。2组患者之间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放化疗组3年肿瘤局部复发率(26.3%)显著低于对照组(3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3期直肠癌患者手术前接受新辅助放化疗可增加保肛手术比例,改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Exosomes致敏的树突状细胞对中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105例中晚期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免疫联合化疗组(n=65)和单纯化疗组(n=50),观察两组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有效率、1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及毒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免疫联合化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CD3^+、CD4^+及CD8^+明显增高(P〈0.05),且优于单纯化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与单纯化疗组有效率分别为56.9%和38.0%(P〈0.05),1年生存率分别为66.7%和52.1%(P〈0.05),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5.6个月和12.3个月(P〈0.05),两组毒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xosomes致敏的树突状细胞回输联合化疗对中晚期大肠癌有较好的疗效,可提高免疫功能,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Recent studies have revealed that the reason for the low surgical resection rate of pancreatic carcinoma partly lies in its biological behavior,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neural infiltration.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radical pancreatoduodenectomy combined with retroperitoneal nerve, lymph, and soft-tissue dissection for carcinoma of the pancreatic head.
Methods Forty-six patients with pancreatic head cancer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1995 to 2005.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adical pancreatoduodenectomy combined with retroperitoneal nerve, lymph and soft-tissue dissection (group A, n=25) and routine Whipple's operation (group B, n=-21).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relation to age, gender and preoperative risk factors, and perioperative conditions, patholoclical data and survival rates were studied.
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umor size, surgical procedure tim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time of hospitalization. However, the number and positive rate of resected lymph nodes in group A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group B (P〈0.05). The 1- and 3-year survival rate in group A were 80% and 53%, respectively,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ose in group B (P〈0.05).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survival rates between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nerve infiltration in group A (P〈0.05).
Conclusions Radical pancreatoduodenectomy combined with retroperitoneal nerve, lymph and soft-tissue dissection, can effectively remove the lymph and nerve tissues that were infiltrated by tumor. Meanwhile, this method can reduce the local recurrence rate so as to improve the long-term survival of pati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