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龄患者白内障小切口非乳化人工品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龄老人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2例(76眼)80~103岁老年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对术后视力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术后1周及1个月视力≥0.3者分别为64眼、67眼,≥0.5者分别为54眼、65眼.角膜内皮水肿11眼,后囊破裂2眼。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适宜高龄老人白内障患者.而且手术时间短,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费用较低.是一种完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高龄硬核白内障的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82例高龄患者104眼硬核白内障施行改良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与同期81例高龄患者103眼硬核白内障施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比,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种手术时间、角膜内皮细胞的密度、丢失率,以及术后视力。结果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丢失率和术后视力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硬核白内障适宜行改良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且有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陈永森  罗顺利  王峰  雷智 《眼科新进展》2006,26(10):783-784
目的探讨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对36例40眼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施行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手术前后视力变化及并发症。结果40眼全部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随访1个月,视力≥0.6者5眼,0.5~0.6者23眼,0.3~0.5者10眼,≤0.3者2眼。20眼出现不同程度炎性反应,经5d-3周治疗均消失。结论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疗效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龄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31眼80岁以上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早期并发症及手术技巧。结果 出院时视力≥0.5者27眼占87.10%,≥0.8者17眼占54.84%,脱残率达90%。早期主要并发症是角膜内皮反应。结论 高龄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安全可行的。强调娴熟的手术技巧及术中保护角膜内皮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方法96例(109眼)糖尿病患者,血糖稳定且无全身并发症,行白内障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视力情况。结果随访3—18个月,术后视力1〉0.5者86眼(78.90%),0.1~0.4者19眼(17.43%),〈0.1者4眼(3.67%)。结论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实施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摘出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安全有效的,适合在基层医院眼科及“复明工程”活动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对比分析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两种不同术式的效果。方法共95例(103眼)中非超声乳化小切口囊外摘出组37例(38眼),超声乳化组58例(65眼),对比观察两种术式的术后视力、散光及并发症。结果非超乳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与超声乳化晶状体吸出术的术后视力、角膜散光及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效果好、成本低、适合广大基层医院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7.
高龄老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手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高龄老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1998~2003年对110例(124眼)高龄老人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年龄:70~94岁。对手术切口、截囊方式、超声能量、术后视力、并发症及全身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3月~1年,术后视力≥0.5者110眼,占88.7%,0.2~0.4者12眼,占9.7%;≤0.1者2眼占1.6%。结论 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切口小、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反应轻、手术时问短,适宜于高龄老人白内障患者,术者需要具备娴熟的手术操作技巧。眼底病变对术后视力的提高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8.
高度近视白内障小切口非乳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效果。方法 对眼轴 >2 6mm高度近视白内障 49例 (5 6眼 )实施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 1月裸眼视力≥ 0 .5者 3 0眼(5 3 .5 7% ) ;矫正视力≥ 0 .5者 3 5眼 (62 .5 % )。术中术后并发症有后囊破裂 2眼 (3 .5 7% ) ,角膜水肿 4眼 (7.14 % ) ,囊样黄斑水肿 1眼 (1.78% ) ,视网膜脱离 1眼 (1.78% )。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适应于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 ,术中须注意操作技巧 ,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王飞 《临床眼科杂志》2004,12(5):443-444
目的 评价高度近视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方法 眼轴 >2 6 mm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 88例 (91只眼 )。其中核性白内障 4 9只眼 ,后囊下白内障 32只眼 ,皮质性白内障 10只眼。施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 1月裸眼视力≥ 0 .5者 4 6只眼(5 0 .5 5 % ) ,矫正视力≥ 0 .5者 5 8只眼 (6 3.74 % )。术后散光轻 ,伤口愈合快 ,视力提高快 ,并发症少。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手术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60眼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择2006-01/2010-01确诊为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52例60眼,Ⅱ~Ⅲ级核47眼,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Ⅳ~Ⅴ级核13眼,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糖尿病患者52例60眼白内障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50眼(83%)术后1wk裸眼视力≥0.4。术中术后主要并发症经处理对术后视力无影响。结论: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采取恰当的术式,施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或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的临床应用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59例(60只眼)白内障患者行巩膜隧道小切口下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手术并发症及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视力≥0.6者46只眼(76.7%),≥0.3者55只眼(91.7%),术中后囊膜破裂2只眼,术后角膜水肿21只眼。结论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不需要特殊的手术设备,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术后视力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规模化白内障复明手术的特点以及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及体会。

方法:对我院(陕西省复明一号手术车)2010-03/2011-11期间4 892例4 892眼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术后视力、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炎症恢复情况等。

结果:术后1d裸眼视力达0.3以上者4 521眼(92.42%), 术后3d裸眼视力达0.3以上者4 571眼(93.44%),Ⅰ期植入人工晶状体4 887眼,植入率99.90%。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术后炎症恢复快。

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简便、有效、经济、安全, 适合在大规模复明行动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石岩  姜冬  周静圣 《眼科新进展》2006,26(10):772-774
目的分析农村白内障患者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556例(589眼)农村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于术后1d、1周、1月、3月分别测定手术眼的裸眼视力,<0.5归为低视力者,对低视力患者进行病因分析。结果术后1d低视力者235眼(39.9%),其主要原因为手术并发症共112眼(47.6%);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低视力人数逐渐减少,至术后3月低视力者120眼(20.3%),而其原因为屈光不正45眼(37.5%)和眼底病37眼(30.8%)。结论人工晶状体计算误差造成的屈光不正、手术源性散光及眼底病变是造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的主要原因,低视力的发生与病例的选择及技术操作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硬核白内障小切口手法劈核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方式及临床效果。方法对实施该手术的152例(175眼)Ⅳ级及Ⅴ级核白内障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手术方式的适宜性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视力明显提高,0.3及其以上者164眼占93.71%,0.05及其以上脱盲率为100%。平均角膜曲率术前与术后1周、1月、3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术前与术后1周、1月、3月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周、1月、3月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核白内障行小切口手法劈核联合人工晶状体术获得良好疗效。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硬核白内障行改良小切口囊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5例(69眼)小梁切除术后硬核(Ⅳ/Ⅴ)白内障,行颞侧或颞上方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6~24mo,观察术后视力、眼压和并发症。结果:本组65例(69眼)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视力≥0.5者50眼(72%),术后平均眼压为(15.22±3.92)mmHg(1mmHg=0.133kPa),手术并发症为术后早期角膜水肿及葡萄膜炎性反应。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硬核白内障行改良小切口囊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操作简单,术后眼压控制好,并发症少,视力恢复快,是治疗青光眼术后硬核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袁昱 《临床眼科杂志》2012,20(3):248-250
目的观察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汉中市中心医院眼科于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268例(433只眼)白内障患者,均采取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术前所有的患者患眼均局部点用妥布霉素滴眼液,术后所有患者局部点用复方妥布霉素滴眼液,观察分析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天球镜矫正视力或裸眼视力≥0.5者397只眼(91.7%),术后1周球镜矫正视力或裸眼视力≥0.5者411只眼(94.9%),术后1个月球镜矫正视力或裸眼视力≥0.5者409只眼(94.5%),基本达到稳定水平,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的术后球镜矫正视力或裸眼视力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与术前的角膜散光度数比较术前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中出现后囊膜破裂22只眼(5.1%),出现悬韧带断离27只眼(6.2%),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11.3%;术后出现并发症94只眼,发生率为21.7%。结论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球镜矫正视力或裸眼视力,减少并发症发生,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合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及体会。方法:对32例(40眼)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实施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3d矫正视力达0.3以上者27眼(67.5%),术后1mo矫正视力达0.3以上者35眼(87.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适合于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但应注意术前准备及术中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18.
表面麻醉下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下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和优点。方法:70例83眼采用表面麻醉下透明角膜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并植入折叠式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1mo视力>0.3者77眼。术中1眼出现后囊破裂,但人工晶状体顺利植入;1眼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未能植入;糖尿病患者2眼出现并发症。结论:表面麻醉下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术程短、术后视力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青光眼术后颞侧巩膜小切口手法白内障摘出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经颞侧巩膜隧道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法娩核囊外摘出术治疗白内障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38例42眼施行手术。常规球后麻醉。于颞侧角膜缘后2.0 mm行直线形或反眉形巩膜板层切开,长为5.5 mm,作隧道切口至透明角膜内1 mm。注入黏弹剂,行连续环行撕囊或开罐式截囊,直径6 mm,水分离后以旋转法将晶状体核旋入前房,以晶状体圈匙将核托出。以注吸针头吸净晶状体皮质。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术中缩瞳。术后随访至少3月,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等。结果本组38例42眼术后第3天视力≥0.5者29眼(69.04%),术后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对原滤过泡无影响,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青光眼术后特别是上方小梁切除术后的白内障患者,经颞侧巩膜隧道式小切口进行手法娩核白内障手术切实可行,效果良好,值得向基层医院推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