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氟致大鼠生精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氟对成年大鼠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腹腔注射氟化钠建立氟中毒动物模型,采用消化-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睾丸氟,采用光学显微镜和TUNEL原位细胞杂交方法检测大鼠生精细胞凋亡情况。结果①染毒28 d时,低剂量祖(NaF 10 mg/kg)和高剂量组(NaF 20 mg/kg)大鼠睾丸氟分别为(8.14±0.44)、(9.78±0.75)μg/g,较对照组增高(P< 0.05);染毒38 d时,睾丸氟分别为(9.10±0.71)、(10.23±0.68)μg/g,也较对照组增高(P< 0.05)。②与对照组相比,各染氟组生精细胞凋亡指数均升高(P< 0.01)。③生精细胞凋亡指数与睾丸含氟量呈正相关(r= 0.905 1~0.961 6,P< 0.01)。结论氟在一定剂量和作用时间内可致生精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刚地弓形虫感染对小鼠生精细胞(单倍体、二倍体、四倍体)凋亡的影响程度,进一步阐明弓形虫致雄性不育的机制。方法选用9~10周龄雄性BALB/c小鼠60只,随机分为PBS正常对照组、刚地弓形虫纯化速殖子感染组(2.5×103、5×103、1×104、2×104)及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采用腹腔注射法建立刚地弓形虫感染致小鼠睾丸损伤的模型,病理切片观察,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小鼠睾丸各倍体生精细胞的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测定睾丸凋亡蛋白bcl-2、bax的变化,进行图像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未出现明显的凋亡峰,实验组小鼠睾丸的单倍体、二倍体细胞均出现明显凋亡,尤以二倍体明显,同时四倍体细胞明显减少;睾丸细胞bcl-2的表达无明显改变,但bax的表达量随攻虫剂量增加而增加。结论弓形虫可致小鼠睾丸各级生精细胞凋亡,对二倍体细胞的影响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性激素水平对染氟大鼠生精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性激素水平对染氟大鼠生精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腹腔注射氟化钠(NaF)溶液的方法建立大鼠氟中毒模型,采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检测血清睾酮和雌二醇水平,采用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凋亡的生精细胞。结果①NaF10、20mg·kg-1·(2d)-1染毒28d时,睾酮水平为(10.39±0.54)、(8.34±1.29)nmol/L,较对照组降低(P<0.05或0.01);染毒38d时,睾酮水平为(9.82±0.66)、(6.33±0.68)nmol/L,较对照组降低(P<0.01)。②NaF10、20mg·kg-1·(2d)-1染毒28d时,雌二醇水平为(44.24±11.32)、(36.27±3.00)pmol/L,较对照组降低(P<0.01);染毒38d时,雌二醇水平为(42.90±9.81)、(26.02±16.14)pmol/L,较对照组降低(P<0.01)。③与对照组相比,各染氟组生精细胞凋亡率均升高(P<0.01)。④生精细胞凋亡率与血清睾酮水平呈负相关(r值为-0.901~-0.886),与血清雌二醇水平呈负相关(r值为-0.989~-0.936)。结论氟在一定剂量和作用时间内可致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紊乱,是导致生精细胞凋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精浆弓形虫感染与生精细胞凋亡及精子凋亡与男性不育关系。方法应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介导的脱氧核苷酸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正常生育、不育男性精液中的生精细胞凋亡。结果男性不育精浆弓形虫感染组生精细胞凋亡率为(14.17± 7.16)%,显著高于男性不育弓形虫感染阴性组生精细胞凋亡率(12.22±6.18)%(P<0.05)。男性不育组精子凋亡发生率为(13.76±9.19)%,显著高于正常生育组男性精子凋亡发生率(4.28± 1.67)%(P<0.01)。结论精子凋亡与男性不育有着密切关系,弓形虫感染可引起生精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弓形虫感染与生精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弓形虫感染与生精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采用瑞-姬染色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介导的脱氧核苷酸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弓形虫感染小鼠精子悬液的凋亡生精细胞。结果 弓形虫感染组生精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弓形虫感染可能有促进生精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睾丸内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睾丸生精功能的机制,着重讨论睾丸自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睾丸生精功能的机制,着重讨论睾丸自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 ,2 8岁 ,3年未育 ,曾求治于多家医院 ,作过多次精液化验 ,精子密度为 8~ 11× 10 9/L 左右 ,白细胞 +++/HP;服过多种抗生素 ,也用过清热解毒、清火利湿中药治疗 ,均无效。于 2 0 0 1年 4月就诊于我院泌尿外科。查体 :双侧睾丸等大 ,约 2 5 ml。无精索静脉曲张。化验精液 ,量约3.0 ml,呈灰白色 ,p H7.8,精子密度 10× 10 9/L。镜下可见大量细胞 ,经正甲苯胺蓝过氧化物酶染色和瑞氏染色 ,确定为生精细胞 +++/HP。检验结果揭示 :患者无感染而生精功能障碍。临床上即停用抗生素 ,改变方案对症治疗。3个月后复查 ,精子数量大为增加 ,…  相似文献   

9.
老年男性睾丸生精功能的评价乔天愚,郑光天,胡自力,谭光智,何士元一、资料和方法对1993年以来因前列腺、鞘膜积液、腹股沟疝和睾丸外伤行手术治疗的老年男性患者30例行睾丸活体组织检查,同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促黄体激素(LH)、促滤泡激素(FSH)和睾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肾气丸对衰老大鼠睾丸抗氧化能力和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分成4组,制备D-半乳糖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分别灌胃相应剂量的肾气丸或生理盐水;6 w后,检测血清睾酮和睾丸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及睾丸凋亡曲细精管数和凋亡细胞百分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比较正常组,大鼠血清睾酮和睾丸组织SOD水平显著下降(P<0.01),睾丸组织MDA水平及凋亡曲细精管数和凋亡细胞百分率均显著升高(P<0.01);肾气丸可明显升高衰老模型大鼠血清睾酮和睾丸组织SOD水平(P<0.05或P<0.01),明显降低睾丸组织MDA水平及凋亡曲细精管数和凋亡细胞百分率(P<0.05,P<0.01)。结论肾气丸可通过提高衰老大鼠血清睾酮水平、增强睾丸组织抗氧化能力及降低其生精细胞的凋亡指数,发挥延缓性腺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涛  范妤  刘芳 《山东医药》2008,48(21):42-43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低量组、高量组,各10只.采用腺嘌呤制作雄性大鼠不育模型,低、高量组给予不同剂量的生精汤灌胃.测定睾丸系数,观察睾丸组织形态学变化,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睾丸内Fas、FasL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高量组睾丸系数明显增加(P<0.05),Fas及FazL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认为生精汤通过下调睾丸Fas、FasL的表达,减少生精细胞的凋亡,促进不育大鼠睾丸生殖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何首乌饮对衰老大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用18月龄Wistar大鼠为自然衰老动物模型,以12月龄大鼠作为青年对照,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和流氏细胞术分别检测何首乌饮灌胃用药60 d和30 d的18月龄大鼠睾丸组织细胞凋亡率变化和DNA含量的变化。结果与青年对照组相比,自然衰老组睾丸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单倍体和4倍体细胞明显减少并以二倍体为主,G_1/G0期细胞明显增多(P<0.05),细胞增殖指数明显降低(P<0.05);而何首乌饮用药后与自然衰老组相比,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4倍体和单倍体比例明显增加(P<0.05),与青年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细胞增殖指数明显升高(P<0.05),G_1/G_0期细胞明显减少(P<0.05)。结论何首乌饮可以抑制生精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增殖,达到延缓睾丸组织衰老的效果,但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3.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AITD)是人类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包括Graves’病(GD)和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AITD的病变部位主要发生在甲状腺,属于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多数学者研究认为,AITD发病是自身抗体的免疫应答或特异性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引起甲状腺组织的免疫损  相似文献   

14.
15.
结核菌L型感染诱导小鼠生精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结核菌L型感染能否引起生精细胞凋亡,从而推测结核菌L型感染与男性不育的关系。方法 用牛型结核分支杆菌L型反复直接注入成年雄鼠睾丸内,40天后取睾丸组织分别作HE染色及凋亡细胞的原位末端标记显示(ISEL)。结果 实验组20列雄性小鼠有15例曲细精管的生殖细胞有凋亡;对照组20例无一例有生精细胞凋亡;两者生精细胞凋亡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 结核菌L型感染可引起小鼠生精细胞凋亡;结核菌L型感染与男性不育可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6.
游离饱和脂肪酸诱导大鼠睾丸Leydig细胞凋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游离脂肪酸对大鼠睾丸Leydig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1)用不同剂量的游离脂肪酸包括饱和脂肪酸[软脂酸(PA)和硬脂酸(SA)]和不饱和脂肪酸[花生四烯酸(AA)]处理体外培养的大鼠Leydig细胞(LC-540)24h-72h,然后用台盼蓝排除法测定细胞的生存率;(2)用DNA片段法确定是否存在细胞凋亡;(3)观察外源性神经酰胺C2-ceramide(25-200μmol/L)引起的细胞凋亡和神经酰胺合成酶抑制剂FumonisinB1是否可以阻断PA引起的细胞凋亡;(4)观察检测AA是否对PA引起的细胞凋亡有保护作用。结果 (1)PA和SA以剂量和时间依赖的方式抑制细胞的生存率,而10倍于生理浓度的AA(10μmol/L)能够显著增加细胞的数量;(2)DNA片段化研究证实PA引起的细胞死亡为凋亡;(3)G2-神经酰胺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引起细胞凋亡;饱和脂肪酸引起的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神经酰胺造成的,因为FumonisinB1可以阻断PA的致细胞凋亡作用;(4)AA能够部分阻断PA的致细胞凋亡作用。结论 (1)PA和SA引起睾丸Leydig细胞凋亡并可能与神经酰胺有关;(2)AA能够部分阻断PA所致的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7.
细胞凋亡与肝胆疾病刘树人刘定国陆汉明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方式,其功能是清除组织器官中受损的、衰老的,或者是不需要的细胞,而不破坏细胞生存的微环境。细胞凋亡是一种生理性调节过程,与有丝分裂引起的细胞增生、器官肥大不同,凋亡是引起细胞的减少,组织器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 (DM2 )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 (PBL )凋亡的影响因素。方法 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测定 5 3例 2型糖尿病病人 (其中 2 6例无血管并发症组 ,2 7例伴血管并发症 )患者及 48例正常对照组 PBL凋亡率 ,并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组细胞凋亡、一氧化氮(NO)、糖化血红蛋白 (Hb A1C)等九项指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无血管并发症组较有血管并发症组更显著 ,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PBL凋亡与 NO、HBA1C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DM2 PBL凋亡与NO、Hb A1C水平升高及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小鼠生精细胞在不同浓度的甘草液培养下的生物学特征,为探讨具有雌激素样作用的药材——甘草是否对男性生殖细胞有毒性,从而为研究男性不育不孕症的发生机制及甘草等含雌激素样作用的中药材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数据。方法采用体外培养技术分离培养生精细胞,通过倒置显微镜动态观察、瑞-姬染色,MTT方法检测、分析细胞毒性。结果①动态观察、姬姆萨染色可以看出,同一时间段实验组细胞比正常组细胞的生长状态变差。细胞的密度变稀,细胞生长分裂受到一定的抑制或有些细胞凋亡;细胞染色变浅,胞浆浆中颗粒、核染色质着色变弱。②MTT方法检测得出,培养液加入1μg/ml甘草浸膏的细胞组,细胞存活率为87.0%,加入10μg/ml甘草浸膏的细胞组,细胞存活率为68.6%,加入100μg/ml甘草浸膏的细胞组,细胞存活率为46.5%。结论具有雌激素样作用的药材——甘草对男性生殖细胞有一定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取5~7d龄昆明系雄性小白鼠的睾丸,分离精原干细胞(SSCs),培养3d后分为两组;对照组用DMEM/F12完全培养液培养,实验组用条件培养液(DMEM/F12完全培养液中添加生精胶囊有效成分)培养。结果显示,实验组SSCs较对照组生长快,培养3~7d见细胞生长迅速,呈集落样生长,细胞立体感增强,但未见明显细胞间桥;培养15d见细胞增殖达高峰,增殖细胞的胞质间桥仍然不明显,其吸光度值及DNA倍体与对照组相比,P均〈0.01。认为小鼠SSCs在生精胶囊有效成分诱导下能较快速生长与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