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院1983年10月至1985年11月使用心得安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143例,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选择第6病日以内入院的出血热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心得安治疗组143例,对照组126例。治疗组平均年龄36.3岁,对照组平均年龄43.4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急性心肌梗塞(AMI)静注链激酶后24小时 Holter 监测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以评价溶血栓治疗对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于1983年6月~1985年2月间入  相似文献   

3.
我们应用7.5%氯化钠注射液对10例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休克患者进行治疗,结果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治疗对象和方法治疗对象:本组10例是1982年9月~1983年1月住院的出血热林克患者。10例中男6例,女4例。年龄8~54岁。随机取同期应用平衡盐液快速扩容治疗  相似文献   

4.
我科1983年10月~1984年2月,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下称出血热)251例,心电图普查异常者175例,其中并发心房纤颤(下称房颤)7例,占4%,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7例中,男6例,女2例。年龄45~70岁,其中50岁以下2例(死亡1例)。按出血热分型计轻型2例、中型2例、重型1例、危重型2例(1例死亡)。房颤发生在少尿期3例  相似文献   

5.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病毒感染性疾病,迄今尚无理想的病原性治疗方法。1985年我们应用聚肌胞对48例流行性出血热早期患者进行了临床治疗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1)病例选自1985年10月至1986年元月住本院的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患者,病程2~4天。其临床表现均符合1981年卫生部颁发的《流行  相似文献   

6.
1981年7月~1983年6月,我院有8例经细菌学证实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败血症误诊为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为吸取教训,提高诊断水平,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我科曾于1980年用正常人转移因子(TF)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取得了满意效果。自1983~1985年2月我们又用猪转移因子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4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了评价肾活检对临床处理的影响,作者对80例成人肾活检病人进行了前瞻性研究。研究对象为1982~1985年作者医院的所有成人肾活检病人,计男48例,女32例,平均年龄48.2岁。按研究日期分两个阶段:第Ⅰ阶段为1982年2月~1983年10月的病人,计33例(曾报道);第Ⅱ阶段为1983年11月~1985年2月的病人,计47例。分两阶段研究  相似文献   

9.
我们于1983~1985年间,对济宁市800例临床诊断的流行性出血热(EHF)以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T)常规法进行了血清抗体测定,现将结果总结分析如下。1.三组人群检测结果:三组分别为市辖县(市)医院临床诊断(全国西安会议标准,1980年)EHF患者800例、健康人群130例及其他疾病102例。  相似文献   

10.
<正> 驻马店地区是河南省流行性出血热(EHF)的老疫区。为了探索鼠类与EHF发病的关系,我们从1984年4月至1985年3月,在遂平县进行了诸项调查。 材料与方法 一、选点 选择1983年发病率最高的文城乡为调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病毒唑对凝血系统的影响,我们与湖北医学院附一院合作,对1985年11月~1987年2月按1981年全国出血热会议诊断标准确诊为流行性出血热且特异 EHF-IgM 间接免疫荧光抗体阳性的60例住院患者,进行凝血系统指标的检测,结果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一、病例选择 60例患者入院后采用双盲法分为治疗组和安慰剂组(对照组).两组病例年龄、性别、住院病日、临床分型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二、检测项目与方法应用美国 Ortho 公司的凝血因子检测仪(Koagulab 16-S-CoagulationSystem)检测.同时检测20例正常人的血液作正常  相似文献   

12.
出血是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常见的、致死性的并发症,其中消化道出血最为常见.其出血机理较为复杂,目前认为与 DIC 形成、肝素类物质增加,尿毒症等有关.我们应用单味中药白芨治疗出血热消化道出血70例,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病例:1980~1985年住院的出血热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共70例.根据1981年全国流行性出血热会议所拟订的诊断标准诊断,经临床确诊.其中男42例,女28例。年龄16~30岁20例,31~40岁23例,41~50岁17例,51岁以上10例. 2.临床表现:呕血伴便血者44例.其中大量呕血(>1000ml/日)12例,中量(500~1000ml/日)25例,小量(<500ml/日)7例.呕吐咖啡色液或单纯黑便者26例.3.治疗方法:本组病例除根据病期不同,按出血热治疗方案采取补液、纠酸、利尿、止血等综  相似文献   

13.
<正> 为探讨流行性出血热(EHF)病程各期心电图改变特点,笔者分析本院1981~1983年EHF患者104例的心电图220例次,现报道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 材料:本组男187例次、女33例次。EHF临床诊断标准以1981年西安会议“流行性出血热防治  相似文献   

14.
流行性出血热(下称出血热)以农村青壮年为多,老年人较少见。我院1974年1月至1983年3月共收治出血热536例,其中60岁以上30例(5.6%)。为探讨老年人出血热的临床特点,现将60岁以下506例,随机抽样45例(下称对照组)与老年人出血热30例进行对比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老年及老年前期流行性出血热32例血液透析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年以来我院用血液透析(HD)治疗观察了32例老年及老年前期流行性出血热(EHF)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并与同期青年患者进行了对比,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城市型流行性出血热(附1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外报告从褐家鼠或黑家鼠中分离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或找到相关抗原,因而为城市居民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提供了依据。城市型出血热尚未引起足够重视,误诊甚多,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病例作一小结与分析。一般资料1、本组13例是1979年10月~1983年9月所收治的病人,占同期收治出血热188例的6.9%。其中在职工人6人,退休工人2人,干部4人,医师1人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1975年和1978年日本某一大学医院临床研究机构动物实验室工作人员中发生的2次朝鲜出血热流行。第一次流行发生予1975年3月~5月,3名医生发病;第二次流行高峰发生子1977年12月~1978年2月,11人发病(10名医生和1名兽医)。两次出血热  相似文献   

18.
换血疗法在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中的应用,虽有少量报道,但未有引起临床的重视和广泛应用。现就我院1983~1985年40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及时给予换血治疗(换血组),与1980~1982年23例未行换血治疗(非换血组)的结果,进行回顾性比较如下.临床资料见表1。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流行性出血热(下称出血热)的治愈率,我们自1985年起对91例出血热患者进行160次的血气分析,其中158次同时测定血清电解质并计算阴离子隙(AG)。现将其结果综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 为了进一步探讨流行性出血热(EHF)疫情监测方法和指标,我们运用1974~1985年流行区鼠情监测资料,选择主要带毒鼠种的密度与历年疫情资料进行数理分析,现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