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肝炎患者肝组织中丙型肝炎病毒抗原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周侃姚光弼  翟为溶 《肝脏》1997,2(4):197-199
为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不同基因编码区的抗原在慢性丙型肝炎(CH-C)时的表达情况以及它们的分布与病变的关系,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5例临床确诊的CH-C患者肝组织内HCV-C33、NS4和CP10抗原进行检测,其中10例作了治疗前后2次穿刺比较。结果显示:3种抗原在肝组织内表达不同,它们的阳性率分别为37.8%,22.2%和53.3%。HCV抗原的表达与肝组织的炎症程度无关。虽然大多数病例HCV抗原阳性细胞的分布与组织学病变无明显关系,但也有少数患者阳性细胞分布与坏死炎症反应有关,说明免疫反应也参与了病毒对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人淤胆型肝炎肝组织中肝炎病毒抗原表达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l16例老年人肝组织中肝炎病毒抗原表达并与其血清中该抗原水平的比较,同时对比不同年龄组淤胆型肝炎病原检出率。结果:肝内抗原表达显著高于其在血清中的表达(P<0.05),高龄组淤胆型肝炎比低龄组较难检出病原。结论:老年淤胆型肝炎需积极治疗,防止重症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肝外组织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和复制状态及其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检测9例丙型肝炎肾,心,胰腺和肠等肝外组织HCV多种抗原和正链,负链HCV RNA。结果 9例中6例(66.7%)在肝外组织检出HC  相似文献   

5.
肝细胞癌患者肝组织中丙型肝炎病毒抗原的定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过氧化物酶与抗过氧化物酶(PAP)法检测了73例肝细胞癌(HCC)患者肝组织中的丙型肝炎病毒抗原(HCVAg)和HBsAg及HBcAg。结果显示:HCVAg,HBsAg和HBcAg的检出率分别为28.8%,75.3%和26.0%,HCVAg阳性的肝细胞多呈散在分布,HCV染色颗粒既可见于细胞浆也可见于细胞核,HCVAg的检出与HBV的感染态多显著相关,提示,HCV可在HCC患者的肝细胞中表达,H  相似文献   

6.
7.
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5在肝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5在肝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赵西平杨东亮郝连杰彭志海沈汉馨已经发现,机体针对丙型肝炎病毒(HCV)抗原的免疫应答在HCV致病中有重要作用[1]。本研究对HCV感染者肝组织中HCV非结构蛋白5(NS5)的表达状况进行了观察,发现其分布...  相似文献   

8.
多种肝外组织内丙型肝炎病毒RNA和抗原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分别采用原位杂交和链霉菌亲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SP)法检测了9例丙型肝炎患者肝外组织内丙型肝炎病毒(HCV)RNA和多种抗原。一、资料与方法9例均为1986~1994年收住院的重型肝炎死亡患者。男8例,女1例。年龄25~48岁。经血清学(抗HCV)、肝组织内HCVRNA和抗原检测证实为HCV感染者,均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肾、心、胰腺、肠(仅5例)、胆囊(仅1例)和肝等共42份标本取自尸解组织存档石蜡块。原位杂交和SP方法及特异性确证实验设置参照文献[1,2]。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 获得具有多表位的丙型肝炎病毒(HCV)嵌合抗原,以提高HCV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诊断试剂的质量。方法 采用分子克隆将己获得的HCV各区段优势抗原表位基因,拼接为HCV嵌合抗原基因。将该基因克隆到pQE-30载体表达。表达抗原经纯化后,包被酶联板,对16份HCV阴性和16份阳性血清标本进行了检测。结果 pQE-HCV在大肠杆菌中有效表达了相对分子质量对53000的HCV嵌合抗原。经Ni-NTA金属螯合层析纯化后,获得了高纯度的目的蛋白。ELISA结果显示,HCV嵌合抗原能特异地与HCV感染血清反应,具有良好的抗原活性。结论 HCV多表位嵌合抗原包含了HCV具有代表性的主要表位,是HCV免疫学检测的良好试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的转位表达与肝(癌)细胞凋亡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CV核心区抗原C22在肝硬变(LC)、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的分布;同时对连续切片进行原位凋亡检测并计算凋亡指数.结果HCV核心区抗原定位于肝细胞或肝癌细胞的胞质或胞核中,在LC组织中,C22呈弥漫或灶状分布于肝细胞胞质,偶见胞核阳性的肝细胞,阳性率为607%;C22抗原在HCC细胞中以核阳性分布为主,阳性率为376%,癌旁肝组织以胞质阳性为多见.HCC中HCV核心抗原的核阳性率(750%,15例/20例)和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其在LC(177%,6例/34例)及癌旁肝组织(118%,2例/17例)中的阳性率(P<005)和阳性细胞数.在HCC中,HCV核心抗原核转位表达的癌组织的APOPLI凋亡指数值(0174±0093)显著低于胞质阳性的癌组织(0512±0113,P<001).结论HCV感染与我国LC,HCC的发生关系密切,HCV核心抗原在肝癌组织中常发生核转位表达,这种核转位表达使肿瘤细胞凋亡受到抑制,从而促进肿瘤组织的恶性生长.  相似文献   

11.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输血后肝炎的主要病因之一。目前中国HCV感染的诊断和筛查主要采用基于酶免疫分析法(EIA)的HCV抗体检测技术,但该方法存在较长的窗口期,残余风险高。核酸检测(NAT)的应用可显著缩短窗口期,但成本高昂。HCV核心抗原(HCVcAg)作为HCV感染的标志几乎与核糖核酸(RNA)同时出现,且浓度呈现动态相关,可用于HCV感染的检测。与NAT相比,HCV核心抗原的检测成本相对较低,对实验室条件要求不高。目前多种基于不同方法的HCVcAg检测试剂盒已投入市场。该文对已有的几种HCV核心抗原检测技术在其原理、检测效果以及临床意义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HCV感染的组织病毒学表现,以狄高辛素标记HCVcDNAC亚基因探针,对34例血清学诊断的非甲非乙肝炎病人的石蜡包埋肝组织进行原位杂交。检出乙型肝炎4例,丙型肝炎14例,乙型和丙型混合13例。乙型肝炎均HBsAg(—)。HCV(+)细胞多肿胀变性,常有淋巴细胞包绕,其分布邻近汇管区或炎症病灶。提示HCV感染同时致细胞病变和免疫介递损害。  相似文献   

13.
癌旁肝组织活动指数与HBsAg、HCV抗原表达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癌旁肝组织活动指数与HBsAg、HCV抗原表达进行相关性研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对100例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HBsAg、HCV抗原表达进行标记和分析,同时对其癌旁肝组织进行肝组织活动指数评分(HAI)。结果肝癌癌旁组织HAI在HBV、HCV双重感染组中分值最高(12.62±3.88),单独HBV感染组次之(9.80±2.97),都高于病毒全阴性病例(6.67±2.58)。肝癌组织、癌旁组织中HBsAg、HCV抗原表达与HAI明显相关(rs=0.39,P=0.0001)。HBsAg、HCV虽可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表达,但有一定差异:HBsAg主要在癌旁组织表达(79%),高于癌组织表达(23%),而HCV在癌组织表达(15%)与癌旁组织表达(23%)水平相当。结论有病毒感染背景的肝癌,其癌旁肝组织活动指数明显地高于无病毒感染背景者。癌旁肝组织活动指数与HBsAg、HCV抗原表达明显相关,长期的病毒血症会加重肝脏组织病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肝组织中Fas抗原的表达及其与病毒感染的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82例慢性肝病患者肝组织中Fas抗原,HBsAg和HCVNS5蛋白表达状况,并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方法对部分患者肝组织中细胞凋亡状况进行研究。结果 64例检出Fas抗原(78.1%),检出率慢活肝和肝硬化组较慢迁肝组高,病毒抗原阳性较阴性组高;抗原主要位于肝细胞浆,少数位于胞膜,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碎屑坏  相似文献   

15.
16.
Cao H  Zhang K  Shu X  Xu QH  Li G 《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19(10):726-728
目的 探讨合并HBV感染对慢性HCV感染者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cAg)检出情况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05年12月-2009年10月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和HBV/HCV合并感染者资料,检测血清HCVcAg和HCV RNA,对后者血清进行HBV DNA、HBeAg检测,分析HCVcAg检出率与HBeAg、HBV DNA定量检测的关系.用独立两组多分类的X2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共收集8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和62例HBV/HCV合并感染者资料,血清HCVcAg的检出率分别为72.7%(64/88)和38.7% (24/62),两者比较,x2= 17.35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V RNA检出率分别为81.8% (72/88)和53.2% (33/62),两者比较,x2=20.11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2例HBV/HCV合并感染者血清中,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感染者HCVcAg检出率分别为28.6% (12/42)和60.0% (12/20),两者比较,x2=5.641,P=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V RNA阳性率分别为42.9% (18/42)和80.0% (16/20),两者比较,X2=7.547,P<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V DNA阳性和阴性时HCVcAg检出率分别为39.1% (18/46)和37.5% (6/16),两者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单纯HCV感染者血清HCVcAg检出率72.7% (64/88)比较,HBeAg阴性合并感染者为60.0% (12/20),x2=1.266,P=0.2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V DNA阴性合并感染者为37.5% (6/16),x2=7.63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BV/HCV合并感染时HCVcAg检出率较低,可能是由于HBeAg抑制HCV的复制,从而减少HCVcAg的表达所致.  相似文献   

17.
肝炎患者肝组织中庚型肝炎病毒相关抗原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庚型肝炎病毒(HGV)相关抗原在肝组织中定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用抗-HGV非结构蛋白5(NS5)单克隆抗体(McAb)对196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的HGV相关抗原进行了检测。结果 196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的HGV相关抗原表达阳必国25.0%;在血清中HGVRNA呈阳性患者肝组织中抗原检出率为38.3%;单一感染者肝组织中抗原表达阳性率为66.7%;阳性信号位于胞浆中,阳性信号表  相似文献   

18.
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阐明丙型肝炎病毒(HC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在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作用.方法用标准铬释放法(以从患者肝组织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经选择性克隆扩增后的CD8+细胞为效应细胞,经EB病毒转染的自身B淋巴母细胞为靶细胞,由能表达HCV1型核心区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作为转导载体)对6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HCV特异性CTL活性(HCV CTL)进行检测,8例非HCV感染的肝病患者作为对照.结果6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共有28例(46 7%)肝组织中检测出HCV CTL活性,但HCV-CTL在PBMC中未检出.对照组患者肝组织及PBMC中均未检出.5例非HCV1感染的丙型肝炎患者检测出针对HCV1型表位的HCV-CTL.HCV-CTL阳性的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及肝组织活动指数均明显高于HCV-CTL阴性的患者,而其血清HCVRNA水平则显著低于后者(P<0.01).结论1 HCV-CTL主要存在于肝组织内;2存在型交叉性HCV-CTL;3.HCV-CTL活性阳性的患者较HCV-CTL活性阴性者具有较高的疾病活动度及较低的病毒血症水平;4.HCV特异性CTL在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及疾病控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琳  徐东平  张玲霞 《肝脏》2006,11(6):416-417
全世界约有1.7亿人受到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我国HCV感染率为3.2%,感染者约3 800万.HCV基因分型与病程发展和治疗应答有一定相关性,例行检测有助于对特定的感染做出判断和有效的临床干预.  相似文献   

20.
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中HBcAg、HBVDNA表达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观察乙型肝炎引起的肝炎肝硬化患者组织中HBcAg和HBVDNA的表达。随机采取100例乙型肝炎 肝硬化患者,行肝活检术取肝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分子杂交,检测其中HBcAg和HBVDNA。肝组织中HBcAg、HBVDNA的检出率分别为64%和62%(P>0.05)。血清HBV呈高复制时,肝组织中HBcAg和HBVDNA的阳性表达,有较好的一致性;HBcAg颗粒在肝呈弥漫的浆、膜型分布者,其肝组织中HBVDNSA呈高表达,其肝组织病变是活动的(P<0.05)。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中有较高的HBV复制率;肝组织中HBcAg和HBVDNA的分布类型与其中的HBV复制状况和组织病变的活动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