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军 《临床内科杂志》2006,23(12):804-807
由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性丙型肝炎,CHC),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IFN)联合利巴韦林的治疗方案,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可以达到65%左右。因此,对于诊断明确而又适合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应积极进行正规的抗病毒治疗。对于无应答(non-responder)  相似文献   

2.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进行性损害为主的慢性传染病。我国是乙型肝炎的发病大国,每年因乙型肝炎损失大量的工作日和劳动力,还有几十万人死于乙型肝炎引起的终末期肝病如失代偿性肝硬化、肝细胞癌或重型肝炎[1]。勿庸讳言,乙型  相似文献   

3.
系列研究表明,对丙型肝炎的IFN治疗确可使标化死亡率(SMR)减低,使肝癌发病取得二级预防效果而使其5年存活率提升至80%以上。  相似文献   

4.
慢性病毒性肝炎治疗研究现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慢性病毒性肝炎治疗研究现状任红,张定凤目前已发现病毒性肝炎共七种类型,其中乙型及丙型病毒性肝炎可形成病毒的慢性感染,造成肝细胞持续损伤,加重肝脏病变,常导致病情反复发作,长期迁延不愈,部分病人可以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危害极大。近年来,虽然对于病毒性肝...  相似文献   

5.
抗病毒治疗通过抑制患者体内乙型肝炎病毒(HBV)HBV DNA的复制,有效延缓、阻断甚至逆转疾病进展,是目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的基本治疗方式。口服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ide(tide)analogues,NAs]疗效强、安全性高,是CHB治疗道路中的重大里程碑。然而对于肝脏功能及整体状况严重恶化的HBV相关肝衰竭患者,抗病毒治疗是否可以改善预后甚至挽救生命,这类患者在抗病毒时机、药物及治疗方案上应如何选择,仍然存在诸多争议。本文结合最新的循证学证据对上述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对于各时期、各类型的HBV相关肝衰竭患者,总体上都应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同时需建立完善的评估监测系统准确把握治疗时机,并通过联合其他治疗方式提高抗病毒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韩绍芹  刘晓莉  张珍 《山东医药》2004,44(17):69-70
目前对于活动期慢性乙型肝炎,临床上多采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治疗过程中可出现发热、皮疹、消化道症状等不良反应。2002年1月~2003年6月,我们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期患者56例,现将临床观察结果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8.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0余年来,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抗病毒治疗经历了单纯干扰素、干扰素联合病毒唑和长效干扰素联合病毒唑的三个重要阶段,疗效得以不断提高,持续病毒应答率总体已超过50%.干扰素联合病毒唑抗病毒治疗可引起诸多不良反应,有的还非常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及疗程的完成,从而影响丙肝抗病毒治疗的疗效[1-5].因此,充分了解抗病毒治疗的不良反应、密切观察及早发现不良反应并采取恰当的处理措施是提高抗病毒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重组基因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临床疗效、影响因素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简阳市人民医院2001—01/2006—01门诊及住院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40例,其中干扰素治疗组84例;保肝治疗组56例。观察2组患者的肝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变化和影响干扰素疗效的因素及干扰素α—1b的不良反应。结果①干扰素治疗组的ALT复常率和HBsAg的阴转率均较保肝治疗组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BeAg阴转率和HBeAg血清转换率及HBV-DNA阴转率均明显高于保肝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②干扰素治疗组中,女性、治疗前高ALT水平、HBV-DNA≤10^6copies/ml的患者疗效更好;③干扰素α-1b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72例(占85.7%)、流感样症状50例(占59.5%)、白细胞减少40例(占47.6%)。不良反应一般不需作特殊处理,并能很快恢复正常,仅有2例白细胞减少者在加用升白细胞药物后恢复正常。结论干扰素α-1b是目前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较为有效且安全的可选择的药物,尤其对女性、高ALT水平、HBV-DNA低拷贝数(≤10^6copies/ml)的慢性乙肝患者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0.
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尤其是乙型病毒性肝炎,全国约有1.2亿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其中需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而我国HCV感染率占总人口的3.2%左右.总数约为4200万,其中多数为慢性持续性感染。众所周知,病毒性肝炎病情发展有三步曲,即肝炎、肝硬化、肝癌。  相似文献   

11.
2003年1月~2005年11月,我们应用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57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氧化苦参碱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氧化苦参碱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43例慢性HCV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氧化苦参碱治疗组(20例)和一般护肝药物对照组(23例)。治疗组给予氧化苦参碱每日600毫克肌注,疗程三个月。结果:治疗组可统计病例17例,其血清HCV RNA转阴8例(47.1%),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可统计病例(18例),血清HCV RNA转阴1例(5.6%)(P<0.05)。治疗组第1、2月末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各为P<0.05),但治疗结束时两组复常率间无显著差异。治疗组治疗后血浆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和血清Ⅳ型胶原(IV-CL)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分别为P<0.01,P<0.05),对照组在研究开始及结束时sIL-2R和Ⅳ-CL水平却无显著差异(均P>0.05)。治疗组血浆sIL-2R水平和血清Ⅳ-CL水平下降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P<0.01,P<0.05)。治疗组均有注射局部疼痛,但可忍受,1例出现皮肤瘙痒,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氧化苦参碱有抑制HCV增殖、抗肝纤维化及调节宿主免疫反应的作用,可能成为治疗慢性HCV感染安全而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3.
葛维明 《实用老年医学》2013,(6):486-487,491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患者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情况,探讨Hp在其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慢性乙肝患者215例,丙肝患者104例,健康对照147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抗体阳性为感染判断标准。对3组人群Hp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有113例感染了Hp(感染率为52.6%),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66例,感染率为44.9%);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p感染67例,感染率为64.4%,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种肝炎合并肝硬化组Hp感染率均高于无肝硬化组。结论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患者Hp感染率明显增加,Hp在慢性乙型或丙型肝炎向肝硬化的发展过程中可能与HBV/HCV发挥协同作用;对患者进行Hp根除治疗有益于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14.
展望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姚光弼 《肝脏》2002,7(1):62-64
20 0 1年 11月 9日~ 13日第 5 2届美国肝病学会 (AASLD)年会在美国德州达拉斯市举行。这个会议实际上是是国际性学术会议 ,全球的学者云集 ,进行交流探讨。通过参加这次会议 ,预感到人类在进入新世纪之际 ,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即将出现新的突破。本文简介本  相似文献   

15.
魏来  仝文斌 《传染病信息》2003,16(3):114-117
目前,世界范围内1.7亿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发达国家一般人群中的感染率约为3%,如日本为1.2%,美国为1.8%;自愿无偿献血员中的感染率低于1%。但是,在部分国家或某些国家的特定地区,感染率超过10%,埃及的感染率为10%~30%,日本、意大利、美国的部分地区仍有较高的感染率。HCV 感染所导致的终末期肝病已经成为发达国家肝移植的首位原因,所以,改善丙型肝炎的预防和治疗仍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关于丙型肝炎研究进展主要与以上两方面有关,与预防和治疗相关的病原学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 病原学诊断的进展抗-HCV 抗体的发展和不断改进,使抗-HCV 检测经历了第1代到第3代,对感染者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不同人群(高危人群或低危人群)对第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临床观察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及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应用单一抗病毒口服药拉米夫定治疗24个月患者43例、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24个月患者41例,联合应用阿德福韦酯及干扰素-α患者36例。分别记录并对比三组患者治疗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三组病例在治疗各时段肝功能明显改善、血HBV-DNA水平大幅下降、乙肝标志物的阴转率增高。病毒变异发生率以拉米夫定治疗组最高(P〈0.01)。联合治疗组在肝功能改善、血HBV-DNA水平降低、乙肝标志物的阴转率等各方面均优于前两组单一口服用药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阿德福韦酯保护肝功能、抑制病毒复制效果良好而不易发生病毒变异。与干扰素联合使用,安全有效,明显提高乙肝标志物的阴转率和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拉米夫定与干扰素联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3-TC)与干扰素(IFN)联合与单用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疗效。方法:以2种药物分别单和或联合应用,治疗130例CHB患者,观察治疗前后各自临床症状,ALT、病毒标志物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9.
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可导致慢性肝炎,进而有发展至肝纤维化的危险,甚至会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或原发性肝癌。随着对肝纤维化这一概念的理解,目前对于HCV和HBV感染的理解也越发深入。通常认为纤维化是线性发展的过程,但是临床证据表明纤维化的过程并不是以一成不变的速度或者是按照线性的模式发展,肝纤维化发展的实际过程有时是慢速发展有时又是快速发展。无论是慢性HCV或HBV感染,[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凯西莱(硫普罗宁)片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2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 2组,治疗组服用凯西莱片,对照组服用肝达片, 1个月为 1个疗程,在用药前后观察 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 80. 00%,对照组有效率 68 .33%, 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1)。结论 凯西莱片对于改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