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五常法在提高护士的素质及服务质量中作用.方法把五常法应用于护理管理中,通过制定五常法审核表,对工作现场进行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并定期进行检查评估,持续不断改进.结果工作场所物品定置管理,标识清晰,护士养成良好习惯.结论开展五常法能提高工作效率及护士形象,改善服务质量,保证病人安全.  相似文献   

2.
CCU实施“五常法”规范管理的实践及效果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引入“五常法”管理CCU日常工作,营造安全、舒适、整洁、高效的CCU环境。方法找出CCU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对照“五常法”标准,进行常组织、常整顿、常规范、常清洁、常自律。结果CCU护士自觉参与执行“五常法”管理,提高了护士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提高CCU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论实施“五常法”是维持CCU优美环境,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提高病人满意度,保证医疗护理工作顺利进行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五常法”在门诊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把“五常法”应用于门诊手术室日常管理中,按照“五常法”原理,对手术室人、物、环境进行规范化改进,通过制定“五常法”审核表,对工作现场进行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并定期进行检查评估,持续不断改进。结果 门诊手术室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手术器械、物品准备完好率,精密、贵重仪器使用保管完好率,急救物品完好率,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手术科室及患者满意率等均明显提高(P值均〈0.05)。结论 在门诊手术室开展“五常法”活动,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质量,确保医疗护理安全,达到护患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五常法”在特需医疗门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把“五常法”应用于特需医疗门诊日常管理中,对人、物、环境进行规范化改进,对工作现场进行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并定期进行检查评估,持续不断改进。[结果]规范了特需门诊环境管理,物品准备完好率、精密和贵重仪器使用保管完好率、急救物品完好率、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及病人满意率等均明显提高。[结论]在特需医疗门诊开展“五常法”活动,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质量,确保医疗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5.
实施“五常法”提升护理管理质量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目的改善医院工作环境、简化操作程序、减少护理安全隐患.方法培训护士,将"五常法"(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的理念融入到护士日常行为之中,并将开展"五常法"列入医院基础管理考核指标.结果全院护士自觉参与执行"五常法"管理,提高了护士的团队协作精神,提升护理环境品质,保证护理安全,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结论实施"五常法"是提升护理管理质量最简便、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改善医院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规范设备物资管理、减少护理安全隐患,最终全面提升护理质量.方法 培训护士将"五常法"(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的理念融人到护士日常行为之中,并将"五常法"列入护理质量管理考核指标.结果 全院护士自觉参与执行"五常法"管理,改善了医院就医环境,提升了护士素质,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全面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 五常法是-种简单、高效、易行的全员管理方法,实施"五常法"是提升护理管理质量最简便、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五常法"规范科室的人、物品、时间的管理,防范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护士的工作和服务质量。方法用"五常法"管理模式统筹规划外科各种物品的归类,制作护理中各种针对性、科学性的警示标示牌预防差错发生。结果运用"五常法"管理模式后,护士服务意识、护理质量均得到了提高。结论就综合外科病种繁杂、手术种类多、护理工作繁重等特点,运用"五常法"管理能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保证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8.
江燕  董彦雯  艾俐  郭巧珍 《护理研究》2013,27(8):752-753
[目的]探讨运用五常法管理新型多功能护理治疗车物品的方法。[方法]全面掌握护理治疗中所需用物,对照五常法标准进行常组织、常整顿、常规范、常清洁、常自律。[结果]新型多功能护理治疗车物品管理良好且使用安全,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和舒适度。[结论]对新型多功能护理治疗车物品实施五常法管理,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五常法”应用在外科门诊手术室的护理质量管理效果。方法:应用“五常法”于外科门诊手术室的管理中,对手术室人、物、环境进行规范化改进,对外科门诊手术室进行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并定期进行检查评估,持续不断改进。结果:外科门诊手术室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手术器械、物品准备完好率,急救物品完好率,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手术科室及患者满意率等均明显提高。结论:在外科门诊手术室开展“五常法”活动,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质量,确保医疗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0.
环境品质的“五常法”管理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8  
目的 引入管理“五常法”,管理日常工序,营造安全、舒适、整洁、高效的医院环境。方法 找出环境品质管理存在的问题,对照“五常法”标准,进行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结果 提高了全员参与环境品质管理的意识,促进了医护人员品性和道德的提升;规范病区环境管理,使物品管理达到定置管理的标准;提高工作效率和医院形象。结论 “五常法”是维持优美的医院环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及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的一种管理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五常法"在特需医疗门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把"五常法"应用于特需医疗门诊日常管理中,对人、物、环境进行规范化改进,对工作现场进行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并定期进行检查评估,持续不断改进.[结果]规范了特需门诊环境管理,物品准备完好率、精密和贵重仪器使用保管完好率、急救物品完好率、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及病人满意率等均明显提高.[结论]在特需医疗门诊开展"五常法"活动,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质量,确保医疗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五常法"在门诊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把"五常法"应用于门诊手术室日常管理中,按照"五常法"原理,对手术室人、物、环境进行规范化改进,通过制定"五常法"审核表,对工作现场进行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并定期进行检查评估,持续不断改进.结果门诊手术室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手术器械、物品准备完好率,精密、贵重仪器使用保管完好率,急救物品完好率,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手术科室及患者满意率等均明显提高(P值均<0.05).结论在门诊手术室开展"五常法"活动,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质量,确保医疗护理安全,达到护患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五常法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包括制定五常法审核表,定期对现场进行常整理、常整顿、常清扫、常清洁、常素养并定期检查评比,持续不断改进,提高护理质量。认为将五常法运用于神经外科病房护理管理,科室病区环境大有改善,护理质量和护士素质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五常法原理研究基层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对人、物、环境进行规范改造,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成立五常法活动小组,对全院护长、护士进行“五常法”知识培训,制定五常法审核表,全面实施五常法,定期自评或病区护长交叉检查,及时反馈检查情况,持续不断改进。结果强化了护士的管理意识和自我约束意识,改善了病人的就医环境和护士的工作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塑造了良好医院的形象。结论五常法用于基层医院的护理质量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效果显著,是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郗洋 《中国疗养医学》2012,21(4):381-381
目的探讨"五常法"管理法则在体检报告打印室工作中开展的效果和必要性。方法把"五常法"应用到打印报告室日常工作和管理中,对于打印室内人、环境、物品管理进行规范化改进,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并定期进行检查评估,以促进工作的不断提高。结果实施"五常法"管理后,使物品管理进一步得到了规范,也提高了报告打印室的打印速度,降低了工作失误率。结论报告打印室实施"五常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引用五常法管理护理资料,在保证资料的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以及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护理工作质量的效果。方法针对护理资料管理中存在的分类不清楚、放置不规范、查找不方便、保存不完善等问题,对照五常法标准进行常组织、常整顿、常规范、常清洁、常自律。结果实施五常法管理护理资料,既保证了资料的系统性、完整性,又标识清楚、定位放置、方便取阅,还促使科室人员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改善了工作环境,得到同行一致认可。结论运用五常法进行护理资料管理,简单易行,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运用"五常法"规范泌尿外科的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运用"五常法"对泌尿外科进行科学、规范的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应用"五常法"的原理,制定明确的要求和相关措施,在泌尿外科进行"五常法"的规范化安全管理,并对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施"五常法"后护士改变了管理观念,提高了护理安全意识,加强了护理细节管理,现存的护理安全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护理隐患能及时被发现并杜绝,提高了护士工作自律性及综合素质,使护士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大大提高,病人满意度提高.结论:实施"五常法"管理,减少了护理差错、护理缺陷及护理纠纷的发生,保证了护理安全,提升了护理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精神科病房安全管理中“五常法”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引入管理“五常法”,管理日常工序,营造舒适、整清、安全的病区环境。方法找出病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对照“五常法”标准,进行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结果提高了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意识,规范病区安全管理,使物品管理达到定置管理的标准.保证病房管理的安全性。结论“五常法”可以维持优美、安全的病区环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医护人员对"五常法"在优质护理服务病房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2012年7月起在内科、外科优质护理服务病房护理中实施常组织、常整顿、常清理、常规范、常自律的"五常法"管理。运用自制调查量表调查"五常法"管理实施后1、2、3、6个月后不同阶段53名医护人员对其实施效果的主观评价,调查量表分别从工作环境、操作用物准备耗时情况、抢救设备应急情况、药品管理、一次性物品管理、工作压力感6个方面进行调查。结果:实施后2、3、6个月与实施1个月比较,工作环境、操作用物准备耗时情况、抢救设备应急情况、药品管理、一次性物品管理及工作压力感及总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随着实施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实施6个月后,护士主观评价得分高于医生(P0.05)。结论:"五常法"管理的应用,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增进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运用“五常法”提高药品管理质量,提供更好的安全服务。方法:找出心内科药品管理的重点,对照“五常法”,进行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结果:药品管理更趋规范,方便了护士的取用,尤其是确保了毒麻精神类药和抢救药品的使用安全,杜绝了药品的过期和浪费。结论:实施“五常法”,既能提高护理人员的高度责任感和管理意识,又能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用药的环境,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