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黄帝内经》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在中医学发展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医学必读的古典医籍。《黄帝内经》中的文化负载词是其英译的重点和难点。以生态翻译学为指导,尝试探究《黄帝内经》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期为中医典籍的翻译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2.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经典医籍,含有大量中医特色文化负载词、经典语句。学习者在正确理解词句基础之上才能更好地学习《黄帝内经》,所以尊重经典、忠于原著、恰当翻译方能体现其文学医学价值,利于学习研究及传播推广。在中医国际化大趋势下,现已有较多《黄帝内经》翻译版本。由于各作者文化背景以及对中医知识掌握程度不同,翻译内容出现较大差异,易造成对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的错读及误解。选取四本中外《内经》译本为语料,各取所长,归纳总结在词句翻译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3.
中医是中国文化中的精髓,而《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典籍,因此《黄帝内经》的翻译在中医文化乃至中国古典文化的对外宣传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文化负载词作为承载中医文化的载体,其翻译对于是否能准确传达中医内涵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关联论的视角下讨论面对不同的读者群体应采用何种翻译方法,以期对中医典籍的对外传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以国内2位著名译者罗希文和李照国翻译的《伤寒论》为例,对比分析2个译本在方剂文化负载词翻译方面的异同,尝试探索中医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原则和方法,指出中医方剂文化负载词包括方剂名称、中药名称、煎药用水、剂量剂型等,这些中医特有的名词术语在英语中没有对应语,应由中医文化持有者给出适当的翻译。  相似文献   

5.
中医文化走向世界离不开语言的译介支持,中医翻译过程中的文化承载和文化传递正是中医被世界认识、认可的关键。本文在深度翻译视域下探索适用于中医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提出通过背景描述、分层递进、文内外互文和深层铺垫等深层语境化的翻译方式,实现中医作为异质文化在译入语环境中的传递,助力中医文化走出去。  相似文献   

6.
鲁艳辉 《中医药导报》2019,25(10):23-26
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是叙事医学在中国医学中的实践应用。以生命观、疾病观、治疗观等叙述文本为研究对象,就"天人关系""阴阳思维""中和思维""象数思维"等中医叙事理论的重要性特征展开分析。结果表明,叙事医学并不完全是现代西方的新的医学模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帝内经》具有典型的东方叙事医学的文化特色。《黄帝内经》叙事医学作品的文化特征研究,对于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萌  晏丽  李涛安 《中医药导报》2021,27(6):210-213
根据张登峰提出的《黄帝内经》162篇命名规律,在对《黄帝内经·素问》81篇篇名进行归类的基础上,对国内外4种不同英译本中篇名的翻译进行了对比,发现文树德以直译为主的翻译方法在体现标题的信息功能、美感功能、祈使功能方面效果较好.同时,探讨了文树德、李照国、倪毛信、吕聪明4位译者对于篇名中论大论别论的英...  相似文献   

8.
中医典籍中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近年来引起了学者的关注,但研究尚不充分。本研究基于代表性、影响力和译者的文化背景三个原则选择了文树德(Paul U.Unschuld)的HUANG DI NEI JING SU WEN:An Annotated Translation of Huang Di’s Inner Classic-Basic Questions,分析其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处理策略。研究发现,文树德等人在处理文化负载词时,展现了与众不同的解读视角和翻译策略,其英译术语自成体系。对于许多中医术语英译,文树德采用了直译结合脚注,并旁引多位研究者的研究结果,形成了文树德式中医古籍英译特色体例模式,即翻译和注释相结合模式。对于其中的文化负载词,例如"脏""腑""督脉"和"任脉"等,他追本溯源,注重探究中医术语中比象和隐喻的原意,力求使译文竭尽可能地接近源文。文树德版本的另一大特色是其尽可能避免使用西医术语。此外,书中随处可见大量脚注,这些脚注多数为王冰注的译文或呈现其它相关领域存在的不同见解,有助于补充翻译中未尽意的地方或有争议的地方。文树德采用多种方式,或深度翻译,或出版系列书籍,深究每一字每一词,参照那个时代的语法、句式、古汉语知识,力图反映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对生命现象的认识程度。这种忠于原著、忠于历史的翻译态度对中医古籍的翻译和文化传播意义重大,有助于西方学习中医者领会这些词汇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黄帝内经》经典语句的翻译,从不同语言文化的角度对《黄帝内经》进行研究。方法:选取《黄帝内经》权威训诂本及《黄帝内经》三个英译本作为语料,采用语料库研究方法,对比分析三个译本中《黄帝内经》经典语句的翻译。结果:翻译《黄帝内经》经典语句时,应本着等效翻译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留《黄帝内经》的原貌,从而忠实传递《黄帝内经》的医学价值和文学价值。结论:《黄帝内经》经典语句的翻译不仅给其他中医经典书籍翻译提供借鉴,而且对典籍翻译理论的发展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11.
《黄帝内经》属于四大经典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其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对中国古代的医疗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被称之为医之始祖.成书年代众说纷纭,本文暂且不议.《黄帝内经》基本理论精神包括整体观念、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预防养生和运气学说等,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医哲学智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辨析《黄帝内经》中关于癫痫与癫狂的论述。方法:通过对《黄帝内经》的研读、分析、探讨,总结癫痫与癫狂之异同,并综合《黄帝内经》多篇文章就癫痫与癫狂之病名、病证、治疗从文献方面进行了探讨。结果:《灵枢.癫狂》所言"癫疾"实属"癫痫",与通常所言精神错乱之"癫狂"的含义不同,癫狂之"癫"与癫痫之"癫"并非一病,两者应当分辨,概念不能混淆。结论:癫痫与癫狂虽病名、病因、病机等不同,但都属于情志疾病范畴,每每表现出思维、知觉、情感、动作等方面的障碍,故除针药为治外,摄护措施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融入《黄帝内经》中医德内容和《大医精诚》所体现的医德规范,探讨对医德教育的启发。以加强医学伦理道德建设,让医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大医精诚和医德医风,提高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医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引导医学生未来积极投身崇德向善的医疗实践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首载于《素问·气厥论》的“食亦”病之命名进行考释。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对有关“食亦”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归纳。结果:认为“食易”、“食夜”、…亦’为衍声”、“虽食亦病”等四种代表性观点均有不足之处,不能圆满解释其病症、病机。结论:应从“食”、“亦”之本义并结合其引申义综合理解,方可洞悉其命名之确切含义。  相似文献   

15.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奠基之作,文章就《黄帝内经》关于人体健康标准的条文,归纳出"平人"的普通健康标准内涵是形与神俱、九候若一、阴平阳秘、婉然从物;且《黄帝内经》健康概念还包括"真至圣贤"的高龄长寿模型,"小少壮老"的生命全周期维度,及"女七男八"的特殊生理演变规律;四者之间相互补充促进,共同形成了丰富而独特的《黄帝内经...  相似文献   

16.
文章溯本求源,从《黄帝内经》"邪"字着手,对其中有关"邪"的论述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挖掘,探讨了《黄帝内经》"邪"概念的学术内涵和中医邪气理论产生的本原。  相似文献   

17.
《黄帝内经太素》,唐初医学家杨上善所著,是现存最早的《黄帝内经》版本。该书以唐初哲学为指导,开分类研究《内经》先河;延续《内经》脏为库藏、藏天地间精气的基本功能,突出并论证五脏藏神为五脏核心功能。其中,肝为库藏,应春,储藏天地之间少阳之气、五行木气;肝藏血,血是肝所储藏的精气;肝舍魂,舍魂为肝的核心功能,主藏血是为舍魂。《太素》对《内经》肝理论的发展:1)分类整理,使知识同一系统;2)以肝舍魂为核心功能协调并论证了肝所藏精气、血及魂的结构关系;3)以佛教理论指导,论证神、魂内生。明确《太素》肝脏象理论结构,对于明确肝脏象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及对当代中医肝脏象理论的深入认识,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谢文鑫  吴青 《中医药导报》2021,27(3):223-228
基于11个《黄帝内经》英译本在美国亚马逊和好读网上获得的193条读者评论,分析了译本译介效果及影响因素.认为各译本均取得了良好的译介效果;相比译介主体和译介途径,译介内容和译介受众是读者评论的重点,对译介效果影响较大.建议中医药典籍译介首先要明确受众群体,以受众需求为导向制定译介策略;在译介内容上,应补充相关信息并重视...  相似文献   

19.
赵鑫  邢永革 《山西中医》2014,30(10):46-48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对《黄帝内经》语言的研究涉及训诂、语法、语音等各个方面,研究内容逐渐深入、细化,研究方法和切入角度更加多样化。大部分研究呈现出语言本体研究与中医内容研究密切结合的特点。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强调以宏观、全面的视角来解读《内经》的相关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