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比较后正中入路与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将患者分入A、B两组,每组50例。A组患者采用后正中入路,B组患者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临床指标,治疗前与治疗1周后的疼痛评分、术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丢失,以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B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1周后,两组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的Cobb角均小于治疗前,椎体前缘高度丢失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 0%(10/50),高于B组的6. 8%(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与后正中入路比较,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在减少出血量与引流量、缩短手术与术后下地时间、降低疼痛程度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等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Wiltse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段单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10月—2010年6月我院对57例无神经损伤表现的胸腰段单节段椎体骨折患者行Wiltse肌间隙入路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固定。结果手术时间75~115min,平均(87±23.8)min,出血量85~175ml,平均(135±51.7)ml;全部病例均获得12~26个月随访,所有病例未发现内固定失效及腰背疼痛症状。结论经Wiltse肌间隙入路治疗无神经损伤症状的胸腰段单节段骨折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研究经肌间隙入路与正中常规切口入路植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后路钉棒系统撑开复位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73例.经肌间隙入路25例,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18-62岁,平均36岁;传统后正中入路48例,男性33例,女性15例,年龄19-70岁,平均42岁.比较围手术期参数,结果:经肌间隙入路组与传统后正中入路组术后脊髓恢复情况、术后切口延迟愈合或感染情况及其他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经肌间隙入路组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下床功能锻炼时间、住院时间、腰围固定及术后骨折愈合均优于传统后正中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比较,经肌间隙入路具有术中切口小、棘旁软组织损伤小、出血少、术后功能锻炼早、骨折愈合快、术后恢复好、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胸腰段骨折在脊柱骨折中最常见,其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1].对于需要手术的患者,传统后入路虽然能够较为准确复位,但术中广泛剥离椎旁肌导致其失去神经支配、持续牵拉椎旁肌造成术后肌肉萎缩及瘢痕形成,这些不良因素会引起术后顽固性腰背痛和活动受限,因此患者对于其治疗效果的满意度较低[2].对于短节段跨伤椎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肌间隙入路(Wiltse入路)椎弓根置钉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研究2017年1月—2019年10月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0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Wiltse入路组和常规入路组各50例.Wiltse入路组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18~60岁,平均42.2岁;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观察应用后路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手法复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打开椎弓根入路螺钉内固定的手术方式,试验采用后路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手法复位的手术方式,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均有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Cobb角矫正率,椎弓根植入准确率等指标没有统计学差别,均有P>0.05。两组患者术前的疼痛VAS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 P>0.05;试验组在术后两周,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后路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手法复位的手术方式与传统打开椎弓根入路螺钉内固定的手术方式有着相同的Cobb角矫正率和椎弓根钉植入准确率,临床疗效值得肯定,同时能够相对传统术式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引流量,术后患者疼痛较轻,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胸腰段椎体骨折在脊柱损伤中最为常见,而且多伴有神经损伤症状甚至截瘫,主要特征为伤椎前、中柱爆裂,椎体后壁骨折块常常向后移位突入椎管致脊髓硬膜受压,若不急诊解除骨折碎块的压迫,将致永久性脊髓神经损坏。笔者从1997年4月至2002年3月共收治胸腰段椎体骨折并行前路Z—plate内固定术60例,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观察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效果情况.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治疗的33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取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术后的临床效果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33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椎体前缘高度从术前正常高度的62% (51% ~73%)恢复至正常高度的90%(84% ~ 96%)改善明显;除3例全瘫患者的神经功能未得到改善,其余病例均恢复至正常.结论: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效果良好,并发症少,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有效安全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分析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术与经后路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嵩县西关骨科医院收治的7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肌间隙组(38例)和后路组(38例),肌间隙组患者采用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后路组患者采用经后路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椎体前缘高度比、后凸角角度、椎体功能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肌间隙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后路组(t=7.845,P<0.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后路组(t=6.061,P<0.001);术后3个月,肌间隙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比、后凸角角度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与后路组无明显差异(t=1.201、1.523、1.081,P=0.234、0.132、0.283);肌间隙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53%,与后路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26%无明显差异(χ2=0.724,P=0.395)。结论 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术与经后路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探讨经伤椎内固定对胸腰段脊柱骨折复位效果及椎管侵占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8年5月泗阳县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14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与对照组(5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经伤椎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跨伤椎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矢状位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和椎管侵占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t=4.011,P=0.000),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t=11.470,P=0.000),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均>0.05);术后3、6、12个月观察组患者矢状位Cobb角均明显小于对照组(t=30.600、34.820、27.130,P均=0.000),伤椎前缘高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t=19.150、25.130、27.930,P均=0.000),椎管侵占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22.080、20.680、23.000,P均=0.000)。结论与跨伤椎内固定相比,经伤椎内固定能够更好地重建椎体生理高度,降低椎管侵占率,矫正脊柱畸形,恢复脊柱正常解剖结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经Wiltse肌间隙入路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3月诊断为胸腰椎骨折的老年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54.3±8.4)岁。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52.8±9.1)岁。观察组经Wiltse肌间隙入路,对照组经后路入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康复时间、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以及疼痛视觉摸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结果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的Cobb’s角和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两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及JOA评分较术前均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3.21±0.62)分优于对照组患者的(4.83±0.86)分;其术后的JOA评分(19.3±8.3)分也优于对照组的(14.3±7.2)分。结论经Wiltse肌间隙入路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具有较好的效果,患者术后疼痛减轻,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患者双侧伤椎经后路内固定联合椎弓根植骨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5月接诊的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24~55岁,平均38.45岁。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26~53岁,平均38.51岁。观察组行后路经伤椎固定联合伤椎植骨并行后外侧植骨,对照组后路经伤椎固定术与观察组相同,常规外侧植骨。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下腰痛功能障碍指数(ODI指数)。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6.84±13.12)min vs.(78.31±14.94)min,(218.12±34.30)m L vs.(221.92±35.69)m L,P0.05];随访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手术后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均得到改善,但观察组在术后1周、3个月时Cobb角均比对照组低[(10.23±1.55)°vs.(14.38±2.17)°,(4.12±0.52)°vs.(7.43±1.30)°],伤椎前缘高度均高于对照组[(78.23±12.35)%vs.(64.84±10.54)%,(84.98±15.42)%vs.(72.42±13.09)%,P0.05];观察组术后1周、3个月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ODI指数在术后1周、3个月时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腰胸椎骨折患者中实施双侧伤椎经后路内固定联合椎弓根植骨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经Wiltse肌间隙入路置入椎弓根螺钉治疗多节段非连续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脊柱外科2016年9月-2019年5月收治的24例多节段非连续性胸腰椎骨折的病例资料,男性17例,女性7例;年龄29~63岁,平均44.7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7例,道路交通伤7例。术中采用后路经Wiltse入路置入椎弓根螺钉固定多节段非连续性胸腰椎骨折,统计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VAS评分、ODI评分情况以及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关键骨折椎体Cobb角等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90~150min,平均120.8min;失血量100~240mL,平均150.6mL;术后第1天引流量为70~120mL,平均为100.5mL;术前VAS评分平均为7.6分,术后为2.3分,疼痛明显缓解;术前ODI指数平均为26.7分,术后为8.2分;术前关键骨折椎体Cobb角平均为27.8°,术后1周为9.1°,末次随访时为9.9°。术后随访3~32个月,患者症状均明显缓解,术后无医源性脊髓损伤发生,脊柱活动度正常。结论经Wiltse肌间隙入路置入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多节段非连续性胸腰椎骨折能有效减少手术创伤,加速患者恢复,临床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采用微创切口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使用长臂万向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无脊髓/神经损伤的单个胸腰椎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5年5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分为微创实验组和传统对照组,每组30例。微创实验组选用经椎旁肌间隙(最长肌和多裂肌间隙)入路,并使用长臂万向椎弓根螺钉撑开复位固定无脊髓/神经损伤的单个胸腰段骨折;传统对照组采用传统正中切口手术,比较两组伤椎椎体高度恢复百分比、伤椎Cobb's角恢复百分比、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引流量及术中透视次数。结果两组病例通过术后复查X线片,微创实验组和传统对照组的伤椎椎体高度恢复百分比分别为(48.0±9.5)%、(50.2±9.4)%,微创实验组和传统对照组的伤椎椎体Cobb's角恢复百分比分别为(78.8±10.8)%、(80.2±8.9)%,上述两指标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微创实验组和传统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68.4±11.5)min、(131.2±45.1)min,住院时间分别为(12.7±2.4)d、(20.5±5.3)d,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1.2±12.5)m L、(227.6±56.4)m L,术后伤口的引流量分别为(31.9±10.4)m L、(247.4±48.4)m L,术中需要透视的次数分别为(4.0±0.5)次、(7.5±2.0)次,微创实验组均优于传统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切口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技术不但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及脊柱生理曲度,而且具有术中创伤小、围手术期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对无脊髓/神经损伤的单个胸腰椎椎体骨折是一种实用的外科手术技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复位固定不植骨融合治疗无神经损伤的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1年6月间收治的44例无神经损伤的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男性28例,女性16例;年龄22~57岁,平均36.8岁。采用急诊全麻下先行双踝悬吊法手法复位,再经后正中入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6钉2棒1横联),术中不需要植骨融合。术后6周内卧床功能锻炼,3个月内戴支具下床活动,术后10~12个月拆除内固定装置。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情况、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及视觉模拟评分( VAS)。结果44例术后获得10~16个月(平均12.4个月)随访。手术时间50~105min,平均70min;术中出血量为100~400mL,平均200mL;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神经损伤、伤口感染等并发症; Cobb角术前26.3°±4.7°,术后4.3°±1.4°,拆除内固定时5.2°±1.2°;椎体前缘高度比值术前43.3%±14.7%,术后97.3%±4.4%,拆除内固定时96.3%±3.4%; VAS疼痛评分术前7.6±0.5,拆除内固定时1.2±0.4。所有患者均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结论经伤椎椎弓根复位固定不植骨融合治疗无神经损伤的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手术创伤小,固定牢固,能够很好地矫正后凸畸形,恢复并维持伤椎高度;伤椎愈合后即可恢复脊柱的稳定性无需植骨融合,及时拆除内固定物可以避免其松动断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6月~2014年6月,笔者运用胸腰椎损伤评分系统(TLICS评分)和脊柱载荷评分系统(LSC评分),对纳入的35例成人[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26~45岁,平均(37.4±6.3)岁]胸腰椎爆裂骨折,采用一期经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撑开复位,伤椎椎体次全切,椎管减压,钛网植骨融合手术。采用美国脊柱损伤学会分级(ASIA)进行神经功能评估,通过X线和CT评估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伤椎椎体高度、椎管占位情况和椎间融合情况。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6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余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15.3±6.8)个月,除5例患者术前神经功能为A级外,余30例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影像学显示减压及复位效果满意,末次随访时植骨全部获得骨性融合,无假关节形成。结论经后路椎体次全切减压,前中柱重建脊柱序列,固定融合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手术操作相对简便,减压彻底,并发症少,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及椎管容积,是胸腰椎骨折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常规与改良后正中切口入路椎弓根内固定术式治疗未合并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临床效果。方法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0年3月~2014年7月收治的未合并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110例,按不同入路分为后正中切口常规开放组(常规组,55例)和改良肌间隙入路行椎弓根内固定组(改良组,55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手术前后VAS评分、椎体前后缘高度比、Cobb角以及术后随访JOA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分别为(52.25±8.84)min、(127.47±22.13)m L、(38.15±4.52)m L、(5.81±1.44)d,均优于常规组的(74.47±10.19)min、(231.14±37.96)m L、(92.37±10.25)m L、(11.26±2.60)d,且该两组术后7d,6、12个月VAS评分分别为(5.96±1.18)、(1.26±0.27)、(1.13±0.20)分,均低于常规组的(6.85±1.56)、(1.95±0.46)、(1.74±0.37)分(P0.05);改良组术后椎体前后缘高度比为(87.33±15.20)%、(91.74±6.86)%,Cobb角为(2.26±0.52)°,JOA评分为(25.38±3.77),均显著优于常规组的(81.50±5.72)%、(94.20±7.09)%、(5.47±1.30)°、(22.15±3.40),改良组患者切口感染和切口裂开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后正中切口入路椎弓根内固定术式,改良后正中切口入路椎弓根内固定术式治疗未合并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椎弓根螺钉经伤椎短节段、经伤椎三节段与跨伤椎长节段三种固定状态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生物力学差异。方法选取新鲜家猪脊柱标本(T_(13)~L_5)16具,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经伤椎短节段组、经伤椎三节段组和跨伤椎长节段组各4具,除正常组外均制备为L_2椎体爆裂性三柱骨折模型,而后使用椎弓根螺钉分别模拟经伤椎短节段固定、经伤椎三节段固定及跨伤椎长节段固定三种状态。使用脊柱三维运动试验机在四组模型上模拟人体脊柱前屈、后伸、侧屈和旋转活动,比较不同运动状态下四组伤椎上下相邻节段的运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及不同载荷下四组标本的轴向压缩刚度。结果经伤椎三节段组与跨伤椎长节段组在前屈[(1.19±0.27°)vs.(1.29±0.48)°]、后伸[(1.13±0.34)°vs.(1.02±0.46)°]、左右侧屈[(2.01±0.66)°vs.(1.94±0.61)°]及左右旋转[(2.48±0.50)°vs.(2.59±0.48)°]的ROM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伤椎三节段组与经伤椎短节段组在前屈[(1.19±0.27)°vs.(2.50±0.41)°]、后伸[(1.13±0.34)°vs.(1.70±0.44)°]、左右侧屈[(2.01±0.66)°vs.(3.44±0.85)°]及左右旋转[(2.48±0.50)°vs.(3.24±0.65)°]的ROM前者显著低于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伤椎三节段组与跨伤椎长节段组的轴向压缩刚度[(194.12±99.83)N/mm vs.(238.36±96.01)N/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伤椎三节段组的轴向压缩刚度显著高于经伤椎短节段组[(194.12±99.83)N/mm vs.(157.91±52.87)N/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胸腰段爆裂性三柱骨折,经伤椎三节段固定与跨伤椎长节段固定均可获得良好的力学稳定性,但前者椎体固定数量少于后者,脊柱活动度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伤椎置钉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结果。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5月~2014年5月采用伤椎置钉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且随访资料完整者68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17例;年龄18~62岁。评估患者术后并发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后伤椎高度矫正率、伤椎高度矫正丢失率、术后Cobb角矫正率、Cobb角矫正丢失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94(平均47.3)个月。共3例(4.3%)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切口浅表感染1例、螺钉穿透椎弓根内侧皮质2例,无一例内固定断裂。末次随访时,ODI为19.8%~29.2%[(24.4±7.6)%]、伤椎高度矫正率为91.3%~100%[(96.8±5.9)%],伤椎高度矫正丢失率为4.1%~8.2%[(7.6±2.4)%],Cobb角矫正率为83.6%~97.2%[(86.2±4.1)%]及Cobb角矫正丢失率为2.1%~6.7%[(5.8±3.4)%]。结论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时,伤椎置钉有利于恢复和维持伤椎高度、防止后凸畸形矫正及椎体高度丢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