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胸腔镜手术治疗胸部创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8年6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胸部创伤手术患者139例,其中肋骨骨折23例,血气胸41例,血胸31例,膈肌破裂8例,合并伤36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腔镜组(n=77)和开胸组(n=62)。比较两组总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安置时间,肺部并发症率,术前、术后3d IL-6、TNF-α、CRP等血清炎性因子,术后3、7d疼痛评分等指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分别为腔镜组(63. 32±6. 83) min vs.开胸组(61. 75±6. 71) min;腔镜组的总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安置时间、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开胸组,分别为(5. 12±0. 81) d vs.(7. 69±0. 97) d、(59. 91±7. 43) mL vs.(72. 64±9. 81) mL、(1. 05±0. 32) d vs.(2. 11±0. 47) d、10. 39%vs. 19. 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腔镜组术后3、7d疼痛评分明显减小,分别为(4. 28±0. 51)分vs.(6. 97±0. 75)分、(2. 21±0. 26)分vs.(4. 33±0. 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腔镜组术后3d IL-6、TNF-α、CRP等炎性因子水平均优于开胸手术,分别为(118. 44±7. 61) ng/L vs.(131. 54±11. 78) ng/L、(149. 06±11. 27) ng/L vs.(175. 53±12. 02) ng/L、(7. 01±0. 79) mg/L vs.(9. 75±0. 92)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胸腔镜手术应用于胸部创伤患者,其具有视野广、切口小、对胸膜刺激小、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诸多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 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与传统开胸手术对创伤性血气胸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差异,为临床寻找更好的血气胸手术方法提供参考。方法本次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邹城市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0月100例因外伤性血气胸而需行VATS或传统开胸手术的患者,男性49例,女性51例;平均年龄(46.23±14.28)岁,RTS评分(7.63±1.98)分,其中开放性损伤73例,闭合性损伤27例,致伤机制包括交通意外伤28例,坠落伤21例,棍棒打击伤19例,锐器伤32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VATS组和传统开胸手术组,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术后24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镇痛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引流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和死亡率;术前、术后1、3、5、7d的CRP。结果与开胸手术组相比,VATS组术后24h VAS评分显著降低[(5.78±2.32)vs.(6.74±1.71),P=0.02];镇痛时间显著缩短[(3.87±1.23)d vs.(5.76±1.76)d,P0.0001];术后24、72、120、168h的CRP显著降低(P0.0001)。手术时间显著减少[(100.50±21.19)min vs.(142.64±25.04)min,P0.0001];术中出血量显著降低[(218.98±56.81)mL vs.(335.71±86.48)mL,P0.0001];术后引流量显著降低[(341.28±80.18)mL vs.(456.15±106.02)mL,P0.0001];术后引流时间显著减少[(3.33±0.81)d vs.(4.62±0.78)d,P0.0001];住院时间显著缩短[(11.39±2.08)d vs.(14.27±2.65)d,P0.0001)。术后并发症与死亡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开胸手术相比,VATS显著改善了创伤性血气胸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缩短了平均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腔镜对比传统手术在多发肋骨骨折固定中的微创性、出血量、疼痛、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2013年3月—2017年3月手术治疗的198例多发肋骨骨折并血气胸患者,按其手术方式分为胸腔镜组和传统开胸组。胸腔镜组125例,男性84例,女性41例;年龄16~75岁,平均35.8岁;开胸手术组73例,男性53例,女性20例;年龄20~76岁,平均37.6岁。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切口长度、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第1天Pa O2、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并于出院后半年电话回访,对患者手术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胸腔镜组切口长度(4.5±1.2)cm、术中出血量(150.5±28.5)mL、术后第1天VAS评分(3.8±0.7)分、住院时间(10.5±1.8)d均优于开胸组[(15.5±3.3)cm、(300.6±35.6)mL、(5.3±1.2)分、(15.4±2.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87.4±12.7)min vs.(91.3±19.4)min、术后第1天Pa O2(98.5±11.5)mm Hg vs.(95.4±10.6)mm Hg、住院费用(3.5±0.7)万元vs.(3.7±0.9)万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患者满意度95.2%明显优于开胸组6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发肋骨骨折并血气胸患者需早期手术干预,采用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等优势,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刘露  黄丽蓉  何雯 《西南军医》2012,14(6):825-827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腔镜组(研究组)及85例开腹组(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50±20.24min,少于对照组63±21.45min(P<0.05);研究组手术中出血50.62±40.23ml,少于对照组79.95±30.35m(lP<0.05);研究组术后排气时间22.29±3.41h,少于对照组38.36±9.35h(P<0.05);研究组术后术后疼痛发生率1.6%,少于对照组4.7%(P<0.05);两组术后月经恢复时间,术后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手术安全、可靠,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与常规正中开胸手术的优缺点。方法对30例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胸腔镜组)和30例正中开胸术患者(正中开胸组)在主动脉阻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辅助呼吸时间、ICU停留时间、胸引量、输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3d切口疼痛例数等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在年龄、体质量、性别、房缺大小、房缺类型、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或肺动脉高压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补片修补例数和三尖瓣成形例数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胸腔镜组手术的主动脉阻闭时间和体外循环时间稍长于正中开胸组(P<0.05),而该组患者的ICU停留时间、胸引量、输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3d切口疼痛例数均少于正中开胸组(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和术后辅助呼吸时间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用胸腔镜进行单纯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者较正中开胸手术患者的住院时间更短,手术切口疼痛更少,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全胸腔镜在胸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单操作孔全胸腔镜行胸部疾病诊断和治疗337例,其中自发性气胸84例,创伤性血气胸9例,胸膜疾病10例,乳糜胸3例,肺良性肿瘤73例,肺转移瘤4例,肺隔离症1例,肺癌39例,支气管扩张5例,肺炎性假瘤13例,肺结核瘤46例,肺囊肿4例,纵隔肿瘤43例,食管平滑肌瘤3例。结果:本组333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4例中转辅助小切口开胸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67.8±19.8)min,术中出血(88.6±47.2)ml;胸腔引流管拔出时间(2.4±1.1)d;术后住院时间(4.4±3.0)d。4例肺不张,5例肺部感染,4例出血等并发症,其中1例肺部感染并发呼吸衰竭术后12 d死亡,余患者术后恢复顺利。结论:单操作孔全胸腔镜行胸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胸腔镜辅助下形状记忆肋骨环抱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fracture of multiple ribs,FMR)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1月—2017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FMR患者136例,其中男性88例,女性48例;年龄24~79岁,平均43.38岁。致伤因素:道路交通伤82例,高处坠落伤34例,砸伤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68)与对照组(n=68),实验组行胸腔镜下形状记忆肋骨环抱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行开胸形状记忆肋骨环抱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呼吸机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两组术前、术后7d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等炎性因子水平及肺活量,两组术前、术后1、3、5、7d疼痛评分,术后肺不张、肺炎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呼吸机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89.76±19.53)m L、(58.97±5.92)min、(1.97±0.21)d、(2.33±0.24)d、(7.92±0.83)d,均低于对照组的(221.68±22.65)m L、(80.76±8.18)min、(3.69±0.38)d、(4.79±0.49)d、(13.19±1.33)d,P0.05。术后7d,实验组IL-6、IL-8、CRP分别为(90.85±9.11)ng/L、(112.86±11.21)ng/L、(4.74±0.48c)mg/L,均低于对照组的(136.57±13.62)ng/L、(228.42±22.49)ng/L、(6.64±0.68)mg/L,肺活量(2116.76±213.65)m L高于对照组(1789.95±181.75)m L(P0.05)。术后1、3、5、7d,实验组疼痛评分(疼痛强度数字评分法评价)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肺不张、肺炎发生率(4.41%、7.35%)低于对照组(14.71%、20.59%),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下形状记忆肋骨环抱接骨板内固定治疗FMR创伤小,固定牢固,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治疗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疗效及操作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5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在电视胸腔镜下切除肿瘤,对无法在电视胸腔镜下手术者中转开胸。结果 52例患者中49例顺利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3例中转开胸,无死亡和复发病例;手术时间平均为(112.3±38.4)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229.4±105.3)ml,术后胸腔闭式引流平均时间为(2.9±0.9)d,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6.2±2.7)d;术后病理报告神经鞘瘤24例,神经纤维瘤20例,神经节细胞瘤8例;术后SF-36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术后发生一过性Honor综合征2例,皮下气肿2例,肺不张1例;肿瘤直径<6.00 cm组的患者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均明显优于≥6.00 cm组;<6.00 cm组患者中转开胸率为0%,低于≥6.00 cm组患者的中转开胸率1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治疗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具有微创、切口美观、损伤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可作为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9.
廖凯兵  席仁刚  郑传胜  冯敢生  梁惠民   《放射学实践》2012,27(12):1382-1386
目的:评价腔内隔绝术与外科开放手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效果。方法:介入放射科67例临床确诊为腹主动脉瘤的患者作腔内隔绝术。血管外科71例腹主动脉瘤患者行外科开放手术。比较围手术期及术后中远期情况。结果:腔内组及外科组术中失血量分别为(145±70)ml及(360±164)ml,输血量分别为0ml及(506±261)ml,早期并发症率分别为11.9%及25.3%,手术时间分别为(2.5±1.2)h及(3.4±1.1)h,住院时间分别为(8±4)d及(15±5)d,术后30d死亡率分别为1.4%及8.5%,上述指标腔内组均少于外科组,生活质量和住院费用[(15.6±4.3)万元]高于外科组[(4.2±0.8)万元]。中远期疗效令人满意。结论: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心肺并发症少,中远期疗效较好等优点,但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腹腔镜治疗创伤性小肠破裂(traumatic rupture of small intestine,TROSI)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1月—2016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TROSI患者106例,按照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n=56)与开腹组(n=50)。开腹组行开腹治疗,腹腔镜组行腹腔镜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指标,术前、术后3d疼痛评分,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K+、五羟色胺(5-HT)等疼痛因子水平,血清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水平,血清免疫球蛋白A、G(Ig A、Ig G)、CD4+、CD4+/CD8+等免疫因子水平,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70.87±7.13)m 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89±0.19)d、术后首次下床时间(3.22±0.33)d、住院时间(6.27±0.65)d,均少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198.95±21.06)m 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26±0.33)d、术后首次下床时间(5.84±0.61)d、住院时间(9.54±0.98)d)];腹腔镜组手术时间(164.86±17.65)min,长于开腹组(124.65±13.8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腹腔镜组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清NE、K+、5-HT均低于开腹组(P0.05)。术后3d,腹腔镜组Ig A、Ig G、CD4+、CD4+/CD8+均低于开腹组(P0.05),IFABP与开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57%)低于开腹组(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TROSI创伤小,疼痛轻,对免疫机制扰动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对四肢骨干骨折中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四肢骨干骨折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前瞻性研究2016年4月—2017年6月四川省雅安市人民医院治疗的四肢骨干骨折患者98例,男性55例,女性43例;年龄20~59岁,平均36.6岁。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弹性髓内钉组(50例)和锁定钢板组(48例),弹性髓内钉组行弹性髓内钉内固定处理;锁定钢板组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折线消失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前后VAS评分、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弹性髓内钉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折线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锁定钢板组(77.04±12.67)min vs.(117.76±17.64)min、(6.56±1.12)d vs.(7.93±1.27)d、(14.19±1.67)周vs.(17.42±1.98)周、(16.89±2.24)周vs.(19.45±2.64)周,P<0.05;弹性髓内钉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锁定钢板组(98.67±12.74)mL vs.(211.84±23.4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2),术后2、4周弹性髓内钉组VAS评分(4.34±0.36)分、(3.65±0.34)分显著低于锁定钢板组(5.17±0.49)分、(4.68±0.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弹性髓内钉组愈合率96.00%显著高于锁定钢板组81.25%(P=0.006);弹性髓内钉组优良率90.00%显著高于锁定钢板组64.58%(P=0.00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0%与1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7)。结论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骨干骨折效果显著,且其能显著加速患者康复,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钉棒跨伤椎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8年1月周口市中心医院骨关节外科收治的99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54例,女性45例;年龄24~63岁,平均41.0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25例,摔伤37例,道路交通伤37例;骨折部位:T1123例、T1222例、L127例、L227例;骨折类型:压缩性骨折51例,爆裂性骨折48例。将入选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n=53,开放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和B组(n=46,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功能改善、疼痛情况、影像学指标情况,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间[(81.6±5.3)min vs.(102.8±4.8)min]、住院时间[(8.1±1.4)d vs.(11.1±1.9)d]短于A组,术中出血量[(52.8±4.1)mL vs.(66.6±3.1)mL]少于A组(P<0.05);B组术后1、3、12个月VAS评分均低于A组[(3.6±0.4)分vs.(4.6±0.4)分,(2.4±0.4)分vs.(3.5±0.4)分,(0.9±0.2)分vs.(1.8±0.2)分,P<0.05],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均低于A组[(25.1±3.3)分vs.(33.2±3.9)分,(16.9±2.4)分vs.(23.7±3.7)分,(9.2±1.1)分vs.(15.8±2.2)分,P<0.05]。两组患者术后即刻、术后12个月后凸Cobb角较术前下降,伤椎前缘相对高度较术前升高(P<0.05);但A、B两组术后即刻、术后12个月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相对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09%vs. 10.87%,P>0.05)。结论相对于开放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在获得同等治疗效果的基础上,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同时还可有效改善术后疼痛及腰椎功能,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连枷胸合并血气胸根据手术时机行急诊肋骨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49例连枷胸合并血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1例,女性18例;年龄19~79岁,平均年龄(49.2±7.8)岁。按手术时机分组:受伤后2d内接受早期手术者26例为观察组,2~7d接受晚期手术者23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下床时间、拔管时间、疼痛程度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下床时间、拔管时间分别为(95.2±13.1)h、(48.8±11.2)h、(32.8±10.7)h,显著少于对照组的相应指标(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重度疼痛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不张、肺部感染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胸廓畸形和肋间神经痛发生率无明显差别。结论早期急诊肋骨内固定术治疗连枷胸合并血气胸可以及时消除胸壁软化及反常呼吸运动,改善呼吸功能,减少并发症,明显有利于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LCP)和股骨防旋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20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解剖型锁定钢板,n=60)和观察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n=60)。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临床指标、术后恢复情况、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以及术后出血量[(7.0±1.1)cm、(70.2±10.2)min、(136.3±43.2)m L和(160.3±50.2)m L]均低于对照组患者[(13.7±1.3)cm、(98.5±15.3)min、(185.3±64.3)m L和(240.4±64.3)m L],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下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早期锻炼时间[(10.3±2.3)d、(10.4±1.2)d、(10.4±1.0)d和(6.3±2.3)d]均低于对照组患者[(20.1±3.2)d、(28.3±4.3)d、(14.1±1.2)d和(11.4±5.3)d],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96.7%)优于对照组患者(88.3%,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低于对照组患者(20.0%),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显著,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骨折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Ⅱ)术式240mm主钉和170mm主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5月日照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4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选择主钉长度的不同,将患者分为240mm组(n=75,选择240mm主钉进行PFNA-Ⅱ术式治疗)和170mm组(n=65,选择170mm主钉进行PFNA-Ⅱ术式治疗)。240 mm组中男性40例,女性35例;年龄49~79岁,平均69.2岁。170mm组男性34例,女性31例;年龄50~82岁,平均69.8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和股骨前皮质主钉抵触率;随访6个月,记录患者术后VAS评分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70mm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52.5±9.3)min、(8.1±1.6)d,均短于240mm组的(68.5±12.6)min、(9.9±1.4)d,术中失血量和股骨前皮质主钉抵触率分别为(119.2±26.1)m L和8%,均低于240mm组的(158.6±23.7)m L和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的VAS评分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Ⅱ术式240mm主钉和170mm主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相当,但选择170mm主钉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更吻合股骨前弓形态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比较脊柱前、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0例胸腰段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手术方式采用前路内固定融合治疗(42例)和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48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术后不同时间的X线评价指标、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神经功能恢复及临床疗效差异。结果后路组的手术时间(147.3±38.7)min、术中出血量(607.5±162.3)m L、手术切口长度(10.3±1.8)cm、术后住院时间(10.6±2.0)d均显著低于前路组患者(P0.05)。术前、术后即刻两组患者的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测量值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后路组术后即刻伤椎前缘高度丢失(1.55±0.17)mm、Cobb角丢失(1.26±0.72)°,均显著低于前路组(7.18±1.51)mm、(7.43±1.85)°。术前、术后后路组和前路组ASIA分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两组ASIA神经功能恢复分布较术前均显著好转(P0.05)。末次随访时,后路组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优级率(77.08%)高于前路组(52.38%),良和差均显著低于前路组患者,后路组的ODI功能分布显著优于前路组(P0.05)。结论脊柱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胸腰段骨折较前路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Cobb角度丢失小,临床疗效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地佐辛术后镇痛对创伤性休克患者血浆儿茶酚胺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3月抢救成功的创伤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其术后镇痛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舒芬太尼组和地佐辛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h血浆儿茶酚胺,TNF-α,IL-6水平,镇痛、镇静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儿茶酚胺、TNF-α、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地佐辛组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TNF-α和IL-6水平分别为(2.7±0.5)ng/m L、(3.8±0.6)ng/m L、(38.9±3.7)pg/m L、(33.2±3.1)pg/m L,低于舒芬太尼组的(3.1±0.4)ng/m L、(4.4±0.5)ng/m L、(43.5±5.0)pg/m L、(36.7±4.3)pg/m L,t=3.415、3.955、3.973、3.637,P0.001;两组患者术前CD3+、CD4+水平无差异,术后24h,舒芬太尼组CD3+和CD4+水平分别为(68.2±6.3)%、(34.3±4.0)%,低于地佐辛组(65.0±5.9)%、(30.22±3.0)%,t=-1.994、-4.436,P0.05;地佐辛组患者术后24h的VAS得分为(1.1±0.1),低于舒芬太尼组(2.3±0.3),t=16.625,P0.001,两组患者术后24h的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3、1.9±0.2,t=0.920、P=0.181);地佐辛组患者恶心、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和嗜睡发生率低于舒芬太尼组(χ2=5.192,P=0.023)。结论地佐辛术后镇痛较传统麻醉方式对创伤性休克患者血浆儿茶酚胺和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Nuss法比较成年人与未成年人漏斗胸矫正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科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漏斗胸患者156例,以18岁为界分为成年组(≥18岁)、未成年组(<18岁)。进行手术创伤、并发症、术后效果的比较.。结果一般情况比较:(1)平均手术时间:未成年组(62.4±5.25)min,成年组(90.6±10.23)min;术中平均出血量:未成年组(3.5±0.72)ml,成年组(12.27±5.39)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卧床时间:未成年组(2.5±0.5)d,成年组(3.35±1.2)d;平均住院日:未成年组(8.5±1.5)d,成年组(8.9±3.2)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发症情况:未成年组出现2例术后气胸,1例术后排异反应;成年组并发症依次为胸腔积液(5例)、气胸(3例)、支撑板移位(2例)、排异反应(1例)。矫形满意度:未成年组术后外形满意率为93%,成年组为86%。结论成人Nuss手术较未成年人的难度、风险均明显增大,术后矫形效果不及未成年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切口内使用氨甲环酸(TXA)对早期手术治疗伴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骨折(TBF)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5年6月—2019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伴神经损伤TBF患者59例,男性34例,女性25例;年龄35~63岁,平均46.9岁。患者均接受后路减压骨折复位内固定术,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XA组(30例)和生理盐水组(29例)。在切皮暴露后30例患者切口处浸泡100mL TXA溶液(1g)5min(TXA组);29例患者浸泡相同体积生理盐水5min(生理盐水组)。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术中失血量及引流量;同时检测患者术前,术后第1、3天红细胞浓度(Hgb)及红细胞压积(Hct),并记录每组输血例数、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及药物相关并发症。结果TXA组手术时间较生理盐水组显著减少(110.67±12.95)min vs.(135.14±15.68)min,P<0.05。失血量分析发现TXA组术后总失血量(942.11±49.03)mL vs.(1192.20±51.94)mL、显性失血量(514.92±68.54)mL vs.(754.57±59.43)mL、术中失血量(250.45±60.35)mL vs.(364.73±52.17)mL及术后引流量(170.46±25.04)mL vs.(312.36±46.53)mL均较生理盐水组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患者隐性失血量(428.19±35.44)mL vs.(437.63±39.28)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天TXA组Hgb(123.51±10.36)g/L、(120.39±12.35)g/L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109.43±11.69)g/L、(107.59±9.38)g/L,因此输血例数TXA组显著减少(1/30 vs.5/29)(P<0.05),但两组患者H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04±5.39)%vs.(36.18±5.57)%、(35.86±4.43)%vs.(35.91±4.69)%,P>0.05。同时,TXA组下地时间、住院时间(2.31±0.79)d、(5.43±1.48)d较生理盐水组(4.45±1.24)d、(8.15±2.05)d显著缩短(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本研究初步证实切口内使用TXA对于伴神经损伤TBF早期手术患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