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胡敏华  刘慧姝  刘磊  黄倩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1):3437-3439
目的:通过对比围产儿宫内转运与新生儿转运方式,分析围产儿的结局,探讨对围产儿安全最有利的转运方式。方法:回顾性收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1年1月~2012年1月间可获得完整数据资料的宫内转运孕妇所生新生儿中转入新生儿科的204例与同期由外院转入的出生时间在3日内的新生儿530例。比较两种方式新生儿的出生时胎龄、出生体重、分娩方式、并发症、总住院天数、新生儿结局等,探讨对围产儿安全最有利的转运方式。结果:①宫内转运组平均胎龄和平均出生体重均小于新生儿转运组(P<0.05)。宫内转运组顺产率及足月产率低于新儿转运组,剖宫产率及早产率高于新生儿转运组(P<0.05)。②宫内转运组新生儿窒息(1.96%vs33.77%)、缺血缺氧性脑病(0.5%vs23.58%)、新生儿肺炎(23.53%vs34.33%)的患病率显著低于新生儿转运组(P<0.05)。③宫内转运组肺透明膜病及低血糖的发生率比新生儿转运组高(P<0.05)。④宫内转运组较新生儿转运组治愈率高、死亡率低、住院时间短(P<0.05)。结论:围产儿宫内转运结局优于新生儿出生后转运,应建立和完善围产儿转运体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未愈出院新生儿情况,为有效降低未愈率,提升医疗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对2008年1月~2012年12月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儿科NICU住院的新生儿,选出日龄<28天的未愈出院新生儿,疾病未愈而且家属坚决要求并签字出院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儿的基本情况、家庭情况、围产期情况、临床表现、治疗转归、新生儿随访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新生儿未愈出院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愈出院新生儿中男、女性别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愈出院新生儿中汉族多于朝鲜族,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愈出院新生儿中早产儿(14.52%)所占比例多于足月儿(7.8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各系统疾病及并发症情况分析结果显示,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呼吸衰竭、电解质紊乱及肺出血发生率早产儿较足月儿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愈出院新生儿中先天性畸形所占比例为32.65%。未愈出院患儿经济状况调查显示,月收入<2 000元家庭占88.63%。结论:NICU未愈出院率逐年增加;未愈出院中早产儿比例高,降低早产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是减少未愈出院率,提高新生儿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未愈出院中先天畸形比例高,加强产前及孕早期的保健,控制新生儿先天畸形的发生,可能降低未愈出院率;治疗费用问题是未愈出院的重要原因之一,建立和完善新生儿保险政策对降低未愈出院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式助产对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初产妇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产妇在自然分娩过程中采用传统助产法,研究组产妇采用改良助产法。结果:两组产妇均无会阴Ⅳ度裂伤,虽然研究组的正中切率与Ⅰ度裂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其侧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会阴完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Ⅱ度裂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与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的舒适度与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助产在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方面效果确定,具有临床实用性,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患儿转运前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对转运入院的38例NRDS和6例MAS共44例分成两组,转运前应用PS治疗的22例(治疗组)与同期未用PS的22例(对照组)进行临床对照,评价两组转运新生儿的肺部氧合功能和预后。结果:治疗组22例患儿应用PS治疗1~3 h后,动脉氧分压/吸入氧浓度(PaO2/F iO2)及动脉氧分压/动脉肺泡氧压(a/A)分别由(73±20)、(0.12±0.04)上升至(158±27)、(0.23±0.07),氧合指数、(O I)由治疗前(15±4)降至(8±3),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天数亦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PS能及时有效地改善NRDS和MAS患儿的氧合功能,降低给氧浓度,降低转运风险,提高转运成功率及存活率。  相似文献   

5.
刘萍  白美蓉 《现代养生》2014,(6):144-144
目的:探讨饮食处方卡在慢性湿疹患者治疗中作用。方法:我院住院慢性湿疹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对照组54例,对照组予传统的饮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饮食处方卡的指导。比较2组患者的治愈率、好转率、住院天数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好转率高于对照组,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患者病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处方卡辅助治疗慢性湿疹是有效的,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好转率,可降低患者住院天数及患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复方丹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5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张春华  李静  田晓红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8):2381-2382
目的:对复方丹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对确诊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76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及对照组41例进行检测,治疗组加复方丹参。结果:同等情况下,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恢复平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差异非常显著(P<0.01);治疗组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2χ=5.97,P<0.05;2χ=5.66,P<0.05)。结论:复方丹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 IE)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杜丽凤 《医疗装备》2021,(2):181-182
目的探讨便携式呼吸机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北大医疗海洋石油医院急诊收治的52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院内转运中采用的呼吸支持手段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在转运过程中使用简易呼吸器,观察组在转运过程中使用便携式呼吸机,比较两组的转运效果。结果两组转运前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和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转运前、中、后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和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转运前、中、后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和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转运中、后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心率和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转运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转运科室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简易呼吸器,将便携式呼吸机应用于急诊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有利于稳定其生命体征,保障转运安全,减少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8.
李薇  周伟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5):639-641
目的:探讨窒息复苏后SIRS与新生儿脑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1999年1月~2004年12月本院NICU收治的符合SIRS诊断标准有重度窒息史的足月新生儿52例(SIRS组),另取同期NICU中不伴SIRS的重度窒息复苏后足月新生儿40例作为对照组(非SIRS组)。所有患儿在生后72h内收集SIRS所需资料;并于生后24h内进行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在生后72h左右进行HIE的临床分度;7~10d行头颅CT检查并分度;12~14d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并统计各组病死率。结果:随着SIRS符合项数的增加,危重病例所占比例显著增加(χ2=6.4792,P<0.05),病死率也明显增加(χ2=14.7713,P<0.001)。非SIRS组与SIRS组比较,前者危重病例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后者(χ2=8.7917,P<0.01),前者的病死率亦显著低于后者(χ2=11.0318,P<0.001)。SIRS组重度HIE发生率显著高于非SIRS组(χ2=18.5320,P<0.01)。存活者NBNA评分<35分者所占比例SIRS组显著高于非SIRS组(χ2=4.3905,P<0.05)。CT检查脑白质低密度分布呈中、重度改变者所占比例SIRS组亦明显高于非SIRS组(χ2=4.6316,P<0.05)。结论:在窒息复苏后的新生儿,SIRS的发生与窒息复苏后新生儿疾病的演变及预后具有明显的相关性。随着SIRS符合项数的增加,危重病例所占比例及病死率也明显增加。SIRS的发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窒息缺氧对脑的损伤程度以及预后。  相似文献   

9.
徐萍  张雪峰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4):3338-3338
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血小板(Plt)动态变化是否可作为危重新生儿评分指标。方法:采用全自动血球仪测定42例危重新生儿和42例正常新生儿的Plt。结果:危重新生儿24h内血小板减少较正常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3~5d血小板减少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小板减少可作为危重新生儿评分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上海市宝山区危重新生儿转运现况,探索危重新生儿转运网络建立的意义,为进一步提高区域新生儿疾病诊疗水平,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探索路径。方法建立上海市宝山区危重新生儿转运网络,制定转运标准,构建转运模式。对实施转运2009-2015年7年间的新生儿出生数、转运例数、死亡例数进行统计,分析转运率以及死亡率变化情况。对历年转运的新生儿疾病种类进行统计,分析疾病谱以及顺位变化。结果 7年间出生新生儿76 664人,转运新生儿3 821例,转运率4.98%。死亡111例,死亡率为1.45‰,2009-2015年新生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56,P0.05)。转运新生儿疾病谱主要是吸入性肺炎、早产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窒息及其他疾病。转运疾病顺位发生明显变化,其中新生儿窒息构成比逐年下降,2009-2015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54,P0.05)。结论建立完善的新生儿转运网络,有助于提高区域新生儿疾病抢救水平,规范新生儿窒息复苏,降低新生儿窒息比例,但对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影响,尚需继续观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院前网络转运的意义。方法建立危重新生儿院前转运网络,将危重新生儿转运至网络中心新生儿监护中心(NICU)治疗,使危重新生几得到及时救护。结果3年间共转运新生儿911例,转运新生儿逐年增加,病死率逐年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完善的网络转运系统,对提高危重新生儿转运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急诊科感染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43例危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为常规转运,干预组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转运时间短、转运中意外情况少、护理纠纷少,转送科间满意程度高,且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静脉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疗效。方法:将67例新生儿败血症随机分为IVIG组45例(IVIG配合抗生素,IVIG 400mg/kg·d,连用3 d),其中早产儿25例,足月儿20例;血浆组22例(血浆配合抗生素,冰冻血浆每次10 ml/kg,隔日1次,共3次),其中早产儿12例,足月儿10例。用药前及用药后7 d分别采血测IgG,并观察体温稳定时间与住院时间、院内感染率、化脓性脑膜炎合并率、病死率等。结果:IVIG组治疗后IgG水平迅速提高,早产儿为13.64±3.57 g/L,足月儿为14.85±3.72g/L,明显高于血浆组(P<0.05),体温稳定时间与住院时间、院内感染率、化脓性脑膜炎合并率两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异,早产儿败血症病死率IVIG组显著低于血浆组(P<0.05)。结论:IVIG治疗新生儿败血症安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危重新生儿区域性网络转运486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焕娣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7):2145-2147
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网络转运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网络转运系统将基层医院的危重新生儿转运至条件较好的新生儿监护中心(NICU)治疗,使危重新生儿得到及时救护,对转运新生儿的例数、病种分布和抢救成功率进行分析。结果4年间NICU收治危重新生儿1375例,其中基层网络成员单位转运患儿486例(35.35%),转运途中死亡2例,转运成功484例(99.59%),抢救成功420例(86.78%),放弃40例(8.26%),死亡25例(5.17%)。结论建立完善的网络转运系统,掌握转运指征,恰当实施监护、治疗措施,是转运成功的关键,为抢救成功提供了保证,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和伤残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综合干预方案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行机械通气(MV)的新生儿10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密闭式湿化方法联合细致化口腔护理的综合干预方案,统计VAP患儿的病原菌分布,比较两组VAP、MV时间、NICU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病死率及患儿家属对口腔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106例患儿共发生VAP23例,发生率为21.7%,其中革兰阴性菌感染最多见(94.4%);观察组患儿VAP发生率、MV时间、NICU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评价结果及总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MV的NICU新生儿而言,采用综合干预方案能降低VAP的发生风险,缩短MV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便携式呼吸机联合细节护理在急诊危重病人院内转运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2021年2月收治的110例急诊危重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5例)和观察组(n=55例)。对照组予以传统人工气囊,观察组采用便携式呼吸机联合细节护理。比较两组院前生命体征、两组救治效率、两组转运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SpO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分诊时间、确诊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诊转ICU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转运成功率100.00%高于对照组90.91%(P<0.05);两组院内救治成功率、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诊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的临床护理中,便携式呼吸机联合细节护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有效辅助患者恢复呼吸,改善生命体征,提高转运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李林  屠文娟  李红新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6):5157-5158
目的:进一步做好并推广危重新生儿转运工作。方法:对2005年5月~2006年9月成功转运的危重新生儿142例进行总结。结果:142例无1例在转运途中死亡;入NICU后经进一步抢救治疗,117例痊愈出院;4例转外科手术治疗;8例放弃治疗;13例自动出院;4例死亡。结论:新生儿转运系统的建立和完善能有效降低危重新生儿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危重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尹洪 《现代养生》2014,(14):237-238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理衰竭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11年10至2013年10月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84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相关情况进行比较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40例,好转率95.24%,病死率4.76%;对照组抢救成功31例,好转率73.81%,病死率26.19%,观察组好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价为(86.21±0.25)分,对照组为(71.02±0.75)分,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t=74.2541,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的发生,并且对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也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VBAC)产妇的产时特点及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和平院区VBAC的12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VBAC组),按1∶2配对病例对照设计,选择与VBAC产妇同时期分娩的重复性剖宫产(elective repeat cesarean section,ERCS)产妇244例(ERCS组)及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244例(对照组),比较3组产妇的母婴结局,分析VBAC组的产时特点。结果①ERCS组年龄最大、孕次最多,对照组年龄最小、孕次最少;对照组受教育程度高于其他两组;ERCS组孕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分娩前BMI高于其他两组;VBAC组孕期增重低于其他两组,入院时宫颈Bishop评分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VBAC组分娩孕周(38.47±1.82)周,低于对照组(P<0.05);VBAC组早产发生率最高、新生儿体重最低、巨大儿发生率最低(P<0.05);VBAC组产后出血量最多,对照组次之,ERCS组最少(P<0.05),VBAC组及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ERCS组(P<0.05);VBAC组、对照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少于ERCS组(P<0.05);3组新生儿Apgar评分、转入NICU率、输血率、产褥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中均无产妇及新生儿死亡。③VABC组中自然临产率、阴道助产率、会阴侧切率高于对照组,引产率、分娩镇痛率、产程中应用缩宫素比例低于对照组,第一、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制体重,降低新生儿出生体重,更好地理解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trial of labor after cesarean delivery,TOLAC)产程特点,加强监测,有助于降低TOALC的风险,提高VBAC成功率,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新生儿破伤风患儿急性期心肌酶谱、血气分析变化及临床意义,探讨心肌酶谱及血气分析变化对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对33例急性期新生儿破伤风患儿及同龄对照组30例,分别检测各组的血清肌酸激酶(CK)及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及谷草转氨酶(AST),动脉血气分析,同时做临床及预后分析。结果:急性期新生儿破伤风与对照组比较,CK-MB、α-HBD明显升高(P<0.01),LDH及AST明显升高(P<0.05),剩余碱(BE)负值明显增大(P<0.01),心肌酶谱明显增高组(n=20)较非明显增高组(n=13)合并症增多(P<0.05),平均住院天数增加(P<0.05)。结论:新生儿破伤风患儿急性期存在不同程度心肌酶谱升高及代谢性酸中毒;心肌酶谱明显增高患儿合并症增多,住院天数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