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阻断入肝血流行左肝外叶结石肝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60例病人分为两组,甲组30例,肝切除时不阻断入肝血流,乙组30例,肝切除时阻断入肝血流。比较两组病人术中失血量、肝切除时间,术后3、7天肝功能谷丙转氨酶变化。结果甲乙两组术中失血量分别为(8±3.5)ml和(7±4.5)ml(P>0.05);肝切除时间分别为(20±5)min和19±4min(P>0.05);术后3、7天肝功能谷丙转氨酶变化为甲组(50±18)UI、(30±15),乙组为(160±32)、(90±28)(P<0.01)。结论不阻断肝血流状态下行左肝外叶结石肝切除术简便、安全、可行,且优于阻断入肝血流。  相似文献   

2.
李林鹏  王凯 《中原医刊》2011,(13):45-47
目的比较两种肝脏血流阻断方法在因肝脏恶性肿瘤行右半肝切除术中的作用,评价右半肝出入肝血流阻断技术在右半肝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9例肝癌行右半肝切除的患者分为右半肝入肝血流阻断组(n=22)和右半肝出入肝血流阻断组(n=27)。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患者比例、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肝功能的恢复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输血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半肝入肝血流阻断组有1例患者术后死于肝脏功能衰竭。右半肝出入肝血流阻断组术后并发症数量明显减少、无患者死亡,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右半肝入肝血流阻断组(P〈0.05),且术后第7天的肝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右半肝入肝血流阻断组(P〈0.05)。结论右半肝出入肝血流阻断技术可以提高因肝脏肿瘤而行右半肝切除的成功率和患者对手术耐受性,为右半肝切除手术提供了一个安全、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解剖性肝切除在双侧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手术治疗的57例双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解剖性肝切除32例,非解剖性肝切除25例,比较这2种手术方式在治疗双侧肝胆管结石病的效果.结果解剖性肝切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436±48.162)mL较对照组(763±37,645)mL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术后第3天总胆红素及AS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患者住院时间也低于对照组(P〈0.05).2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结石残留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术后有1例患者死于肝功能衰竭.结论解剖性肝切除具有在尽可能保留残肝功能前提下,做到彻底清除病灶,术后结石残余率、复发率低,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半肝血流阻断与全肝血流阻断下行肝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将80例需行肝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半肝血流阻断组(HLO)与全肝血流阻断组(TLO),其中HLO组35例,TLO组45例,比较两种术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术后肝功能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等的差异。结果两种术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肝功能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围手术期死亡率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半肝血流阻断法优于传统全肝血流阻断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左肝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肝胆管结石患者30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50例,治疗组采用腹腔镜左肝叶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左肝叶切除术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与输红细胞例数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2组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2组都无死亡患者,组间并发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左半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是安全和可行的,相比开腹手术有着创伤少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32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临床特点,探讨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以预测预后。方法收集我院自2004年1月~2009年8月经确诊的AIH患者的住院资料,着重对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32例人组病人,其中肝纤维化指标增高者共20例,正常者12例,分别检测两组的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K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凝血酶原时间(PT)、白细胞(WBC)、ANA效价对数、IgG、IgA水平,其中两组ALT值分别为383&#177;305U/L、150&#177;93U/L,AST分别为275&#177;139U/L、156&#177;140U/L,ANA效价对数分别为2.07&#177;0.57g/L、1.60&#177;0.16g/L、IgG为22.9&#177;6.45g/L、12.1&#177;4.17g/L,差异显著(P〈0.05)。结论肝纤维谱指标反映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末端肽正常组比较,指标偏高组临床表现重,可以指导治疗及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术前服用非那雄胺和术中使用立止血对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术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拟行TURP术的BPH患者随机分为A组术前非那雄胺组(5mg/d&#215;2w)、B组术中立止血组(1ku iv+1ku im)、C组术前非那雄胺联合术中立止血组及D组对照组,每组30例。记录各组TURP前列腺切除重量、术中失血量,电切操作时间,以及术后连续膀胱冲洗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C、D组前列腺组织平均手术切除量分别为(19.4&#177;7.9)g、(20.3&#177;8.)6g、(19.3&#177;6.7)g、(21.2&#177;5.4)g,统计学分析四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70.5&#177;86.4)mL、(163.4&#177;73.4)mL、(137.0&#177;68.2)mL、(245.1&#177;168.9)mL,术后连续膀胱冲洗时间平均为(49.4&#177;10.5)h、(51.9&#177;14.6)h、(41.4&#177;9.5)h、(52.7&#177;16.9)h,经统计学分析,A组、B组在术中平均出血量上没有差异(P〉0.05),都与D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术后连续膀胱冲洗时间上,A组与B组存在差异(P〈0.05),但B组与D组没有差异(P〉0.05);对于这两个方面,C组与另三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电切操作时间分别为(67.2&#177;19.5)min、(66.8&#177;25.8)min、(65.5&#177;20.9)min、(83.5&#177;20.3)min,A、B、C组间无明显差异,但都与D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服用非那雄胺联合术中使用立止血可减少TURP术中术后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冲洗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早期、中期、晚期病人的免疫和肝生化指标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120例慢性重型肝炎病人(早期60例,中期40例,晚期20例)和12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T细胞亚群、HBV DNA载量、免疫学及肝功能指标,并总结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晚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病人细胞免疫状态最差,与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相比差异显著,NK细胞分别为(7.47±4.19)%vs(13.29±4.68)%,P〈0.05;CD4/CD8比值为(0.39±0.16)vs(1.12±0.26),P〈0.05;CD3^+(73.11±13.16)%vs(56.12±9.54)%;P〈0.05;CD8^+(56.74±13.91)%vs(34.26±10.58)%,P〈0.05;晚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肝功能损害与慢性乙型肝炎相比同样有显著性差异:白蛋白分别为(20.82±3.46)g/L vs(43.11±5.74)g/L,P〈0.05;血清总胆红质(TB)(519.42±156.18)μmol/Lvs(25.91±17.38)μmol/L,P〈0.05;凝血酶元活动度(PTA)(15.21±6.38)%vs(92.45±10.56)%,P〈0.05。结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晚期病人的CD4/CD8、NK细胞显著下降,病人淋巴细胞亚群的失衡可加重肝脏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在肝癌半肝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在肝癌半肝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将54例行半肝切除术的肝癌患者分为两组:HVC组30例,行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HVC法),Pringle组24例,行第一肝门阻断(Pringle法),比较两种方法对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肝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失血量、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肝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半肝切除术中采用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能安全有效地控制术中出血.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术后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曹新历  苏茂生  张天锋 《医学争鸣》2009,(16):1518-1519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与胆道镜介入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0/2007年我院54例肝内胆管结石手术资料.结果:肝切除和胆道镜介入治疗这两种术式均有较高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6.2%和96.4%;肝切除组中5a复发率为5.6%,胆道镜组中5a复发率为31.5%(P〈0.01);肝切除术的并发症率为26.8%,胆道镜治疗并发症率为18.2%(P〉0.05).结论:伴有胆管狭窄的局限性肝内胆管结石病最好使用肝切除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