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辨病辨证并治是中医经典的诊疗模式,由《伤寒杂病论》确立。病因病机是疾病的本质,辨病治疗是围绕疾病的病因病机进行立法处方用药治疗。证是疾病的症状,可以单个出现,也可以多个同时出现。辨证治疗即是应用方药针对症状的直接治疗,辨病辨证并治强调辨病治疗与辨证治疗同步进行。现代中医界确立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实质上是辨病因病机治疗,在中医学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文章提出中医学的发展应该回归经典,传承精华,从恢复“证”的本义做起,提倡辨病辨证并治精神。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辨病的意义、存在问题以及证型、规范化两个方面;对中医辨病与辨证有关问题进行讨论,认为辨病与辨证都应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辨病是辨证的补充,中医不能丢掉辨病.又认为证型是对疾病所处的某一阶段的病因、病理、病位等的概括,反映了疾病当前的本质,是疾病过程中更深入更具体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中医辨证论治,是针对机体各个部分以及整体的主要功能状态与病理活动,综合评定,提出恰当的处理.而西医的辨病治疗,则是在寻找病源,明确诊断的基础上,针对病源用药.辨病有助于提高辨证的预见性、准确性,重点在全过程;辨证又有助于辨病的个体化、针对性,重点在现阶段.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在辨病的基础上进一步辨证,既有全局观念和整体认识,又有阶段性、现实性和灵活性认识,是中西医结合诊治疾病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可以相互补充,提高诊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而辨证论治是中医区别于其他医学认识和治疗疾病的最基本原则,也是对疾病的一种研究和处理方法.中医的辨证论治,其实包含了辨证和辨病,二者是有机整体,著名的《伤寒杂病论》 已经有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具体论述,朱肱在其 《活人书》 中更详细阐明了辨病与辨证的结合特点与方法,对指导中医临床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病与证是中医基础理论中两个最基本的概念,辨证与辨病均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概念。但笔者在临床当中,时常听到有同行或者对中医略感兴趣的人说:'冲医治本,西医治标;中医重在辨证,西医重在辩病。"这种说法割裂了中医学中辨病与辨证的整体关系,忽视了辨病在临床中的治疗作用。殊不知,辨病和辨证在中医学及其临床当中,仍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中医辨证仍是注重部分疾病在某个阶段的辨证规律,涉及到的只是这个疾病在某个阶段的证候特点。而辨病却注重疾病的整个特征。只有通过辨病认识到疾病的整体特征,才能逐步分析了解…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治疗蛋白尿可应用辨证和辨病结合疗法。辨证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清热祛湿、活血化瘀、祛风散邪、补益脾肾等;并在此基础上依据辨病治疗原则借助现代医学的基础病因、基础病机、基础诊断、基础治疗方法来确定中医对具体疾病的治疗用药方法,收集相关行之有效的方药,之后再用传统的辨证方法加以选用。辨证和辨病治法相结合,能够在传统基础上使蛋白尿治疗更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7.
中医妇科绝经前后诸症辨证分型论证模式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种疾病有相互关联或相对独立的几个不同证候,其原因或为病因病机的多元性和复杂性,或为患者体质个体差异或为疾病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为不同的证型。主证主方论治其实质当属于辨病论治模式。即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比较突出和相对稳定的证候,这种突出的证候就是主证。两种治疗模式都要以辨病为前提和基础,先辨病再辨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辨病是把握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辨证是了解疾病当前的主要矛盾和内在本质。  相似文献   

8.
辨病与中医病名规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证、症是构成中医诊断的最基本的框架,中医诊治疾病必须首先明确病、证、症三级概念。在治疗上,辨病辨证相结合,以辨病专方了疗铲对比结合辨证治原则,随症加减用工,必能极大地提高临床疗效。因此,中医病名规范是当前首务,根据目前已颁布的国家有关标准,笔者认为在实际运用时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继承传统、辨中医之病;着眼现代,辨西医之病;探索未来,辨新的疾病;辨病应注意以下两点:病的决定性因素是原发病因;辨病  相似文献   

9.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是《伤寒论》的基本诊断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是对疾病全过程基本规律、基本矛盾的概括,具有“连续性”和“特异性”两个特征。“证”,则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机特点的概括。“证”具有“阶段性”和“非特异性”。在一个“病”下面,可以有若干个“证”。辨病,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纵向认识,具有总体把握、纲领性的意义;辨证,则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横断面认识。辨病与辨证是分别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疾病进行诊断。在辨病的前提下进一步辨证,则具有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意义。《伤寒论》既辨病又辨证,将辨病与辨证有机地结合起来,首创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断模式。所以研究《伤寒论》,首先要学会掌握应用病与证相结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的针灸辨病治疗.方法 结合临床诊断要点进行辨证分型及辨证治疗.结论 支气管哮喘是气道慢性可逆性炎症引起的一种支气管反应性过度增高的疾病.分析此病的临床表现以及辨证分型,治疗基础上采用针灸控制支气管哮喘.  相似文献   

11.
辨证论治和辨病治疗小议泰树仙(云南省红十字会医院昆明650021)严继林(云南中医学院昆明650011)关键词辨证,辨病辨证论治和辨病治疗是中医学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早在《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祖国医学的早期经典著作中即已形成了辨证论治和辨病...  相似文献   

12.
介绍吴光炯教授体质辨证的经验。吴教授治学严谨,用多学科、跨学科知识研究中医中药,临证提出辨病、辨人、辨证相结合原则,并认为辨人的过程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体质辨证过程,体质在疾病的发生、性质、转归及治疗用药上都起了重要作用,故临证需结合体质辨证,掌握患者体质特点,抓住疾病本质施治。  相似文献   

13.
匡继林教授基于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的发病病因病机,治疗PCOS遵循辨病为先、明确诊断,根据月经周期4个时期的不同生理特点及患者体质进行“辨疾病-辨时期-辨体质”的临床三维辨治.提出以“调肾本、和肝脾、益气血、行冲任、养胞宫、促进卵泡发育与排卵,进而恢复正常月经”的PCOS治疗大法,辨病辨证相结合、因时制宜、因人制宜,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探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的中医辨治特点和规律。[方法]围绕疾病的八纲和脏腑辨证,分析重型再障发生、发展的规律特点,并结合本中心近50年治疗再障的诊治经验,总结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思路。[结果]重型再障发病可分为"邪毒内侵"致病和"伏毒内伤"致病,需要辨析疾病的病性、病机差异。联合免疫抑制治疗中强调中医的"凉-温-热"分期论治,干细胞移植过程中同样需要结合移植特有的证候演变特点,进行分阶段治疗。通过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及早正确的介入中医治疗。[结论]中医辨治重型再障,需要做到辨证和辨病相结合,强调分期分阶段的治疗理念。  相似文献   

15.
卢良威教授对肝病的治疗应用中医理论和方法,研究识别现代医学诊断的疾病如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病、乙肝病毒等,融通中西,寻找结合点。重视整体调控,辨病与辨证并举,病证结合,提出辨病论治,确立治疗法则。  相似文献   

16.
辨证必须与辨病相结合。这一点,中医界巳取得了比较一致的意见。然而,中医为什么要辨病?这一间题仍需要进一步讨论。本来,认识疾病的途径很多。辨证,是根据阴阳五行脏象气血六淫等理论去认识疾病。辨病,则是用非辨证方法去认识疾病。如《素问·疟论》辨疟疾:  相似文献   

17.
周亨德主任医师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对保护胃黏膜尤有独特的见解,从慢性胃炎的病因病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辨证论治和验案举例4个方面阐述了周师的经验,冀对临床治疗脾胃病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8.
难治疾病辨治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难治疾病是指现代医学诊断较易明确 ,但治疗尚有困难的疾病。这类疾病多为变态反应性疾病 ,遗传缺陷性疾病 ,代谢性疾病 ,内分泌腺疾病和结缔组织疾病等 ,其组织器管变性 ,病损进行性加重 ,病理变化多呈不可逆性 ,目前尚缺乏完全治愈的临床效果。笔者从宏观角度总结辨治思路 ,从八个方面以述管见 ,不望昌其所见 ,但愿抛砖引玉。1.辨病与辨证结合 ,突出中医特色辨病与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与治疗疾病的基本法则。辨病就是确定病位 ,明确诊断 ;辨证论治就是对疾病动态的中医证候信息进行临床思维 ,确定病性 ,制定具体的治疗法药。对难治病的…  相似文献   

19.
著名温病学家王灿晖教授认为治疗失眠一症不能只着眼于辨证一法,而应当将辨证与辨病二者有机结合,如此才能更为深入地揭示疾病的本质,从而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中医重视体质的研究由来已久,通过文献的研究,认为辨体质是建立在中医"因人制宜"基础之上的,相当于西医的个体化治疗,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归纳出辨证和辨体质的关系:辨体质提高辨证的准确度;辨体质是辨证的基础,在疾病预防中起重要作用;辨体质和辨证结合可以把握疾病规律;辨证包含辨体质;我们不难看出辨证和辨体质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关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诊病的主要特色,它的主要目标是"病",是对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断病理特点作为研究的主体,而辨体质的主要目标是"人",主要诊察形体、心理、地理环境等对人体的影响,即人对这些因素的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