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综合护理干预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56例永久性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出院指导及复查,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以电话访问及上门家访的形式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干预后采用综合生活质量评定问卷(GQOLJ)测评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示干预后干预组GQOLI中躯体健康维度、心理健康维度及社会功能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JP<0.05).认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模式对置入永久性起搏器术后患者卧床制动期间睡眠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100例,按病区分组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各50例。管理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通过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Zung氏焦虑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改良后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elf rating scale of sleep,SRSS)评价患者术后卧床制动期间的睡眠质量,比较两组睡眠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SRSS、SAS的量表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永久行起搏器术后帮助患者提高睡眠质量,促进患者及早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预见性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永久性结肠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8月~2014年12月结直肠癌行永久性结肠造口术患者6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自我护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体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心理适应度及社会适应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永久性结肠造口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术后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评估结合个体化心理引导在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2例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术前心理评估结合个体化心理引导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舒张压、收缩压、心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程度,采用中文版心理韧性量表(CD-RISC)评估患者心理弹性,采用起搏器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LIPP)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术中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干预后CD-RISC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QLIPP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术前心理评估结合个体化心理引导可减轻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围手术期生活质量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212例老年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106例与对照组10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术后3d内的患者进行调查.比较2组围手术期生活质量及疗效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生活质量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有效的个体化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治疗前行为,增加对疾病的认识,掌握有效的自我护理方法,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显著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不良情绪、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将104例CK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及睡眠质量各项因子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消除CKD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护理干预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2例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35例,采用直肠癌术后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干预组37例,除常规护理方法外,同时实施全程护理干预.两组均于术后6个月和1年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研制的生活质量核心问卷(EORTC QLQ-c30)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护理干预措施与EORTC QLQ-C30中各维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干预组术后6个月和1年EORTC QLQ-C30中各维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全程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耿岩  刘芳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21):2972-2974
目的:探讨老年血液疾病患者心理特点并制定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老年血液病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根据心理特点制定个性化护理对策,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变化进行观察。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而观察组干预后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前,两组SF-36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根据老年血液疾病心理特点实施个性化护理可提高护理干预效果,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舒适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6~12月老年研究所收治的老年CHF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按内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进行舒适护理干预.比较2组生活质量、夜间喘憋发作次数、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下降,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夜间喘憋发作次数、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舒适护理干预是一种人性化、个性化的护理模式,能有效减少老年CHF患者夜间喘憋发作次数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中风偏瘫患者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 选取中风偏瘫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包括情志干预、治疗信息干预、行为干预、社会干预等.治疗前24h内及治疗后3个月采用Fugl - Meyer运动量表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HO - QOL)进行评定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治疗3个月后Fugl - Meyer运动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干预组治疗后Fugl - Meyer运动量表评分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干预组WHO - QOL的各维度,除精神/宗教/个人信仰维度外,其余各维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改善其健康相关行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延续性运动康复护理对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进行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延续性运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3、6个月,观察组的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后的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运动康复护理对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生活质量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生活质量、睡眠质量及干预后遵医行为的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睡眠质量及负性情绪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遵医行为及睡眠质量均优于对照组,负性情绪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的负性情绪及遵医行为,提高其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progressive muscle relaxation,PMR)改善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术后身心症状的作用。方法将113例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57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PMR,2次/d。结果(1)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接受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后,其术前晚及术后8h的SAS、SDS评分,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试验组患者接受PMR后,其术后腰背疼痛、伤口疼痛程度和尿潴留发生率明显降低,睡眠质量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PMR可明显改善永久起博器植入术患者术后的焦虑和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永久心脏起搏器治疗中舒适护理对其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高龄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样方式,按入院先后顺序,将符合研究入组条件的患者进行编号并随机分组,单号33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双号33例患者纳入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状况、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后、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身体状况、精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舒适护理在高龄患者永久心脏起搏器治疗中实施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结合个案管理模式在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结合个案管理模式,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的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例数、疾病知识问卷得分、患者满意度及焦虑水平。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住院天数少,并发症例数少,疾病知识问卷得分高,患者满意度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焦虑水平在入院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患者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与个案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可以明显缩短住院天数,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减轻患者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主体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模式在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收治的110例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三主体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入院时、出院后3个月的负性情绪[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DI)]、自护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评量表(ESCA)]、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并通过自拟问卷的方式评估两组干预后的干预依从性,记录其干预过程中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出院后3个月,两组STAI、BDI评分低于入院时(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3个月,两组ESCA中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得分高于入院时(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3个月,两组GQOLI-74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得分高于入院时(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干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主体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模式可明显提高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自护能力及干预依从性,且有利于缓解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护理干预对放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对放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8例放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3例),治疗组入院开始护理干预,如心理护理和家庭支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健康教育、不良反应的护理、功能锻炼等;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分别于疗前、疗中、疗后、疗后1个月采用EORTC癌症生命质量核心量表(QLQ-C30)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治疗组生存质量下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QLQ-C30 15项生存质量领域评价指标中有11项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放疗期间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认知护理对慢性乙肝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84例乙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认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完全依从率为71.4%,高于对照组的4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乙肝患者施行认知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有重要临床意义,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自我效能干预联合微信随访在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6例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我效能干预联合微信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效能评分、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的饮食效能、性生活信心、性生活满意度信心、重体力劳动信心、造口自理信心、保持活力的信心、造口照顾效能、社交效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造口自理信心、保持活力的信心、造口照顾效能、社交效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效能干预联合微信随访在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自我效能,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放疗基础上给予2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认知护理干预,对缓解患者疼痛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2期子宫内膜癌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进行放射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认知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治疗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情感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整体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角色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V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腹泻、恶心呕吐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放疗基础上行认知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2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疼痛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