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匮》有关情志病内容刍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匮》有关情志病内容刍议宋东眷中医系730000关键词金匮要略情志病中图分类号R222.19情志病,是内科杂病中很重要的一类,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或见情志异常、喜怒悲嗔等症,或不见情志异常而表现为气机紊乱、血气亏少之证。《金匮》中有许多条文涉及情导...  相似文献   

2.
情志病证是指以情志刺激为主要原因或诱因而发生的疾病,和(或)发病后有明显的情志症状的病证,也包括由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表现出异常情志反应的疾病.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s,PMS)是备受国际医学界关注的情志病证之一,表现为育龄妇女月经前黄体期出现一系列情绪、心理和躯体症状体征诸如烦躁易怒、乳房胀痛、头痛、焦虑等,以上症状月经来潮后自行缓解或消失,伴随月经周期规律性发作[1].文献报道育龄妇女中5%~8%的人都存在严重的PMS的症状,并且抑郁和焦虑是影响育龄女性身体健康的共同因素,其中大部分都符合经前期烦躁不安症(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PMDD)的诊断标准,并且近年来一直呈现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2].  相似文献   

3.
情志是指人的情感和心理活动,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这些情志活动与人体脏腑气血等功能密切相关。适度的情志变化有利于脏腑的功能活动,而异常的情志变化可使人体气机失调,气血紊乱,甚至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生疾病。情志养生是指通过维持稳定、中和的情绪,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从而取得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效果。该文探讨了情志致病的机理和表现,几种常见的情志疗法以及情志养生的具体方式方法。研究情志养生可以实现对养生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有益于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李文君 《广州医药》2008,39(6):60-61
<金匮要略>中有许多条文涉及到情志异常.除去杂病过程中出现的如烦躁、神昏、谵语等情志症状,发病与情志过激关系密切或症状表现以情志异常为主的情志病,主要有百合病、梅核气、脏躁、奔豚、虚烦不眠、乳中虚等.本文试从<金匮要略>浅析仲景论治情志病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进入了情绪压力超负荷的时期,情志养生保健成为必须关心和应对的问题。情志养生,即是用调度情绪、净化内心的方法,来达到调养生命、治病防病、延年益寿之目的。傅山博物洽闻,在情志养生方面形成了独特的观念与方法,主要表现在以德润身,以德养性;萧然物外,致虚守静;博学多闻,兴趣广泛;习武练拳,运气走脉;走出小世界,放情丘壑间等方面,对于现代人缓解精神压力、调理情绪有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中医理论认为,"脑为元神之府",头为"诸阳之会",脑是精髓汇聚和神明生发之处,府精神明有赖于气机推动、经络调畅、脏腑做功、精血生养、升清降浊。情志为狭义之"神明",喜、怒、思(忧)、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分属五行于心、肝、脾、肺、肾。"思"是认知过程,位于其余情绪之中央和归宿。情志与气机升降关系最为密切,喜、怒、惊主动为阳,气机升发外散;悲、忧、恐、思主静属阴,气机内收下沉。现代脑科学研究发现,人类在接受正性和负性情绪信息时左、右半球发生非对称性激活,其激活程度与情绪强度有关。情感性精神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左、右半球激活程度的非对称性则发生过度、降低或反转的异常变化。中医"思(脾土)中心"论和"阴阳喜怒"学说与现代心理学认知与情绪的关系、情绪两极性等观点不谋而合。本文基于情志理论、气机升降理论、现代情绪心理学和脑研究成果,论述"情志—气机升降—半球间功能偏侧化"在精神疾病发病机理中的相关性,以扩大中、西医在精神病学领域的共识。  相似文献   

7.
经行情志异常是每逢经行前后规律性出现精神、行为异常表现的一种妇科病症。杨鉴冰教授认为本病临床以情志致病为多,表现本虚标实之证,治疗疏肝理气为主,佐以健脾宁心、活血化痰调经,收效甚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情志相胜法中"喜胜悲"和"思胜恐"在抑郁症临证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参阅古籍结合现代研究,阐述情志相胜法的概念;以抑郁症为例,从"悲""恐"这两个情志因素与其发病的关系为切入点,探讨情志相胜法中的"喜胜悲"和"思胜恐"在抑郁症临证中的应用。[结果]情志相胜疗法是根据五行相克的理论,利用一种或多种情绪去调节、控制、克服另一种或多种不良情绪的心理疗法。抑郁症属于中医"郁病"范畴中的情志之郁,其中,"悲""恐"是抑郁症患者临床中最常见的主诉。"悲伤肺""恐伤肾",肺、肾与抑郁的病因病机、症状表现等密切相关,体现了肺、肾在抑郁症治疗中不可或缺的地位。通过情志相胜法,如喜胜悲疗法、思胜恐疗法等在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同时,结合轻松愉悦的心境、积极开导助其思考亦是治疗情绪低落、悲观失望的良药。[结论]根据五行相克的理论,利用情志之间和情志与五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来调节失常的情志活动,使其恢复到正常的平衡,是一种治疗情绪疾病行之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临证当依照不同情况或单用或结合中药治疗,才能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祖国医学很早以前,就将精神、情志方面的变化列为导致人体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各种致病主要因素之一。此所谓“内伤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和变化,属于精神致病因素,也是造成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祖国医学把人体看作一个有机整体,诊断上讲求整体观念,治疗上强调辨证施治,人的情绪活动与内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情志活动必须经五脏精气作为物质基础,而外界的各种精神刺激只有作用于有关的内脏,才能表现出情志的变化[1]。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情志的异常…  相似文献   

10.
异常的情志活动,如暴怒、过于激动、恐惧等都可诱发或加重病情,祖国医学很早就强调“七情过激”致病的观点,因此,冠心病病人注重精神情绪的自我调节,不仅可以控制病情复发,尤其能够修复病理损害,从而达到形神康复的目的。作为一名心血管的护理人员,做好冠心病情志护理工作,对患者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贯彻 《中国医刊》1989,24(3):61-62
中医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在正常情况下,是人体精神活动的外在表现,若外界各种精神刺激程度过重或持续时间过长,造成情志的过度兴奋或抑制,则可导致人体的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经脉阻滞、脏腑功能紊乱而发为情志病证。现代医学也已确定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都与情绪急剧变化有关,由精神因素导致的疾病涉及各系统,巴甫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临床医生对于情志病发病因素的认识,各疾病与情志因素致病的相关性,为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基础。方法:参照情志病证诊断标准,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法对山东省立医院、济南市中心医院、山东省中医院近3年54 703份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病因学调查。结果:与情绪有关病历共筛出506份,占总病历数的0.92%。情志病分布情况,心内科疾病占62.5%,神经内科疾病占12.06%,消化科疾病占7.11%,妇科疾病占3.56%;致病情绪中情绪激动占43.87%,怒占25.69%;女性占56.72%。情志病的脏腑定位以五脏为主,五脏中以肝为最多,心、脾、肾次之。临床出现最多的情志病证型为气阴两虚,其次为肝郁痰凝。结论:心内科疾病与负性情绪关系较大,其中"怒"与疾病关系较大,女性情志病发生率高于男性,年龄与情志病证发生率呈正相关;情志致病,首伤五脏,以肝为主,主要证候是气阴两虚。  相似文献   

13.
慢性胆囊炎属中医胁痛的范畴,是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丰要表现的病证.肝脾不和型胆囊炎每因情绪不畅或劳累而使胁痛加重或复发,此型临床最为常见,多为女性患者.因情志变化与气之郁结关系密切,疼痛亦随情志变化而有所增减.肝气横逆易犯脾胃,故可出现肝脾同病.笔者近些年来以疏肝利胆、健脾和胃法治疗慢性胆囊炎患者32例,经临床验证疗效颇为满意.  相似文献   

14.
整理历代医家治疗情志疾病多从肝论治的理论论述,深入分析青少期"肝常有余"的脏腑特性,认为"肝常有余"是青少期情志异常的重要生理病理基础,青少期情志异常与肝关系最为密切;怒、兼夹忧悲等"阴性"情志为其主要致病因素;气机紊乱、气血失调为其核心病机。在肝气郁结、失于疏泄而致情志异常的基础上,易出现发热生风的临床症状;情志疾病发病首先侵犯本脏,进而累及他脏。  相似文献   

15.
情志异常及食管癌的发生过程与气机的升降出入关系密切。从气机失调病机出发,分析情志与食管癌的关系,揭示“情志致膈”的病因病机,多与愤怒太过、忧思不开、心神不明有关。食管癌为有形实邪积聚,易阻滞气机运行,可引起情志异常,表现为肿瘤抑郁状态。基于疏调气机理论,探讨情志疗法在防治食管癌方面的应用,以调畅情志,疏理气机,缓解食管癌患者的抑郁状态。临证需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充分结合患者精神情志的改变,方可更好改善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金匮要略》中情志病的一般治疗规律.方法:查阅并分析《金匮要略》中关于情志病的相关记载.结果:《金匮要略》中涉及到情志异常的条文有很多,有些是出现在杂病过程中的异常情志症状,有些则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情志异常为主要表现的情志病,如百合病、虚劳虚烦不得眠、奔豚气、梅核气、脏躁等.《金匮要略》中明确提出的情志病应针对病因,辨证论治,提出了滋阴清热安神、平冲降逆、开郁降逆化痰、养心安神和中的治疗方法.结论:《金匮要略》中情志病的治疗规律对临床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情志病,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引起的一类病证。中医称之为郁证。主要表现为:心情抑郁,情绪不宁,多忧善虑,胸脘满闷:胁肋胀痛,喜太息或易怒善哭,精神恍惚以及咽中如有异物梗阻,失眠等多种症状。笔者在临床上遇到这类病人,均喜用舒肝解郁之方药,配合心理疏导进行治疗,尤其是对主要因情志不舒而致病者,更是以此作为主要治疗方案,常能收到满意的疗效。现举典型病例2则。  相似文献   

18.
真心痛的发病或因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或因情志失调、年迈体虚,最终导致瘀血闭阻心脉。心主血脉又主神明,瘀血闭阻心脉,其病变主要表现在血脉运行障碍和情志活动异常。而心主藏神,情志失调又会进一步损伤心脉,加重病情。所以对真心痛病人的情志护理不但是护理上的一个主要环节,对治疗也有很大影响。在我们临床护理实践中,通过对14例真心痛病人的心理活动及如何实施护理进行了临床护理总结。  相似文献   

19.
浅议情志与癌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认为情志活动与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异常的情志活动是通过神经一内分泌功能的紊乱和机体免疫功能的降低而促使癌证的发生或恶化的。积极的情志活动则能预防癌证的发生或延长癌证患者的生分,因而,医护人员和患者都要以各种方式使自己和别人保持积极、健康的情志活动,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20.
徐鑫梓  邵卫  沈汉 《中医学报》2022,37(4):718-722
痴呆病机为髓减脑消,神机失用,其病位在肝肾,以肾精不足为本,常母病及子,肝肾同病,致机体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痴呆伴发精神行为异常表现多样,若肝肾阴血亏耗,疏泄失司,气机怫郁,扰乱神明,则表现为情志抑郁,或烦躁、夜不能寐等症状;若气结郁滞,肾水不行,湿聚痰凝,蒙蔽神窍,则表现为喃喃自语、闭门独居,或歌哭嗔笑、言语错乱等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