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蛋白排出量与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高分辨率彩超测量30例2型糖尿病患者股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值),测量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同时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股总动脉IMT值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年龄,性别,病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压(BP)、体重指数( BMI)及空腹血糖(FPG)水平间的关系.结果 (1)伴微量白蛋白尿患者其股总动脉IMT值大于尿白蛋白正常的糖尿病病人(P<0.0l),明显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股总动脉IMT值大于微量蛋白尿患者(P<0.01).(2)2型糖尿病IMT值与糖尿病的病程、TC、血压、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相关,而与FPG、BMI、TG无相关关系.结论 (1)伴白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存在下肢大血管病变.(2)2型糖尿病IMT值与糖尿病的病程、TC、血压、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呈正相关.对2型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血脂、血压,防治大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2.
1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微量白蛋白尿时常有夜间血压升高,而微量白蛋白尿是预测早期糖尿病肾病发生的指标之一。该研究探讨夜间血压升高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及能否预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方法 选择75例患1型糖尿病超过5年的  相似文献   

3.
Ⅰ型糖尿病在经历微量白蛋白尿约10年后演变为显性肾病呈高机率,由此认为微量白蛋白尿时期可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Mogensen 等报告Ⅱ型糖尿病呈微量白蛋白尿病例,也有较大可能进展为显性肾病。本研究对62例Ⅱ型糖尿病进行3年追踪观察,以了解其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频率、进展速度及其影响因素,特别探讨与血压的关系。病人和方法 62例尿蛋白阴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血糖、血脂、血压、尿酸等)的关系。方法选择192例确诊为T2DM住院患者,分为微量白蛋白尿(MAU)组(n=60)和正常微量白蛋白尿(NAU)组(n=132),检测患者体质指数(BMI)、血脂、血压、尿酸等相关危险因素,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以尿微量白蛋白为因变量,各相关危险因素为自变量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明确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增加的因素。结果 MAU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入院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血肌酐(Cr)、尿酸(UA)、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TC、LDL-C、UA、SBP和DBP的异常率明显高于NAU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NAU组(P〈0.05~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MAU与BMI、SBP、DBP、TC、TG、LDL-C、HbA1c、UA和Cr呈正相关,而与HDL-C呈负相关(P〈0.05~0.01)。结论血脂、血压等多种危险因素的异常影响T2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与亚临床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高敏感B型超声测定 46例不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的 2型糖尿病病人和 40例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的 2型糖尿病病人颈动脉内膜 -中膜复合体厚度 (IMT) ,并与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组较不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组颈动脉平均IMT明显增厚 (P <0 0 5 ) ,颈动脉最大IMT也增厚 ,左右颈动脉斑块率也增高 ,但无统计学意义 ,颈动脉平均IMT与最大IMT与年龄和微量尿白蛋白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结论 微量白蛋白尿和颈动脉IMT密切相关 ,提示微量白蛋白尿不仅和 2型糖尿病有明显症状的大血管病变有关 ,也是亚临床期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项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亚临床糖尿病心肌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Tei指数及其他传统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正常对照组、2型糖尿病组、2型糖尿病亚临床心肌病伴微量白蛋白尿组及不伴微量白蛋白尿组进行Tei指数和其他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指标的测定,评估不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与Tei指数等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随着ACR增加,Tei指数呈逐渐增加趋势,E峰减速时间(DT)呈逐渐延长趋势。在控制体质指数(BMI)、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后,ACR与Tei指数呈独立正相关,与DT呈独立负相关。结论:亚临床糖尿病心肌病患者从正常尿白蛋白向微量白蛋白尿进展,首先出现左心室舒张功能逐渐减退。Tei指数与DT甚至在2型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即已出现变化,可为2型糖尿病亚临床心肌病早期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健  赵昀  张丽琴 《山东医药》2009,49(15):90-9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根据彩色多普勒扫描结果将7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伴下肢血管病变组和无下肢血管病变组,对比分析两组年龄、性别、病程、血压、空腹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血脂及24h尿白蛋白。结果与无血管病变组比较,下肢血管病变组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脂及24小时尿白蛋白等均显著升高。结论高血糖、脂代谢异常、高血压、病程和尿白蛋白排泄增加是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的Ⅰ型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和预后[英]/BojestigM…DiabetesCare.-1996,19(4).-313~317在Ⅰ型糖尿病病人中相对高死亡率主要发生在有糖尿病性肾病者。近10年来糖尿病肾病的累积患病率从30%下降至9%,这可能是改善血糖控制的结果。有人认为微量白蛋白尿可预示1型糖尿病发生肾病和心血管病死亡率高,有微量白蛋白尿[尿白蛋白排泄率(AER)20-200ndndnj的病人在10年期间几乎都全部发展为糖尿病性肾病。一些研究表明改善血糖控制可延迟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然而,还不能肯定有微量白蛋白尿的病人是否能通过血…  相似文献   

9.
目前建议对1型糖尿病伴微量白蛋白尿患者,无论血压是否升高,均采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治疗。作者对有关ACEI治疗1型糖尿病伴微量白蛋白尿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评价什么亚组最有可能从治疗中受益,并研究血压等协变量对疗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慢性并发症是2型糖尿病患者能力丧失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在这些人群中,共存的危险因素如肥胖、吸烟、高脂血症、高血压和年龄增长均可增加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尽管微量白蛋白尿是血管损害的标记,然而,在以往的报道中还未涉及尿微量白蛋白尿和糖尿病足溃疡或卒中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