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孔薇教授根据多年经验总结认为本虚标实为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肾损害的主要病机,因肺、脾、肾气阴不足,外邪乘虚而入,风寒湿热毒侵袭经脉,深入脏腑,痹阻血脉发病。此病病位在血脉,病变可波及全身,因血脉痹阻较甚或脉痹日久,其病变可累及肌肤和有关脏腑,以肺、肾损害为多,涉及心、肝等。此病治疗以补益脾肾、清热解毒、化湿行瘀为原则,具体要根据不同的发病阶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此文举医案体现孔薇教授的诊治思路及临床效验。  相似文献   

2.
韦格纳肉芽肿(Wegener’s Granulomatosis,WG)是以毛细血管、微小动静脉受累为主的全身性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其中上呼吸道、肺和肾脏为主要病变器官,90%的患者血清中针对蛋白酶3(PR3)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呈阳性结果,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未经治疗的wG患者预后很差,而早期诊断、力争在肾功能损害之前给予积极治疗,可使本病预后明显改善。兹就1例WG患者的诊治经过,谈谈中西医结合治疗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临床体会。  相似文献   

3.
1病历介绍 例1:女,40岁,因发现镜下血尿1个月余入院。患者22a前诊断为Graves病,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术后症状改善,复查甲状腺功能正常。4a前复发,予丙基硫氧嘧啶(PTU)100mg2次/d口服,逐渐减量,1a前减至50mg1次/d维持。1个月前出现持续性镜下血尿,尿红细胞(卅),无发热、皮疹,无关节肌肉疼痛,无咳嗽、咯血,无腰痛,无体质量下降。入院时查体:神清,体温36.5℃,呼吸20次/min,血压135/70mmHg(1mmHg=0.133kPa),轻度贫血貌,全身未见皮疹,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治疗甲亢常用药丙基硫氧嘧啶(PTU)所致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小血管炎临床诊治情况。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资料,对近年来ANCA检测方法、PTU所致ANCA相关小血管炎临床表现进行综述。结果归纳出PTU所致ANCA相关小血管炎的发生机制。结论怀疑PTU所致ANCA相关小血管炎时,应及时停用PTU并采取对应的治疗和预后措施。  相似文献   

5.
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肾损害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肾损害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ANCA相关性血管炎肾损害的护理措施。结果 3例患者因病情危重死亡,11例患者病情均好转稳定,无护理并发症。结论做好患者的心理沟通和支持、监测病情变化、加强用药的观察与护理、强化预防感染的护理、合理饮食、做好透析时的观察与护理,对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控制病情进展、保持病情稳定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检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检测的荧光模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和ELISA检测了453例患者血清中ANCA及其靶抗原。结果 453例患者血清中,IIF检测出ANCA阳性59例:胞质型(cANCA)21例,核周型(pANCA)38例;用ELISA检出ANCA阳性48例。结论同时用IIF和ELISA检测ANCA,可以提高ANCA检出的阳性率,不同的ANCA荧光模式与疾病的种类及病情密切相关,同时对不典型ANCA(aANCA)和pANCA伴ANA等荧光模式的鉴别有所提高,有助于临床对血管炎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王秀芳  孟萌  张迪  樊冰 《山东中医杂志》2021,40(11):1208-1213
目的:通过统计分析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AV)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证候分布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住院治疗的AAV患者67例,记录其一般资料、实验室数据、病情活动评分,进行中医证型的判别,采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AAV患者中痰热互结证为23例,占34.33%,其次为脾肾亏虚证18例(26.87%)、热毒炽盛证14例(20.90%)和痰瘀毒滞证12例(17.91%);各证型在入院科室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AV以女性患者为主;高发年龄段为61~70岁;风湿科入院居多;以≤1年的病程为主;首发症状以咳嗽/咳痰为主;呼吸系统受累为主。其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脾肾亏虚,标实为热毒炽盛、痰瘀毒滞、痰热互结,热、毒、痰、瘀是疾病发生或反应病情活动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不同抗甲状腺药物在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过程中可能诱发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小血管炎的临床表现.方法 对60例初诊Graves病甲亢患者进行研究,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分别予以他巴唑(MMI)及丙基硫氧嘧啶(PTU)治疗.检测研究对象初诊与药物治疗后第24个月的血清ANCA水平,以及TT4、TT3、FT4、FT3、TSH、TPOAb、TGAb、小便常规、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临床指标.结果 2组各25例完成2年追踪观察,失访率16.7%.研究对象初诊时均无血管炎.药物治疗2年过程中,PTU组6/25例(24%)和MMI组5/25例(20%)患者发生小血管炎(24%vs.20%,χ2=0.17,P=0.70),其中PTU组4/6(66.7%)例与MMI组0/5(0%)例ANCA阳性(66.7%vs.0%,χ2=2.75,P=0.06).PTU引起的ANCA阳性小血管炎,多表现为全身多系统受累,受累器官包括关节肌肉疼痛4例(80%),血尿2例(40%),黏膜溃疡1例(20%).结论 丙基硫氧嘧啶(PTU)在治疗甲亢过程中可以诱发ANCA及ANCA相关小血管炎,多表现为全身多系统受累.  相似文献   

9.
1 病历介绍 患者,男,71岁,退休工人.因"右侧胸痛伴气促1周"于2007年1月22日收住我院.否认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病等病史.入院当日查体:R 24次/min,P 100次/min,T 37.30 ℃,BP 140/65 mmHg(1 mmHg=0.133 kPa);患者神志清楚,皮肤黏膜无苍白,颜面部无水肿,胸廓无畸形,胸部皮肤无淤点淤斑,肋骨处无压痛,右中下肺叩诊呈浊音,听诊右中下肺呼吸音消失,双肺未闻及干湿性音,心尖搏动向左侧移位,HR 100次/min,早搏2~3次/min,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侧肾脏未触及肿大,肾区叩击痛(-),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检查阴性.  相似文献   

10.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是一类以血管壁的炎症与坏死为特点的疑难疾病。该文介绍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ANCA相关性血管炎验案1则。该案患者因“活动后气促伴咯血两个月,加重10 d”入院,查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抗蛋白酶3抗体(+),胸部CT示双肺多发间质性炎症,明确诊断为ANCA相关性血管炎合并肺泡出血、肾功能损伤。中医辨证为肾阳不足,虚阳上越。虚火炎上,灼伤肺络,以温阳补肾、滋水降火为治则,方用潜阳封髓丹加减治疗;西医予以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治疗后,患者肺泡弥漫出血、呼吸衰竭、肾功能损伤等得以明显缓解。  相似文献   

11.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其症状常随损伤部位不同而表现各异,本病多累及肺、肾、消化、心血管等系统,其表现同中医“五脏痹”证候相似。本文以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多脏器受累与中医“五脏痹”症候的相关性为基,根据各脏临床表现不同分别从“肺痹、肾痹、脾痹、肝痹、心痹”论治,体现了中医“以五脏为中心”的理论特点,并为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中医诊疗提供新的辨证思路和诊疗依据。  相似文献   

12.
温病热毒血瘀证是温病发展到营血分阶段时的一种常见证候类型.热邪深入营血分,化火成毒,灼伤阴液,炼熬血液,脏腑脉络受损均可导致热瘀胶结的病理状态,阴液耗伤是温病热毒血瘀证的主要病机.治疗上必须抓住阴伤这个关键因素,养阴生津是其必用的重要治法.  相似文献   

13.
温热药物其性属阳,分辛温(热)、甘温(热)、苦温三大类。可用于温病各期:初起少佐辛温以疏表透邪;中期少佐温通以理气活血,截断温邪深入传变;极期主施辛温开窍;后期少佐温药通阳化气,使阴得阳助而化生乃复,“壮火食气”者当大剂温热以急救回阳。湿温病当更多运用温药,因为湿邪非辛不开、非苦不降、非温不化。其用于温病的基本作用一为透邪,二为扶正。温热药物治疗温病时,应在辨证论治、三因治宜的前提下谨慎运用。  相似文献   

14.
霍勤  吉鹏 《河南中医药学刊》2012,(10):1290-1291
目的:探讨从肝治疗角膜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角膜疾病病因病机出发探讨治疗本病的方法。结果:本病多与肝的功能失调有关,多与肝经风热、肝气郁结、肝胆火盛,肝胆湿热、肝阴不足等有关,从肝论治,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从肝论治角膜疾病疗效显著,对临床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温病初起治疗宜汗与忌汗之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温病初起治疗宜汗与忌汗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忌汗是指忌辛温发汗,宜汗则指病在表,汗是热邪的重要出路,用“辛”使热邪从肌表得以宣泄。指出温病一面宜喜汗解,一面忌汗伤阴,理论说法不一,治疗难以把握。强调宜汗忌汗这对矛盾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其结果同样是为了祛邪和保存津液。表明辨证地运用宜汗和忌汗,则能有效地提高温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癌中医药治疗的治疗原则。方法:通过对辨证论治、辨病用药、随症加减三方面分析,总结肺癌中医药治疗的治疗原则。结果:肺癌的关键是扶正和祛邪。扶正常用补益脾肾、养阴润肺,祛邪常用化痰散结、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辨病论治多选用抗肺癌经验用药、实验筛选用药;随症加减主要针对咳嗽、喘促、胸痛、咯血、骨痛等症用药。结论:中医药治疗肺癌疗效肯定,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中医根据个人体质特点、临床症状辨证论治斑秃,副作用小,复发率低.观近年来大量文献,中医对于斑秃尚未有统一的、公认的辨证分型,治疗都是各家之言,通常参考古代经方及个人长期临床实践总结的验方,采用内服为主,外用为辅,内外相结合的手段来治疗,“肝肾不足”“气血亏虚”始终为斑秃的基本分型,补血养血益气,滋补肝肾是治疗斑秃的基本法则.用中医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研究使斑秃的分型与治疗更完善更规范,制定出有效、更安全、复发率小的治疗方案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