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四部医典》是藏医学的一部医学经典之作,后世对蒙医学的理论形成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其中对疾病的预防治疗有着丰富的理论和方法,特别与中医学"治未病"理论有着共同认识。本篇以《内经》和《四部医典》理论为依据,阐述了祖国各民族医学理论的共识,为临床预防疾病提出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仁爱"思想和道家的"贵身"思想对中医学人文精神形成的独特影响,并列举了经典医学名著中所体现的中医学人文精神。强调融汇传统文化思想的中医学人文精神对于重建当代医学人文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中医“治未病”的源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治未病"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和优势,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最具影响的理论之一,它根植于中国文化的"肥沃土壤"。几千年来,"治未病"思想经历了萌芽、形成、发展、成熟等不同历史阶段,对人民群众的卫生保健活动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藏医学经典著作《四部医典》中藏医伦理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为研究范畴,对藏医学中医德修养包括医者的品行、业务修养等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总结出藏医医德医风建设的伦理学思想。通过传承和发扬传统藏医伦理学精华,对于规范医生的从医行为和医德形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同气相求"理论内涵及其对中医基本理论的影响。方法:借助《说文解字》等工具书以明确"同气相求"的理论内涵,引述《易经》《尚书》等古代文献以探讨"同气相求"对中医基本理论的影响。结果:"同气相求"对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补充和完善,并推动了中医推理方法的形成和发展。结论:"同气相求"影响着中医基本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完善,使这些理论形成独特的体系而较全面的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6.
"天人相应"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古代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也对多个学科领域产生极大影响。《黄帝内经》是一部内容涉猎广泛的中医学全书,他将"天人相应"思想用于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提示养生与预防,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并形成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独特的整体观念。  相似文献   

7.
蒙医药学是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同疾病作斗争中所积累的医疗实践为基础,吸收古印度医及藏医学的部分基本理论和中医学的精华,在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影响和指导下,逐步形成的独特医学。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强国,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分布在十五个边疆省区。藏医学是我国少数民族医学中首屈一指的,是广大藏族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从对生理、病理的认识,到整个诊断、治疗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是祖国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掘整理研究藏医学:是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不可缺少的内容。 一、藏医学的发展史 藏医学历史悠久,已有二千五百余年。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也有一千三百余年,它不断总结本民族的医学经验,并吸取了中医学和天竺(印度)、波斯(伊朗)、大食(地中海沿岸诸国)的医学理论,逐步形成具有实践经验、独特理论、民族特色、内容丰富、结构完整的藏医学体系。  相似文献   

9.
中医学现代研究进行了60余年,但还未解决在"真实世界"研究的方法学问题,缺少适用方法是一个关键所在。作者从"脏气法时"研究谈起,指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多数研究忽视了"脏气法时"思想的"脏-时对应"这一重要特征。提出四时脉及其参数是研究"脏气法时"的有效途径,并以日节律研究为例,说明寸口脉及其特征参数是开展中医学现代研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溯源藏医学发展由来,可知其吸收了中医学、吠陀医学、波斯医学、拜占庭医学等多种医学思想,形成独有的理论体系。通过撷取解析《四部医典·秘诀续》所列疾病中涉及针灸的相关内容,对藏医学脉穴体系以及放血、艾灸等外治疗法的特色与应用进行分析,重点介绍火灸法之烙灸、霍尔灸,放血中分离汤、油治法的应用以及交替疗法。同时,以水鼓痼疾、头部创伤所用外治法为例,说明《四部医典》所体现的藏医针灸疗法思路,以期对藏医学针灸疗法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由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中国·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正在试行。依据这一标准,已经对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进行了试点认证。这是我国中医现代高等教育史上第一个本科教育标准和首次认证工作。从教育部对高等教育质量要求、国际医学教育标准化、中医药国际化和中医学自身发展的角度探讨了制定《中国·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及开展专业认证工作的背景。  相似文献   

12.
范仲淹有云:"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对医学亦有深远的影响。儒家的中心思想体现为:崇尚和谐。现在看来儒家思想对医生无论是医风医德,还是医患沟通,或者是指导医师就诊方面,有很大的意义。医学主要是指维护健康和治疗疾病的活动,它关系到人的生老病死,因此学界对医学是"人学"的呼声很高。纵观古代医学与儒家之关系,大家们往往都融医儒于一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解析中医"气一元论"的科学内涵。方法:从现代物理学、生物学、基因学等角度,运用这些学科的现代研究成果,解析了中医"气一元论"的基本内容,揭示了中医学独特的整体思维的科学性。结果:中医学"气一元论"有着坚实科学内涵。结论:现代自然科学间的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是诠释中医内涵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中医学基于中国文化背景源于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其哲学观为有机、辨证唯物主义,以取象思维为主,方法为思辨;西医学基于古希腊文化背景源于400多年前的欧洲,其哲学观为机械唯物主义,以逻辑思维为主,方法为还原分析;量子中医学是中医现代化研究的成果,用量子理论等现代理论转化中医理论而成,其哲学观为有机、辩证唯物主义,以逻辑思维为主,方法为还原分析、综合。中医学的支撑学科为中国古哲学,西医学的支撑学科为经典物理、化学等近代科学学科,量子中医学的支撑学科为量子理论等现代科学学科。中医学诊断以定性为主,西医学和量子中医学诊断以定量为主。中医学和量子中医学以天然中药、针灸等治疗方法为主,主要是调整机体状态治未病;西医学以化学药物、手术等治疗方法为主,主要是直接控制逆施性对抗疗法,治已病。认识三者之间的差异,寻求三者的共同点和可以交融的契合点,对医学研究、临床诊治及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传承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认知思想、诊疗方法、用药技术等,为我国各族人民的健康和繁衍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对于民族医学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的遗失,传承教育的缓慢,民族医学一直局限在不同民族聚居的小范围内使用和传播。基于其重要性,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举措保护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的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胃轻瘫西医诊断包括糖尿病病史,存在持续性嗳气、饱胀、腹痛、厌食、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等,西医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中医将糖尿病归为“消渴病”、“消瘅”范畴,根据糖尿病性胃轻瘫呕吐食物、痰涎诸物或干呕无声的临床特点,归属于“消渴”兼“痞满”、“恶心”、“呕吐”、“反胃”、“积滞”、“胃缓”等范畴,中医治疗包括辨证论治、中药复方、针灸治疗等。未来将新技术、新方法逐步运用到糖尿病胃轻瘫的中西医研究中,找出最佳诊治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学的人文属性,正确看待中医学与西医学的关系。方法:从学科性质、理论基础、思维方式、文化底蕴等多方面对中医学的人文属性进行探讨。结果:中医学具有不同于西医学的明显的人文属性。结论:中医学的人文属性需要独特的研究方法与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已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但中医药国际标准体系尚未建立,影响了中医药进一步良性发展。制定中医药国际标准战略必须掌握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各成员国目前与中医药发展密切相关的技术法规立法现状。笔者通过对ISO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欧洲地区的7个P成员国(Participating countries)国际传统/替代医药(TM/CAM)立法现状的调查发现,包括中医药在内的植物药在各个成员国拥有很大的市场,部分国家的发展环境良好。《欧盟传统植物药指令2004/24/EC》颁布后,欧洲各成员国对植物药产品的注册和管理都比较严格。TM/CAM的从业者数量相对较少,且缺乏对从业人员的高等教育以及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19.
影响中药外用疗效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影响中药外用疗效的因素。方法:从中药材品种、质量及配伍、制剂因素、外用方法、辨证用药、不良反应、外用不足等方面来探讨中药外用疗效的思路。结果:中药来源、加工配伍、剂型及赋形剂、外用方法、辨证用药、外用的不良反应及不足等是制约和提高中药外用疗效的重要方面。结论:发展外治理论,探索外治机制,把特色现代外用剂型用于中药,突出中药外用的特点,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炮制法在中医用药中的作用。方法:从中药炮制是中医用药的特点,是历代中医用药的精华,是保证中医用药安全的措施,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手段,是有助于中医的发展等五个方面论述中医学中的炮制学。结果与结论:说明了中医离不开炮制,中药炮制学在中医学中的运用、地位,中医多学科研究的重要、迫切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