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桂枝汤证分类《伤寒论》第13条云:“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后世称“桂枝四症”,凡病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无问中风伤寒或杂病,均当选用桂枝汤。在《伤寒论》中对于桂枝汤的使用大抵有如下分类: 1、六经表桂枝汤证《伤寒论》六经病证,虽各有其特点,但每一经都囊括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八纲辨证的内容。桂枝汤能调和营卫、解肌散风故凡六经经表之证,多用此方治疗,诸如第12条为太阳中风经表证,第234条为阳明经表证等。 2、表里同病桂枝汤证《伤寒论》表里同病而使用桂枝汤者,有两种情况,其一是表证挟有里实者,治当先解表后攻里,如44条云:“太  相似文献   

2.
何新慧 《河南中医》2014,(5):785-787
《伤寒论》中风的涵义有二,一是指人体感受风邪,或兼夹他邪,而产生多种病证;二是指因外感风邪,或兼夹他邪,而导致的中风证。六经病均有中风,太阳中风发生于疾病的早期阶段,大多导致中风证,即桂枝汤证,亦可致表里同病,甚者以里证为主。阳明、少阳中风均为表里同病,轻者可先治表,或表里双解,重者当随证治之。一般多用桂枝汤。三阴病中风亦用桂枝汤为多,因桂枝汤解表立足于正气,待正气充盈,营卫调和,则事半功倍,不用峻汗,外邪亦除,既保护了正气,又祛除了邪气。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为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一线贯串比较完备地医学巨著。为使系统掌握《伤寒论》的治法,更好指导临床实践,现将《伤寒论》六经病治法概要如下: 一、太阳病篇治法太阳为六经之首,统摄营卫,主一身之表。太阳之为病,多以解表为主,但因有经、腑、变证之不同,故治法亦有差异。 (一)调和营卫法 1.调和营卫,解肌祛风法:桂枝汤→主治太阳中风证。2.调和营卫,解肌祛风,升津液,舒筋脉法:桂枝加葛根汤→主治太阳中风兼项背强几几证。3.调  相似文献   

4.
桂枝汤是《伤寒论》中的第一方,被后世医家称为“群方之冠”,可见桂枝汤在伤寒论中的重要性。桂枝汤是治疗太阳中风证的主方,其功用为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治法遵循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风: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原则,”即辛温发汗解表。究其原因,太阳病是由外邪侵袭肌表,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论治表证,除兼变证及合病三阴外,纯以表证论者,主要有麻黄汤证、桂枝汤证、桂枝麻黄各半汤证、桂枝二麻黄一汤证、葛根汤证、大青龙汤证、小柴胡汤证、柴胡桂枝汤证等,虽统称治表,但具体病位、证治机理、证候表现均有不同,仲景随证选用不同汤方充分体现了分经论治的精神。《伤寒论》认为三阳病皆有表证,非太阳专属,故从太阳、阳明、少阳分经论治表证。太阳表证在皮毛,主方麻黄汤,主药麻黄;阳明表证在肌肉,主方葛根汤,主药葛根;少阳表证在腠理,主方是小柴胡汤,主药是柴胡。  相似文献   

6.
刘承仕 《四川中医》1999,17(4):16-17
“祛风解肌,调和营卫”,是太阳中风的主治原则和方法,这是历代医家,包括目前《伤寒论》各种版本及方剂学所共同的观点。但是,对于为什么解肌却未有哪位注家解释清楚。为此,本文将从中风证的致病原因及病理变化加以分析探讨,从而了解“解肌”的理论依据。1中风与伤寒是伤寒病的两种证型《伤寒论》有关太阳病主要论述了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和太阳温病三大类型。其中太阳温病只作为鉴别于第六条作了简要论述,主要内容几乎全部是论述“中风”与“伤寒”两大类证的沿变及证治,而且在来本《伤寒论·卷第二·痉湿喝脉证第四》明确指出:“…  相似文献   

7.
正《伤寒论》桂枝汤在太阳病中以大量条文论述,堪称"伤寒第一方",在三阴病篇也接二连三提及桂枝的使用,如太阴兼太阳合病条文"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虽桂枝汤为太阳病主方,于太阴兼太阳合病中散太阳之邪,但仲景并未提及太阴病某个方药与桂枝汤连用,以散太阴之湿邪,实则以桂枝汤统太阴兼太阳二病。又如厥阴病篇提到下利,腹满痛,身体疼痛者,其治法为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太阳中风证与桂枝汤之关系。方法:从分析《伤寒论》第12条入手进行分析探讨。结果:①太阳中风证不等同于桂枝汤证,两者大部分相同,但并不是同一证候;②营卫失调是营气对卫气的吸引力不足,卫气对营气的约束力失常;③"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形象生动地表述了太阳中风证恶寒、发热的方式、部位、程度;④桂枝汤是一首无汗能发,有汗能止的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的方剂,同时又是既能治疗外感热病、又能治疗内伤杂病的方剂,并非后世认为是止汗方剂;⑤芍药在桂枝汤中的作用是养营补阴,与桂枝的温阳补卫相呼应,并非后世所说敛汗敛阴。结论:太阳中风证与桂枝汤证两者大部分相同,但并不等同,不是同一证候,不能简单视之,应细细分辨。  相似文献   

9.
太阳中风是太阳病的一大证候类型,桂枝汤则为其主治方。然而《伤寒论》中,桂枝汤应用凡十九见,若仔细研究一下其脉证内容,则会知道又不尽是由风邪感犯太阳所致。由此可见,桂枝汤实际主治的证侯范围,远比太阳中风证大的多,它包括太阳中风证却不与之等同。学习《伤寒论》,研究桂枝汤的功能作用与主治范围,如若不能很好地参透个中意趣,势必狭小其所见而类诸管中窥天。桂枝汤证包括太阳中风证;感犯其他外邪的太阳病,因病机发生转化而成为桂枝汤的适应证,姑可名之曰病机变化后的其他太阳证候;太阳杂病。一、太阳中风证  相似文献   

10.
表虚证分为“中风表虚证”以下称“中风证”)和“气亏表虚证”(以下称“表虚证”),二者类似之处颇多,兹辨析如下。二、病因病机辨析二者均有卫气失常,肌表不固,腠理疏松的病理特点。中风证是因外感风邪,使营卫不和所致。风邪袭人,与卫相遭,卫气不固护肌表而浮起迎邪,复因风性开泄,导致肌腠疏松,营阴不内守而外泄,形成《伤寒论·第53条》所云的“卫气不共荣气谐和”的中风证。气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太阳伤寒表实证、麻黄汤证、表证衄血的内涵。方法:用现代汉语来阐释中国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伤寒论》第35~37条、第46条、第51条、第52条、第55条、第189~191条、第232条、第235条、第264条、第276条等条文中有关太阳伤寒表实证、麻黄汤证、表证衄血的内涵。结果:①太阳伤寒表实证不一定都要用麻黄汤发汗。②麻黄汤所能够治疗的也不一定都是太阳伤寒表实证。③太阳伤寒表实证和麻黄汤证并非是一对一的一个证候的两种表述。④与太阳中风表虚证的病变机理是卫浮营泄,营卫不和,其病理特征是开泄太过不同,太阳伤寒表实证的病变机理就是卫闭营郁,营卫不通,其病理特征是闭合太过,不仅是太阳经的经气不通,同时手太阴肺气也闭塞不通。⑤伤寒表实卫闭营郁的患者,出现汗出是表闭已开,被郁闭的卫阳之气已经敷布,卫闭已开则营郁也随之而通;而出现流鼻血则是肺气已通,被郁闭的营阴已经通畅,营郁既通则卫闭也会随之而开;表闭开通,可以同时通畅肺气;而肺气通畅也同样可以开散表闭;可见汗出和流鼻血同样都是伤寒表实证将解的征兆。⑥同是太阳伤寒表实证,先服药后衄血是卫闭先开,营郁继通;先衄血后服药是营郁先通尔后再开卫闭;单单衄血而愈是营郁通而带动卫闭开。⑦麻黄汤并非仅用于太阳伤寒表实证,同样可以用于外邪初袭的各经表证。⑧麻黄汤是一个退热、解表的有效方剂,不一定局限于脉象浮紧的表实证患者,临床上只要是体质强壮、具有发热的外感风寒的患者均可以使用。结论:有关太阳伤寒表实证、麻黄汤证、表证衄血还需进一步深究。  相似文献   

12.
根据《伤寒论》原文及后世医家的注解,剖析桂枝证与太阳中风证的关系。提出桂枝汤是调和营卫的主方,造成营卫不和的原因除了外感风寒外,尚有其他内外致病因素以及误治变证等;而太阳中风证则仅仅局限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太阳中风营卫不和,是桂枝证的证型之一。因此认为桂枝汤在临床上不仅适用于外感病,也可辨证应用于内伤杂病。  相似文献   

13.
①《伤寒论》原文221条所述早期亦属于外寒内热,客寒包火,与大青龙汤证有相似之处,其脉浮紧、身重、烦躁、喘等症状与大青龙汤证类同,而所不同者,大青龙汤证恶寒、无汗,是外寒初袭,表寒较重;本证则是恶热、汗出,是外邪将尽,里热已炽。大青龙汤证是太阳表寒里热证,而本证是阳明表寒里热证;大青龙汤证以表寒重为主,而本证则是表寒将尽,里热已炽。大青龙汤证治疗以辛温解表,发散表寒,本证宜辛凉清里,清宣里热。②阳明病的初期,应以阳明中风和阳明伤寒为多,但由于阳明经多气、多血的生理特点和阳明病多热、多实的病理特征,阳明中风证和阳明伤寒证多为一过性证候。六经在体表都各有分布,都具有感受外邪的可能性,不独太阳经才能够感受外邪,只是太阳经气,也就是卫气布散于表,所分布的面积较大而偏于外侧、背部等阳位,所以太阳经感受外邪的机会也就远远的高于其它五经,太阳经的病证也以表证为多。  相似文献   

14.
探讨肺胀证治中的六经辨证规律。以六经辨证规律为法则治疗肺胀较脏腑辨证更符合疾病的发展规律,从邪犯太阳、肺失宣肃,邪入阳明、痰热壅滞,邪伏少阳、肺郁气逆,太阴湿困、肺虚痰阻,少阴寒热、水气犯肺,寒热错杂、厥热胜复6个方面探讨肺胀的六经辨证规律。  相似文献   

15.
张一  倪青 《世界中医药》2021,(5):733-737
糖尿病的发生与营卫失调密切相关,其病机从营气论治可结合血虚、血瘀、血浊、血毒等方面,从卫气论治可结合外感、肥胖、消瘦、久坐等方面。桂枝汤作为“仲景群方之魁”,专治营卫失调之病证。结合现代药物药理及临床研究,桂枝汤具有体温双向调节,降血糖,抗炎、抗菌、抗病毒,促汗腺分泌,保护心血管、改善心功能,调节胃肠蠕动等功能。关于糖尿病营卫失调相关疾病,如糖尿病合并外感、糖尿病泌汗功能异常、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及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亦可应用桂枝汤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6.
张琪应用桂枝加芍药汤治疗筋痹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筋痹多是筋脉失养、闭阻不通导致疼痛的一类疾病,其病因不外乎风、寒、湿等邪气闭阻于脉络,从而导致机体失于平和致痹病。张琪教授认为营卫失和是该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故权衡邪正、调营和卫成为筋痹的重要治疗手段。临证中张老师擅用经方,又师古而不泥,在筋痹的治疗上结合病机,以桂枝加芍药汤加减施治,获效良好。  相似文献   

17.
赵慧  全毅  袁红霞 《河南中医》2020,40(2):167-170
太阳烦证有太阳本经郁热不宣导致的烦证和误汗、误吐、误下、误火攻导致的变证,太阳本经烦证有桂枝汤证、麻黄汤证、大青龙汤证和五苓散证,太阳病误治导致的变证有误汗、误吐所致栀子豉汤证、误下所致大陷胸汤证、误用火疗和下法所致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误用汗、下所致干姜附子汤证和误用汗、下所致茯苓四逆汤证。阳明烦证有阳明热证、阳明实证和阳明变证,阳明热证为白虎加人参汤证,阳明实证为调胃承气汤证,阳明变证为栀子类方证和大陷胸汤证。少阳烦证有小柴胡汤证、大柴胡汤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柴胡桂枝汤证和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太阴烦证有小建中汤证和甘草干姜汤证。少阴烦证有少阴寒化证和少阴热化证。厥阴烦证有寒极致烦证和热极致烦证。烦证总病机为热扰心神,但热有虚热、实热之分,临证须审证求因,根据不同病因,抓主证、辨病机,灵活审慎论治方可取得良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伤寒论》太阳病的分类与传经。方法:分析介绍太阳经气的产生、运行和敷布,指出太阳病大致分为伤寒、中风、温病三类。从气机的角度详细分析太阳伤寒和太阳中风。结果:太阳伤寒是气机闭合太过,而太阳中风是气机开泄太过。提出温病的治疗宜忌,以及火法、水法与火逆、水逆的关系。结论:《伤寒论》太阳病的分类与传经对中医理论和临床研究的发展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水字有一,形有三,却病千万。水致病,于不同形态、不同生理机制、不同身体部位皆可发生不同的症状。或渴、或汗、或利、或噎、或咳、或喘、或悸、或烦、或眩、或呕逆、或痞满。足太阳经为阳经之长,循肩背属阳,如天日昭彰司水。太阳病分为太阳经证、太阳腑证和太阳变证,太阳经证主要有太阳中风证与太阳伤寒证,治疗方剂为麻桂类方,代表方为麻黄汤、小青龙汤和桂枝汤;太阳腑证分为蓄水证与蓄血证,治疗方剂为苓桂剂,代表方为苓桂枣甘汤、苓桂术甘汤、五苓散;变证分为烦证、结胸证与痞证,热与水结于胸膈,形成热结无水的状态,为虚烦的栀子豉汤证,热携水气互结于胸膈,则为结胸,形成结胸证,结胸证方剂主要为大陷胸汤(丸)、小陷胸汤(丸)、十枣汤;痞证方剂主要为泻心汤类方,代表方剂有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和甘草泻心汤。太阳病可致病于经腑,内传于少阴,当治以亢其害,使不克伐,承乃制,使生相因。  相似文献   

20.
付琳  向光维  李小会 《吉林中医药》2020,40(1):48-51,55
肾性水肿临床可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疾病。仲景继承《内经》理论,著《伤寒杂病论》并开创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对现代肾性水肿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体系囊括了经络脏腑、气血津液、体质禀赋等理论基础。根据六经辨证理论体系,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理论为基础,结合各经辨证要点,将《伤寒论》六经辨证引入肾性水肿的临床诊疗。拓展六经辨证理论在肾性水肿临床治疗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