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建立痤疮灵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痤疮灵颗粒中的丹参、大黄、补骨脂、葛根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葛根中葛根素的含量。结果薄层鉴别特征明显,阴性对照无干扰,专属性强;葛根素在1.35~43.2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1.0),平均加样回收率100.56%,RSD=2.5%。结论所建立的方法能控制该药品质量。  相似文献   

2.
钩葛定眩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钩葛定眩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钩藤、川芎和丹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葛根素、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葛根素、丹酚酸B的含量,葛根素在5.015~80.240μ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n=6),平均回收率为99.14%,RSD为1.47%(n=9);丹酚酸B在10.04~160.64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n=6),平均回收率为98.86%,RSD为1.58%(n=9)。结论: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操作方便、灵敏度高、结果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钩葛定眩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骆慧琳  谢燕  李国文  张彤  高月求 《中成药》2012,34(9):1720-1725
目的建立参葛颗粒(丹参、葛根、片姜黄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女贞子、片姜黄、葛根、丹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参葛颗粒中葛根素、丹酚酸B。结果女贞子、片姜黄、葛根、丹参的薄层色谱鉴别专属性强;葛根素在0.018~0.48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3.17%,RSD为2.43%;丹酚酸B在0.091~2.015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1.38%,RSD为2.83%(n=9)。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参葛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心舒康胶囊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葛根、川芎、丹参、赤芍进行了定性鉴别研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样品中的葛根素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TLC定性鉴别斑点清晰,灵敏度高,色谱特征明显,专属性强;含量测定葛根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9.72%,RSD为1.49%(n=6)。结论:该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心舒康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葛芩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其中葛根、黄芩和野菊花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检测葛根素。结果本品定性鉴别薄层色谱特征明显,专属性强;葛根素在5.52~55.2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3%,RSD为1.24%。结论该方法可以准确进行定性、定量检测,用于葛芩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升麻葛根颗粒中葛根素的HPLC法含量测定方法.方法:C18色谱柱(4.6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25:75),检测波长为250 nm,体积流量1.0 mL/min;进样体积为20 μ止.结果:葛根素在浓度16.02~160.20 mg/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2%,RSD为0.58%.升麻葛根颗粒中含葛根以葛根素计量不低于3.00 mg/g.结论:该方法可行、重现性好,能有效地控制升麻葛根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复方景葛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处方中红景天、刺五加进行定性鉴别,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对制剂中的总皂苷进行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制剂中的葛根素进行定量测定。结果:TLC能定性检出红景天、刺五加,斑点清晰,且阴性对照无干扰;UV-Vis法测定每100 g复方景葛胶囊中总皂苷的含量为20.897 g(n=3);HPLC法测定葛根素含量在0.0796~1.592 μg线性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9%,RSD=1.54%。结论:所建立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能有效地控制复方景葛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葛芪平渴丸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定性鉴别法(TCL)对葛芪平渴丸处方中葛根、薏苡仁、黄连进行薄层色谱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制剂中葛根素含量的测定方法。结果:薄层色谱(TCL)特征斑点清晰,专属性强,阴性无干扰;葛根素含量在0.196~0.980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n=6),平均回收率为98.68%(RSD=0.68%,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稳定,可用于葛芪平渴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风寒感冒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HPLC测定葛根素的含量,薄层色谱法TLC鉴别方中的葛根、麻黄及陈皮。结果:定量方法简单、准确。葛根素在0.0230~0.5750μg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Y=4428.2X-6.9577,R2=1;葛根素平均回收率98.76%,RSD为1.5%(n=6)。TLC鉴别专属性强,无干扰。结论:本质量标准可有效的控制风寒感冒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复聪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复聪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用TLC法鉴别复聪颗粒中的葛根、丹参、赤芍、枳壳、当归和川芎;用HPLC法对制剂中葛根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薄层色谱鉴别专属性强,分离度好.定量分析中葛根素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412-2.06 g (r=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100.01%,RSD%=1.65%(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靠、准确、专属性强,可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定平喘颗粒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建立平喘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ODS2 C_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00mL加十二烷基磺酸钠0.4g,磷酸调节pH值为4),体积比为(50:50);检测波长为345nm。结果:盐酸小檗碱在0.1854~0.927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结论:该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平喘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
郑巍 《山西中医》2010,26(5):50-51
目的:为进一步控制冠脉宁片的质量,建立HPLC法测定冠脉宁片中葛根素的含量。方法:采用回流提取法制备供试溶液,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葛根素含量,色谱条件:Hypersil BDS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25∶75),检测波长250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20℃。结果:葛根素在0.348 0-1.392 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79%,RSD=0.42%(n=6)。结论:所建立方法简便可行,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冠脉宁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HPLC-ELSD测定益母草颗粒中盐酸水苏碱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HPLC—ELSD测定益母草颗粒中盐酸水苏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HPLC—ELSD),色谱柱为丙基酰胺键合硅胶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冰醋酸(65:35),流速为0.5mL·min^-1,柱温为30℃,载气流速为2.5L·min^-1,漂移管温度为105℃。结果:盐酸水苏碱的线性范围为0.496~4.960μg/mL(r=0.9995,n=6),平均回收率为101.2%(RSD:0.8%,n=9),系统精密度为1.7%。结论:该方法重现性好、灵敏、准确,可作为益母草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4.
浦香兰  李松 《中国现代中药》2014,16(10):834-837
目的:对荔枝核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研究,建立荔枝核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荔枝核配方颗粒中皂苷类成分及原儿茶酸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荔枝核配方颗粒中原儿茶酸的含量.色谱柱为Megres-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1%冰醋酸溶液(5∶95),检测波长为260mm,进样量为10 μL,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结果:薄层色谱法能特异性地鉴别荔枝核配方颗粒中皂苷类成分和原儿茶酸;原儿茶酸的定量测定在0.055 74~0.557 4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100.25% (RSD =2.15%).结论:本方法可准确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且操作简便、灵敏、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原儿茶酸峰达到很好的基线分离,可作为荔枝核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复聪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用TLC法鉴别复聪颗粒中的葛根、丹参、赤芍、枳壳、当归和川芎;用HPLC法对制剂中葛根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薄层色谱鉴别专属性强,分离度好.定量分析中葛根素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412-2.06 g (r=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100.01%,RSD%=1.65%(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靠、准确、专属性强,可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HPLC法对蚁参药酒中大黄素含量的测定进行研究,建立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大黄素的含量。结果:大黄素在3.46~15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9999),平均回收率为98.93%,RSD=0.26%(n=5)。结论:该法简便、灵敏准确、重现性好、结果可靠,可作为蚁参药酒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雄芍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14∶86);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0 nm。结果:芍药苷在0.107 8~2.156 0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26%,RSD为2.06%(n=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雄芍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戴波 《中医药导报》2012,18(11):78-79
目的:建立冠心康颗粒中丹参酮IIA的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Shim-pack VP-ODS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75∶2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0 nm;柱温:35℃;进样量:10μL。结果:丹参酮IIA进样量在0.00710-0.0781μg,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5%,RSD%为1.6%。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可用于冠心康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与修订银黄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应用HPLC法,选用Betasil C18色谱柱(4.6×20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50∶50∶1);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4 nm;理论板数按黄芩苷峰计不少于1500,对银黄颗粒中的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黄芩苷进样量在0.208~1.0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成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n=5);黄芩苷的回收率为99.94%,RSD=0.92%。结论:本方法可对银黄颗粒的主要药味进行准确的定量测定,能更为有效的控制银黄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酸枣仁汤配方颗粒芒果苷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Lichrospher C18柱,乙腈-0.2%冰醋酸水溶液(12:88)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5℃;7:258nm测定酸枣仁汤配方颗粒中的芒果苷。结果:芒果苷的线性范围为0.0976—0.488μg,平均回收率为98.17%(RSD=1.23%,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无干扰,可用于测定酸枣仁汤配方颗粒中芒果苷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