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临床针吸细胞学 (FNAC)不同于脱落细胞学 ,其直接吸取组织的活细胞 ,除可进行一般细胞形态学诊断外 ,尚可进行活细胞的一系列有意义的检查 ,如细胞培养、DNA检测等。临床不能解释的淋巴结肿大者 ,均应考虑行淋巴结FNAC检查 ,以排除恶性肿瘤 ;而对原发肿瘤已确诊者 ,进行肿大淋巴结FNAC检查则可进一步明确肿瘤有无淋巴结转移 ,对确定治疗方案、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笔者对 12 4 6例患者淋巴结进行了FNAC检查 ,同时与 12 1例淋巴结活检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以探讨淋巴结FNAC对临床的诊断和指导价值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  相似文献   

3.
淋巴结肿大是临床常见的体征之一,病因复杂,病种繁多,针吸细胞学(FNAC)已被广泛用于淋巴结病变的诊断。现将本院1996~1998年FNAC诊断的淋巴结恶性病变总结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材料:我科FNAC诊断淋巴结恶性病变共78例,将其中在FNAC检查后4周内做过同一部位活俭的39例作对照观察,作为本组分析材料。病人年龄23~78岁,平均50.5岁,男12例,女27例。本组淋巴结均位于体表,其中颈部19例,锁骨上16例,腹股沟1例,腋窝3例。1.2方法:先暴露病变部位,穿刺部位用75%酒精消毒,用10mL注射器接7号针头,直接刺人肿块…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妊娠期宫颈疾病筛查结果的分析,探讨妊娠期常规进行宫颈疾病筛查的安全性和必要性。方法通过对妊娠期和妇科门诊妇女进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采用TBS诊断分类标准进行细胞学诊断。结果妊娠期感染性病变的发生率为17.74%,鳞状上皮细胞异常3.55%,腺上皮细胞异常0.55%;而非妊娠期感染性病变的发生率为8.60%。鳞状上皮细胞异常4.14%,腺上皮细胞异常0.80%。妊娠期妇女行TCT检查后有22例发生出血,局部压迫后止血。结论妊娠期常规进行TCT筛查是必要的,安全的,妊娠期妇女与非妊娠期妇女宫颈病变发生率相似。  相似文献   

5.
邵萍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2):94-94
目的:探讨淋巴结病变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的准确性。方法:对我院2008~2009年172例淋巴结病变患者的淋巴结做细针穿刺,取得组织制片,瑞氏-姬姆萨染色,显微镜观察作出细胞学诊断,并与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作比较。结果:细针吸取细胞学诊断在淋巴结病变患者中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符合率达到89.2%。结论: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可为淋巴结病变患者提供安全、快速、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联合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疾病筛查的意义及临床价值,并且对于联合诊断的优点进行了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0月到2011年10月两年内在我院就诊的1000例妇女行TCT、阴道镜检测和宫颈活检组织学检查,比较TCT对宫颈细胞异常的检出率以及TCT检测联合阴道镜对H宫颈疾病的检出率,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结果TCT的检出率为21%,TCT联合阴道镜的总检出率为37.0%,组织学阳性病例检出率41.9%,组织学阴性病例检出率4.5%,两者联合检测率高于TCT单独检出率,呈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并且以病理学为金标准的基础,联合检查的检出率更加符合病理学结果,P〉0.05。结论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联合阴道镜检查是筛查早期宫颈病变的最佳选择,能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早发现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液基薄片技术应用于胸腹水细胞学诊断的价值。方法:同一标本应用传统制片(CP)和液基薄片技术制作涂片,常规染色,并在显微镜下做比较。结果:诊断结果薄片阳性率、阴性率均高于传统制片,可疑、不满意涂片均低于传统制片,但只有不满意标本薄片与CP存在显著性差异;CP和薄片形态特征时比,薄片各方面质量均好于CP,且阅片时间明显缩短。结论:薄片和CP在捡出率没有明显的区别,应用薄片技术制片质量提高,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应用薄片技术阅片时间减少,提高工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且可以重复制片。作特殊染色及免疫细胞化学等工作。其特点:成本较高,制片劳动强度稍大,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液基细胞学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和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1 a内做宫颈病变诊断的调研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三阶梯疗法的临床意义。结果阳性病例31例占10.20%,ASCUS 67例占22.04%,LSIL 31例占3.62%,CA 3例占0.99%。结论液基细胞学检查可显著提高宫颈病变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而宫颈病变三阶梯式诊治法避免了不必要的宫颈锥切,减少了宫颈病变的过度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阴道镜联合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在宫颈病变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行TCT活检者330例作为观察组,行阴道镜下活检者310例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均行病理组织检查,比较2组检查诊断符合率。结果 TCT与病理学比较,宫颈癌(UCC)病理阳性检出率93.8%,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检出率90.7%,非典型鳞状细胞(ASUS)检出率18.4%,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检出率48.4%,漏诊率为6.1%。阴道镜与病理学比较,UCC病理阳性检出率100%,HSIL检出率90.9%,LSIL检出率88.9%。结论采用TCT检查能较早筛查出宫颈病变,检出率高于阴道镜,有利于早期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的早发现及治疗,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薄层基液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6月在我院妇科门诊进行宫颈癌筛查的女性患者3 656例。患者均先进行薄层基液细胞学检查,对于检查结果诊断为阳性患者则再进行阴道镜下活检以完成组织病理学确诊。结果:薄层基液细胞学检测患者中,呈阳性132例,阳性检出率3.61%。对阳性患者进行阴道活检后其基液细胞学和组织病理学诊断符合率:LSIL病变22例(78.57%);HSIL病变12例(85.71%);SCC病变6例(100%)。结论:采用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对宫颈癌和癌前病变进行筛查,其能够明显提高标本质量和宫颈病变检出率,同时与组织病理学对照的诊断符合率较高,可进一步推广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和分子病理学检测宫颈HPV高危型(16/18型)感染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价值,评价原位杂交技术对宫颈癌前病变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液基细胞学检查和原位杂交检测方法对妇科门诊和住院的3876例女性患者,进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和高危型HPV DNA检测,判定液基细胞学检查和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相关性,以宫颈活检的组织病理学结果为确诊标准。结果:3876例患者均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患病率6.11%(237/3876例,低度病变以上),其中,LSIL2.71%(105/3876例),HSIL2.92%(113/3876例),SCC0.49%(19/3876例)。218例患者HPV-DNA16/18检出率为47.25%(103/218例),其中CINⅠ16.67%(15/90例)、CINⅡ48.43%(31/64例)、CINⅢ91.11%、(41/45例)、SCC84.21%(16/19例);CINⅠ、Ⅱ、Ⅲ与SCC之间HPV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TCT检测宫颈病变客观、准确,HPV-DNA16/18型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特异度、敏感度提高;二者协同使用对宫颈癌的筛查具有早期、敏感、特异的特点,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早期干预提供了实验室依据,此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四君子汤总多糖(SJZPS)对化疗荷瘤小鼠脾脏、派氏结(PPs)、肠系膜淋巴结(MLNs)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肿瘤模型组,环磷酰胺(CY)化疗组和四君子汤总多糖治疗(CY+SJZPS)组。CY组和CY+SJZPS组每天腹腔注射CY20 mg.kg-1,CY+SJZPS组同时灌胃SJZPS 1g.kg-1,连续给药9 d。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小肠PPs和MLNs中T、B淋巴细胞比例、活化水平以及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SJZPS能提高肠道PPs中B淋巴细胞的比例和活化水平,降低MLNs中CD4+/CD8+的比值,改善化疗所致的肠道黏膜免疫损伤;SJZPS能提高化疗荷瘤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中B淋巴细胞的比例,及T、B淋巴细胞的活化水平,同时降低CD4+/CD8+的比值以改善化疗荷瘤小鼠系统免疫功能,其中SJZPS对B细胞的作用更加明显。结论 SJZPS能有效拮抗化疗药物所致的小鼠肠黏膜免疫功能损伤,同时对整体免疫功能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甲状腺肿物的细针吸取细胞(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togy,FNAC)结合膜式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查作出评估。方法:细针吸取组织,涂片,并将针筒内剩余穿刺物全部冲洗至TCT样本液中,微电脑控制完全自动纸片,HE染色,同时与有病理组织对照的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行FNAC结合TCT检查,且有组织学对照的103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诊断符合率高达88.3%。结论:甲状腺肿物FNAC结合TCT诊断符合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周娜 《光明中医》2021,36(2):175-177
目的 评价慢性胃炎用荜铃胃痛颗粒辅助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抽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不同的治疗措施作为分组依据,将其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用常规疗法治疗,基于此,试验组加用荜铃胃痛颗粒辅助治疗,对比胃镜检查恢复正常时间及胃脘灼痛消失时间、临床症状评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抗痨颗粒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淋巴结结核的疗效。方法:对52例重症淋巴结结核患者采用抗痨颗粒与西药抗结核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疗程1年。结果:有效率100%,能明显缩小肿大淋巴结,并且为手术彻底清除病灶创造条件。结论:抗痨颗粒联合西药对重症淋巴结结核有明显的疗效,并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治疗重症淋巴结结核。方法:口服消疬膏、异烟肼、乙胺丁醇、利福平,静脉用药左氧氟沙星,最终手术切除淋巴结结核病灶。结果:69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通过对69例重症淋巴结结核的治疗,认为在有效中西医结合抗痨的基础上,行结核病灶广泛切除术,争取手术切口一期愈合,可缩短疗程,减少复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自拟化痰清肺方治疗脑梗死合并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自拟化痰清肺方。结果:治疗组有效率 92.5%,对照组有效率为 8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热、咳嗽缓解、肺部音改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 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化痰清肺方治疗脑梗死合并吸入性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现代研究进展迅速,中医对血液病的认识也逐渐完善。相比较于单纯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病在增效减毒、克服耐药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强化现代中西医结合诊疗血液病的思维培养和临床实践十分必要。传统授课法在血液病教学上存在课时少、内容粗浅等弊端,转换教学模式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南方医院中医科在血液病临床教学中,采取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结合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实行中医特色的师带徒等方式,同时开展线上教学。多种模式结合的复合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及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甘草是中医中药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在方剂中应用极为广泛,也在西医药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治疗多种疾病。研究主要探讨甘草的功用。方法总结甘草从古至今的运用及演变,从甘草在方剂中的运用,甘草的君臣佐使及用量考究,阐述甘草治疗中医病症的功效;从甘草在西医药理中的作用,讲述甘草在西医病症中的应用。结果甘草在中西医治疗疾病中均有疗效。结论甘草应用广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眩晕是目前医学界无法客观定义和测量的一个很有挑战性的常见的主观症状。就眩晕中西医结合中的若干临床问题进行阐述,包括眩晕的涵义和鉴别诊断;眩晕的病因病机;眩晕的诊断流程及临床诊断类型;眩晕的治疗原则,以期为眩晕的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治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