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科研文献、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各医学数据库,并进行计量学分析。从文献中筛选出针灸药物结合治疗的中风后抑郁症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药物治疗的中风后抑郁症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Meta分析。结果:通过对分析得出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文献在逐年增多,多以抑郁症和中风诊断标准综合进行准断。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P<0.05)。结论: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受人们关注,相关文献较多,为临床提供了大量资料。药物结合针灸治疗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但其研究方法尚不完善,仍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医药结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09年1月到2011年4月期间,我院共有5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实验组进行中医药结合针灸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输液结合针灸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结论:中医药结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能化瘀祛痰,通经活络,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常佩 《中医临床研究》2014,(30):120-122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科研文献、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各医学数据库,并进行计量学分析.从文献中筛选出针灸药物结合治疗的中风后抑郁症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药物治疗的中风后抑郁症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Meta分析.结果:通过对分析得出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文献在逐年增多,多以抑郁症和中风诊断标准综合进行准断.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P〈0.05).结论: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受人们关注,相关文献较多,为临床提供了大量资料.药物结合针灸治疗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但其研究方法尚不完善,仍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医针灸结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中风偏瘫患者30例,在治疗前进行CT、MRI排查确诊。采用数字排列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常规针灸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复疗法治疗。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运动功能以及运动完成时间和手臂握力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周以及治疗后5周,观察组的运动功能以及运动完成时间和手臂握力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针灸结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康复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针灸辅以运动疗法对40例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治愈率75%,有效率97.5%。结论:针灸配合康复运动疗法对治疗中风后遗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
灯盏细辛注射液配合针刺推拿治疗中风后遗症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峰 《河南中医》2009,29(11):1124-1125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配合针灸推拿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灯盏细辛注射液静滴并配合针灸推拿治疗,15d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静滴并配合针灸推拿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50例处于中风恢复期14天至1个月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针灸结合康复训练组、单纯针灸组和单纯康复训练组,分别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治疗,分析比较治疗效果。结果:针灸结合康复训练组患者的痊愈率显著高于单纯针灸组和单纯康复训练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三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结合近年来相关文献中中风的治疗方法,探讨了针灸加康复疗法如何应用于中风治疗,认为这种治疗方法对于中风治疗中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本文立足文献,论述了针灸加康复疗法中风治疗的主要方法,提出了相关问题,并对这一治疗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目的:浅析针灸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对VFS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电脑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常规康复治疗纳入对照组,针灸康复疗法治疗纳入研究组,比对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在治疗后明显升高VFSS评分,降低NIHSS评分(P<0.05)。结论:使用针灸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有利于改善吞咽功能,缓解神经功能缺损,提升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方法:68例中风后遗症患者纳入研究,分为针灸结合推拿的治疗组,及单纯针灸的对照组,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8.24%,对照组为73.5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全血还原粘度和RBC压积水平治疗组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针灸结合推拿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对血液流变学改善明显,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头针治脑中风的研究进展。方法:本文检索CNKI、万方、维普等中文数据库关于头针治疗脑中风的有关文献及近年临床研究,通过系统的比较和总结阐述头针治疗中风近年来的进展。结论:头针对脑中风的治疗取得了肯定的疗效,从多方面阐释了头针疗法治疗脑中风的疗效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位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80例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8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针灸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基本治愈50例,显著进步7例,进步4例,无变化19例,有效率为76.3%;治疗组基本治愈60例,显著进步12例,进步3例,无变化5例,有效率为93.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各项指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疗效显著,从脑卒中发病到完全康复各个阶段进行针灸治疗,有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恢复,从而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从最近两个海外学者关于中风疗效的辩论引中出西方国家对中国针灸临床科研的怀疑甚至否定态度,认为针灸对于中风康复和疼痛的治疗是没有依据的.借此介绍了西方常用的针灸临床科研方法,尤其是盲法的设计:安慰针灸和假针灸.提出几点设想供国内的同行们参考,并呼吁国内的同行对此问题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足针配合项针治疗重型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足针疗法治疗重型脑卒中,有吞咽困难或失语患者配合项针治疗。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结论:足针配合项针治疗脑卒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眼针与扶偏汤结合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法,将60例患者分为眼针疗法结合自拟扶偏汤治疗组和单纯眼针疗法对照组(对照组),治疗组每日行眼针疗法1次,早晚服中药2次。对照组单纯使用眼针疗法每日1次。以Fugl-Meyer评估运动功能。以"日常生活活动(AOL)能力量表"评估日常活动能力,治疗3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运动功能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日常活动能力评价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针配合扶偏汤在中风偏瘫治疗上,更有利于发挥眼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临床研究与机制研究方面对近九年有关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研究报道进行综述,从中药治疗(辨证论治、成分治疗),针灸治疗(头针、体针及电针)等方面进行阐述。通过大量临床研究证实:方药、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盐酸美金刚治疗中风后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中风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联合盐酸美金刚治疗组(31例)和单纯针刺治疗组(31例),盐酸羡金刚初始剂量5 mg/天,1周后增至10 mg/天;针刺治疗选“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金津、玉液舌下点刺出血,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汉语失语症检查法”评分及两组之间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95% CI=78.55%~99.20%);对照组为68.97% (95% CI =52.12%~ 85.81%),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2.990 2,P=0.004 8);治疗组较对照组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语言积分参数(t=13.147 1,P<0.01).结论:针刺联合盐酸美金刚治疗中风后失语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针刺疗法,其收益为OR =0.15(95% CI =0.03 ~0.80),NNT =4(95% CI=2.26~20.04).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建立中国卒中单元的模式。方法:从卒中单元的特征、在国内发展现状、针灸治疗原则与卒中单元相通性等方面,论述针灸在卒中单元中的作用。结果:卒中单元融入针灸特色,提高了临床疗效。结论:针灸在卒中治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的作用,应该充分发挥针灸在卒中治疗中的作用,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卒中单元。  相似文献   

19.
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综合近十几年来针灸在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中的运用情况,认为针灸及其综合疗法,对本病均有良好的疗效;指出了针灸治疗本病研究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温针灸、普通针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治疗组和普通针刺对照组各40例。2组同取关元、中极、天枢、足三里、三阴交、太冲,普通针刺组不加温针灸。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症状、体征方面的改变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7.5%(P〈0.05);且治疗组在痛经、腰骶痛、肛门坠胀、月经不调、性交痛、不孕症等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