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刺蒺藜总皂苷对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及其机理。方法:6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刺蒺藜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甘利欣对照纽和空白组,分别以相应剂量药物灌胃7d,然后以雷公藤多苷灌胃1次造模,观察小鼠血清AIJT、AST水平变化及肝组织Caspase-3表达情况。结果:刺蒺藜总皂苷可有效降低小鼠血清ATJT、AST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并使肝组织Caspase-3表达降低,尤以高、中剂量组效果最佳。结论:刺蒺藜总皂苷对雷公藤多苷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具有较好保护作用,其机理与降低Caspase-3表达、抑制肝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橄榄解酒饮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肝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白酒灌胃法造模.5天后取肝组织制作电镜切片并观察。结果:橄榄解酒饮组的肝细胞线粒体结构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恢复,没有肿大及功能下降。肝细胞分泌产生蛋白质的能力及核酸代谢明显优于模型组,脂滴情况明显减轻,以大剂量组最为显著。结论:橄榄解酒饮能明显保护肝细胞线粒体,促进细胞代谢,增强细胞功能,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清热祛湿益气法(QSYF)对Con A诱导肝损伤小鼠肝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QSYF 低、中、高剂量组,予双蒸水(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或QSYF药剂(QSYF不同剂量组),连续灌胃7 d,空白对照组注射等量无菌PBS溶液,其他组静脉注射Con A复制肝损伤模型,6 h后立即解剖肝脏,同部位取肝组织,进行电镜观察.结果模型对照组肝细胞出现许多细小脂滴, 内质网、线粒体数目明显减少,线粒体肿胀,嵴模糊.核表面发芽现象并异染色质电子密度增高.QSYF各组均无核表面发芽等现象,且随QSYF药液剂量增大上述病变明显减轻.结论 QSYF对Con A诱导的肝损伤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4.
黄芩苷对小鼠四氯化碳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黄芩苷(Baicalin)对四氯化碳(CCl4)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50只小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组、模型组、黄芩苷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黄芩苷各组分别按0.25、0.50、1.00g·kg-1剂量给小鼠皮下注射黄芩苷注射液,其余两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6天,末次给药后2小时,除正常组外,各组腹腔注射0.1%四氯化碳石蜡油溶液,24小时后摘眼球取血,处死小鼠,测定小鼠血清、肝脏组织中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取肝组织制片,电镜观察肝组织结构(主要线粒体和内质网)的变化。结果:黄芩苷各剂量组小鼠血清中ALT活性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0.01),肝组织中ALT活性较模型组均明显升高(P〈0.01);肝细胞内线粒体及内质网结构受损伤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小鼠皮下注射黄芩苷对四氯化碳致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夏瑾瑜  贾学平  程良斌 《中医杂志》2004,45(3):220-221,223
目的:观察肝脂康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高脂饮食造成脂肪肝动物模型,以东宝肝泰作对照,观察模型大鼠肝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高脂饲料模型组大鼠肝细胞脂变严重,出现炎症浸润、变性、坏死,电镜可见线粒体变形、肿胀,内质网扩张等超微结构变化.治疗后,肝脂康治疗组肝细胞超微结构有显著恢复,脂变程度明显减轻.同时病理观察结果显示,在使大鼠脂肪变性恢复正常方面,肝脂康胶囊优于东宝肝泰(P<0.05).结论:形态学观察证实肝脂康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橄榄解酒饮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肝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白酒灌胃法造模 ,5天后取肝组织制作电镜切片并观察。结果 :橄榄解酒饮组的肝细胞线粒体结构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恢复 ,没有肿大及功能下降 ,肝细胞分泌产生蛋白质的能力及核酸代谢明显优于模型组 ,脂滴情况明显减轻 ,以大剂量组最为显著。结论 :橄榄解酒饮能明显保护肝细胞线粒体 ,促进细胞代谢 ,增强细胞功能 ,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机理及保肝解毒颗粒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以相应剂量药物灌胃5天,再以雷公藤多苷灌胃造模,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白介素18(IL-18)水平及肝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模型组IL-18明显升高,肝细胞凋亡严重;保肝解毒颗粒可有效降低ALT、AST和IL-18水平,并使肝细胞凋亡程度明显减轻。结论雷公藤多苷所致的急性肝损伤与IL-18和肝细胞凋亡密切相关;保肝解毒颗粒可通过降低IL-18水平、抑制肝细胞凋亡等起到防治肝脏损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不同类型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及保肝解毒颗粒的干预机理。方法:160只小鼠随机分为雷公藤多苷、异烟肼及四环素组各50只,空白对照组10只。各实验组再分为单纯模型组,保肝解毒颗粒大、中、小剂量组和甘利欣对照组,每组10只。分别以相应剂量药物灌胃5天,然后以雷公藤多苷、异烟肼及四环素灌胃1次造模。检测小鼠血清白介素-18(见-18)水平及肝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雷公藤多苷和四环素模型组小鼠血清IL-18水平分别为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肝细胞凋亡程度严重,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保肝解毒颗粒中、小剂量可使雷公藤多苷模型小鼠IL—18水平明显降低,大、中剂量可使其肝细胞凋亡显著减轻;保肝解毒颗粒各剂量均可使四环素性模型小鼠IL-18水平明显降低,小剂量可使其肝细胞凋亡程度明显减轻。异烟肼模型组及各观察组小鼠血清IL-18水平均无明显变化,肝细胞凋亡程度较轻,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机理有所不同;雷公藤多苷和四环素所致的急性肝损伤与IL—18和肝细胞凋亡密切相关:保肝解毒颗粒可通过降低血清IL-18水平、抑制肝细胞凋亡等起到防治肝脏损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七宝美髯丹对老年小鼠扣带回超微结构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中药抗衰益智的复方对扣带回神经元的干预作用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以电镜形态学观察,探讨七宝美髯丹对老龄小鼠(15月龄)扣带回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与老年组比较,参七汤组神经元脂褐素含量减少,细胞膜、核膜及线粒体结构清晰,含丰富的核糖体与粗面内质网。老年对照组粗面内质网脱颗粒,胞浆聚集,脂褐素电子密度增大,核糖体与粗面内质网减少,神经元与线粒体平均密度降低,线粒体平均体积明显增加且肿胀,甚至空泡化。结论:推测线粒体在衰老退行性变时,其代偿机制可能发挥重要作用。衰老能引起老龄小鼠扣带回超微结构异常,七宝美髯丹对此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联合二甲双胍对衰老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肝脏糖脂代谢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诱导自然衰老小鼠制作衰老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实验小鼠分为衰老对照组、衰老糖尿病模型组、二甲双胍治疗组、黄芪多糖+二甲双胍治疗组,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连续60 d。测定小鼠体质量、摄食、饮水、空腹血糖变化,HE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形态学,糖原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糖脂代谢,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小鼠肝组织细胞超微形态。结果与衰老对照组比较,衰老糖尿病模型组空腹血糖明显升高、体质量减轻、摄食和饮水明显增加(P0.05)。与衰老糖尿病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空腹血糖明显降低、体质量增加、摄食和饮水明显减少(P0.05)。HE染色显示,与衰老对照组比较,衰老糖尿病模型组肝组织病变、坏死严重,各给药组较模型组明显改善,其中黄芪多糖+二甲双胍治疗组肝组织结构改善最明显。糖原染色与油红O染色显示,衰老对照组糖原、脂滴含量较少,衰老糖尿病模型组糖原、脂滴含量明显增多;与衰老糖尿病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肝组织糖原和脂滴含量均显著减少(P0.05),且黄芪多糖+二甲双胍治疗组效果更明显。透射电镜观察显示,衰老糖尿病模型组较衰老对照组肝组织细胞线粒体、内质网损伤严重,各治疗组较模型组明显缓解,且黄芪多糖+二甲双胍治疗组效果更明显。结论黄芪多糖+二甲双胍可通过对肝组织细胞线粒体及内质网的保护作用,改善衰老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的肝脏糖脂代谢。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柴胡总皂苷醇洗脱物(81.9%)单次给药致小鼠肝毒性的时毒、量毒关系。方法:取小鼠按不同时间点和不同剂量分组,观察小鼠死亡情况和毒性反应,检查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计算肝、脾、胸腺脏器指数,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形态变化。结果:"时-毒"关系研究表明:按柴胡总皂苷含量计算,小鼠单次灌服74.5 mg/kg的柴胡总皂苷醇洗脱物后,小鼠血清ALT、AST均在给药后1~2 h达到高峰,48 h开始恢复,72h恢复近正常值;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检查显示柴胡总皂苷醇洗脱物给药8~24 h后可对肝组织产生明显损伤。"量-毒"关系研究表明:与正常组比较,柴胡总皂苷醇洗脱物不同剂量组(按柴胡总皂苷含量计算,分别为74.5,59.6,47.7,38.2,30.6,24.5 mg/kg)对肝组织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且随着剂量增大,ALT、AST升高显著,呈剂量依赖关系;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检查显示柴胡总皂苷醇洗脱物不同剂量组小鼠肝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水肿和脂肪变性,其中高剂量组甚至出现片状坏死、小叶结构不清。结论:小鼠单次灌胃等生药量不等总皂苷含量的柴胡总皂苷醇洗脱物造成的急性肝损伤明显重于粗品,并呈现一定的时毒、量毒关系。  相似文献   

12.
Lu J  Ge GL  Zhang HL  Yin ZZ  Li ZG  Zhang X  Wu ZW  Guo MW  Zhang LF  Zhao BX 《针刺研究》2011,36(1):32-35
目的:从艾灸对肝糖原和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艾灸消除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模型组和艾灸组,每组11只。采用21 d力竭游泳方式制作运动性疲劳模型。从第1天造模起即用艾炷灸双侧"足三里"穴,每穴各3壮,隔日1次,共灸11次。采用蒽酮法检测肝糖原,并观察电镜下肝细胞超微结构。结果:与安静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肝糖原含量显著降低(P<0.01);艾灸组与模型组比较,肝糖原含量显著增高(P<0.05)。电镜观察显示模型组肝糖原稀疏、减少,肝细胞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结构不清晰;而艾灸组肝糖原较丰富,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结构基本清晰。结论:艾灸消除运动性疲劳的部分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肝糖原含量、促进血糖的稳定,并改善肝细胞的超微结构、缓解肝细胞损伤而实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川续断皂苷Ⅵ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降脂作用。方法利用高脂饲料建立ob/ob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并给小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30,60,120 mg/kg)的川续断皂苷VI,连续4周后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同时观察其对小鼠体重、肝指数和肝组织病理学的影响。利用油酸(oleic acid,OA)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发生脂肪变性,通过荧光染料Bodipy 493/503染色检测川续断皂苷VI对细胞内脂滴沉积的影响。结果在ob/ob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中,川续断皂苷Ⅵ高、中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TC、TG、LDL-C水平,增加HDL-C水平。川续断皂苷Ⅵ高剂量组可明显降低ob/ob小鼠体重、肝指数,减轻肝组织中肝细胞的脂肪变性。此外,川续断皂苷Ⅵ对HeG-2细胞中脂滴形成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川续断皂苷VI具有明显的降脂做用,可明显改善肝细胞脂肪变性,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然衰老大鼠血清皮质酮(CORT)含量和海马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及补肾方左归丸和右归丸的作用,探索补肾方延缓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SPF级雄性自然衰老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老年组、左归丸组和右归丸组,每组15只;另设青年组15只,共4组。青年组大鼠常规喂养至5月龄,老年组大鼠常规喂养至24月龄,普通饮食、饮水;从20月龄开始,左归丸组和右归丸组大鼠均按6.75 g/(kg·d)生药量食用饲料,连续给药4个月,每周停药2天。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CORT含量;透射电镜观察海马齿状回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结果:与青年组比较,老年组大鼠血清CORT的含量显著升高,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细胞线粒体参数体密度(Vv)、比表面(δ)、比膜面(δm)和神经细胞突触小泡Vv及突触内线粒体Vv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老年组比较,左归丸组大鼠血清CORT含量显著降低,左归丸组和右归丸组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细胞线粒体Vv、δ、δm和海马神经细胞突触小泡Vv及突触内线粒体Vv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然衰老大鼠血清CORT含量增高,海马神经细胞出现能量代谢的结构改变,补肾方左归丸和右归丸均可通过降低自然衰老大鼠血清CORT含量、改善其海马神经细胞能量代谢的结构变化而延缓衰老。  相似文献   

15.
实验大白鼠分三组:肝损伤组给予四氧化碳(CCl_4);治疗组除给 CCl_4外,用肝炎Ⅲ号煎剂灌胃共7日;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自来水灌胃。结果治疗组与肝损伤组相比,肝小叶损伤区域缩小,肝细胞中脂滴减少,细胞核增大,RNA 及核仁增多,糖原增加,SDH,G-6-Pase 活性增强,粗面内质网恢复平行排列,线粒体形态结构恢复,数量增加。表明肝炎Ⅲ号对肝损伤有修复作用,其机理可能是通过阻止内质网的损伤,促进蛋白质合成及解毒作用,恢复肝细胞的功能;并促进酐细胞再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玉米须总皂苷对链脲佐菌素所致大鼠糖尿病模型肾脏和胰脏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造大鼠糖尿病模型,通过观察肾脏、胰脏超微结构的改变,探讨玉米须总皂苷不同剂量(200,100,50 mg.kg-1)对该模型大鼠血糖及肾脏和胰脏组织的影响。结果:采用尾静脉注射STZ的方法成功复制出大鼠糖尿病模型。与模型组比,高、中剂量玉米须总皂苷和二甲双胍均可显著降低第30天血糖(P<0.01);各剂量玉米须总皂苷和二甲双呱均显著对抗链脲佐菌素对胰岛细胞的损伤;二甲双胍、高、中剂量玉米须总皂苷均可显著升高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体密度(Vv)、比膜面(δm)、常染色质Vv(P<0.01),均可显著降低比表面(δ)、核δ、异染色质Vv(P<0.01);低剂量玉米须总皂苷可明显增加近曲小管上皮细胞Vv(P<0.05)。结论:玉米须总皂苷有较好的降糖作用,对链脲佐菌素致糖尿病大鼠模型所引起的肾脏、胰脏损伤有较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类似于人类饮食习惯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盐水组和模型组,每日盐水组灌胃生理盐水,模型组灌胃高脂乳剂,观察不同时间大鼠血脂四项、肝总胆固醇(TC)、肝甘油三酯(TG)以及肝脏病理结构的变化。结果:第3周模型组血TC、血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高密度脂蛋白(HDL-C)、肝TC、与盐水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病理结果示:肝细胞明显水肿,部分肝细胞胞浆内出现大小不等的脂滴,呈部分肝细胞脂肪变性;第8周模型组血TC、LDL-C、HDL-C、肝TC、肝TG与盐水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肝细胞内脂滴数量增加,部分肝细胞再生;第10周模型组血TC、血LDL-C、肝TC、与盐水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肝内灶片状肝细胞脂肪变性,肝小叶中央区肝细胞脂肪变性严重,出现肝细胞点状坏死。模型组肝脏指数均小于盐水组(P<0.01)。结论:用高脂乳剂灌胃wistar大鼠建立脂肪肝动物模型,模仿人类的饮食习惯模型稳定。  相似文献   

18.
大承气汤对大鼠实验性肠梗阻治疗作用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实验性肠梗阻大鼠肠道粘膜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受累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微绒毛减少,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明显减少,间质明显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增多。大承气汤能明显改善肠梗阻时小肠组织超微结构的损伤,降低嗜中性白细胞的数量,促进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功能和形态恢复。结果提示:大承气汤改善肠梗阻大鼠小肠粘膜超微结构的病变是其增强肠道防御屏障功能作用的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逍遥散对雷公藤多苷连续灌胃5周所致大鼠肝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将31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雷公藤多苷组、雷公藤多苷+逍遥散组(治疗组)、雷公藤多苷+逍遥散提前用药1周组(防治组)。雷公藤多苷按37.5 mg·kg~(-1)灌胃给药,逍遥散(水煎剂)按19.270 g·kg~(-1)灌胃给药。首先防治组每天上午8:00~9:00灌胃逍遥散,其他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1周后,雷公藤多苷组每天上午8:00~9:00灌胃雷公藤多苷混悬液;治疗组和防治组每天上午8:00~9:00灌胃逍遥散,2 h后再灌胃雷公藤多苷混悬液,给药持续5周。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化学法检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微量丙二醛(MDA)水平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测肝组织IL-6,IL-1β,TNF-α阳性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雷公藤多苷组炎细胞浸润,肝细胞水肿,肝血窦受挤压变窄,肝板变宽,肝细胞出现明显坏死,血清IL-1β,IL-6,TNF-α,ALT,AST,MDA水平显著升高(P0.01),GSH-Px,SOD水平明显下降(P0.05,P0.01),肝组织IL-6,TNF-α,IL-1β阳性表达显著增强(P0.01);与雷公藤多苷组比较,治疗组与防治组大鼠肝组织少部分炎细胞浸润,水肿减轻,部分细胞紊乱,血清IL-1β,IL-6,TNF-α,ALT,AST,MDA水平显著下降(P0.01),GSH-Px,SOD水平明显升高(P0.05),肝组织IL-6,TNF-α,IL-1β阳性表达均显著减少(P0.01),且防治组疗效更好。结论:逍遥散在一定程度上能明显缓解雷公藤多苷所致长期肝毒性,且提前预防性给药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粗叶悬钩子总生物碱对肝细胞凋亡及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粗叶悬钩子总生物碱处理组和阳性药对照组.采用CCl4腹腔内注射建立肝损伤大鼠模型.应用TUNEL检测各组肝组织的凋亡指数,电镜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结果:粗叶悬钩子总生物碱处理组与阳性药对照组的大鼠肝细胞超微结构损伤程度、肝组织中凋亡指数,均分别较模型组显著减轻与下降.结论:粗叶恳钩子总生物碱能明显减轻肝细胞超微结构损伤,抑制肝组织中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