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心力衰竭和心房纤颤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住院的心脏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76例心脏病患者中,单纯心房纤颤组年龄较轻,女性比例较其它组大;阵发性房颤发生率低,且只在单纯心房纤颤者中;在总的心力衰竭658例中,合并心房纤颤263例,占39.97%;在总的心房纤颤361例中,合并心力衰竭263例,占72.85%.房颤者左房内径大,心衰者左室内径大.两者共存时左室射血分数降低,且脑卒中发生率高.结论心力衰竭与心房纤颤互相影响,互相加重,治疗要两者兼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的近期预后。方法比较急性心肌梗死心房颤动组21例和非心房颤动组113例的心力衰竭及住院病死率。结果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纤颤的心力衰竭发生率(67%)及死亡率(38%)均明显高于非心房纤颤组(31%、13%,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近期预后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房纤颤时静脉联用胺碘酮和毛花甙C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房纤颤患者64例,所有病人均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加用毛花甙C,观察组32例在此基础上再加用胺碘酮,对比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在心室率控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改善心功能方面与对照组无差异.结论:胺碘酮可安全地应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房纤颤的患者,且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慢性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4例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慢性心房纤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研究表明,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慢性心房纤颤特点明显,心房纤颤转复成功率高,心功能随心房纤颤复律及快速心室率减慢,可得到明显改善。结论胺碘酮可作为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慢性心房纤颤转律及长期维持窦律有效而安全的首选药物,但维持剂量应个体化,以最低有效剂量为宜,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内径变化与心房纤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6例为一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房纤颤的患者50例为一组,两组均行心脏超声检测,检测左房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结果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房纤颤的患者左房内径明显高于单纯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房内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房纤颤患者射血分数明显低于单纯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房内径与心房纤颤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预激综合征患者合并心房纤颤,虽不如合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那样常见,但亦并非罕见.由于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纤颤时,心室率极为快速,容易引起血压下降,心力衰竭,并有引起心室纤颤的危险;在治疗上与一般的快速型心房纤颤有原则上的区别;另外,不典型的患者,心室率可不很快,这时容易误诊为心房纤颤合并完全性左  相似文献   

7.
李莺 《江西医药》2010,45(2):101-103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与心房纤颤的关系。方法选取2006年5月~2007年9月在本院心内科门诊随诊及住院治疗的患者200例.根据美国NCEP—ATPⅢ和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代谢综合症诊断标准。分为代谢综合征组(MS组)和非代谢综合征组(NMS组)。入选患者每3个月进行一次常规心电图检查,如出现新发的心房纤颤情况,则作出相应的记录,最终随访时间为2年。观察比较MS组与非MS组间心房纤颤发生率。结果在NCEP-ATPⅢ标准下.MS组发生心房纤颤的患者为84例,无发生者为36例,非MS组发生心房纤颤的患者为9例,无发生者为71例.MS组与NMS组间的心房纤颤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01)。在IDF标准下,MS组发生心房纤颤的患者为74例.无发生者为67例。NMS组发生心房纤颤的患者为19例,无发生者为40例。MS组与NMS组间的心房纤颤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发生心房纤颤的可能性明显高于非代谢综合征者。代谢综合征是心房纤颤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洋地黄类强心剂对二尖瓣严重狭窄合并心房纤颤病例应用的疗效。方法 收集从1996年8月至2001年4月我院治疗心房纤颤合并二尖瓣不同程度狭窄的病例103例,从中了解二尖瓣严重狭窄合并心房纤颤伴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改变的病例在使用洋地黄类强心剂后,观察洋地黄类强心剂的使用对二尖瓣严重狭窄合并心房纤颤病例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103例中显效80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95.85%。结论 合理使用洋地黄类强心剂对二尖瓣严重狭窄合并心房纤颤的患者有着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心房纤颤36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心房纤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有关问题。方法 对36例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心房纤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心房纤颤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以消瘦、多汗、心悸、淡漠多见,首诊误诊高达56%,治疗2个月后,44%患者转为窦性心律。结论 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心房纤颤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常易误诊,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刘永武 《中国药业》2008,17(11):65-65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7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组(A组)和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组(B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结果A组发生无痛型心肌梗死的患者明显多于B组,且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也明显高于B组,死因主要为心力衰竭、心室纤颤。结论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力衰竭发生率高,病情较重,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华法林对冠心病合并心房纤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46例来我科住院治疗的冠心病合并心房纤颤患者,分为观察组(阿司匹林和华法林联合治疗)和对照组(华法林单药治疗),每组23例。随访1年,比较两组血栓栓塞发生率、出血发生率及患者的肾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栓栓塞发生率、出血发生率及肾功能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华法林治疗冠心病合并房颤的脑血栓发生率较低,出血风险较小,对肾功能也没有严重损害,但与华法林单药治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开胸术后患者并发心房纤颤的易患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总结开胸术后468例患者并发心房纤颤56例的原因及护理干预。结果经过及时治疗及护理,1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反复发作心房纤颤,4d后恢复窦性心律。其余55例患者均转为窦性心律。结论高龄、电解质紊乱、术前合并心血管疾病、术式、疼痛、血容量不足与术后心房纤颤的发生密切相关,加强术后监护,纠正低血钾、低血镁,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合理补液是预防和减少术后心房纤颤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稳心颗粒(无糖型)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乐山市沙湾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合并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服用厄贝沙坦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服用稳心颗粒(无糖型)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并对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心颗粒(无糖型)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临床效果理想,有效的舒缓和控制了患者发病时心悸、心慌等临床症状,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盐酸胺碘酮治疗心房纤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纤颤是多种心脏疾病的一大并发症,笔者应用盐酸胺碘酮对65例心房纤颤患者进行了复律治疗,经观察,认为盐酸胺碘酮的冠心病合并的房颤复律效果优于风心病,心肌炎及心肌病导致的房颤,统计结果显示:冠心病组总有效率88%,风心病及其他病组总有效率51%,X^2=10.5(65)〉7.88(0.05)P〈0.05,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5.
《天津医药》2000,28(10):593-593
心房纤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其发生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虽然心房纤颤患者冠状动脉疾病发病率较高,但是证实为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心房纤颤的发生率甚低。关于冠状动脉显著狭窄的分布及其与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发生心房纤颤的关系尚无人评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同期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心房纤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纤颤患者,将患者动态随机化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和同期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两组患者各有50例。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主动脉阻断时间、住院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术后24 h引流量、各时间段房颤转复率均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瓣膜置换同期双极射频消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纤颤患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心房纤颤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荧光法测定18例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30例永久性心房纤颤患者和20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浆BNP浓度作对比分析。结果血浆BNP水平在阵发性心房纤颤期间明显高于窦性心律时,当阵发性心房纤颤转为窦性心律时可降至正常水平。阵发性心房纤颤发作期间及永久性心房纤颤血浆BN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阵发性心房纤颤发作期间及永久性心房纤颤两者之间血浆BNP值善鼻无统计学煮义(P〉0.05).结论心房纤颤可致血浆BNP值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右室双部位起搏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心力衰竭患者4例,其中心房纤颤合并高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心房纤颤并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采用右室双部位起搏替代双室同步起搏的方法,寻求心室再同步。结果:双部位起搏较单纯心尖部或右室流出道起搏时心输出量增加(P<0.05);3~10个月随访发现其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右室双部位起搏方法操作简便、实用、易于临床掌握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在控制永久性心房纤颤心室率方面的疗效。方法:选择临床中各种心脏病引起的永久性心房纤颤患者,心室率为90~120/min,心功能为Ⅰ~Ⅲ级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2例)口服比索洛尔控制心房纤颤的心室率,对照组(28例)口服地高辛控制心房纤颤的心室率。观察两组在控制心房纤颤心室率方面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心房纤颤心室率控制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索洛尔能有效控制心房纤颤的心室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冠心舒通胶囊对冠心病心房纤颤患者静息心室率、心肌缺血及心悸等症状的影响。方法 108例确诊为冠心病心房纤颤接受冠心舒通胶囊足疗程治疗的患者为治疗组,另选择冠心病心房纤颤未接受冠心舒通胶囊治疗的患者104例为对照组,均配合给予冠心病规范治疗。治疗前后对比观察心悸、胸闷症状、静息心室率(RHR)、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冠心病心房纤颤冠心舒通胶囊治疗组症状、心电图心室率、ST段、T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冠心舒通胶囊辅助治疗可改善冠心病心房纤颤患者症状,降低冠心病心房纤颤患者心室率,心肌缺血得到改善,有助于冠心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