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治疗上颌前牙埋伏阻生中应用固定正畸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50例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的正畸患者,采用固定正畸矫治技术采用直接牵引或者扩开后隙牵引,开放式或者封闭式牵引导萌埋伏阻生牙齿,完成矫治后观察萌出牙可否出现牙周、根尖、牙髓等病变,是否发生牙根吸收等症状.结果 8例患者24颗牙中行助萌术治疗的6例8颗牙,经过治疗后,3~6个月全部自然萌出,完成矫治后萌出牙没有牙周、根尖、牙髓等病变,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行导萌术治疗的12例18颗牙,治疗后5~12个月后均埋伏牙萌出排齐,其中除1颗出现牙周附着不足外,其余均经检查牙周组织正常,未发生牙根吸收等症状.结论 治疗上颌前牙埋伏阻生中应用固定正畸技术,可对患牙进行有效的矫正,既可有效保存患牙,又可减少并发症的产生,远期疗效更明显,是临床中理想的矫治方法 .  相似文献   

2.
黄晓君  方杨  李润意  缪孝金  梁穗琼 《西部医学》2019,31(10):1577-1581
【摘要】 目的 探究无托槽隐形矫治对辅助正畸患者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2月于我院口 腔科就诊的87例前牙缺失修复辅助正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7例采用缺失修复辅助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患者作为 观察组,40例采用缺失修复辅助传统直丝弓固定矫治器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治疗前后第1.3.6个月各 项牙周指数以及治疗后6个月和矫治结束后不同压根吸收等级的数目和百分比,进而分析两种矫治方式对患者牙周健 康以及牙根吸收影响。结果 正畸治疗前,所有研究对象牙周状况良好,无明显菌斑,探诊深度不足3mm;两组患者牙 周指数比较差异(P>0.05);经过6个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ST.ALP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 疗过程中牙周指数与矫治前相比有所增加,其中观察组矫治后与矫治前相比SPD比较(P>0.05) ,GI、SBI、PLI比较P<0.05。对照组患者矫治过程中牙周指数与矫治前相比有所增加(P>0.05);通过6个月的正畸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 牙根吸收的情况发生,观察组48.4%的患者出现牙根吸收,对照组69. 7%的患者出现牙根吸收(P<0.05);两组患者均 未存在牙根吸收超过3mm的情况;矫治完成后,观察组患者牙根吸收发生率上升到69. 4%,对照组牙根吸收发生率上 升至84.8%,P<0. 05;观察组患者均未存在牙根吸收超过3mm的情况,但对照组患者存在牙根吸收超过3 mm的情况, 甚至有超过4mm的情况。结论 前牙缺失修复前辅助活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不会对患者牙周健康造成明显影响且 更有利于口腔卫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的牙根吸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牙周病导致前牙漂移患者正畸治疗后的保持效果。方法:对30例前牙漂移的牙周病患者采取正畸及牙周联合治疗后进行前牙铸造夹板固定,半年后随访其保持效果进行研究。结果:30例患者的错胎畸形得到矫正矫治,结束时牙周情况较矫治前明显改善,前牙铸造夹板保持效果良好。结论:口腔正畸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牙周情况,铸造夹板保持可维持牙周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牙颌畸形采用固定矫治器矫治患者所引起的牙龈炎的病因及好发部位,探讨防止和治疗该类牙龈炎的有效而又简便的方法。方法选择进行固定矫治器矫治并伴有牙龈炎的患者124例,对其进行临床观察并记录。结果口腔卫生状况差是引起患者发生牙龈炎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口内固定矫治器附件对牙龈造成的不良刺激。好发部位是下前牙区。结论对进行固定矫治器矫治的患者,应加强椅旁的口腔卫生宣教工作,指导并教会患者正确的刷牙方法,有效地控制菌斑,规范临床操作,尽量减少固定矫治器附件对牙龈的不良刺激,使用漱口水或雅皓乳膏等可有效而又简便的控制牙龈炎,定期的牙周洁治也是控制牙龈炎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伤所致前牙龈下根折的正畸修复方法。方法选取32例(45颗)恒前牙冠根折患者,通过完善的根管治疗,行牵引、保持、修复及定期复查,统计术后3个月的治疗效果,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治疗3个月后,牙松动度、位置固定、牙龈情况、牙周情况、骨质情况等优良率分别为91.1%、91.1%、80.O%、77.7%、93.3%。结论对外伤致前牙龈下根折采用保存自然的牙根、完善根管治疗、牵引、修复等治疗,能较好恢复前牙功能,且不影响美观。  相似文献   

6.
上颌埋伏牙的正畸牵引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强安  陈桂军 《海南医学》2004,15(8):112-113
目的 探讨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的矫治方法,分析埋伏阻生的原因和导致矫治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 根据临床X线检查埋伏牙的位置及牙根发育情况,分析埋伏牙阻生的影响因素,应用固定正畸技术结合适宜的外科助萌和开窗导萌术对36例上颌前牙埋伏阻生进行矫治。结果 36例埋伏牙牵引成功,牙髓活力测试正常。乳牙滞留、外伤、早失而间隙不足是导致恒牙埋伏阻生的重要原因。牙周附着不良、支抗丧失及邻牙牙根吸收是矫治中常见的并发症。结论 精确埋伏阻生牙的定位,正确应用固定正畸技术和埋伏牙牵引装置,同时避免炎症的发生和减少手术创伤,注意牵引力大小和支抗的控制,才能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汪彩军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9):1056-1058
目的分析前牙龈下折裂后行正畸牵引配合桩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5颗龈下折裂的前牙采用正畸牵引,使牙根损坏处平齐或高于龈缘,修整牙龈形态后桩冠修复,随访半年。结果正畸牵引结束后3颗患牙松动,余32颗患牙平均被牵出2.72mm,达到桩冠修复条件,其中8颗患牙龈缘位置略高,行牙龈成形术;桩冠修复后半年,2颗患牙松动,1颗桩冠脱落,余29颗无松动,无明显牙根吸收,牙周情况良好。治疗成功率为82.86%。结论正畸牵引术是暴露龈下牙根断端的有效方法,其有利牙周健康及后期的修复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正畸-修复联合治疗在前牙龈下残根矫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前牙龈下残根患者46例(54颗牙),均采取正畸修复联合治疗,通过2年随访判断矫治效果。结果 46例前牙龈下残根(54颗牙)经2年随访患牙均恢复健康美观,患者对矫正效果满意,51颗牙牙周情况为0度且断牙稳固度为Ⅰ度,其余3颗牙周状况达到Ⅰ度,邻近断牙稳定度达Ⅰ度。结论在前牙龈下残根治疗中,通过正畸牵引后展开烤瓷桩冠修复,可对自然生长牙根予以有效保留,在促使牙齿咀嚼功能恢复的基础上可对牙齿美观度予以最大限度维持,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成人牙周病综合矫治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牙周-正畸-修复综合治疗成人牙周病性错牙合畸形的疗效.方法 对25例因牙周炎造成前牙移位的患者,经牙周治疗,牙周炎症基本控制后,用固定正畸方法内收并排齐扇形移位的前牙,并改善后牙咬合关系,同时配合牙周护理,最后配合修复治疗修复缺失牙 ,建立正常的咬合关系.治疗前后分别记录患者牙周情况.结果 经本研究综合治疗, 患者在牙周袋探诊深度和牙龈指数上治疗前后均有明显改善( P <0.05),在临床附着水平和前牙间牙槽骨高度上,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 P >0.05),牙周状况在综合矫治后得到了改善,正畸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通过牙周-正畸-修复综合治疗,能有效控制炎症,消除创伤,利于牙周组织恢复健康,达到改善美观和恢复咀嚼功能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0.
固定正畸治疗中牙龈炎症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固定正畸治疗中,约有半数以上青少年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牙龈炎症,主要表现为牙龈的红肿、探诊出血,有些患者表现为牙龈的增生,严重影响了正畸治疗及牙周健康[1].为了找出导致牙龈炎症的病因并能有效地加以预防,本文对160例固定矫治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导致牙龈炎症的主要病因是患者口腔卫生状况欠佳以及固定矫治器装置的不良刺激.所以,只有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并尽量避免矫治器装置对牙龈组织的刺激,才能有效避免牙龈炎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矫治前、中、后患者牙周状况,探讨预防固定正畸患者牙周炎发生的措施。方法随机抽取60例固定正畸患者,分别在矫治前2周,矫治中3个月、12个月,矫治结束后3个月这四个阶段对患者的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BI)、牙龈指数(GI)等进行测量和比较。结果与矫治前比较,在2、3阶段所有指数均有不同程度升高,第2阶段更明显,第4阶段与矫治前比较,除PD较高,其余三个指数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固定矫治患者在矫治期间牙周健康状况较差,但通过矫治中不断引导督促患者注重口腔卫生,保持良好的习惯,并以牙周基础治疗手段则可使牙周状况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和固定矫治器在成人拔牙正畸治疗中前牙区的变化情况,对比不同矫治器对前牙牙根的控制情况。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于保定市第二医院口腔科就诊的安式Ⅱ类Ⅰ分类正畸拔牙患者40例,年龄18~30岁。将40例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组和固定矫治器组(每组20例),并设计种植钉增强支抗。应用CBCT测量上下前牙到Y轴的距离(U1-Y、L1-Y、Y1、Y2)即矢状距离,到X轴的距离(U1-X、L1-X、X1、X2)即垂直距离,上下前牙长轴与Y轴所成角度(∠1、∠2)及上下中切牙、上下侧切牙牙轴长度(V1、V2、V3、V4)的变化情况。结果 矫治前,无托槽隐形矫治组与固定矫治器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托槽隐形矫治组矫治前后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固定矫治器组矫治前后各指标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矫治后,无托槽隐形矫治组与固定矫治器组Y1、Y2、V1、V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隐形矫治更利于保护前牙牙根,并且更有利于前牙控根移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于口腔修复前先通过施行牙周整复术达到修复后前牙牙周美观的效果.方法 将口腔科行固定修复患者病历中按固定修复前是否施行牙周修复术作分类,从两类病历中随机各抽取30 份病历.对比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经3年随访观察,行牙周整复术后的患者其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行固定修复前不做牙周整复术患者(P<0.05).结论 牙周整复术通过修整牙龈和牙槽嵴,有效的解决牙龈颈缘不协调,牙槽嵴的形态对固定义齿修复后前牙牙周美观的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叶国红 《中外医疗》2011,30(29):25+27-25,27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成人牙周病性错领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5例因牙周炎造成前牙移位患者,经牙周治疗,牙周炎症基本控削后,用固定正畸方法内收并排齐扇形移位的前牙,并改善后牙咬合关系,同时配合牙周护理,最后配合修复治疗修复缺失牙,建立正常的咬合关系。治疗前后分别记录患者牙周情况。结果经过治疗,患者在牙周袋探诊深度和牙龈指数上治疗前后均有明显改善(P〈0.05),在临床附着水平和前牙间牙槽骨高度上有改善P〉0.05),牙周状况在综合矫治后得到了改善,正畸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只有在保证牙周炎得到良好控制的情况下,正畸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牙周支持组织的再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通过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牙周炎致前牙移位的患者,对患者应用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并应用各类矫正方式对患者的前牙进行矫正,力求达到消除炎症,缓解创伤,恢复正常咬合,美观牙齿外形的目的。记录治疗结束后的牙龈指数、牙周袋探针深度及牙槽骨吸收状况等。结果:治疗结束后,65例(92.86%)牙齿情况得到恢复,5例(7.14%)牙周炎症状仍然存在,但前牙位移情况基本消失;与治疗前比较,牙龈指数、牙周袋探针深度以及牙槽骨吸收状况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P<0.05);年龄<40岁的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年龄>40岁者(P<0.05)。结论:对牙周炎致前牙移位进行牙周正畸联合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症状,加快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骨皮质切开术对牙周炎致错位前牙行牙周-正畸患者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牙周炎致前牙错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牙周-正畸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骨皮质切开术联合牙周-正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牙周袋深度(PD)、附着丧失(AL)、牙龈沟出血指数(SBI)、覆颌度及覆盖度、尖牙移动速度及矫治时间、CBCT头颅测量指标[牙位置(U1I-CP、U1R-CP)、硬组织(UARA,Sd-CP)、软组织(NLA,Ls-HP)]及牙根吸收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D、AL、SBI均低于对照组(P<0.05);覆颌度、覆盖度较对照组改善(P<0.05);上颌、下颌尖牙移动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矫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U1I-CP、U1R-CP、UARA、Sd-CP、NLA、Ls-HP均大于对照组(P<0.05);上颌牙列间隙关闭后尖牙牙根长度、牙槽骨总厚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皮质切开术联合牙周-正畸治疗可加快牙移动速度,改善深覆颌度及深覆盖度程度,缩...  相似文献   

17.
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的导萌与正畸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的矫治方法。分析埋伏阻生的原因和导致矫治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根据临床X线检查埋伏牙的位置及牙根发育情况,分析埋伏牙阻生的影响因素。应用固定正畸技术结合适宜的外科助萌和开窗导萌术对36例上颌前牙埋伏阻生进行矫治。结果:36例埋伏牙牵引成功,牙髓活力测试正常。乳牙滞留、外伤、早失而间隙不足是导致恒牙埋伏阻生的重要原因。牙周附着不良、支抗丧失及邻牙牙根吸收是矫冶中常见的并发症。结论:精确埋伏阻生牙的定位。正确选用外科导萌术和埋伏牙牵引装置。同时避免炎症的发生和减少手术创伤。注意牵引力大小和支抗的控制,才能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男女患者使用平导牙根吸收的比较研究.方法:选用65例经标准方丝弓矫治技术矫治的病例,每个患者在戴平面导板前、停戴平面导板后6个月分别拍摄全口曲面断层片,分别测量下颌中切牙及侧切牙牙根等级,分析牙根吸收情况及发生频率的分布情况.结果:戴平导前4.72%男患者存在1级根吸收,4.76%女患者存在1级根吸收;停戴平导后6个月28.3%男患者存在1级根吸收;31.29%女患者存在1级根吸收.二种情况下男女患者牙根等级分布改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性别患者使用平导牙根吸收无明显差异,平面导板对下前牙牙根造成吸收,但根吸收程度轻微.  相似文献   

19.
无髓牙牙根纵裂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髓牙牙根纵裂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收集17例共20颗发生牙根纵裂无髓牙的临床诊治资料。回顾治疗前患牙的牙体和牙周的状况,观察和分析治疗和修复后患牙牙根折裂发生的部位、折裂方向、修复体的类型、患牙在修复体的位置及其咬情况。结果本组无髓牙牙根纵裂以后牙多见(16/20);牙冠完整者发生牙根纵裂多见于前牙(4/20)和前磨牙(5/20);19例有不同程度的牙槽嵴高度的降低(轻度8例,中度7例,重度4例)。冠修复后牙根纵裂者主要发生于磨牙(6/7);作为固定或活动修复体的基牙均可能发生牙根纵裂;咬关系观察分析显示,本组7例存在早接触,其中6例为侧向早接触,1例为正中早接触,提示前者更易造成牙根纵裂。结论无髓牙牙根纵裂的病因复杂。由于预后不佳,牙根纵裂应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无髓牙牙根纵裂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 收集17例共20颗发生牙根纵裂无髓牙的临床诊治资料.回顾治疗前患牙的牙体和牙周的状况,观察和分析治疗和修复后患牙牙根折裂发生的部位、折裂方向、修复体的类型、患牙在修复体的位置及其咬(牙合)情况.结果 本组无髓牙牙根纵裂以后牙多见(16/20);牙冠完整者发生牙根纵裂多见于前牙(4/20)和前磨牙(5/20);19例有不同程度的牙槽嵴高度的降低(轻度8例,中度7例,重度4例).冠修复后牙根纵裂者主要发生于磨牙(6/7);作为固定或活动修复体的基牙均可能发生牙根纵裂;咬骀关系观察分析显示,本组7例存在(牙合)早接触,其中6例为侧向骀早接触,1例为正中(牙合)早接触,提示前者更易造成牙根纵裂.结论 无髓牙牙根纵裂的病因复杂.由于预后不佳,牙根纵裂应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