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甲钴胺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取腰椎间盘突出病变部位相应的夹脊穴为主穴电针,配合弥可保阿是穴穴位注射。对照组单用电针治疗。均隔天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结果:1个疗程后,两组症状体征量化评分及SF-MPQ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而治疗组症状体征量化评分和SF-MP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比单用电针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中药电针配合舒血宁、甲钴胺静脉滴注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 将115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8例,用中药配合舒血宁、甲钴胺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57例只用舒血宁注射液、甲钴胺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4.48%,对照组有效率52.63%.经RIDIT分析,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 综合疗法治疗突发性耳聋确切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均为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结果: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明显,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用基础治疗加甲钴胺片口服,治疗组用基础治疗加甲钴胺注射液穴位注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TC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血清SP含量较治疗前升高(P0.01),而治疗组TC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SP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甲钴胺注射液疗效优于口服甲钴胺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复聪通窍汤合巴曲酶治疗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近三年来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咽喉科治疗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情况。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均采取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甲泼尼松龙注射液、甲钴胺注射液、巴曲酶、复聪通窍汤治疗,对照组均采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甲泼尼松龙注射液、甲钴胺注射液治疗,2组均住院治疗满1个疗程(15天)。结果 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复查纯音听阈,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整体疗效上对比有显著差异(P 0. 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复聪通窍汤合巴曲酶治疗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有比较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配合通气散加减方治疗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通窍活血汤配合通气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纯音听阈值、中医证候积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纯音听阈值、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纯音听阈值、中医证候积分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配合通气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疗效确切,可降低患者纯音听阈,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穴位注射腺苷钴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12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电针配合穴位注射腺苷钴胺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腺苷钴胺联合卡马西平治疗,疗程均为5周,随诊3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不良反应发生率3%;对照组总有效率72%,不良反应发生率12%。2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电针配合穴位注射腺苷钴胺治疗三又神经痛疗效优于口服卡马西平联合腺苷钴胺治疗,并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内容将60例突发性耳聋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灸、穴位注射复方当归注射液+维生素B12注射液,对照组采用为血栓通静滴、甲钴胺口服的方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针灸结合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针在治疗突发性聋疾病中的作用。方法:将2009年8月-2011年12月由本科收治的突发性聋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两组同时应用舒血宁、胞磷胆碱针剂、长春西汀针剂、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甲钴胺片及地塞米松针剂鼓室灌注,治疗组加用耳周穴位电针治疗,对照组未进行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较高。结论:药物治疗配合电针治疗在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及改善耳鸣症状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五味消渴方加味联合甲钴胺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气虚血瘀型DPN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甲钴胺片合五味消渴方加味治疗,对照组仅予甲钴胺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综合疗效和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NCV)[包括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 (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NCV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幅度、NCV升高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味消渴方加味联合甲钴胺治疗气虚血瘀型DPN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中药穴位注射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个中心的456例动眼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组和西药组各228例,穴位注射组采用中药穴位注射疗法,以患侧睛明、阳白、四白、瞳子髎、肝俞(双)为基础穴,复方当归注射液为主药,再据辨证分型配合相应的腧穴和注射药物;西药组常规西医治疗.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3d,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眼球运动度、眼裂和瞳孔大小.结果:穴位注射组总有效率91.7%(209/228),西药组总有效率73.6% (168/2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P<0.05),穴位注射组的降低值较西药组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患眼眼球运动度、眼裂均有增加,瞳孔均缩小(均P<0.05),穴位注射组眼球运动度内直肌的改善优于西药组,眼裂大于西药组(均P<0.05).结论:中药穴位注射疗法治疗本病疗效确切,且效果优于常规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2.
段霞 《光明中医》2024,(1):146-150
目的 探讨甲钴胺穴位注射联合循经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普瑞巴林胶囊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甲钴胺穴位注射联合循经刺疗法。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睡眠质量、临床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运用甲钴胺穴位注射联合循经刺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提高睡眠质量,不良反应发生较少,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肖洋  何晶 《陕西中医》2014,(9):1178-1179
目的:观察疏血通联合穴位注射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静脉滴注疏血通联合穴位注射甲钴胺治疗;对照组50例,静脉滴注疏血通联合甲钴胺肌肉注射。结果:两组有效率为别为92%、70%(P<0.05)。结论: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与对照组肌注甲钴胺相比,对神经传导速度及感觉阈值改善更加明显,两组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疏血通静脉点滴配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姚英 《中国中医急症》2011,(9):1475-1476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针刺患侧脸部穴位及健侧合谷穴配以穴位注射甲钴胺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痊愈率及痊愈患者的疗程。结果观察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痊愈患者的疗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翳风穴穴位注射甲钴胺治疗急性期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翳风穴穴位注射甲钴胺注射液。两组患者分别于入组当天及治疗1、2个疗程后进行H-B面神经功能分级评定、面神经功能评分及疗效统计。结果治疗1个疗程和2个疗程后,观察组在H-B面神经功能分级评定、面神经功能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面瘫急性期以甲钴胺注射液于翳风穴进行穴位注射能促进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缩短痊愈时间,提高临床痊愈率。  相似文献   

16.
石春辉  刘兴琼 《中国中医急症》2013,22(4):574-575,598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配合电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电针治疗,观察组采取甲钴胺穴位注射配合电针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H-B面神经功能分级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3个疗程后显效和好转例数相当,观察组痊愈和无效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H-B面神经功能Ⅲ级和Ⅳ级的例数相当,观察组Ⅰ级、Ⅱ级、Ⅴ级和Ⅵ级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例数相当。结论穴位注射配合电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面肌的功能恢复,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132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给予灯盏细辛注射液30 mL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口服甲钴胺500 ug,3次/d;对照组64例单用甲钴胺500 ug口服,3次/d,均14 d为1疗程,1个疗程后分别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为82.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甲钴胺穴位注射联合夹脊督脉电针对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改善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在外科术后8 h内接受标准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2周内接受常规治疗根据脊髓损伤患者个体情况配合一定的运动疗法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甲钴胺穴位注射联合夹脊督脉电针治疗,对照组不进行特殊处理。每日1次,1周5次,2周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之间间隔1周,治疗方案要求2个疗程。结果经过不同手段的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病情均有所好转,观察组患者脊髓残存分级A级、B级、C级人数减少,D级、E级人数增多,ASIA运动量表评分增加,ADL能力评分显著增加,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穴位注射联合夹脊督脉电针干预治疗脊髓损伤运动功能障碍疗效切确,明显优于传统脊髓损伤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甲钴胺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补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疗效.方法: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在血糖控制稳定后开始观察;治疗组(40例)给予补气活血通痹汤加甲钴胺足三里穴位注射,对照组(38例)予以补气活血通痹汤加甲钴胺臀部肌肉注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等指标的变化,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21% (P <0.05);治疗组治疗后MNCV和SNCV显著改善(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甲钴胺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补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显著提高患者MNCV和SNCV,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复方当归注射液和骨肽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颈源性头晕的疗效。方法:将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复方当归注射液及骨肽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只采用电针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0%,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配合复方当归注射液及骨肽注射液穴位注射和单纯电针治疗颈源性头晕都有明显效果,但前者疗效更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