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例资料 患,女,13岁。因左腕部畸形伴肿痛,活动稍受限来院就诊。无外伤及家庭史。查体:左前臂显示较右前臂短、粗,尺骨茎突向背侧隆起,有压痛,左腕活动明显受限,肘关节活动正常。  相似文献   

2.
胸椎结核常累及多个椎体,造成椎体严重破坏、脊髓受压,后期遗留严重后突畸形者甚至引发截瘫。目前通常采用外科治疗手段,如经前路病灶清除加植骨、经前路或后路内固定术等,虽可较彻底清除病灶,解除脊髓压迫,但也对机体损伤较大、后突畸形矫正效果有时不佳。2003年4月-2008年6月,我们采用经后路病椎切除加一期植骨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24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薛磊  宋淑倩  薛日 《武警医学》2013,24(8):725-726
 颈椎后凸畸形是指颈椎正常的曲度减小,出现颈椎后突曲度,影响患儿的颈椎运动和正常的生理功能。在青少年脊柱疾病中,以侧弯畸形为多,颈椎后突畸形比较罕见[1]。我科于2011-12收治了1例颈椎后突畸形二次手术的患儿,术后并发了比较棘手的气道梗阻[2]。在积极对症治疗和精心护理下,该患儿病情逐渐平稳,笔者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寰枕畸形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其中包括有扁平颅底、颅底陷入、环枕融合、颈椎分节不全、环枢椎脱位及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少数病人可同时合并几种畸形。该类病人主要采用经口咽入路行齿状突切除减压术,手术难度大,术后病人多处于“被动体位”,对护理要求较高。为了使病人主动配合手术和护理,本文注重病人个体化的各种需求,  相似文献   

5.
齿状突骨折畸形愈合致不可复性寰枢椎脱位临床上较为少见, 可引起患者头颈疼痛、活动受限、脊髓压迫及神经损害症状。传统治疗策略为前路经口咽或下颌下入路切断齿状突畸形愈合部分, 再经前路或后路进行寰枢椎复位固定融合, 存在经口咽Ⅱ类切口易感染、前后联合入路相关手术风险增加、学习曲线陡峭等不足。后侧方入路可经寰枢侧块关节抵达齿状突, 但不便于处理双侧寰枢侧块关节间隙及内固定置入操作, 而后正中入路相对显露简便、易于掌握。为此, 笔者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4例齿状突骨折畸形愈合致不可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临床资料, 探讨后正中入路齿状突截骨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齿状突先天畸形的MRI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利用MR的多平面成像和对软组织分辨率高的特点,为诊断齿状突先天畸形提供直接征象。材料与方法:在观察100例正常齿状突MRI表现以及复习一些径线测量和正常值的基础上,对52例齿状突先天畸形的MRI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52例中发现齿状突不联合16例,包括纵向不联合3例,横向不联合13例(11例伴寰枢关节脱位);钩状齿状突22例;固定性寰枢关节脱位14例。神经组织改变包括颈髓或延髓受压43例(83%),Chiari畸形26例(50%)和脊髓空洞12例(23%)。结论:与X线及CT相比,MRI能更明确显示齿状突的结构、位置改变,以及神经组织受压程度和伴发的其他畸形,从而为拟定治疗方案提供精确信息。但对可复性脱位的诊断不如常规X线和CT检查。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43岁,主因腰部不适,后突畸形一年入院,查体:腰椎3、4棘突处可见轻度后突畸形,无压痛及叩击痛。化验室检查:血沉5mm/小时;碱性磷酸酶正常。 X线表现;正位片见腰4椎体压缩变窄,两侧膨胀,椎体密度不均,边缘锐利,密度较高,其内可见低密度影,左侧横突显示不清,腰大肌无增宽。侧位片见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固定斜面导板在咬合打开方面的效果。方法 20例生长发育期的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儿童,应用固定斜面导板来打开咬合,对比咬合打开前、后髁突的位置变化。结果戴用固定斜面导板之前,髁突处于关节窝中央稍前位;戴用平均3.1个月后,髁突位置有恢复趋势,但尚未恢复到治疗前的水平,而是稍前下移位。结论固定斜面导板的戴入,使髁突及关节窝发生适应性改建。  相似文献   

9.
粘多糖病Ⅳ型(莫奎氏病)二例仇俊华,熊周林例1女,10岁。以明显的关节畸形和驼背就诊。检查见面容不显丑陋,身材矮小,颈短,双肩略显高耸,胸部呈桶状,四肢关节均呈膨大畸形,脊椎胸腰段呈明显后突畸形,行走不稳,智力基本正常,成绩一般。心、肺未见异常,肝、...  相似文献   

10.
健美的口齿具有以下两个标志:口形美人们常说“樱桃小嘴”,形容口形娇小、俏美。其实,嘴并不是越小越好。口角应分别位于两侧眼球正中延续的垂直线上,超过为“大嘴畸形”,不足则为“小嘴畸形”。上、下嘴唇在休息状态时,应自然闭合,弧度和曲线自然,不突,不凹。笑...  相似文献   

11.
头颅CT扫描时,准确的扫描位置是CT图像质量和正确诊断的基本保证。但在严重脊柱后突畸形引起驼背的病人,使用常规的摆位法,因胸背部后突,平卧后头呈极度的后仰姿势,扫描后显示的图像不符合标准要求,给诊断带来困难。采用调整头颅托架,或倾斜扫描架角度等办法,其听眦线往往仍不能  相似文献   

12.
颞下颌关节强直较少见 ,现将我院遇到的 2例报告如下。例 1 女 ,14岁 ,10年前左耳流脓 ,治疗后好转 ,尔后逐渐张口困难。查体 :下颌偏左 ,面部不对称 ,张口度 0 .5cm ,双侧髁突动度 (± ) ,听力正常。CT扫描示 :左侧下颌骨升支短粗 ,髁状突呈球状肥大 ,颞颌关节窝浅平 ,异常肥大的髁突与关节窝形成的关节间隙明显变窄 ,关节面增生硬化 ,且有骨小梁通过关节间隙 (图 1,2 )。CT诊断 :左颞下颌关节畸形并关节强直。手术行左颞颌关节成形术 ,术后 2 0d ,张口度 1.5~ 1.8cm。例 2 男 ,13岁 ,10年前下颌部外伤后面部出现进行性畸形 ,近 2年张…  相似文献   

13.
胸腰椎陈旧性骨折后凸畸形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 2 3例胸腰椎陈旧性骨折的后突畸形采用前路减压加脊柱重建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病例资料 患儿 ,男 ,5天。体检 :营养发育中等 ,颅骨变形 ,前后径增大。头颅前额及头顶部有隆起。前囟扩大并隆起 ,矢状径为 12 .8cm ,横径为 10 .5cm ,后囟 0 .6cm× 0 .5cm。心肺无特殊 ,胸椎轻度侧弯。腰椎明显后突畸形 ,双足呈明显马蹄内翻畸形。X线检查 :头颅大小外形改变不明显 ,额、顶、枕骨处可见大小不等的圆形及卵圆形密度减低区 ,其周围可见线状骨嵴 ,以顶骨区为著 (图 1)。腰椎极度后突 ,呈乙状形弯曲 (图 2 ) ,双侧足前部及踝关节呈马蹄内翻畸形 (图 3 )。讨论 颅骨陷窝 (craniolacunia)是新生儿少见…  相似文献   

15.
椎管内骨软骨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女 ,5岁。无诱因出现双下肢软瘫 5天。查体 :未引出病理反射。CT检查 :见第 4腰椎右侧关节突向椎管内突出的骨性高密度 ,皮质与正常皮质相延续 ,基底稍细 ,端部呈杵状 ,脊髓受压向左移位 (附图 )。CT诊断 :第 4腰椎右侧关节突畸形发育。手术所见 :第 4腰椎右侧关节突处可见一肿物向椎管内突出 ,肿物内容物似“胶冻”样 ,硬膜囊向左挤压。病理检查 :肿物为软骨及骨组织。诊断 :关节突骨软骨瘤。讨论 骨软骨瘤多发生于四肢长骨干骺端 ,很少发生于脊柱。文献报道其仅占骨软骨瘤的 1.3 %~ 4.1% ,占脊柱骨肿瘤的 3 .9% ,可发生于脊柱…  相似文献   

16.
脊柱结核属慢性疾病,占骨关节结核的50%左右。以腰椎最多,胸椎次之,胸腰段占第三位,临床表现有疼痛,脊柱畸形,寒性脓肿等。病程及治疗时间长,使患者身体及精神非常痛苦。自1994年以来,我们选择对胸椎、腰椎、胸腰段结核彻底病灶清除结束后,对脊柱后突畸形较重及脊柱不稳定患者选用椎弓根短节段脊柱内固定器治疗,获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魏永敬 《西南军医》2008,10(3):56-56
1病例报告 患者女性,32岁。因腰部、双下肢疼痛伴活动受限2月余。缘于2月前出现不明原因的腰部钝痛,夜间较重,休息后稍缓解,后渐出现双下肢麻木、疼痛,行走困难,在外院做CT检查发现“L3-4椎体平面占位性病变”,随到我院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可,腰椎无畸形,无明显压痛、叩击痛,弯腰受限,双下肢活动不灵活,肌力Ⅲ级,双侧Babinski征(+)。  相似文献   

18.
1 病历资料 患者女,17岁,以腰背部疼痛伴后突畸形19个月入院.21个月前患者不慎被机动三轮车撞倒,X线片示L1椎体压缩性骨折,侧位片示椎体前缘压缩约30%,脊柱后突畸形约为18°(图1).而体检未见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故给予保守治疗,卧床休息.半个月后开始每日行腰背肌锻炼,2个月后扶拐下地活动,3个月后下地负重活动即感腰部疼痛不适,休息后缓解.  相似文献   

19.
治疗耳廓深度烧伤后并发耳软骨炎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海水 《西南军医》2006,8(2):51-51
耳廓暴露且突出,易被烧伤,因耳廓皮肤较薄,易造成深度烧伤,外耳凹突不平,烧伤后易致分泌物残留,导致感染。感染后极易并发耳软骨炎。如果处理不好,耳软骨发生坏死,愈合外耳遗留畸形,给患者生理及心理上带来较大痛苦,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耳廓深度烧伤要高度重视,一旦发生化脓性耳软骨炎。要采取积极的措施,避免广泛的耳软骨坏死而造成后期的外耳畸形。我们采用综合治疗耳廓深度烧伤并发耳软骨炎20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颈椎后突、侧弯畸形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严重者可导致前视、吞咽等困难[1].一般的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特别是对于有骨性融合于畸形位置的患者,手术治疗是惟一有效的选择.脊柱截骨矫形术治疗各种原因所导致的严重胸腰椎侧弯、后突畸形已被临床医师广泛采用,但对于脊柱外科医师来说,僵硬性颈椎侧弯、屈曲畸形的手术治疗仍面临挑战.我科成功救治一例外伤后颈椎僵硬性屈曲侧弯畸形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患者男,22岁,交通伤后昏迷20 d清醒,右侧肢体活动障碍.入院时诊断:颈椎骨折(具体不详),脑外伤.当地医院予颅骨牵引及保守治疗.约40 d后右下肢肌力开始恢复.至出院时可以行走,但右上肢除手内肌力无明显恢复.出院后予颈围保护,解除颈围后发现颈椎出现屈曲侧弯畸形,并逐渐加重,颈椎僵硬.由于抬头前视困难,要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入院体检:轻度跛行,颈椎屈曲左偏畸形,颈椎僵硬、活动困难.右侧肢体萎缩明显,右上肢除手内肌约Ⅲ级外,其余肌肉肌力为0级,右下肢肌力Ⅲ~Ⅳ级.左侧肢体肌力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