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急性肺损伤(ALI)患者肺部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将2005年1月-2006年12月收入我科ICU的SAP患者205例,分为加强组114例:2006年1—12月收治,采用肺部加强护理的方法,在常规肺部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叩背、肺部震颤、喷射式雾化吸入、持续加温湿化氧疗等肺部护理手段;常规组91例:2005年1—12月年收治,采用以往常规肺部护理方法即鼓励患者深呼吸运动、咳嗽、帮助排痰、氧疗、超声雾化吸入等。结果与2005年相比,2006年的肺部加强护理方法显著降低了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的气管插管率,显著缩短了人工气道的使用时间及住SICU时间,提高了治愈率,P〈0.05。结论肺部加强护理是重症胰腺炎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肺部护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PCT、NO、ET-1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据患者是否发生术后肺部感染分为肺部感染组22例与无肺部感染组46例.分析引起术后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比较肺部感染组与无肺部感染组患者血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标准化呼吸道护理管理在预防肺癌放化疗后患者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3月放疗科肺癌放化疗患者12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选择2014年4月~2015年3月放疗科肺癌放化疗患者115例为观察组,采用呼吸道护理管理。比较两组肺癌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肺部感染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感染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道护理管理可有效预防放化疗肺癌患者肺部感染的的发生,降低肺部感染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急性肺损伤(ALI)患者肺部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2005年1月-2006年12月收入我科ICU的SAP患者205例,分为加强组114例:2006年1-12月收治,采用肺部加强护理的方法,在常规肺部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叩背、肺部震颤、喷射式雾化吸入、持续加温湿化氧疗等肺部护理手段;常规组91例:2005年1-12月年收治,采用以往常规肺部护理方法即鼓励患者深呼吸运动、咳嗽、帮助排痰、氧疗、超声雾化吸入等.结果 与2005年相比,2006年的肺部加强护理方法显著降低了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的气管插管率,显著缩短了人工气道的使用时间及住SICU时间,提高了治愈率,P《0.05.结论 肺部加强护理是重症胰腺炎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肺部护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肺部体检者120例,随机将体检者分为16层螺旋CT低剂量薄层肺部体检组60例和常规胸片肺部体检组60例,对两组的病变检出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16层螺旋CT低剂量薄层肺部体检组和常规胸片肺部体检组的病变检出率分别为35.00%和8.33%,16层螺旋CT低剂量薄层肺部体检比常规胸片肺部体检更有效,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6层螺旋CT低剂量薄层肺部体检较常规的胸片肺部体检对病变率检查有效,且对体检者和医护人员的辐射损伤小,可以广泛应用,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应用预防肺部感染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7月ICU进行治疗的75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0月治疗的78例患者为实验组,实施预防肺部感染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肺部感染时间、ICU入住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调查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有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情况,但实验组肺部感染患者的感染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发生伤口感染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10.3%低于对照组26.7%(P0.05),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1.0%(71/78)高于对照组74.7%(56/75)。结论 ICU中预防肺部感染护理流程能够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荣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3):1195-1196
目的通过分析2003年5月~2006年10月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86例,总结对脑梗死急性期并发肺部感染的整体护理。方法严格执行整体护理程序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结果整体护理程序有效地控制脑梗死急性期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生。结论整体护理可以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急性期脑梗死的救治成功率,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医院内肺部感染的发病状况与控制措施。方法对该院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1016例中并发医院内肺部感染患者的发病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于2002年1月开始对1103例老年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并研究干预对老年患者医院内肺部感染率的影响。结果干预前老年患者并发医院内肺部感染的感染率为16.04%,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后,老年患者医院内肺部感染率由16.04%下降至12.78%,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医院内肺部感染的感染率高,应引起重视,通过采取适当的护理干预,患者的医院内肺部感染率可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9.
实时超声利用肺实变作为声窗诊断发现肺部肿物的应用日益广泛,我们应用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技术开展了肺部肿物特别是周围型肺部肿物穿刺活检病理取材,大大提高了超声在肺部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并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我们对在2003年1月-2004年1月所有肺部占位性病变的穿刺活检共40例作一报道,旨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本院高龄住院患者院内肺部感染情况,探讨护理干预对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2002年1月~2006年12月住院治疗的500例高龄患者进行院内肺部感染调查并总结发病规律.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对2007年1月~2010年12月入院治疗的500例高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高龄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率.结果 实施护理干预前院内高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为16.6%,干预后为1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率较高,应引起医护人员的足够重视.加强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院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减少危重病人肺部感染发生率,以减轻病人经济负担,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上呼吸道细菌减持前(2007年1月至2008年5月)、后(2008年6月至2009年10月)在ICU住院3 d以上的危重病人各66例(除外紧急行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病人)的临床资料,比较采用上呼吸道细菌减持前后危重病人肺部感染率。结果 2007年1月至2008年5月肺部感染发生率93.9%,2008年6月至2009年10月肺部感染发生率77.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呼吸道细菌减持能有效防治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器械缝合在肺部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09年5月我科应用器械缝合137例肺部手术和手工缝合35例肺部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器械缝合组术后发生肺部感染5例,无咯血痰,无支气管残端瘘;手工缝合组术后发生支气管残端瘘1例,咯血痰4例,肺部感染2例.结论:与手工缝合比较,器械缝合肺部手术操作简便,快捷安全,可提高肺部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应的降低感染率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2004年1月-2006年11月收治的66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颅脑损伤患者易发生肺部感染,昏迷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肺部感染程度与昏迷持续时间呈正相关。66例患者中治愈51例,死亡7例,自请出院8例,控制肺部感染时间平均36d。结论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通过医护人员合作、综合治疗护理,早期预防和控制肺部感染可有效提高颅脑损伤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多重耐药菌(MDRB)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分析2009年3月-2012年5月我科33例MDRB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资料。结果MDRBN部感染发生率为3%,不合理使用抗菌药、机械通气、留置胃管、痰培养细菌呈阳性前的住院天数、吸烟史和合并严重基础疾病是MDRB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对MDRB肺部感染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护理,90%以上MDRB肺部感染患者好转出院,同时避免了院内交叉感染。结论合理应用抗生素,正确认识MDRB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是预防和减少MDRB肺部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老年手术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7年7月收治的120例老年手术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术后肺部感染,分为肺部感染组(n=41)与非肺部感染组(n=79)。记录一般临床资料、合并基础疾病、实验室检查指标等,分析老年手术住院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合并肺部相关疾病、吸烟支数≥400支/年、术前合并糖尿病、术前合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术中失血量≥200 ml、手术时间≥3 h、术后需转入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长为老年手术住院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要高度重视老年手术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风险,积极制定应对措施,以最大限度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ICU脑外伤昏迷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分析ICU脑外伤昏迷患者肺部感染的原因,并总结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2010年8月本院ICU收治的120例脑外伤昏迷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情况,并总结护理要点。结果 10例患者发生了肺部感染,发生率为8.33%。经对症治疗和护理后,全部患者痊愈出院。结论 ICU脑外伤昏迷患者易于出现肺部感染,护理人员应该熟悉导致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原因,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其有利于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以多系统多器官损害为特征。肺部是血管和结缔组织丰富的器官,常受侵犯。本文收集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自1995年1月~2000年8月住院的SLE患者165例 ,其中有肺部受累表现62例 ,不包括继发肺部感染病例 ,现就其肺部损害情况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65例诊断全部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SLE分类标准。62例肺部受累患者中 ,男7例 ,女55例 ,男 :女1 :7.9。年龄14~68岁 ,平均32岁。病程7d~20年 ,平均3年。2、肺部症状及…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基于个案分析的针对性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肺部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基于个案分析的肺部感染针对性预防护理模式实施前(2014年3-9月)和实施后(2014年10月-2015年3月)在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治疗的患者各49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前病例组设为对照组,接受一般肺部感染预防护理;实施后病例组设为观察组,接受护理人员提供的基于个案分析的针对性肺部感染预防护理,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肺部感染风险管理能力及干预后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满意度的差异性。结果基于个案分析的肺部感染针对性预防护理实施后,护理人员的肺部感染风险管理知识与技能评价分值均显著高于实施前,观察组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干预后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感染预防护理满意度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基于个案分析的针对性肺部感染预防护理引入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临床护理实践中,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肺部感染风险管理能力,降低护理对象肺部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对象对感染预防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2000年8月至2003年8月住院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82例,合并肺部感染者54例,同时随机选取无肺部感染者58例,两组进行比较。结果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合并肺部感染与年龄、高血糖、高糖化血红蛋白、贫血、血清白蛋白降低、容量负荷过多等因素有关。结论积极控制血糖、纠正贫血、改善营养、充分透析是减少肺部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肺超声(Lung ultrasound, LUS)在分析早产儿出生早期肺部疾病状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18年5月-2019年4月行肺超声检查符合入组条件的低体重早产儿59 例。按照指南推荐,将肺部分为12区,于患儿出生72小时内,应用超声高频探头对早产儿肺部各区进行逐一扫查并进行超声肺部通气评分,以观察患儿肺部超声表现特点,评估患儿肺部疾病状态,并判断评估超声改变与出生胎龄、体重的相关关系。结果 1.不同区域超声肺部通气评分比较:左、右肺部和上、下肺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肺部超声肺部通气评分较前肺部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超声肺部通气评分与出生胎龄及体重关联性分析:超声肺部通气评分总分与出生胎龄具有显著相关关系(r=-0.62,p<0.01),与出生体重具有相关性(r=-0.33,p=0.011)。结论 肺超声可早期快速准确地评估低体重早产儿肺部疾病状态,指导临床早期干预治疗。出生胎龄及体重是预示早产儿肺部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