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临床使用的氧气湿化液的污染状况,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临床使用的氧气湿化液进行抽样调查,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目前临床应用的氧气湿化液存在污染问题,其不合格率随湿化液使用时间延长而上升.结论加强氧气湿化液的消毒管理,对解决氧气湿化液的污染问题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目前氧气湿化液临床使用污染程度,对相关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获取样本,包括正在使用的氧气湿化液45份、备用液40份及新生产的蒸馏水20份,对样本进行细菌数量及菌种检测。结果:使用中的氧气湿化液、备用液及新生产蒸馏水的污染率分别为51.11%、45.00%、0%。结论: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氧气湿化液中,正在使用的以及备用的污染程度高,合格率低。新生产蒸馏水的污染程度低,合格率高。因此,应提高临床防感染观念,制定相关制度,加强管理,改善方法,可选用灭菌水作为替代品,降低氧气湿化液污染率。  相似文献   

3.
<正>氧气湿化瓶是氧气吸入治疗的重要装置,氧疗时湿化瓶中的湿化液可湿化氧气,减少了干燥氧气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还可提高氧疗效果和病人的舒适度。但氧气湿化瓶的污染可导致湿化液污染,被污染的湿化液会产生带细菌的气溶胶随氧气吸入至病人的呼吸道,成为呼吸道感染的一个潜在危险因素。以前医院临床各科室使用的氧气湿化瓶均为分散式管理,由各科室护士将使用过的氧气湿化瓶  相似文献   

4.
目的:进行冷开水和灭菌水两种氧气湿化液与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从而加强对氧气湿化液的管理,规范氧气湿化液的使用。方法:将符合条件的吸氧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冷开水,对照组采用灭菌水吸氧。分别收集吸氧前、24小时更换氧气湿化液时及停氧时的湿化液标本,同时收集吸氧前和停氧时的咽拭子培养和痰培养标本,氧气湿化液与临床标本检出同种病原体时,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两者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湿化液在使用前及使用后污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人均未发生呼吸道感染,同一个病例湿化液标本与临床标本未检出同种病原体。结论:采用冷开水作为氧气湿化液避免了制作灭菌水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消耗,同时又可以节省病人的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一种新型ε-聚赖氨酸(ε-PL)氧气湿化液在间断吸氧中应用效果,以解决现行氧疗中湿化液污染问题。方法:比较两组吸氧患者使用蒸馏水湿化液与含ε-PL湿化液的前后的细菌培养结果,确定ε-PL氧气湿化液的抑菌效果和安全使用时间。结果:使用前氧气湿化液培养均无菌生长;使用后的氧气湿化液采样培养:ε-PL湿化液合格使用天数远长于蒸馏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ε-PL氧气湿化液在间断吸氧患者安全使用天数为6 d,可有效降低湿化液的污染,减少医院内肺部感染的发生,减少护士工作量和劳动强度,可作为一种新型的氧气湿化液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李莼  刘立捷 《护理研究》2008,22(29):2696-2696
氧气吸入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输氧湿化液的污染与医源性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传统的氧气湿化装置加大了院内感染的发生,汪涛等[1]对使用中和使用后的氧气湿化瓶进行细菌学检测发现,40%的氧气湿化瓶均不同程度被污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临床使用YXX型一次性吸氧管产品中的氧气湿化液与使用蒸馏水作为氧气湿化液的调查研究。方法实验组50例患者予以YXX型一次性吸氧管作为常规吸氧护理材料,对照组50例患者予以蒸馏水作为湿化液吸氧,比较24h后YXX型一次性吸氧管中的氧气湿化液的细菌污染情况与蒸馏水作为湿化液的细菌污染情况及吸氧依从性的观察。结果实验组湿化液的细菌污染为0%,观察组湿化液的细菌污染为16%,实验组较观察组有显著差别,同时吸氧依从性有明显改善。结论YXX型一次性吸氧管作为常规吸氧护理材料临床观察可避免细菌污染,又可提高患者对吸氧的依从性,对防止院内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复方黄连氧气湿化液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石兰萍  田琳琳  杨冬艳  张杰  王德  袁劲松 《护理研究》2007,21(28):2562-2564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复方黄连氧气湿化液,以解决现行氧疗中湿化液污染问题。[方法]采用二阶段交叉设计方法,比较使用不同时间段蒸馏水湿化液与复方黄连氧气湿化液的细菌培养结果及合格率;确定复方黄连氧气湿化液的更换时间。同时向氧疗病人发放问卷,调查氧疗时的气味、病人氧疗后的舒适度及呼吸道不适感。[结果]使用24h的氧气湿化液采样培养:复方黄连液菌落数低于蒸馏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样合格率高于蒸馏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复方黄连液的病人吸氧时舒适感高于使用蒸馏水的病人,而吸氧后咽部干燥不适感低于使用蒸馏水的病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使用24h、48h复方黄连氧气湿化液的采样结果,确定复方黄连氧气湿化液的更换时间为48h。[结论]复方黄连液可有效降低湿化液的污染,减少医院内肺部感染的发生,提高氧疗舒适度及病人依从性,可作为一种新型的氧气湿化液在临床做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ε-聚赖氨酸(ε-PL)氧气湿化液临床应用效果,以解决现行氧疗中湿化液污染问题.[方法]比较使用蒸馏水湿化液与含ε-PL湿化液前后细菌培养结果.同时向氧疗病人发放问卷,调查氧疗时的噪声、气味、对鼻部的刺激性、病人氧疗后的舒适度及湿润度,评价吸氧的舒适性.[结果]使用前氧气湿化液培养均无菌生长;使用后氧气湿化液采样培养:ε-PL湿化液菌落数低于蒸馏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使用ε-PL湿化液病人吸氧时在噪声影响、湿润度和对鼻部的刺激及舒适感方面均优于使用蒸馏水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而吸氧后异味、温暖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ε-PL氧气湿化液可有效降低湿化液的污染,减少医院内肺部感染的发生,并可提高氧疗病人舒适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反复使用的氧气湿化装置和一次性氧气湿化装置使用中的污染状况,减少医院感染。方法对反复使用的氧气湿化装置和一次性氧气湿化装置使用中的污染状况进行采样检测。结果监测可反复使用湿化瓶湿化液95份,合格72份,合格率为75.8%,5份检出铜绿假单胞菌,2份检出阴沟杆菌;监测一次性氧气湿化装置湿化液87份,合格86份,合格率为98.9%,未检出致病菌。结论一次性氧气湿化装置,可以连续使用1周不更换,不需要清洗、浸泡、消毒、干燥保存和换蒸馏水等繁琐工作程序,显著减轻了临床护理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
李莼  刘立捷 《护理研究》2008,22(10):2696-2696
氧气吸入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输氧湿化液的污染与医源性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传统的氧气湿化装置加大了院内感染的发生,汪涛等一。。对使用中和使用后的氧气湿化瓶进行细菌学检测发现,40%的氧气湿化瓶均不同程度被污染。研究表明:在传统的氧气湿化装置非一次性使用前提下,以蒸馏水或生理盐水为湿化液,湿化液应最长不超过8h更换1次.氧气经通气管产生水泡发出响声大,常影响病人睡眠,而且氧流量越大,响声越明显。现将北京东方潮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发明的一种新型氧气湿化通路装置介绍给护理人员,它能很好地克服传统氧气湿化装置所带来的弊端。  相似文献   

12.
吸氧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抢救治疗手段之一,氧气湿化液的使用可避免干燥的氧气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提高氧疗效果和病人的舒服度[1].氧气湿化液污染是引发呼吸道感染的可能原因[2].在我院医院感染病人中,呼吸道感染占首位.由此可见湿化液污染是造成氧疗病人感染不可忽视的因素,如何控制氧气湿化液的带菌情况,减少氧疗病人医院感染的发生,已成为医院管理者及护理专家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氧气湿化液的管理方法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氧气湿化液是用以湿润氧气 ,避免干燥氧气对呼吸道粘膜的刺激。近年来文献报导氧气湿化液细菌污染相当严重 ,[1] 细菌含量可超过 2万个 /ml,致病菌检出率高达2 0 %。[2 ] 给吸氧病人增加了感染的机会。通过分析常规吸氧时湿化液的管理方法 ,我们认为导致细菌污染的主要原因可能与用大塑料壶贮存蒸馏水以及使用时间较长、湿化液不能定期更换、湿化瓶消毒不彻底等因素有关。 1999年 3~ 10月 ,我们对使用中的氧气湿化液进行了抽样监测 ,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了有效的措施 ,从而摸索出一套预防湿化液细菌污染的方法。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  相似文献   

14.
氧气湿化液是湿润氧气,来避免干燥氧气对呼吸道粘膜的刺激.近年来文献报道氧气湿化液细菌污染程度相当严重[1],细菌含量可超过2万个/ml,致病菌检出率高达20%[2].给吸氧病人增加了感染的机会.通过分析常规吸氧时湿化液的管理方法,我们认为导致细菌污染的主要原因可能与用大塑料桶贮存蒸馏水以及使用时间过长、湿化液不能定期更换、湿化瓶消毒不彻底等因素有关.2001年11月~2002年2月用氧较多的4个月,我们对使用中的氧气湿化液进行了抽样监测,并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从而摸索出一套预防湿化液细菌污染的方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氧气湿化液与临床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采用实验室和临床对照的方法,经过自然染菌计数和分离鉴定等技术手段,对医院应用的透析用反渗水(简称氧气湿化液)污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医院自行生产的氧气湿化液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染菌量增加:容器采用不同消毒方法处理与湿化液污染密切相关。提示:氧气湿化液污染,是引发呼吸道感染的可能原因,应引起临床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6.
徐荣香 《现代护理》2002,8(12):968-968
氧气湿化液是湿润氧气 ,来避免干燥氧气对呼吸道粘膜的刺激。近年来文献报道氧气湿化液细菌污染程度相当严重[1] ,细菌含量可超过 2万个 /ml,致病菌检出率高达2 0 % [2 ] 。给吸氧病人增加了感染的机会。通过分析常规吸氧时湿化液的管理方法 ,我们认为导致细菌污染的主要原因可能与用大塑料桶贮存蒸馏水以及使用时间过长、湿化液不能定期更换、湿化瓶消毒不彻底等因素有关。 2 0 0 1年 11月~2 0 0 2年 2月用氧较多的 4个月 ,我们对使用中的氧气湿化液进行了抽样监测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了有效的措施 ,从而摸索出一套预防湿化液细菌污…  相似文献   

17.
护理管理学     
072763氧气湿化液污染引起肺部感染菌群调查/刘金昧…//护理研究.-2007,21(7).-1816~1817取ICU病房氧气湿化瓶37个,对正在使用中的氧气湿化液进行细菌培养,同时对37例ICU病人下呼吸道痰液行细菌培养,对其细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37瓶湿化液细菌培养29瓶阳性,共检出15种69株细菌,主要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57.97%),22例痰培养有致病菌生长,其细菌分布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12例痰培养与湿化液所分离的细菌一致。提示:氧气湿化液细菌污染是造成院内肺部感染的重要病源之一,对湿化液的定期更换和彻底消毒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表2参10(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复方黄连氧气湿化液,以解决现行氧疗中湿化液污染问题。[方法]采用二阶段交叉设计方法,比较使用不同时间段蒸馏水湿化液与复方黄连氧气湿化液的细菌培养结果及合格率;确定复方黄连氧气湿化液的更换时间。同时向氧疗病人发放问卷,调查氧疗时的气味、病人氧疗后的舒适度及呼吸道不适感。[结果]使用24h的氧气湿化液采样培养:复方黄连液菌落数低于蒸馏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样合格率高于蒸馏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复方黄连液的病人吸氧时舒适感高于使用蒸馏水的病人,而吸氧后咽部干燥不适感低于使用蒸馏水的病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使用24h、48h复方黄连氧气湿化液的采样结果,确定复方黄连氧气湿化液的更换时间为48h。[结论]复方黄连液可有效降低湿化液的污染,减少医院内肺部感染的发生,提高氧疗舒适度及病人依从性,可作为一种新型的氧气湿化液在临床做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李菊芳  李红 《护理研究》2006,20(27):2506-2506
氧气湿化瓶是吸氧过程中湿化氧气必不可少的装置,在临床上广泛使用,许多病人需要频繁或长时间使用氧气湿化瓶吸氧,潮湿的氧气湿化瓶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一旦氧气湿化液被污染,氧气湿化液中生长的细菌可以在氧气湿化过程中,形成微小的颗粒状气溶胶随氧气喷出而吸入下呼吸道,导致呼吸道感染,由此引起的院内感染也越来越多,有关氧气湿化瓶引起的医院感染也多有报道[1],但是,氧气湿化瓶其内芯污染所造成的医院感染报道很少,因此,了解氧气湿化瓶及内芯的医院感染情况与探讨其管理对策势在必行。2004年通过对我院22个科室有关氧气湿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ε-聚赖氨酸(ε—PL)氧气湿化液临床应用效果,以解决现行氧疗中湿化液污染问题。[方法]比较使用蒸馏水湿化液与含ε-PL湿化液前后细菌培养结果。同时向氧疗病人发放问卷,调查氧疗时的噪声、气味、对鼻部的刺激性、病人氧疗后的舒适度及湿润度,评价吸氧的舒适性。[结果]使用前氧气湿化液培养均无菌生长;使用后氧气湿化液采样培养:ε-PL湿化液菌落数低于蒸馏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使用ε-PL湿化液病人吸氧时在噪声影响、湿润度和对鼻部的刺激及舒适感方面均优于使用蒸馏水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吸氧后异味、温暖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ε-PL氧气湿化液可有效降低湿化液的污染,减少医院内肺部感染的发生,并可提高氧疗病人舒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