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在培养过程中采取的构造样式和运作方式,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该文介绍了以学校为研究载体,以中职护理人才培养改革为切入点,以护理职业标准和技能规范引导专业课程的构建和教学工作,将职业技能竞赛"竞赛"机制引入中职护理技能教学课堂,构建"产教融合、学赛一体"中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实现中职护理专业人才"零"距离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仿真内科护理综合实训,培养学生的护理职业能力.方法 设置仿真医疗情境,构建针对内科慢性病患者入院、住院、出院和再入院为基本护理过程的内科护理综合实训,采用自制问卷、系统抽样法从学生和教师2个层面对教学效果进行调查评价.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学生的护理技能、临床综合思维、自学能力、沟通和交流能力等护理职业能力均有显著提高.结论 在高职高专护生中构建并实施以住院患者需求为中心、模拟临床工作情境的内科护理仿真综合实训,实现了教学与临床无缝对接,提高了学生的护理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高职助产专业助产学课程实训教学模块,为助产学实训教学提供指导。方法结合助产士临床工作内容对助产学课程实训项目进行分类,形成实训项目模块初稿和咨询表,采用Delphi法对咨询表进行论证、修订。结果专家平均权威系数为(0.92±0.05);各级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数为4.06~5.00,变异系数为0.00~0.14,均符合筛选标准;助产学课程实训项目由助产技能基础、常用助产技术、产褥期护理技术、新生儿护理及急救技术、异常分娩处理技术5个模块22个项目组成。结论助产学实训教学模块编制过程科学、合理,形成的模块终稿内部指标体系可靠,可以指导、组织助产专业助产学实训教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模块教学在高职院校健康评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高职护理专业4个班以班级为单位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模块教学,即将健康评估教学内容整合为健康资料、健康评估方法、护理诊断、护理病历4个模块,4个模块的理论课和实训课之后设置综合模块,对4个模块中的理论和技能进行综合训练;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和学生对健康评估课程的教学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及教学评价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健康评估教学中应用模块教学,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将护理职业技能竞赛引入护理职业教育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级三年制专科护理专业3个班护生242人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护生均由相同教师进行授课,对照组应用传统的以教授为主的教学法,研究组采用与护理职业技能竞赛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比较两组护生护理职业综合素质。[结果]研究组护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护理文书和护理查房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生经过职业技能竞赛后学习态度、临床适应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以及职业道德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将护理职业技能竞赛引入护理职业教育当中可提高护生职业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一套适合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基础护理技能考核标准.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基础护理技能考核标准的应用现状以及高职学生的护士核心能力要求,制定基础护理技能考核标准;采用现场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40名高职毕业实习学生和8名临床考核教师进行评价.结果 40名被测试学生100%对新标准持肯定态度.8名教师中有7名对新标准持肯定态度,1名持否定态度.结论 新标准促进教师理念的改变和引领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根据临床护理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了解现行护理专业用<药理学>教材的适用性和实用性.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对我国2000年以来出版的15种高职护理(专科层次)专业用<药理学>及相关教材,从教材体例、内容设置等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 尽管这些教材改革在职业教育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从其体例和内容设置等方面分析,还不能适应护理职业工作岗位需求.这对于高职护生培养明显存在着针对性、实用性不强等诸多问题.结论 从护理职业岗位实用的角度出发对现行<药理学>教材进行修订,以满足临床用药护理为目的 ,按照护理程序框架来构建<药理学>新教材的体例和内容,突出临床用药护理知识教育与技能(包括临床常用药物用药技能以及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的识别和处理)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护理高职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应用考核题库对其进行多站式考核的效果。方法构建包括护理美学、护理人际沟通、护理法律法规、护理职业安全防护、护理管理、护理心理学、临终关怀7大内容模块的多站式考核题库,并用于86名护理高职生实习前的培训。结果 66.3%的学生觉得多站式考核题这种学习方式激起了她们的学习兴趣,70.9%的学生觉得应用多站式考核题库能更好地帮助她们进行实习前知识结构的完善和准备。结论多站式考核题库可以在不加重学生学业负担的基础上有效完善其知识结构,可以用于对学生进行临床实习前知识与能力的强化培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学生标准化病人(SSP)在高职护理专业《基础护理》综合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级护理专业2个班级82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将1732班41名护生作为观察组,采用SSP教学方式;将1731班41名护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情景模拟成绩、期末操作技能平均成绩及对护理技能教学的评价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生临床护理情景模拟成绩、期末操作技能平均成绩及对护理技能教学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SSP教学方式能够提高护生的实践技能操作成绩,有利于护理职业素养的形成,提高了《基础护理》综合实训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课在护理职业风险防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09级和2011级高职护理专业在学籍学生开展专项调查,找出学生存在的主要护理职业风险问题,有针对性地自行制作相应微课视频,对2011级高职学生在实习前的岗前培训中加入了基于微课的护理职业风险系统教学。比较两级学生相关法律知识、相关护理规章制度、护理防护知识及行为的情况。结果:接受过微课教学的2011级学生的相关法律知识、相关护理规章制度、护理防护知识及行为的评分均高于2009级学生(P0.05)。结论:微课在护理职业风险防范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旨在探索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专科护理实践教学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以能力本位构建专科护理实践教学课程模块:护理评估、护理计划、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专科技能操作、综合运用实训和语言沟通7个教学模块;并以护士职业实践活动为核心实施模块教学,力求探索培养适应临床需求的应用型护士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高职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实训课程教学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职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实训课程教学进行改进,主要包括:①总结学生在手术室实习中的问题,将防范措施融入实训教学;②按照手术室护理工作流程安排实训课程顺序;③有效利用情境模拟教学方法进行职业素养教育;④采用课堂竞赛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⑤进行全面多角度教学评价。实训课程教学后,学生实训课考核成绩良好,实习医院对学生的适应能力及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给予了肯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科学、规范的心血管专科护士培训体系,为培养心血管专科护士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及专家论证会议初步确定心血管专科护士培训目标及体系框架,编制专家咨询表。采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咨询,确立心血管专科护士培训体系,包括培训目标、师资要求、培训内容及课时数、培训方法、考核要求5部分内容。结果 2轮专家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95%,专家权威系数为0.88,变异系数为0~0.232。心血管专科护士培训目标为培养具有专科特色的高级应用型护理人才。培训师资应由专家和授课教师组成。理论培训(1个月)包括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相关专业能力、职业特质4方面,采用集中授课和操作练习的教学形式;临床实践(2个月)采用临床带教与线上学习相结合的教学形式。考核包括理论考核、临床技能考核、培训总结及个案分析3部分。结论心血管专科护士培训体系具有良好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可为临床心血管专科护士培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整体护理观对护生实习前技能训练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高职护理专业4个班的学生248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4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训练方法,实验组采用整体护理观指导下的训练方法,训练时间为4周。训练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生的技能考试成绩,并采用问卷调查临床带教教师的评价。结果:实验组的技能成绩高于对照组;临床带教教师评价结果,实验组护生在操作能力、沟通能力、礼仪修养、应变能力、适应能力、服务态度、专业态度维度及总均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整体护理观指导下的护理技能训练模式培养了护生以操作能力为首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论证中职护理专业教学大纲的操作技能项目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临床岗位需求的适应性,加强学生临床操作技能训练,使学生具有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操作技能。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综合分析,对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和岗位需求的操作技能项目进行比较。结果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岗位需求三者符合率为93.15%(68/73);教学大纲与考试大纲符合率为98.63%(72/73);教学大纲与岗位需求符合率为94.52%(69/73)。结论教学大纲操作技能项目基本符合考试大纲、临床岗位技能需求。教学中要严格按教学大纲操作技能项目组织教学,并适当调整部分操作技能项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导师制在护理临床实习带教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2016年6月护理实习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观察组采用导师制带教模式,即每位学生安排一名导师负责其技能培训指导。在护生实习结束前进行实习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操作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带教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综合素质提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导师制护理技能培训模式可提高护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实用型护理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7.
庞晓丽  林晓云 《全科护理》2011,9(28):2548-2549
[目的]了解护生实习前护理专业技能综合强化的作用,为教学和临床实习提供依据。[方法]将2006级护理本科生14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0人,实验组在实习前以病例为切入点,从单纯护理技能、沟通能力、疾病知识综合分析能力三方面进行强化训练,对照组不进行强化。比较两组护生实习前单纯技能考核成绩、病人满意度评价情况、实习4周后出科技能成绩、临床带教评价情况。[结果]实验组护生实习前单纯技能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临床实习4周后,实验组在病人评价和临床带教评价方面高于对照组,而在3项技能成绩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实习前对护生进行专业技能综合强化训练,有利于提高临床实习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学基础课程综合评价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对2010级220名学生采用传统的考核方式,对2011级206名学生采用新的考核模式,将过程考核和职业素养评价融入其中。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以及临床教师对学生临床实习表现的评价。结果 2011级学生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均优于2010级(P<0.01);临床教师反映2011级学生基本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护理职业礼仪、人际沟通能力、应激能力较2010级有较大提高。结论新的课程考核模式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护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开展24 h值班制护理技能训练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2007级高中升大专护理专业2个班级学生各60名分别列为对照班和实验班.对照班采用常规的护理技能教学方法,教师演示、单个项目训练、下临床实习前集中训练考核的方法.实验班除接受以上训练外于第4学期(即下临床实习前一学期),增加24 h值班制护理技能训练方法:教师设计好病案,按照临床要求排班,各班由1名教师带领4名学生(扮演护士)进行护理技能训练,其余学生扮演患者、家属、朋友,住在仿真病区.对2班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班与对照班,综合技能考核、毕业理论考核成绩比较均有显著差异.临床带教老师反映校内实训基地开展24 h值班制护理技能训练项目使学生提前适应临床护理工作,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结论 校内实训基地开展24 h值班制护理技能训练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技能训练方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 new training method of nursing skills under 24 hours shift system in the practical training base in the college. Methods The practical training base in the college was rebuilt into a simulated hospital. 120 three-year-course nursing students in grade 2007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class and the experimental class with 60 students in each class. The control class adopted routine teaching method, including teacher demonstration, single project training, concentrated training before clinical practice. The experimental class participated in the tutoring mode of nursing skills under 24 hours shift system in simulated hospital. The cases were pre-designed and students acted as patients by tums. One teacher led 4 students into nursing skill training by day shift, evening shift and mid-night shift. The teaching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wo classes. Results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comprehensive technique test and graduation theoretical test score. Clinical nursing teachers thought the skill training in simulated hospital under 24 hours shift system can help students prepare for the nursing work in hospital ahead of time and improve their comprehensive capability. Conclusions Training mode of nursing skills in simulated hospital under 24 hours shift system is feasible for enhancing nursing skills.  相似文献   

20.
树立学生具备多元发展潜力的教育理念,在老年护理学课程教学中,策划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内容,建立多元考核评价体系,包括老年护理理论、实用老年护理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临床应用能力过程和护理综合创新应用过程等的测评,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兴趣参与、综合应用,有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