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性,52岁。因劳累后胸闷、心前区压榨样疼痛3h 于1989年9月9日入院。高血压病史20年;阵发性室上逮发作史12年,按压眼球可终止发作。体检:BP120/90mmHg(16.0/12.0kPa),心率48次/min,律齐。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P-P1.26s,P-R0.11—0.12s,QRS0.14s,均可见δ波。V_1、V_3呈 Rs 型,V_2呈 RS型,V_4、V_s呈 R 型.均无 Q 波,ST 段 V+(2-5)抬高0.40—0.65mV,伴 T 波直立高耸,为 A 型预激综合征伴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塞(超急性损伤期)。入院后1h 心电图(附图2)见3种 QRS 波:a 为窦性 QRS 综合波,均有δ波,P-R0.09—0.10s,无 Q 波,ST 段抬高0.20—1.40mV,多数导联 T 波高耸;b 为室性早搏,呈二联律或成对出现,V_4导联室性早搏明显提前,与其前 T 波融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74岁。因胸骨后烧灼感2小时入院。临床诊断:冠心病,下壁、广泛前壁急性心肌梗死(AMI)。住院期间发现如下心电图表现。图1示长监护导联连续记录。图中P'1-4呈负正双向,p'-p’间距0.60s,频率100次/分,P'-R间期0.12s,QRS波呈QS型,其后ST段与T波形成单向曲线,抬高0.5mV;从第4个心搏之后呈一直线,P’a至Ps长达3.68s,第5个心搏无P’或P波,QRS波宽大畸形呈QS型,其后T波倒置。从第6个心搏开始均有完整的P-ORS-T波,P波直立,p-P间距逐渐缩短,长P-P间距与短P-P间距差0.10s,频率约60次/分,P-R间期0.13s,QRS波呈QS型,其后ST段与T波形成单向曲线,抬高0.5mV(见图1)。心电图诊断:①加速性房性逸搏心律;②窦性停搏伴室性逸搏;③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3.
一、临床资料:男21岁二、心电图示:各导联P—QRS—T顺序出现P—R间期0.11秒,QRS时间0.12秒,R波上升支粗钝,ST段压低,Ⅱ、Ⅲ、aVF波形钝,主波向下,酷似下壁心肌梗塞图型。本例心电图有3个特点:①P—R间期缩短  相似文献   

4.
P与QRS的关系在一般心电图中容易明确。但在伴有干扰或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中,由于P—R间期延长,P波可出现在T波前,甚至可出现在R波前,形成“越过R波的房室传导现象”。对此现象,我们虽然在电生理检查中已得到证实,但在房室阻滞的临床心电图分析中尚少探讨,易误认为该P不能下传心室。现结合所遇一例分析讨论如下。临床心电图分析患者男,63岁。因急性下壁心肌梗塞于1991年9月26日入院。图上行,为27日上午9时描记的Ⅱ导联心电图。QRS波群呈QR型,其后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T波倒置,为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特征。R_1—R_(11)  相似文献   

5.
本例心电图为12导联同步记录,其主要特征为:无窦性P波。P’波规律出现,P’-P’间期0.31s,频率193次/min,以I、V2、V3明显,部分P’波重叠于ST段或T波上而造成T波形态不一致。大部分QRS波群呈长、短交替出现,系异位P’波与QRS波群呈3:2文氏型房室传导,最后4个QRS波群规则出现,除了其前P’-R间期固定以外,  相似文献   

6.
心脏性晕厥或猝死的若干高危心电表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快速性心律失常所致心脏性晕厥或猝死的高危心电图表现。方法 分析入院时或入院后至少发生1次心脏性晕厥或猝死的33例患者发作时与发作前后的常规12导联心电图或持续心电监护心电图。结果 引起心脏性晕厥或猝死的若干高危心电图表现:①长Q—T间期综合征,②Brugada综合征,③异常J波,④复杂性室性期前收缩,⑤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呈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伴新出现的右束支传导阻滞及弓背抬高的ST段持续不降,或伴ST—T电交替;或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伴墓碑样ST段抬高,⑥扩张型心肌病伴进展性QRS波群低电压。结论 心脏性晕厥或猝死存在多种高危心电图表现。  相似文献   

7.
预激综合征致窦性P波短暂显示不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序  邓尚廉 《心电学杂志》1998,17(4):243-243
患者男,32岁。因阵发性心悸2年,反复晕厥1年,近1月发作频繁而入院。体检:心界不大,心率82次/min,心律齐,心尖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超声心动描记术显示正常。入院时心电图示多导联QRS波群宽大畸形,前后未见明确P波,V_1导联(附图上)的第1、2、8—11个QRS波群呈R型,时间0.16s,前无窦性P波,T波倒置;第4—6个QRS波群呈Rs型,时间0.12s,其前可见窦性P波,P-R间期0.11s,见S波,T波直立;第3、7个QRS波群虽呈R型,时间0.14s,但其前见窦性P波,P-R间期为0.06s,见6波,T波倒置,P-J间期均为0.22s。入院后24h动态心电图(中行)似上行,但P-R间期与QRS时间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60岁。因上腹部反复发作性疼痛5d ,发作时神志不清、抽搐、大汗淋漓3d ,胃镜检查示浅表性胃炎入院。临床诊断:胃炎,癫。在例行心电图检查时发现P R在0 .2 2s的基础上突然延长至0 .40s,随后有一个P R长间隙,其间的T波有切迹,显示有QRS波群脱落;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达0 .4mV ,其余导联均有不同程度的明显压低,QRS波群时限未见增宽。Rv5 高达4mV(图1 )。心电图诊断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ST段损伤性电流改变,左室大。立即进行第2份心电图采样,Ⅱ、aVF导联的ST段回落仅抬高0 .1mV ,Ⅲ导联ST段回归至等电线,而胸导联的S…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17岁。2034年9月2日来我院体检,查心电图(图1A)示:P—P间距稍不匀齐,平均频率75次/分,R—R间距匀齐,频率47次/分,P波与QRS波无固定关系,QRS波时限和形态均正常。即令患者做踏车运动试验,心电图(图1B)示:P—P间距匀齐,频率1768:/分,R—R间距匀齐,频率93次/分,P波与QRS波无固定关系,QRS、ST—T时限和形态均正常。当天又做动态心电图,24h观察,P波与QRS波仍无固定关系,QRS波时限和形态均正常,余无特殊。  相似文献   

10.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50岁。因胸痛、心悸5h就诊。临床诊断: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图1)上行示PP间期0.54s,QRS波分为3种形态。第1种QRS波形态正常,PR间期0.16s,ST段无特殊,T波深倒置,QT间期0.42s,表现出心肌缺血型改变。第2种QRS波的PR间期不变,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0.8mV,T波倒置,形态酷似单细胞动作电位曲线,表现出急性心肌梗死损伤型改变。第3种QRS波宽大畸形,提前发生,为诱发的室性早搏。室性早搏后QRS波形态同第1种改变,3种不同形态的QRS波成组周而复始出现。下行示PP间期仍为0.54s,心电图变化与上行基本相同,ST段…  相似文献   

11.
1 临床资料及心电图分析 患者男,53岁。因阵发性心慌、胸闷3年就诊,临床拟诊冠心病。本文附图主节律为窦性心律,窦性P—P间期0.90s,心室被群呈两种图形:一种与窦性P波相关,P—R间期0.21s,QRS间期0.09—0.10s,V_(1-3)导联呈Qr或rS型(Q或S波无顿折,>2.0mV)为不完全左束支阻滞型,ST段抬高0.40—0.50mV(凹面向上),T波高耸,Ⅰ、Ⅱ、aVF、V_(5-6)导联呈R或Rs型,ST段压低0.1mV左右,T波倒置,似冠状T波;另一种提前出现,与窦性P波无关,QRS间期0.08—0.085s,V_(1-3)呈rS型,ST段抬高0.10—0.20mV,V_6呈qR型,其联律间期(R—R’)为0.64—0.80s,代偿间歇完全,各早搏之间包含1个、多个窦性搏动。此心电图的特点:①窦性搏动为房室传导延迟并(第一级)不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②早搏短间歇相等,长间歇与短间歇无倍数关系(长导联记录未刊出),长间歇后第一个早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性,70岁。因心悸、胸闷一年,加重半月入院。临床诊断:冠心病。查体:一般情况尚好,血压100/60mmHg,心界向左侧扩大,心率80次/分,心律齐,心尖区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两肺无特殊。查24h动态心电图(图1A、B)示:窦性心律。图1A中P—P间距规则、P—R间期小于0.12s,并可见8波,QRS波时限大于0.12s,ST段下垂型下移伴T波倒置。图1B中偶可见P波(P1、P2)、QRS波群有两种形态:一种经窦性下传的QRS波群呈完全性预激综合征图形(R2、4)。另一长R—R间距后的QRS波群(R1、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78岁.因发作性胸骨上段烧灼感就诊.急查心电图(图1A)示:窦性心律,心率71次/分,QRS波呈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V2、V3导联ST段抬高0.05~0.10 mV,V4~V6导联ST段水平压低0.10 mV,Ⅰ、aVL导联T波电压0.40mV,V2~V6导联T波高尖型,最高1.0 mV,V5导联中出现一提前QRS波群,无相关P波.  相似文献   

14.
本例心电图可见窦性P波规则出现(V2~V4明显),频率75次/min,部分P波重叠于ST段或T波上,造成T波形态的不一致。QRS形态宽大畸形,时间均〉0.12s.频率130次/min左右,P波频率〈QRS频率,说明P波与QRS波群无关,为完全性干扰性房室分离。QRS形态在肢体导联呈左前分支与左后分支阻滞型交替出现,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性,70岁.患多发性骨髓瘤三年,入院化疗.住院期间,发生心慌、头晕,并晕厥二次,发作时无胸闷、胸痛.佩带24h全息动态心电图(图1)上下两幅为节选心动过速开始、结束部分胸导联.心电图分析:窦性P波频率68次/分,P-R间期0.20s,QRS间期0.06s,平均心电图轴+40°.QRS波群低电压,无坏死Q波,Ⅰ、Ⅱ、aVF导联ST段抬高0.1mV,T波倒置.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性,75岁。因反复头晕、心悸5年,加重1d入院。体检:T36.4℃,BP120/70mmHg,R60次/min。临床诊断:冠心病。入院时同步记录心电图(图1)示窦性P波不明显,QRS波群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型,其中V1窦性P—P间期0.6ds,心房率93次/min,P—R间期不固定,P波与QRS波群无关,QRS时间由正常逐渐增宽至宽大畸形并连续3个出现,如R2~R6,R—R间期固定为1.0s,心室率60次/min,属房室交接区逸搏心律顺传伴左束支不典型文氏型直接显示型传导阻滞,ST段下斜型压低0.1~0.5mV,T波倒置,ST—T也随着QRS波群逐渐明显改变。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交接区逸搏心律顺传伴左束支不典型文氏型直接显示型传导阻滞,ST—T改变。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性,43岁.因反复胸痛2个月,黑矇2次人院.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作性胸痛,以心前区为主,有时向背部放射,呈阵发性针刺样疼痛,持续约几秒至3分钟不等,可自行缓解,休息及活动均有发作,3~8d发作1次,未介意.近1月患者自觉疼痛发作次数增加,胸痛程度加重.当地医院就诊,多次静态心电图提示:正常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室顺应性下降.入院后行12导联动态心电图(12-AECG)检查,第2天早上6:53休息时发作心前区疼痛,约10 min自行缓解.回放12-AECG发现,心绞痛发作前约1 min(图1)示:心率90次/min,P-R间期0.12s,QRS波群形态、时间正常,ST段在Ⅲ、aVF导联呈水平型压低0.05 ~0.075 mV,T波无异常;发作时(图1)示:心率65次/min,P-R间期0.12 s,QRS波群形态、时间正常,第2个心搏为房性期前收缩,ST段在Ⅰ、Ⅱ、aVL、aVF、V1~ V3导联呈弓背型抬高0.15 ~0.9 mV;发作后2 min(图1)示:心率53次/min,P-R间期0.12s,QRS波群形态、时间正常,ST段在V1~V3导联呈弓背型抬高0.1 ~0.4 mV,其余ST段回落至基线.  相似文献   

18.
1 对象 本组病人共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50—65岁。是我院1995.2—5月份内科门诊病人。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ST-T改变。ST段下移≥0.05mv以上,T波倒置。动态心电图监测ST—T改变。ST段为在QRS波群的j点后水平或下垂型压低>0.1mv,二次发作是以ST段恢复至基线3分钟为间隔,T波倒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74岁。一年前患急性下壁、广泛前壁心肌梗死。3天前因心前区疼痛,胸闷伴大汗收入院,急查心电图示,P-R间期0.16s,QRS0.08s,QRS波在Ⅱ导联中呈QS型,Ⅲ、aVF呈rS型,V_1-V_6呈QS型,S-T段抬高0.1-0.2mV,T波直立,偶发房早。体检T 36.8℃、P 100次/min,R 26次/min、BP 24/14KPa。心肌酶正常,心电图与一年前比较无新变化,心电图诊断陈旧性下壁、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76岁,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塞。本图为Ⅱ、Ⅲ、aVF导联记录、窦性心搏规律出规,P—R间期016s,QRS波呈R型,时间0.06s,ST段斜形上抬0.15mv,T波直立。相随窦性心搏后,均可见一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呈QR型,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0.3mv,T波直立。图2为发病后24小时的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