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改变,并对骨密度与其可能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方法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对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61例健康老年人进行正位腰椎及左股骨近端骨密度测定,并对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与年龄、病程、绝经年限、血糖、血脂等指标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中骨质疏松症为32例(45.7%),非糖尿病组中骨质疏松症为23例(37.7%);糖尿病组骨密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多因素相关性分析提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绝经年限以及总胆固醇呈负相关,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较健康老年人高,因此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骨密度测定,严格控制血糖等影响因素,对防治骨质疏松症,降低骨折危险性,提高生存质量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及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变化,初步探讨临床相关因素对骨密度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65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及8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者腰椎及髋部骨密度,同时测定前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空腹C肽、餐后2hC肽、果糖胺(FA)、糖化血红蛋白(HBAle)、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结果 65例糖尿病患者各部位骨密度值均低于正常对照者,但仅腰椎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30例(45%)合并骨质疏松(OP)。OP与非0P组病程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2型糖尿病会导致骨矿密度减低,并与糖尿病病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骨密度改变及其机制,以了解2型糖尿病是否易合并骨质疏松及其特点。方法:测定70例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及60例年龄、体重指数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的骨密度,血清骨钙素(BG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碱性磷酸酶(ALP)、尿钙(Ca)、尿羟脯氨酸(HOP)、空腹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两组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较健康对照组骨密度显降低。BGP浓度显低于对照组(P<0.001);TRAP、甲状旁腺素(PTH)、尿钙、HOP显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患BMD与病程、年龄、HbA1C、FBG、PBG呈显负相关,与平均体重指数(BMI)呈正相关。结论: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较易患骨质疏松,其骨改变特点是:骨吸收增加,骨形成下降;发病机理主要是血糖升高,钙的排出增多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以及胰岛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骨密度变化及相关因素初探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骨密度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对59例男性60例女性2型糖尿病患及148例健康用双能X射线吸收法行L2-4、Wards区、股骨颈、大转子骨密度测量,并测定糖尿病患空腹、餐后血糖,空腹、餐后胰岛素,空腹C肽、24小时尿白蛋白等。结果:①男性糖尿病患L4骨密度较健康显降低,其余部位无显差别。女性糖尿病患L2-4、Wards、股骨颈、大转子均较健康显降低。②多元分析显示:男女性糖尿病患骨密度改变与C肽正相关、与尿白蛋白负相关,男性糖尿病患骨密度改变与病程负相关,女性糖尿病患骨密度改变还与绝经年龄负相关。结论:糖尿病患存在骨密度降低,女性患更为显。2型糖尿病患胰岛功能减退及尿白蛋白增加对骨密度降低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腰椎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186例为研究对象,按腰椎骨密度T值分为骨质疏松组(OP组)和非骨质疏松组(NOP组)。收集一般资料(年龄、身高、体重、妊娠次数、生育次数、绝经年龄、DM病程、DM家族史、高血压、脂肪肝);血检指标(Hb A1c、FPG、Fins及生化);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腰椎的骨密度T值和腰椎、股骨的骨髓脂肪含量(LFC、FFC)。分析OP组和NOP组指标的差异及腰椎OP的影响因素。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t检验、非参数检验、卡方检验,Pearson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OP组年龄、FFC、ALP、HBDH、LDH、绝经年限、妊娠次数、生育次数高于NOP组(P 0.05),OP组体质量指数(BMI)、GGT低于NOP组(P0.05);两组在FPG、Fins、Hb A1c、DM病程、DM家族史、高血压、脂肪肝、LFC、UA、Ca~(2+)、Mg~(2+)、TC、TG、CK上没有差异(P0.05)。腰椎骨密度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FFC、ALP、绝经年限、生育次数是腰椎OP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131、1.072、1.029、1.127、1.857),BMI是腰椎OP的保护因素(OR值为0.913)。结论年龄、FFC、ALP、绝经年限、生育次数是腰椎OP的危险因素,BMI是腰椎OP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女性绝经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变化。方法采用美国Norland双光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对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在我科住院的58例患者进行腰椎L2~L4和左侧股骨近端(包括Neck、Troch、Ward三角区)骨密度测量,其中非糖尿病绝经后妇女31例,绝经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27例,并测定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结合年龄、病程、绝经年限等因素进行研究。结果绝经合并2型糖尿病组患者空腹血糖9.71±3.36mmol/L、糖化血红蛋白8.19±1.38、甘油三脂2.25±1.37mmol/L、低密度脂蛋白2.82±0.86mmol/L较对照组非糖尿病绝经组空腹血糖5.60±1.03mmol/L、糖化血红蛋白4.55±0.64、甘油三脂1.31±0.94mmol/L、低密度脂蛋白2.26±1.10mmol/L显著增高(P0.05);绝经合并2型糖尿病组患者Neck、Ward三角区、Troch的骨密度分别为0.78±0.11g/cm2、0.50±0.14g/cm2、0.59±0.08g/cm2均低于对照组的0.89±0.06g/cm2、0.62±0.08g/cm2、0.71±0.11g/cm2,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而腰椎骨密度0.83±0.11g/cm2与正常人0.86±0.14g/cm2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女性绝经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骨质疏松,骨折的危险性也高于未合并糖尿病人群,早期筛查血糖及骨密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血糖水平控制良好的绝经和绝经后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和非糖尿病妇女腰椎和髋部骨密度(BMD)变化特点及与相关因素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绝经和绝经后排除其他影响骨代谢疾病的,并经内科治疗血糖水平控制良好的151例Ⅰ型糖尿病、270例Ⅱ型糖尿病和574非糖尿病妇女,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量髋部和腰椎骨密度,通过计算机分析用SSPS10.0医学统计软件比较3类人群腰椎和髋部骨密度的差异及其与有关因素的相互关系。结果 血糖水平控制良好的绝经和绝经后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和非糖尿病妇女髋部和腰椎骨密度随年龄增长,绝经时间的延长和病程的延长呈同步下降趋势,其中以Ward’s区骨密度下降最为明显。同时随着年龄的增加,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和非糖尿病妇女骨质疏松及骨量减少的发生率呈明显增加的趋势。而且与年龄和绝经时间呈明显的负相关,其相关程度要大于与病程和体重的相关程度。结论 糖尿病妇女良好的血糖控制有利于其骨量的保护,但绝经后雌激素水平的下降乃是其骨量丢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改变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骨密度改变,以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与其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2型糖尿病老年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75例,按女性骨密度是否出现骨质疏松分为骨质疏松组与无骨质疏松组,并根据年龄、病程、绝经年限、体重指数、性激素、钙、碱性磷酸酶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女性骨质疏松组年龄较大、绝经年限延长、孕酮水平低;骨密度无论男女与其病程呈负相关,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关系;男女腰椎体以L1骨密度最低。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绝经后时间越长则越易发生骨质疏松,体重指数和性激素减低加重骨密度丢失。  相似文献   

9.
90例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并发症的骨代谢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并发症骨代谢的改变和机制。方法 测定90例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并发症及70例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患与年龄,体重指数相匹配100例健康对照组的骨密度,血清骨钙素(BGP),钙(Ga),尿羟脯氨酸(HOP),空腹及餐后2h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进行比较。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并发症组BMD明显下降,FBG,PBG,尿HOP均高于2型糖尿病无慢性并发症组,BMD与糖尿病的病程,FBG,PBG,尿HOP呈显的负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并发症组,糖尿病病程长,血糖高,BMD下降,比2型糖尿病无慢性并发症患更易患骨质疏松,骨吸收大于骨形成,骨矿含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利拉鲁肽对男性T2DM 合并骨质疏松(OP)患者的治疗作用。 方法 研究病例均选自2018至2019年在我科住院的 T2DM患者,其中合并骨质疏松患者(OP 组)68 例,不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60 例,分别就两组患者病程、年龄、糖化血红蛋白、血脂、骨代谢指标及 BMD 水平进行差异性比较;然后将OP 组患者就治疗前、治疗12周及停药12周的骨代谢、骨密度进行研究比较。结果 ①OP 组 BMI、HbA1c、TC、TG、LDL、PTH、OC、TP1NP、β-CTX较 T2DM 组升高,BMD 降低;②男性T2DM 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应用利拉鲁肽12周后,其BMI、HbA1c、LDL、TG、TP1NP、β-CTX均降低,25-OH-D、BMD升高;利拉鲁肽停止使用12周即研究结束时,OP组患者的TP1NP、HbA1c较停药前有所上升,而BMD则呈下降趋势;③OP组治疗12周时与对照组比较,HbA1c无明显差异,但LDL、TP1NP水平下降,25羟维生素D、BMD则上升,OP组BMI值与T2DM组差异缩小,肥胖程度改善。结论 利拉鲁肽除了有其良好的降糖效果,同时对体重管控及调节血脂均有益处,而且可以提高骨密度,并且这种对骨质的改善作用是独立于血糖血脂控制带来的骨质改善作用之外的,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能够双效治疗,可作为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首选推荐用药,既能改善血糖血脂、管理体重,还能增加骨密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骨密度、IL-6和NO变化及其IL-6和NO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观察2型糖尿病组,正常对照组骨密度,IL-6和NO的变化并进行比较。分析2型糖尿病组中IL-6和NO与骨密度的关系。结果 2型糖尿病患的骨密度低于对照组,IL-6,NO水平高于对照组;2型糖尿病患IL-6,NO水平与骨密度呈显的负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的骨密度降低,IL-6和NO的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中老年人骨量减少(Osteopenia)及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患病率的变化规律,为防治OP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居住广州市内及郊区农村20年以上的40岁以上人群进行整群随机抽样,样本共1160人,准确记录其性别和年龄后,用美国Lunar公司的DEXA测试受试者L2-4和髋部的骨密度(BMD),然后进行统计、比较与分析。结果:40岁组女性L2-4及Ward‘s区BMD高于男性,该组骨量减少患病率男女性都超过样本数的1/3,50岁以男性高于女性,男性70岁组L2-4下降才明显,女性L2-4及髋部BMD从50岁起加速下降,L2-4BMD70岁以后减慢,男性60岁以后髋部BMD下降明显,不论男、女性髋部BMD下降直到80岁以上都较显著,骨质疏松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女性50岁组起变化开始明显,60岁组OP患病率85%,并一起以重度OP占多数,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男性在70岁组起OP患病率显著上升,结论:广州地区中老年人骨量减少及OP患病率与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区近似,老年女性以重度OP占多数,50岁以上男性OP患病率达到30%,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南京地区5 168人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3,他引:3  
目的 探索南京地区正常人骨密度(BMD)变化规律,为骨质疏松症(OP)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南京地区20-89岁人群中5168人,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L2-4)、股骨上端(Neck、Ward's、Troch)的骨密度,按5年为一年龄组,将其分成14组。结果 (1)女性骨峰值出现于30-34岁,男性出现于25-29岁。(2)女性40岁时Ward's区骨量已有明显丢失,50-59岁各部位骨量丢失加速,80岁时再加速(BMD平均年丢失率均>1%)。男性骨量丢失是逐渐、缓慢的,但在65以后也有一较快骨量丢失过程,其主要部位是Neck、Ward's、Troch。结论 (1)40岁后应检测BMD变化,监测部位以股骨上端Ward's最敏感。(2)OP的防治重点在女性,老年男性同样要重视。  相似文献   

14.
甲亢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生长激素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甲亢合并骨质疏松病人血清生长激素水平的变化,同时探讨甲状腺激素水平,年龄、病程等相关因素对骨量丢失的影响。方法:选择未经治疗的甲亢病人146例为研究对象,排除其他疾病,药物,绝经,高龄等影响因素,依骨密度(BMD)结果分为三组,即BMD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以直线相关分析法检验上述各变量间的相关性,结果:GH、ALP与BMD之间有非常显负相关,GH与年龄、病程、T3、T4等指标之间无显相关性。Neck,Wark'S,Troch三部位的BMD与T3、T4及病程之间呈显负相关,而L2-4的BMD与上述三指标无显相关性,却与年龄呈负相关。结论:甲亢合并骨质疏松病人血清GH水平随着BMD的减少而升高,GH在此可能起到了促进骨形成,减少骨量丢失的代偿作用,GH测定可作为甲亢合并骨症疏松患观察指标之一。此外,甲亢病人以骨骨上端的BMD减低为主,腰椎的BMD受T3、T4及甲亢病程的影响较小,而与年龄增长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云南昆明地区正常人群骨矿密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目的 了解本地区正常人群腰椎,髋部各部位骨密度(BMD)的年龄变化规律;建立当地骨矿密度正常值标准。方法 1998-2000年间,采用美国Lunar公司生产的Expert型双能骨密度仪(DEXA)测量年龄在20-90岁之间的706例正常人腰椎及股骨近端骨密度值。每10岁为1个年龄组,共分为男女各7个组。数据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男女两性均于30-39岁达到骨峰值;此后随年龄的增长,骨矿密度逐渐开始下降(80岁以上组除外)。②第一腰椎的骨峰值较第四腰椎低(P<0.01);③80岁以上组骨密度出现反向增高,特别是在腰椎。结论 ①昆明的高海拔(1800-2000米)造成的低气压和缺氧环境以及云南人的身高和体重普遍较北方人低,造成其骨密度均值低于北方人;②昆明正常人群的骨密度明显高于成都。则可能是由于昆明日照时间(平均2522小时/年)较长的缘故;③80岁以上年龄组骨矿密度受到骨质退变、软组织钙化的影响,在诊断骨质疏松时,应同时检测两个以上区域;并参考同一受检区域不同部位的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新疆维、汉族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差异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骨质疏松症的诊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入住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的维、汉两族T2DM患者233例,按族别及性别分为4组(维吾尔族男性组、维吾尔族女性组、汉族男性组和汉族女性组),记录一般资料,运用法国MDS公司生产的Lexxos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EXA)测定其腰椎前后位及左侧股骨近端BMD,同时测定血清学指标。结果 ① 腰椎L1- L4、左侧股骨BMD在T2DM维吾尔族与汉族、维吾尔族男性组与汉族男性组、维吾尔族女性组与汉族女性组之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L1、L2椎体之间,维吾尔族男性组高于汉族男性组(P<0.05),在L1椎体,汉族女性组高于维吾尔族女性组(P<0.05)。② T2DM患者股骨BMD与年龄、病程、绝经年数、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成负相关,与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 ,ISI)、胰岛素分泌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Insulin secretion index,HMOA-ISI)成正相关,与血清学指标无关。将年龄做为控制因子,女性T2DM患者BMD与绝经年龄无关,与绝经年限负相关。结论 ① 新疆维、汉族BMD按民族、性别总体比较未见明显差异,但在L1、L2椎体之间,维吾尔族男性组高于汉族男性组(P<0.05),在L1椎体,汉族女性组高于维吾尔族女性组。② 年龄、病程、HbA1c与T2DM患者股骨BMD负相关,绝经年限与女性T2DM患者BMD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合并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症(osteoporsis,OP)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定617例住院T2DM患者股骨颈(N)及腰椎1~4(L1-4)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按BMD分为骨量正常、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组,采用SPSS软件比较各组之间年龄、性别、病程及生化指标之间的差异性,分析T2DM骨密度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OP组及骨量减少组女性比例、年龄均高于骨量正常组(P0.05),BMI低于骨量正常组(P0.05)。OP组T2DM病程大于骨量减少组及骨量正常组(P0.05),FPG、2h PG、糖化血红蛋白低于骨量正常组(P0.05),空腹C肽水平低于骨量正常组(P0.05)。血钙低于骨量减少组及骨量正常组(P0.05),骨量减少组空腹胰岛素水平低于骨量正常组(P0.05)。将上述结果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低FC-P水平、低Hb A1C、低BMI与T2DM合并骨量减少及OP有相关关系(P0.05)。结论老龄、低空腹C肽水平、低BMI的2型糖尿病患者易出现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使用多因素统计方法,分析住院治疗的185例2型糖尿病患各种与骨质疏松相关的危险因素。骨质疏松按跟骨超声骨密度低于同性别正常人均值减两个标准差诊断,骨量减少按跟骨超声骨密度低于同性别正常人均值减1个标准差诊断,据此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合并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组(OP)和正常骨密度组(NOP)。结果 (1)185例2型糖尿病患中有85例合并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OP发生率为45.95%,(2)糖尿病合并OP与众多的因素有关,高龄,低体重,女性患,长期糖尿病史,E2水平降低等都是其危险因素。(3)在男性患,各年龄段分组未见对OP发生率有明显的差异。而在女性患中,60岁后OP的发生率明显增高,(4)在OP与NOP两组比较中BGP差异无显性。(5)糖尿病合并OPPTH和24h尿磷排泄增高,但血浆钙磷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 (1)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与众多的因素有关,高龄,低体重,女性患,长期糖尿病史,E2水平降低等都是其危险因素,而PTH和尿磷排泄增高为OP的继发性改变,与大量钙镁磷从尿中丢失有关。(2)在男性患,糖尿病对OP的影响明显超过年龄的作用,而在女性患中,糖尿病和年龄对OP的发生均有重要作用。(3)虽然糖尿病合并OP常伴有BGP水平的降低,但BGP不是早期诊断糖尿病合并OP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