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西药药剂的合理应用以及管理措施。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6月120张西药处方,其中60例为管理前用药处方,另60例为管理后用药处方,对西药的使用情况与管理方式进行分析。结果:我院60张实施管理制度前处方中合理用药的仅有22张,占36.7%,而在实施管理制度后的60张处方中合理用药的处方数达到50例,占83.3%。结论:医院要建立完善的药物管理措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用药,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合理应用西药药剂及其监督管理措施。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我院西药药剂处方2258张,统计药剂合理应用情况,针对西药药剂用药存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西药药剂临床应用管理及监督考核办法,随机抽取管理后(2013年1月至2013年9月)的西药处方2374张,对比分析管理前后处方用药情况。结果实施西药用药监督管理措施后,临床西药合理用药率为87.6%,较管理前的68.9%显著提高(P〈O.05)。结论建立健全西药合理用药制度,定期进行临床医师合理用药培训,严格执行合理用药考核管理办法,可有效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药指南》2017,(17)
目的探究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与管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在实管理措施前后随机选取70张西药处方来进行观察对比,分析在实施管理措施前后的用药方法不当、重复用药、滥用抗生素、合理用药等情况。结果实施管理措施后的用药方法不当、重复用药、滥用抗生素发生比例明显低于实施管理措施前,前后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理用药的情况明显多于实施管理措施前,前后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管理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医院中对于西药的用药方法不当、重复用药、滥用抗生素等情况,更好地保障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在临床中建立起严格的用药管理制度,具有较高的医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管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各科室2014年9月~2016年3月开的西药处方226张,实施管理措施前113张,实施管理措施后113张,比较实施管理措施前后西药处方的用药安全情况.结果:管理措施实施后,西药处方中重复用药、用药时间不当、用药剂量不当、联合用药不当及总发生率均低于管理措施实施前(P<0.05);管理措施实施后西药不良反应发生率1.77%远低于实施前的10.61%(P<0.05).结论:在西药临床合理用药中采用西药用药管理措施可减少西药用药中用药不当事件,提高用药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普遍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针对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和管理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这一期间未实施管理措施的80例西药处方作为本次的对照组,另外随机抽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这一期间,实施管理措施后80例西药处方作为本次的观察组,针对两组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其用药的不足实施的监督管理方法。结果:观察组实施管理制度后,其用药方法不当、重复用药、滥用抗生素等指标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联合用药不当指标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合理用药率的对比中,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西药临床的用药当中,医院需要加强对用药的管理,使用药制度更加完善,严格按照说明书给药,从而使患者治疗效果提高的同时,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性,使用药对患者身体的负面影响得到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西药的临床合理用药安全性和管理对策。方法:在我院门诊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出300例作为观察对象,全部患者采用西药治疗,2014年6~11月收治的患者150例设为对照组,2014年12月~2015年3月收治的15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用药管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的西药合理用药管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的用药不当事件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重复用药、用药方法不当、联合用药不当、用药剂量不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明显比对照组的10.67%低,P<0.05。结论:在西药的用药中采用针对性临床合理用药管理措施有助于保证用药合理性,保证用药的安全性,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西药药剂的合理应用方法,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到2015年12月的西药药剂处方中选取200张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处方应用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给予西药药剂针对性的管理,经管理考核后,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6年10月相等数量的西药药剂处方,对比管理考核前后西药药剂的合理用药情况.结果:西药药剂不合理应用主要有药物滥用、给药方法不当、重复用药、联合用药不当,管理措施为加强药品、人员管理,严格工作制度;管理考核前的合理用药率为66.0%,低于管理考核后的合理用药率91.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x 2=4.368,P<0.05).结论:合理的应用及管理西药药剂,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效率,促进治疗效果,值得进行广泛推广及运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药指南》2021,(1)
目的研究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相应的管理措施。方法纳入400例我院门诊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接受西药治疗的患者,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n=200)和观察组(n=200)。对照组常规方法进行用药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施以西药合理用药管理。对比两组患者不合理用药发生情况以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发生用药间隔时间不合理9例(4.50%),给药方式不合理6例(3.00%),用药次数不合理5例(2.50%),药物剂量不合理4例(2.00%),药物搭配不合理1例(0.50%),药物选择不合理1例(0.50%),对照组分别为20例(10.00%)、16例(8.00%)、14例(7.00%)、13例(6.50%)、11例(5.50%)、10例(5.00%),组间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50%,组间差异显著(P <0.05)。结论用药时间间隔不合理是导致西药临床应用不合理的最主要原因,应加强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管理,提升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雄黄为含砷的结晶矿石雄黄 (Realgar)之矿粉 ,其主要成分是二硫化二砷 (As2 S2 )。中国药典 2 0 0 0年版一部载 :雄黄解毒杀虫 ,燥湿祛痰 ,截疟 ;用于痈肿疔疮、蛇虫咬伤、虫积腹痛、惊痫、疟疾。现代临床还将它用于治疗癌症[1,2 ] 、白血病[3 ,4] 等。由于雄黄有较强的毒性 ,笔者针对雄黄及其成方制剂运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建议。1 雄黄的毒性雄黄的主要成分 (As2 S2 )毒性较小 ,其毒性主要来源于其杂质三氧化二砷 (As2 O3 )。国内多名学者对雄黄的药理作用机制、中毒机理和动物体内吸收、分布、蓄积、排泄等进行了研究 ,… 相似文献
10.
目的:阐述雄黄及其制剂的合理应用。方法:查阅并复习有关文献资料。结果:目前文献对雄黄所含主要成分、毒性成分及其制剂对人体损害的认识还不统一,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研究。结论:临床上使用雄黄及其制剂时,应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坚持辨证施治和中病即止的原则,合理应用,避免超剂量和长期使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方法:通过查阅中药相关书籍及相关文献,结合临床实际遇见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总结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问题.结论:医护工作者应该注意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干预措施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影响。方法患者1027例,按有无实施干预措施分为干预组559例和非干预组468例。干预组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非干预组不给予任何措施。观察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平均住院药费、抗菌药物平均使用费用、抗菌药物平均使用次数和病原学检查、药敏实验、医师使用抗菌药物通用名处方、正确给予抗菌药物的构成比。结果干预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平均住院药费、抗菌药物平均使用费用和抗菌药物平均使用次数均明显低于非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病原学检查、药敏实验、药物通用名处方和正确给予抗菌药物的构成比均高于非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干预措施对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效果显著,体现了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临床药师干预对呼吸内科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促进作用。方法从2013年6月起临床药师对本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进行干预,收集临床药师干预前后在本院就诊的呼吸内科病例资料各240例,作为非干预组和干预组。比较两组患者间使用率居前10位的抗菌药物使用率、联合用药率和病原学检测率及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结果干预前后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发生了变化,与干预前相比头孢哌酮/舒巴坦、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注射用头孢呋辛和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使用率均显示下降,注射用阿奇霉素使用率上升(P〈0.05),此外头孢替安替代莫西沙星注射液进入前10位。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率、联合用药率及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均显著下降,而病原学检测率则大大提高(P〈0.05)。结论临床药师干预能有效纠正呼吸内科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 相似文献
14.
中西药合用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药合用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5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用血府逐瘀口服液和转移因子口服液;B组用转移因子口服液。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是88%和6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医院门诊部中药饮片合理用药情况。方法从2013年下半年门诊中药饮片处方中随机抽取5000张,依据2010版《中国药典》、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采用列表分析的方法,对处方书写情况、用药味数情况、单味药物超量使用及毒性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中药饮片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存在中药饮片处方临床诊断不规范、剂量偏大、有毒中药饮片使用剂量偏大等问题。结论医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仍然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应加强规范医师处方开具,药师应仔细审核处方,为促进中医临床合理用药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王丹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7):7-8
目的 总结分析西药药剂头孢米诺的临床研究结果.方法 通过对西药药剂头孢米诺的药动学、用药指征、药物相互作用、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等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临床用药指导.结果 头孢米诺不会在人体内产生抗菌活性代谢物,其排泄方式主要为肾排泄,其通过尿液的排泄率在12h内就可达90%以上.头孢米诺主要应用在敏感细菌引发的感染症状.头孢米诺与其他药物之间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头孢米诺主要的用法有静脉滴注与静脉注射两种.结论 应用头孢米诺前应先进行皮试,保障患者在不过敏的前提下给药,而给药后则要加强患者相关症状及体征的观察与分析,还应做好急救休克的相应准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县乡两级医疗机构门急诊使用抗菌药物进行综合干预,促进合理使用。方法:依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法规,在各医疗机构实施综合干预措施。调研干预前1个时段、干预后2个时段各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综合干预管理后,各医疗机构完善了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3个时段门急诊处方抗菌药物不合理例次率,县级医院为14.13%、10.69%、7.25%,乡镇卫生院为23.65%、16.17%、14.38%,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对县乡两级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的综合干预,降低了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提高了合理使用率。 相似文献
19.
20.
目地:探讨中成药的合理应用方法,减少中成药安全性问题的发生。方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通过分析总结指出中成药的合理应用与安全性之间必然的联系。结果与结论:中成药的不合理应用是影响中成药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必须加强对中成药合理应用的指导,加大对中成药安全性的认知度,才能保障中成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