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与临床指标、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的关系,为评估PLC患者的免疫状态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10月就诊于我院肝病科确诊为PLC的11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血清PA检测值的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4组,分别为Q1组(PA≤1.49μmol/L,n=29)、Q2组(1.49μmol/L3.70μmol/L,n=27),比较患者临床指标(Child-Pugh分级、BCLC分期、肝肾功能、甲胎蛋白等)及外周免疫细胞(淋巴细胞、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的差异,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PA与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相关性;收集各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并进行RNA高通量测序,利用Cibersort估算淋巴细胞的丰度,进一步运用简单线性回归法分析...  相似文献   

2.
一氧化氮(nitric oxid,NO)是普遍存在于脊椎动物各种细胞中的一种生物介质,是细胞间信息传递的重要调节因子,作为第二信使和神经传递起着各种不同的功能。NO参与机体的生理及病理过程[1],其对疾病发生及发展的影响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为了探讨NO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本文对20例  相似文献   

3.
肝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肝癌患血清中的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1(sICAM—1)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LISA方法分别测定原发性肝癌患和对照组血清中sICAM—l的水平,并同时比较其不同分期的变化。结果 肝癌患sICAM—1含量显高于正常人,且Ⅲ和Ⅳ期肝癌患显高于I期和Ⅱ期患。结论 测定血清中sICAM—1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并可预测肝癌的复发和转移。  相似文献   

4.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尿酸产生过多和肾脏排泄尿酸过少是导致痛风的重要原因,近来文献表明高尿酸血症可能与心血管疾病有关。为了解本地区血清尿酸测定情况,选择12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研究对象。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甘露糖受体(sMR)、胆碱酯酶、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变化及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9年5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12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恶性组,80例肝脏良性肿瘤患者为良性组,同期在我院体检健康者8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sMR、胆碱酯酶、NGF、肝纤维化四...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乙肝病毒(HBV)标志物感染类型、HBV-DNA含量及其与血清甲胎蛋白(AFP)的关系。方法:对8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进行HBV标志物、HBV-DNA及AFP含量的检测。结果:81例患者中HBV标志物阳性74例,感染率91.36%,感染类型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 sA g)、乙型肝炎e抗体(HB eA b)、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 cA b)阳性为主,占51.85%,HBV标志物阳性组AFP升高与HBV标志物阴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7,P<0.05);HBV-DNA阳性52例,HBV-DNA阳性组AFP升高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2,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与HBV感染有关,对HB sA g,HB eA b,HB cA b持续阳性者要高度重视,AFP水平受HBV感染的影响;HBV-DNA阴性者,需临床结合AFP值和影像学检查来早期发现原发性肝癌。  相似文献   

7.
徐天敏  卫峥  张建中  黄和冲  王永忠 《江苏医药》2008,34(12):1203-120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方法 79例PHC经CT或B超引导下肝脏穿刺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MIF和VEGF水平.结果 PHC组血清中MIF和VEGF浓度分别为(56.2±18.1) ng/ml和(531.9±102.7) 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29.6±12.3) ng/ml和(223.2±72.6) pg/ml(P<0.01);在PHC组中Ⅰ期、Ⅱ期和Ⅲ期MIF浓度分别为(54.8±11.2) ng/ml、(81.1±28.5) ng/ml和(97.6±25.6) ng/ml;VEGF浓度分别为(527.6±132.7) pg/ml、(546.5±107.4) pg/ml和(579.4±81.3) pg/ml;组间比较亦有明显差异(P<0.05);PHC组中MIF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0.745).结论 MIF和VEGF参与了PHC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可作为监测PHC进展、转移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癌( PHC)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 (IL-1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sVCAM-1)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1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18、VEGF、sVCAM-1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PHC患者治疗前血清IL-18、VEGF、sVCAM-1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 0.05); PHC患者治疗两周后血清IL-18、VEGF、sVCAM-1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且较正常对照组仍有升高趋势(P均<0.05).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IL-18、VEGF、sVCAM-1水平增高,可能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有关.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病理及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方法对30例原发性肝癌(PHC)患者、15例肝脏良性疾病患者及15例正常人血清中VEGF水平进行检测。结果PHC组血清VEGF的含量为233.40±158.49 pg/ml,与良性肝脏疾病及正常对照组中血清VEGF的含量比较,3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无门脉瘤栓组患者血清VEGF含量为182.67±110.90 pg/ml,合并门脉瘤栓组患者血清VEGF含量为296.80±184.02 pg/ml,后者含量较高(P<0.05);无肝内转移组患者血清VEGF含量为194.10±131.02 pg/ml,发生肝内转移组患者血清VEGF含量为331.00±180.38 pg/ml,后者含量也较高(P<0.05);不同PHC组织VEGF表达的3组间,患者血清VEGF含量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HC患者血清中VEG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和良性肝病患者;PHC患者血清VEGF水平升高是其相应组织高表达的结果;患者血清中VEGF的高表达预示着PHC的高侵袭转移能力,可以作为评估PHC转移潜能、预测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TM)在转移性与原发性肝癌的鉴别诊断和疗效监测价值。方法采用德国罗氏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仪检测,检测62例转移性肝癌和4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TM水平。结果转移性与原发性肝癌组比较,AFP、CE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FP、CEA是鉴别诊断转移性与原发性肝癌较好血清TM。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与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01~2020-06我院7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介入治疗,且治疗前测定血清CRP、PCT水平,统计介入治疗效果,分析血清CRP、PCT水平与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73例患者介入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19%(60/73),无效率为17.81%(13/73);无效组血清PCT、CRP均高于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CT、CRP水平与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效果有关(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PCT、CRP水平预测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效果的AUC>0.70。结论:血清PCT、CRP水平与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的效果有关,且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HBV基因型及基因变异与原发性肝癌(PHC)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基因型特异引物PCR法测定HBV基因型,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基因亚型;直接测序法检测HBV DNA 1653、1762/1764及1896位点的变异情况;统计比较多个因素在慢性乙型肝炎(CHB)和PHC患者中的异同,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与CHB组比较,PHC组患者年龄较大,HBeAg阴性更常见,而ALT水平和HBV DNA载量较低(P<0.05)。CHB组HBV的基因型B型与C型相当,而PHC组绝大多数为C型(P<0.01);两组基因型C型的亚型多为Ce亚型。两组病毒G1896A变异无差异,而PHC组C1653T、A1762G/T1764A变异出现的几率较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只有基因C型和高龄为PH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BV基因型C型为HBV相关PHC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C1653T、A1762G/T1764A变异与PHC有一定相关,但非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129例原发性肝癌血清甲胎蛋白检测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对129例原发性肝癌血清甲胎蛋白(AFP)的检测分析,探讨AFP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 AFP测定用酶联免疫法(ELISA法)。结果 原发性肝癌AFP的阳性率为78.29%,AFP含量〉300μg/L者为55%。结论 说明AFP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也存在局限性,有些原发性肝癌的AFP阴性或浓度较低,易造成误诊或漏诊,故应结合临床和其他检查资料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和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CYFRA21-1)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5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32例肝良性疾病患者血清AFP和CYFRA21-1水平,并与4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患者血清AFP和CYFRA21-1水平[(498.29±192.08)ng/ml和(5.01±3.27)ng/ml]明显高于肝良性病组[(81.63±11.25)ng/ml和(2.14±1.76)ng/m1]和正常对照组[(83.90±19.78)ng/ml和(1.83±1.18)ng/m1](P<0.01).以血清AFP和CYFRA21-1水平为指标检测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分别为65.8%和95.7%.特异性分别为69.9%和80.1%,两项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则分别提高至为90.5%和83.6%.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中的AFP与CYFRA21-1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陆东东  张锡然 《现代医药卫生》2002,18(12):1054-1056
目的:研究和克隆新的肝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探索肝癌发生机制。方法:采用同源筛选、RT-PCR等克隆肝癌凋亡相关基因APG,分析在肝癌及癌旁组织中表达、测序比对,研究与肝癌之间相关性。结果:克隆了一个肝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D-NA全长为563bp。在肝癌及癌旁组织中序列存在一定差异。50例肝癌中,16%(8/50)为上调表达,84%(42/50)为下调表达(P<0.01)。APG表达与性别、AFP大小无关(P>0.05),但与肿瘤大小、HBsAg、分化程度、包膜侵犯、临床分期、血管癌栓、癌旁卫星灶、Ki-67蛋白表达、P53蛋白表达等密切相关(P<0.01),而细胞凋亡(P<0.05)。结论:APG是肝癌凋亡相关的下凋基因,其表达与肝癌的某些临床病理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主要与肝硬化、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黄曲霉素等因素有关,约10%左右的肝癌患者发病原因不明。近年研究表明Hp感染可能在肝炎向肝硬化、肝癌发展过程中起桥梁或协同作用。本研究主要对Hp感染与原发性肝癌相关性、Hp感染导致肝癌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Hp感染肝组织的病因学意义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19.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与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关系。方法对符合2001年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修订的PHC诊断标准的364例患者的HBV感染的相关资料进行数据分析。结果364例PHC患者中合并HBV感染298例(81.87%),HBsAg阳性258例(70.88%),抗HBs阳性25例(6.87%),HBeAg阳性20例(5.5%),抗HBe阳性203例(55.77%),抗HBc阳性263例(72.25%)。结论PHC与HBV感染关系密切,积极预防和控制HBV感染是减少PHC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与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癌)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本通过对病毒染色体复制和可能引起肝癌的病毒基因产物的讨论,回顾近年国内外对肝癌发病机理在病毒学和细胞分子水平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