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的人格特质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采用NEO个性问卷对72例抑郁症患者和67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测试,病例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在治疗前后评估病例组的抑郁严重程度。结果 抑郁症患者在多个人格维度和特质层面上与正常对照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抑郁严重程度与N1显著相关(r=0.415)。在NEO个性问卷中N1、N3、C、C3与抑郁症患者治疗8周末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减分率明显相关。结论 抑郁症患者与正常人人格特质有明显差异。人格特质可以预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心智化疗法对甲基苯丙胺成瘾人员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及慢性药物渴求的干预效果.方法 以辽宁省6个强制隔离戒毒所612例甲基苯丙胺成瘾人员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心智化疗法)与对照组,每组各306例患者.采用贝克焦虑量表、贝克抑郁量表和药物渴求量表评价两组戒毒人员的焦虑、抑郁及慢性渴求情况.结果 心智化疗法干预后试验组贝克焦虑量表、贝克抑郁量表和药物渴求量表得分较干预前降低(P<0.05),试验组干预后贝克焦虑量表、贝克抑郁量表和药物渴求量表得分下降趋势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结论 心智化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甲基苯丙胺成瘾人员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并减轻其对毒品的慢性渴求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癫痫患者的婚姻质量与心理应激的关系。方法 采用匹配对照方法,选取成人已婚癫痫患者组40例和正常对照组40例。以OLSON婚姻质量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心理压力综合调查表(PSS)对两组被试者的婚姻质量和心理应激进行研究。结果 癫痫患者组的婚姻满意度、性格相融性、解决冲突的方式、经济安排、业余活动因子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SAS及SDS得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应激性情绪反应、躯体反应及消极应对因子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积极应对因子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婚姻质量与发作类型、焦虑及抑郁呈显著负相关;与积极应对、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显示,抑郁(β=-1.324)、发作类型(β=-31.771)及家庭内支持(β=5.192)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癫痫患者的婚姻质量低于正常对照组,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和较高的应激反应水平。其婚姻质量与发作类型、焦虑、抑郁情绪、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突发性聋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辅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耳鸣残疾量表(THI),对突发性聋患者进行评估,并以健康且听力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探究突发性聋患者发生焦虑抑郁情况、产生原因,及焦虑抑郁状态对疗效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焦虑抑郁得分分别为(7.71±4.92,8.86±7.05),与对照组(4.00±2.26,3.44±2.48)得分比较,实验组焦虑抑郁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焦虑抑郁人数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突聋严重程度、耳鸣严重程度、突聋患者受教育程度及突聋治疗效果与焦虑抑郁发生率有关(P<0.05),眩晕、耳闷感与突聋患者焦虑抑郁率无关(P>0.05)。结论 突聋患者较正常人更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且耳聋与耳鸣程度越大、受教育程度越高、治疗效果越差,焦虑抑郁情绪越易发生,伴随症状眩晕、耳闷感不是突聋患者发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必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年创伤经历与抑郁症及抑郁症患者自杀倾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41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和154正常对照(对照组),采用早年创伤问卷简表评估早年创伤情况,贝克抑郁自评问卷相关条目评估自杀倾向,运用M ann-W h itney非参数检验和B 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早年创伤与抑郁症及抑郁症患者自杀倾向的相关性。结果抑郁症组与对照组情感虐待分量表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情感虐待分(β=0.410,P〈0.001)和贝克抑郁自评问卷总分(β=0.134,P〈0.001)进入最终的回归方程,方程的预测准确率为81.1%。结论抑郁症患者有较多早年情感虐待经历;早年情感虐待经历与抑郁症患者自杀倾向密切相关,可能增加患者自杀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慢性骨髓炎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52例慢性骨髓炎患者和55例健康者进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问卷调查和比较,包括焦虑(HADS-A)和抑郁(HADS-A)两个亚表;并对影响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慢性骨髓炎患者HADS-A平均值为(7.69±3.70)分,其中有焦虑表现的患者共计27例(51.9%),中度以上焦虑表现11例(21.2%);HADS-D平均得分(7.13±4.19)分,其中有抑郁表现的患者28例(53.8%),中度以上抑郁表现10例(19.2%).慢性骨髓炎患者的HADS-A和HADS-D评分都显著高于正常人群(P<0.001).HADS-A与手术次数(P=0.037)和患者性别(P=0.047)存在显著相关性,与病程时间可能存在相关性(P=0.052);HADS-D与手术次数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4).结论 慢性骨髓炎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表现较正常人群更常见,多次手术、男性和长病程是影响焦虑的主要因素;多次手术是抑郁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的疼痛敏感性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对20例抑郁症无疼痛患者(抑郁症组)和3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用贝克抑郁量表(BDI)、贝克焦虑量表(BAI)、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进行测查,痛阈测试仪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检测被试的痛阈. 结果抑郁症组BDI、BAI、AIS得分和耐痛阈强度刺激下疼痛、难受程度[分别为(30.2±8.79)分,(38.5±12.07)分,(11.7±6.11)分,(69.03±20.17)分,(64.98±25.55)分]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0.83±5.4)分,(24.87±4.81)分,(4.9±3.24)分,(50.92±21.16)分,(44.33±23.28)分],差异有显著性( t =9.668、t =5.580、t =5.123、t =3.02、t =2.95,均P <0.01),抑郁症组痛阈和耐痛阈[分别为(0.87±0.58)mA,3.82±1.3)mA]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09±1.05)mA,(4.43±0.81)mA],差异有显著性( t = 4.697,P <0.01; t =2.053,P <0.05);痛阈与BDI 、BAI、AIS得分均呈显著负相关( r =-0.581,r =-0.245,r =-0.253; P <0.01或P <0.05).采用回归分析显示BDI、BAI得分可以预测痛阈.结论 抑郁症无疼痛症状患者痛阈降低,抑郁、焦虑水平与疼痛敏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患者错误相关负电位(errorrelated negativity,ERN)的变化特点.方法 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30例(GAD组),同时入组年龄、性别、受教育情况与之匹配的健康受试者30例(NC组).评定2研究组受试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采用视觉Eriksen Flanker刺激模式诱发ERN,记录被试头皮60导EEG信号及应答行为数据,应用Brain Analyzer软件对EEG信号进行离线分析.结果 2组在年龄、性别构成、利手、受教育情况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广泛性焦虑障碍组的HAMA评分、SAI评分、TAI评分[(22.29±10.30)分,(41.00±15.44)分,(56.14±14.35)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1.61±1.58)分,(27.77±6.14)分,(33.87±7.66)分],差异有显著性(t=8.225,P<0.01;t=4.093,P<0.01;t=6.742,P<0.01);两研究组的应答行为指标比较,广泛性焦虑障碍组的无应答率[(15.29±18.18)%]高于正常对照组[(7.23±7.99)%],差异具有显著性(t=2.184,P=0.035),其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广泛性焦虑障碍组的ERN波幅[FCz:(-8.76±5.74)μV]高于正常对照组[FCz:(-6.91±3.07)μV],差异有显著性(F=6.924,P=0.012),两组的ERN潜伏期无显著差异(P>0.05);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ERN波幅和ERN潜伏期与HAMA评分之间缺乏显著性相关(-0.3<r<0.3).结论 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ERN波幅异常增高,可能反映了他们内在错误监控机制过度活跃.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URLB)的成人依恋状况以及不同的成人依恋状况在认知、情绪、行为以及人际关系上的表现.方法 采用亲密关系体验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自尊量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和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河北省2所高校4271名农村生源在校大学生调查,筛选出儿童期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1062名.结果 1.URLB与非URLB比较,在依恋回避维度上的得分高于非URLB,差异具有显著性[(4.15±0.53)分,(4.09±0.53)分,t=2.970,P<0.05);在抑郁、状态焦虑、特质焦虑、积极应对方式、自尊以及人际关系上两者均存在显著性差异(t值依次为8.063,2.192,1.969,-6.605,-2.913,4.065,均P<0.05)).2.URLB高依恋回避者与低依恋回避者比较,在人际关系评分方面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t=3.415,P<0.01),而在抑郁、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应对方式、自尊水平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URLB高依恋焦虑者与低依恋焦虑者比较,在上述各因子上均差异有显著性(t值依次为7.436,7.961,10.131,2.633,6.764,10.598,均P<0.01).结论 URLB的依恋状况影响其心理行为的表现,需要对高依恋回避者和高依恋焦虑者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儿童期虐待和父母养育方式与抑郁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符合入组标准的98例抑郁症患者进行评估,并与100例正常人群进行对照,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24项,HAMD)评定抑郁症状严重程度.结果 抑郁症患者儿童期受虐待史率(36.7%)明显高于正常人(9.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抑郁症患者的父母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分别为(17.95±5.72)分,(13.89±5.40)分.(10.45±3.47)分,(13.99±4.85)分],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5.98±4.86)分,(11.61±4.19分)分,(8.02±2.98)分,(11.14±3.76)分],而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因子,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抑郁症状与情感虐待、性虐待、忽视因子及父母惩罚严厉、拒绝否认、母亲过分干涉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0.298~0.540,P<0.05或P<0.01),与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呈显著负相关(r=-0.350~-0.508,P<0.05或P<0.01).情感虐待、性虐待、忽视和虐待总分与父母养育方式多个因子分存在显著相关(r=-0.479~0.523,P<0.05或P<0.01).结论 抑郁症患者儿童期遭遇过较多的情感虐待、性虐待和忽视,父母养育方式影响儿童虐待的发生,儿童期被受虐待经历和父母不良养育方式与抑郁症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冻结肩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及其与睡眠及肩关节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74例原发性冻结肩患者为本研究试验组,14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使用医院抑郁焦虑量表(HADS)、疼痛(VAS)和肩关节功能(SST)自评量表调查分析,并记录冻结肩患者的睡眠障碍发生率.结果 冻结肩患者中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分别为23.6%和28.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与无焦虑抑郁情绪的冻结肩患者相比,有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冻结肩患者其睡眠障碍发生率和VAS评分明显升高[有焦虑情绪者/无焦虑者分别为:70.7%/45.9%,(7.6±1.2)分/(6.6±1.4)分,均P<0.05;有抑郁情绪者/无抑郁者分别为:77.6%/54.4%,(7.5±1.1)分/(6.8±1.4)分,均P<0.05],SST评分明显降低[有焦虑情绪者/无焦虑者为(4.5±1.3)分/(5.3±1.9)分,有抑郁情绪者/无抑郁者为(4.4±1.5)分/(5.3±1.8)分,均P<0.05].且睡眠障碍发生率,VAS、SST与焦虑及抑郁情绪评分明显相关(与焦虑情绪评分的相关性分别为r=0.42,0.38,-0.36,均P<0.05;与抑郁情绪评分的相关性分别为r=0.54,0.48,-0.45,均P<0.05).结论 冻结肩症状与焦虑抑郁情绪有一定相关性,有焦虑抑郁情绪的冻结肩患者其自觉疼痛更重、睡眠障碍发生率更高、肩关节功能受限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脑卒中肠内营养患者在行家庭肠内营养期间照顾者的负担现状,分析照顾者负担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在该院住院行肠内营养治疗、且出院后继续实施家庭肠内营养治疗的脑卒中患者的直接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共202人.采用照顾者负担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患者及其照顾者一般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照顾者负担水平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结果显示202名接受调查的照顾者负担总评分(50.17±9.75)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照顾者的年龄、家庭人均收入水平、照顾者是否伴有负性情绪(焦虑或抑郁)、照顾时间、患者NIHSS评分及喂养方式的负担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照顾者照顾时间、喂养方式、照顾者伴有焦虑或伴有抑郁、患者NIHSS评分是照顾者负担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照顾者在照顾患者时存在较大的负担,应当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3.
心理因素对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锐  郭艳荣  赵妍芳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5):1404-1405,1409
目的 探讨心理因素(焦虑和抑郁)对功能性胃肠病(FGI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FGID患者450例(功能性腹泻150例、肠易激综合征150例、功能性便秘15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150例器质性胃肠疾病患者(阳性对照组)和150健康体检者(阴性对照组).3组研究对象均使用综合医院抑郁焦虑量表(HAD)进行自评和国人普适量表(QOL-35)进行生活质量评分.HAD评分≥9分者,再由专业的心理或精神科医生使用Hamilton焦虑量表(HAMA)和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进行心理评分.结果 研究组、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HAD≥9分者分别占32.7%、17.3%和4.0%,研究组与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7.15和47.16,P<0.01).3组存在焦虑或抑郁症状者,焦虑或抑郁障碍的患病率分别为70.6%、38.5%和0,研究组与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52和9.26,P<0.01).33.8%的FGID患者生活质量下降,7.8%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16.7%的阳性对照和4.7%的阴性对照生活质量下降.在研究组HAD≥9分者(143例)中,不同QOL-35评分者HAD、HAMA、HAMD评分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OL-35评分越低,HAD、HAMA、HAMD评分越高.结论 近1/3的FGID患者存在抑郁或焦虑症状,且FGID患者抑郁或焦虑症状发生率显著高于器质性胃肠疾病患者和健康者;FGID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且生活质量越低,患者的焦虑或抑郁越严重.  相似文献   

14.
谢军  耿峰  董毅  周珊珊 《中华全科医学》2019,17(7):1171-1173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童年期虐待经历特点,并探讨其与患者自我病耻感水平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2015年2月—2016年5月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171例抑郁症患者进行精神疾病患者自我病耻感量表、童年期虐待问卷、贝克抑郁量表评估,并对200例正常被试者进行童年期虐待问卷评估。 结果 ①抑郁症患者在童年期虐待问卷各维度得分及总分上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②抑郁症患者童年期虐待问卷中情感虐待因子得分与患者发病年龄呈显著负相关(r=-0.243,P<0.05)。③抑郁症患者贝克抑郁量表得分与自我病耻感量表各因子得分及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0.246~0.603,均P<0.05),与童年期虐待问卷中的情感忽视因子、躯体忽视因子及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424~0.453,均P<0.01)。④抑郁症患者童年期虐待问卷躯体虐待因子、情感忽视因子、躯体忽视因子得分及总分均与患者自我病耻感中受歧视因子、积极效应因子及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0.261~0.413,均P<0.05)。 结论 抑郁症患者较正常被试者有更多的童年期虐待经历,且会对自我病耻感体验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生活质量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a WL  Hu DY  Liu GH  Xu Y  Li MJ  Gao WG  Zhu MY  Zheng LQ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10):688-690
目的 探讨影响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生活质量(QOL)的危险因素,从而为早期识别QOL较差的高危病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403例ACS病人进行QOL测评,同时进行焦虑抑郁情绪测量及其他可能相关因素的收集.以QOL为因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心肌梗死172例(42.6%),不稳定性心绞痛74例(57.3%).其中84例(20.8%)有焦虑情绪,43例(10.7%)有抑郁情绪,144例(35.7%)同时有焦虑和抑郁情绪.年龄(r=-0.237,P<0.001),女性(r=-0.183,P<0.001),焦虑情绪(r=-0.211,P<0.001),抑郁情绪(r=-0.180,P<0.001)与躯体健康呈独立负相关.年龄(r=-0.117,P=0.01)、焦虑情绪(r=-0.215,P<0.001)、抑郁情绪(r=-0.169,P=0.004)与精神健康呈独立负相关,吸烟(r=0.157,P=0.001)与精神健康呈独立正相关.结论 高龄、女性、焦虑和/或抑郁情绪为ACS病人QOL差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牛晓婷  胡红  许菡苡  白雪 《疑难病杂志》2014,(3):249-252,255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控制水平与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分析哮喘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的可能原因。方法入选2012年5月—2013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门诊62例哮喘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评估其哮喘控制水平、肺功能及焦虑抑郁情绪。采用2008年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的控制标准评估哮喘控制水平。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评测焦虑和抑郁情绪。将62例患者分为完全控制组、部分控制组及未控制组,分析不同哮喘控制水平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结果 62例哮喘患者中存在焦虑18例(29.0%),抑郁20例(32·3%),同时存在焦虑和抑郁10例(16.1%)。病程和年龄与抑郁分数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300,P<0·05;r=0·307,P<0.05),而与焦虑分数之间无显著相关(r=0.222,P>0.05;r=-0.023,P>0.05)。未控制组患者焦虑和抑郁分数和发生率均朗显高于完全控制组及部分控制组(P<0.01,P<0.05)。哮喘控制良好与焦虑和抑郁情绪发生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34和-0.416,P<0.01)。ACT评分与焦虑和抑郁分数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341,P<0.01;r=-0.464,P<0.01)。ACQ评分与焦虑和抑郁分数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378,P<0.01:r=0.443,P<0.01)。FEV_1%与焦虑抑郁分数之间无显著相关(r=-0.096,P>0.05;r=-0.126,P>0.05)。PEF%与焦虑抑郁分数之间无显著相关(r=-0.240,P>0.05;r=-0.240,P>0.05)。焦虑组与非焦虑组相比,FEV_1%、PEF%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与非抑郁组相比,FEV_1%、PEF%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道炎性指标(FeNO)与焦虑抑郁分数之间无显著相关(r=0.014,P>0.05;r=-0.073,P>0.05)。结论近1/3的哮喘患者伴有焦虑抑郁情绪。哮喘控制水平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密切相关,哮喘控制不佳可增加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哮喘症状未控制、生活质量下降可能是哮喘患者发生焦虑抑郁情绪的重要原因。焦虑抑郁情况与患者肺功能和气道炎性指标之间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考察考研复试者个性特征、心理防御机制和抑郁/焦虑之间的关系.方法 使用海斯曼心理CT系统对496名医学硕士研究生考试复试者(简称考研复试者)进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问卷(MMPI)等测查.结果 ①个性特征与抑郁.焦虑呈正相关(r=0.107~0.668,P<0.05);心理防御机制量表与抑郁、焦虑显著相关(r=-0.090~-0.666,P<0.05;r=0.131~0.663,P<0.01);个性特征与心理防御机制量表显著相关(r=-0.158~-0.586,P<0.01;r=0.125~0.532,P<0.01).②心理防御机制在个性特征与抑郁/焦虑因子/外显性焦虑/恐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个性特征经过心理防御机制的间接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21.6%、43.8%、35.7%和65.7%.结论 考研复试者的个性特征对抑郁、焦虑症状具有直接作用,又可通过心理防御机制对抑郁、焦虑症状产生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失眠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研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目的 了解到临床医疗机构就诊的原发性失眠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状态,为临床更有效地放治疗原发性失眠症患者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状态一特质焦虑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原发性头眠症患者(65例)和正常睡眠者(67例)。结果 患者组STAI的状态焦虑因子、特质焦虑因子和总分,SAS焦虑状态总分,SDS的精神情感症状,躯化障碍,精神运动性障碍,抑郁的心理障碍和总分与睡眠正常组比较,统计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9.
Wang GS  Zhang Q  Li H  Jiang N  Fu BS  Zhang J  Jin H  Yang JX  Yang Y  Chen GH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3):3077-3079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调查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脏移植中心接受肝移植术并随访的肝移植患者53例(肝移植组)和同期在本院肝病内科住院治疗的良性终末期肝病患者48例(良性肝病组)的焦虑和抑郁状况,与国内SAS和SDS常模进行比较,并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 肝移植组、良性肝病组和国内常模的SAS评分分别为(42 ±9)分,(47±11)分和(30±10)分,SDS的评分分别为(48±11)分,(52±11)分和(33±9)分.三组间S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移植组和良性肝病组SAS评分高于国内常模(P<0.01),肝移植组SAS评分低于良性肝病组(P<0.05).三组间S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移植组和良性肝病组SDS评分高于国内常模(P<0.01),肝移植组SDS评分低于良性肝病组(P<0.05).肝移植术后患者SAS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年龄(P<0.01),SDS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家庭人均月收入(P<0.05).结论 肝移植术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水平高于一般人群,其影响因素分别是患者的年龄和家庭人均月收入.  相似文献   

20.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12,125(24):4368-4372
Background  The effect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n the recurrence of 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 (AF) after circumferential pulmonary vein ablation (CPVA) are not clear. Whether CPVA can alleviate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ymptoms of persistent AF patients is unknown.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sixty-four patients with persistent AF, of which 43 treated with CPVA (CPVA group) and 103 treated with anti-arrhythmics drugs (medicine group), were enrolled. The Zung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and Zung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were assessed before and 12 months after treatment in all patients.
Results  The scores of SAS (40.33±7.90 vs. 49.76±9.52, P <0.01) and SDS (42.33±8.73 vs. 48.17±8.77, P <0.01) decreased 12 months after CPVA. Over 12 months follow-up, AF relapsed in 17 patients in CPVA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data in the recurrent group (17 patients), the scores of SAS and SD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non-recurrent group (26 patients) at baseline. The results of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normal scores of SAS and SDS were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of AF recurrence after CPVA.

Conclusions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crease the recurrence risk of persistent AF after CPVA. CPVA can ameliorate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persistent A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