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浅析《伤寒论》中桂枝配甘草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枝与甘草均是<伤寒论>中应用较多的药,二者单独使用时用途各异,运用之灵,用法之妙,给我辈在临床用药时以指导.现就二者相伍在<伤寒论>中的临床应用,并适当联系<金匮要略>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当归四逆汤出自<伤寒论>,由当归、桂枝、芍药、细辛、木通、甘草、大枣7味药组成,功能温经养血,通脉止痛,主治血虚寒凝、经脉不利之四肢厥寒、脉细欲绝等证.笔者随导师尹小星主任医师出诊,发现凡属血虚寒凝之证,多根据辨证论治、异病同治的原则,应用当归四逆汤化裁治疗,收到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芍药甘草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方药虽简,由芍药、甘草两味药组成,原方用其酸甘化阴治误汗后的小腿挛急证,后代医家应用在内外妇儿等诸多疾病中颇获疗效,为历代医家所推崇,也是近现代运用加减化裁或药理研究治疗多种疾患的良方,现查阅近年来资料对其临床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芍药甘草汤在痛症中应用体会梅和平(湖北省宜昌中南橡胶厂医院宜昌443000)关键词芍药甘草汤临床应用痛症芍药甘草汤是临床常用方剂,由芍药、甘草两味药组成。仲景用治伤寒误汗后所发生的变证。笔者在临证中,用治多种杂证疼痛,效果满意,兹举例如下:1坐骨神经...  相似文献   

5.
张锡纯是近现代中西汇通学派的开山鼻祖,深谙医理,临床组方用药师古而不泥古,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对后世影响深远。干姜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之功效。张锡纯临床运用干姜不落窠臼,认为干姜是补助上中二焦阳分之要药,可宣通上焦、温运中焦、温通下焦、温经通络,用量多在半钱至二两之间。张锡纯临床擅用干姜药对,灵活将干姜与厚朴、赭石、白术、芍药、朴硝、生姜、甘草等药配伍应用,为后世医家提供了切实有效的临床组方用药经验,值得深入学习。  相似文献   

6.
芍药甘草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深柱 《河北中医》1996,18(2):31-31
芍药甘草汤的临床应用梁深柱(河北省徐水县中医院072550)芍药甘草汤系汉代张仲景所创,由芍药、炙月草两味药组成。其功能柔肝和中,缓急止痛。笔者临床以本方重用芍药,治疗以疼痛为主的病证,根据其兼证的不同,分别伍以活血行瘀、疏肝理气健脾等药,取得了较满...  相似文献   

7.
武俊 《光明中医》2006,21(5):7-7
张锡纯,字寿甫(1860~1933年),是我国近代的一位著名中医学家.他一生脚踏实地、勤于临床、精于辨证、疗效卓著.他师古而不泥,在学术上常发前人之未发,不少方面能独创新意,集其毕生心血之结晶,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医学财富.张氏治学严谨,重视实践.其结论皆来自于实践,所以也有效地指导着实践.为了准确掌握药性,"必须验之于己,而后施于人","是以凡所用之药,皆详知其性味能力,于诸家本草之外,恒另有发明也".因此张锡纯先生对很多药物都有独特的认识,对后世业医者颇有启迪.马钱子是一味毒性剧烈、作用明显的药物,临床医生因惧其毒,多不敢用.笔者在读<医学衷中参西录>过程,发现张锡纯对于马钱子的应用很有特色,值得师学.现将张氏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芍药甘草汤新识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太阳病>篇,组成:芍药、炙甘草各12 g.功效:酸甘化阴,缓急止痛.主治拘挛疼痛诸证.用法:水煎服.用方指征:四肢拘急,心腹挛痛,口燥咽干等.传统方义:芍药酸寒,甘草甘温,酸甘化阴,并均有缓急止痛之功.可治阴虚诸证,阴虚经脉失养所致拘急挛痛. 1 现代新识  相似文献   

9.
从《伤寒论》芍药甘草汤条文及对方中的药物芍药、甘草的认识入手,结合条文内容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深入探讨。在质疑芍药收敛、益阴等作用的基础上,对芍药甘草汤证病机及作用进行分析。芍药甘草汤证病机为土虚木乘,其作用为敛木扶土。本方的作用关键在于收敛乘脾的肝胆之气、敛降太阴脾气而补中,从而起到敛木扶土的效果。通过对方中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进行探索,深化对经方以及对应条文的认识与理解,从而有效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刘春龙  胡连军 《河北中医》2008,30(10):1048-1049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第31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治疗由于气机不畅,阳气内郁不能外达四肢,而出现的热厥轻证.其5个或然证亦是由于肝胃气滞,疏泄不利,升降失常,经脉不通所导致的不同证候.方中柴胡味薄气升,疏肝解郁而透达阳气;枳实味苦主降,破气散结而宣通胃络,一升一降,气机调畅 .白芍药、甘草制肝和脾缓急益阴.药虽4味而临证加减应用,疗效非凡,体现出了经方之神奇.现将笔者临床应用四逆散治疗5个或然证的病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柴胡与赤芍、醋柴胡与白芍配伍前后的药效学变化。方法 :小鼠以醋酸腹腔注射致痛、致炎观察药物的抗炎、镇痛作用 ;以酚红比色法观察胃推空和小肠排进功能 ;以胆总管引流观察大鼠的胆汁排泌功能。结果 :1 柴胡醋炙后在镇痛、利胆方面药效增强。 2 柴胡与赤芍、醋柴胡与白芍配伍后解痉作用增强。 3 柴胡与赤芍配伍 (1∶1)、醋柴胡与白芍配伍 (1∶2 )在抗炎、镇痛及胆汁排泌量上未见明显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乌-芍及乌-防配伍前后对实验性疼痛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观察了川乌与白芍及川乌与防己两组药对配伍前后对小鼠热板疼痛和家兔K^+皮下致痛,齿髓致痛3种疼痛实验模型的影响。发现两组药物在配伍后均可使镇痛作用明显增强,并且镇痛持续时间显著延长,其中多数测定结果均优于消炎痛和各药单独使用,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感染根管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不可复性牙髓炎牙髓坏死及慢性根尖周炎的单根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两次性根管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一次治疗内完成根管预备及根管填充。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患者疼痛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疼痛轻,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应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根管感染,能减轻患者的痛苦,与多次治疗疗效无明显差异,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药对柴胡、赤芍与醋柴胡、杭白芍,对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血小板功能影响,比较它们作用环节的差异.方法本实验采用高脂应激造成大鼠高脂血症血瘀模型方法,观察大鼠血瘀模型脂质代谢、血小板功能的变化.结果醋柴胡、杭白芍、柴胡、赤芍对TC(cholesterol)均有显著降低作用,醋柴胡、杭白芍强于柴胡、赤芍,而两者对LDL-C(low density lipoprotein)、Lp(a)[lipoprotein(a)]也有显著降低作用,但柴胡、赤芍作用较强,和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和P<0.01);醋柴胡、杭白芍对TG (triglyceride)有显著降低作用,和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 柴胡、赤芍对血小板聚集率和活化阳性率均有显著降低作用(P<0.05).结论柴胡、赤芍与醋柴胡、杭白芍可作用于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不同环节,柴胡、赤芍药对在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小板活化率方面优于醋柴胡、杭白芍.  相似文献   

15.
我用甘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有专方专药 ,早见于《金匮要略》、《千金要方》 ,延及各家方书 ,其长处在于药专力宏 ,效捷便廉。历代名医 ,用药遣方 ,讲究理法 ,积有心得。他们在峻利药的应用 ,处方的加减变化 ,经方时方的使用 ,剂量的增损 ,时见独到建树。本专栏的开设 ,旨在将当代名医专家处方及用药的独到经验介绍给读者 ,使您在临证中开拓思路 ,有所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药对赤芍、白芍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古人认为赤芍能够散邪行血,白芍功能敛营益阴。二药作为对药相伍可用于痹证、月经紊乱、痛 经、胃痛等多种疾病的治疗,疗效俱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黄芪药材主、侧根中黄酮类的含量。方法:以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素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芪药材主、侧根中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黄芪药材侧根中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素的含量分别比主根平均高28.00%,29.84%。结论:该研究对黄芪质量评价具有积极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王清伟 《国医论坛》2007,22(3):52-53
通常所说的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经加工炮制,可直接作用于人体的药品,也是现代研制各种中药制剂的原药.因此,它的品种来源是否地道,质量是否上乘,直接关系着中药的疗效和声誉.  相似文献   

19.
竹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竹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色谱方法 分离化学成分,波谱数据及理化常数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木栓酮(I)、正二十四烷酸(Ⅱ)、豆甾醉(Ⅲ)、正十六烷酸(Ⅳ)、胡萝卜苷(Ⅴ)、β-谷甾醇(Ⅵ).结论 化合物Ⅰ、Ⅱ、Ⅲ、Ⅳ为首次从竹亚科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运用本草学和分类学方法对古今本草涉及龙胆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分析,表明中药龙胆品种在五代以前由龙胆Centiana scabra Bge.单一来源到宋以降由龙胆和条叶龙胆 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两个来源再到现在4个来源的变化,有正品、代用品和伪品差异,产地与道地性随历史而变迁,采制与炮制方法不断改进,性、效、用因临床应用而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