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天性血管变异患者脑血管造影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先天性血管变异患者行脑血管造影检查的安全性。方法收集297例单纯脑血管造影患者,按照是否存在先天性血管变异将其分为对照组(288例,无先天性血管变异)与血管变异组(9例),对其造影并发症的发生及诱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管变异组造影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2.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操作不当是引起对照组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与此不同的是,引起血管变异组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在于血管变异本身。结论存在先天性血管变异的患者行脑血管造影的风险较大,应首选其他无创血管影像检查。  相似文献   

2.
张长山 《陕西医学杂志》2014,(12):1599-1601
目的:研究血管内介入栓塞疗法对脑血管畸形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7月来我院住院治疗的脑血管畸形患者64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栓塞组使用血管内介入栓塞疗法,手术组运用传统外科手术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的日常生活功能(ADL)和栓塞切除情况。结果:栓塞组32例患者中,完全栓塞13例,大部分及以上栓塞28例,小部分栓塞4例;手术组32例患者中,全切27例,大部分及以上切除31例,小部分切除1例,两组的完全栓塞或全切水平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大部分及以上栓塞或切除以及小部分栓塞或切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组32例患者中,ADL I为18例,ADL II为9例,ADL III为2例,ADL IV为2例,ADL V为1例;手术组32例患者中,ADL I为10例,ADL II为7例,ADL III为7例,ADL IV为6例,ADL V为2例;两组的ADL比较,ADL I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ADL分级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疗法的效果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DSA造影结果,观察变异主动脉弓及弓上血管的影像学特点、造影技术及患者临床资料的情况。方法选择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显示主动脉弓变异的患者共254例,分析其主动脉弓分型、弓上血管夹角与造影成功及失败之间关系。结果254例患者中成功造影组共211例失败造影组共43例。成功造影组中Myla I型占104/211,Myla I 型占55/211,Myla I I型占41/211;失败组中Myla I型占21/43,Myla I 型占8/43,Myla I I型占15/43。成功造影组中弓上血管夹角小于或等于30°为84/844,30°-60°之间为168/844,大于60°为588/844。失败造影组中弓上血管夹角小于或等于30°为84/844,30°-60°之间为168/844,大于60°为588/844。成功组中平均年龄为53.23岁小于失败组中平均年龄的64.85岁。成功组中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患病例数分别为124、148、101;失败组中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患病例数分别为30、34、25。结论变异型主动脉弓上造影成功受年龄、基础疾病、血管形态等多种因素影响,需临床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多种技术协同进行。  相似文献   

4.
揭永秀 《中外医疗》2013,(18):160+162-160,162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术护理的作用。方法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为37人。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情绪评价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评价分值表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后的焦虑倾向明显减轻,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SAS得分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5.
窗式椎动脉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血管变异,它与双椎动脉为两种不同的变异类型,通常可分为颅外型、颅内型和颅内.外型。本文报道1例经确诊为颅外型椎动脉窗式变异患者的全脑血管造影情况,并从胚胎学成因及临床意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套管针在脑血管介入术中的应用及护理特点。方法选取100例脑血管介入手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使用静脉套管针,对其使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论运用套管针节约了术前准备时间,保证了脑血管介入过程中静脉畅通,用药及时准确,术后可继续用药,避免反复穿刺静脉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7.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是一种基于红外线进行组织成像的技术,可实现高达10 μm的分辨率,已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病变诊疗,在脑血管疾病的诊疗中也日益受到重视。OCT在颈动脉狭窄、颅内动脉狭窄及夹层、脑动脉瘤和脑静脉疾病介入诊疗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目前尚缺乏大样本数据的循证支持。由于脑血管具有独特的解剖特点,需要寻求更为合适的器械设计。通过不断的器械改进和技术进步,OCT有望成为脑血管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影像功能检测工具。  相似文献   

8.
李蕾 《大家健康》2017,(12):91-92
目的:分析介入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该院166例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病例,病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83)和观察组(n=83),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化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介入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服务的满意程度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满意程度为95.18%,对照组的满意程度为63.86%,经对比差异明显,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远大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36%,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2.65%,相比之下,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进行介入护理能改善和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李鹏 《微创医学》2021,(2):181-183,230
目的 探讨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脑血管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脑血管动脉瘤患者304例,利用电脑随机数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52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颅夹闭手术治疗,研究组实施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  相似文献   

10.
窗式椎动脉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血管变异,它与双椎动脉为两种不同的变异类型,通常可分为颅外型、颅内型和颅内-外型。本文报道1例经确诊为颅外型椎动脉窗式变异患者的全脑血管造影情况,并从胚胎学成因及临床意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DM)患者的脑血管损害是其主要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防治的关键,眼底长期以来被认为是透视脑血管病变的"窗口",但是眼底镜检较为主观,可信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2.
13.
杨一帆  曾仲  高励 《四川医学》2013,(4):564-565
近十多年来,国内外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术广泛地开展起来。但有关介入治疗术的安全性及中长期预后等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本文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如下。1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CAS)1.1 CAS的疗效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病因之一,约占缺血性卒中病因的  相似文献   

14.
谢卓汐  李浩 《华夏医学》2021,34(2):191-194
全脑血管造影是脑血管疾病诊断的金标准,随着脑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的发展,血管内介入治疗因其创伤小、安全性高成为大多数脑血管疾病治疗的首选.但术中造影剂的应用导致的并发症也随之而来,造影剂脑病是临床少见的并发症,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一般为可逆性,但也有不可逆性的不良结局报告,为了避免造影剂脑病造成不可逆性损害,必须早确诊、早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在脑血管介入治疗术中应用 Perclose ProGlide 血管缝合器止血的临床效果。方法200例行脑血管介入手术的患者,术后按器械说明书要求的标准使用方法应用 Perclose ProGlide 血管内缝合器缝合股动脉穿刺口,并给予介入术后护理,观察术后恢复情况。结果5例患者穿刺点皮肤有少量渗血,2例患者出现皮下血肿。结论脑血管介入术后穿刺处血管使用 Perclose ProGlid 血管缝合器效果较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神经介入疗法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主要为开颅治疗,观察组25例,主要为神经介入疗法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式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无较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4.00%(1/25)显著少于对照组24.00%(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复发率和对照组并无较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神经介入治疗时可提升临床疗效,控制神经功能缺损、不良反应以及复发率,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急性脑血管患者的血清心肌酶谱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入选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该院符合标准的急性脑血管患者116例为观察组,均于发病7 d内检测其血清心肌酶谱,即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分。同时选取116名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AST、LDH、CK、α-HBDH、CK-MB水平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患者的AST、LDH、CK、α-HBDH、CK-MB水平变化和脑出血组相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意识障碍组患者的AST、LDH、CK、α-HBDH、CK-MB水平变化和无意识障碍组患者相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血管患者存在着明显的心肌酶谱的改变,临床可以通过检测其血清心肌酶谱对临床病情轻重与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8.
心理护理对脑血管介入术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志华  吴冬云 《西部医学》2012,24(1):187-188
目的观察脑血管介入术心理护理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6例脑血管介入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加强心理护理。在心理护理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焦虑情绪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患者SAS得分:治疗前为46.12±7.65,治疗后为46.85±8.1。观察组患者SAS得分:治疗前为47.44±8.32,治疗后为41.2±7.43。对照组SAS得分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焦虑倾向明显减轻,和治疗前相比以及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血管介入术中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护理,可缓解其焦虑情绪,减轻患者的不适,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单期脑血管介入灌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了解颅内血管情况,排除颅内动脉瘤和脑动脉畸形等出血性疾病,将椎造影管超选进入责任病灶血管,将小剂量尿激酶(颈内动脉系统4~6万单位和椎基底动脉系统2~4万单位)分别以脉冲式注入动脉内,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脑血管介入灌注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单期脑血管介入灌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了解颅内血管情况,排除颅内动脉瘤和脑动脉畸形等出血性疾病,将椎造影管超选进入责任病灶血管,将小剂量尿激酶(颈内动脉系统4~6万单位和椎基底动脉系统2~4万单位)分别以脉冲式注入动脉内,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脑血管介入灌注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