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颅骨蝶鞍区的巨细胞瘤十分少见 ,本文重点介绍 3例蝶鞍区巨细胞瘤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讨论。1 病例介绍1 1 患者女 ,2 5岁 ,于入院前半年妊娠 6个月时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头部持续胀痛 ,服止痛药可缓解。头痛以额顶部为重 ,同时伴视物不清 ,但无恶心呕吐。 3个月前足月妊娠分娩后头痛逐渐加重 ,伴视物时两侧面看不清。发病后无多饮多尿及月经紊乱。入院前 5天头痛发作后突然右眼失明 ,继之左眼也失明 ,遂转来我院以垂体卒中收入院。入院体检 :内科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神经系统检查 :神志清楚 ,双目失明 ,瞳孔直径右侧 6mm ,左侧 5mm …  相似文献   

2.
蝶鞍区肿瘤以垂体腺瘤发病率最高 ,约占 5 4 8% ,颅咽管瘤占 35 4 % ,鞍结节脑膜瘤占 5 2 % ,其它占 4 6 % [1] 。自显微技术应用于神经外科领域以来 ,蝶鞍区肿瘤手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并发症明显减少 ,死亡率大大降低 ,但尿崩仍是常见的并发症 ,及时发现、处理好尿崩有助于提高疗效 ,降低死亡率。现将作者工作中的经验体会报道如下 ,以兹参考。1 临床资料1 1 病例资料  2 0 0 1年 4月~ 2 0 0 1年 11月期间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 15例住院患者 ,均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 ,术后已经病理定性诊断。其中垂体腺瘤 7例 (经鼻腔…  相似文献   

3.
石军 《海南医学》2011,(20):119-122
颅内生殖细胞肿瘤是未成年人中枢神经系统常见肿瘤,对放疗敏感。近几年,其相关诊断以及治疗不断进展,但其临床表现多样、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和治疗方法不尽一致,导致其诊断和治疗颇具有争议。本文就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流行病学、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松果体区及鞍区生殖细胞瘤的MRI影像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鞍区、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10例;男9例,女1例;年龄5~63岁(平均18.8岁)。全部病例均行MR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位于松果体区4例,其中1例累及第四脑室;鞍区6例。生殖细胞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MR上T1加权为等或略低信号;T2加权为均匀或不均匀等或高信号肿块,增强扫描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结论:生殖细胞瘤临床和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MR I是最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1 病例介绍女患 ,12岁。体格发育停滞 5年。 7岁以前生长发育与同龄儿童相仿 ,7岁以后身高及体重均未增长。头痛、头晕 3年。近 2年出现多饮、多尿 (喜饮水 ,夜尿 3~ 4次 ,4 0 0 0ml/d以上 ) ,右眼睑下垂 7d入院。查体 :身体矮小 ,发育迟缓 ,体重 2 4kg ,身高12 4 .0cm ,头围 5 1.0cm ,营养发育差 ,外生殖器呈幼稚型 ,无第二性征发育。右眼睑下垂 ,双侧瞳孔等大同圆 ,光反应灵敏 ,左眼视力 1.0 ,右眼视力 0 .8,视野右眼颞侧偏盲 ,左眼颞上象限和鼻下象限盲。血常规、肝肾功能、皮质醇、T3 、T4、垂体功能 6项均正常。血的肿瘤…  相似文献   

6.
颅内生殖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季耀东  万经海 《上海医学》1995,18(4):192-195
本文报告经病理证实颅内生殖细胞瘤32例,其中松果体区10例,鞍上11例,基底节区8例,其它5例。年龄10岁 ̄58岁,20岁以下22例。病程1月至7年,平均2.5年。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尿崩、偏瘫。手术切除肿瘤29例,立体定向活检3例。术后症状改善24例,不变5例,加重3例。作者认为颅内生殖细胞瘤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肿瘤标记物(PLAP等)检测及CT扫描;治疗为手术加放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松果体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松果体区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53.3%)经组织学诊断,其中生殖细胞瘤12例(75%)。3例手术部分切除,27例行脑室分流减压术,l3例行立体定向活检。2例先行立体定向内照射,全部病例均给予常规外照射。5例(16.7%)颅内种植性播散,7例(23.3%)松果体区局部复发,未发现脊髓转移。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3.3%(28/30)、83.3%(25/30)、70.0%(21/30)、52.1%(12/23)。结论 对不能取得组织学诊断的松果体区肿瘤,可依据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来诊断。常规放射治疗仍然是多数松果体区肿瘤主要的治疗手段,且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丘脑-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和放射治疗效果。方法对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丘脑及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患儿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均为偏侧肢体无力,伴性早熟,CT表现为高密度肿块,欠均匀;2例圆形或椭圆形,2例形状不规则。Nit/检查长T1、长T2信号,无占位效应,增强后病灶片样强化;1例T1加权像上肿瘤内有斑块样出血灶。结论丘脑及基底节生殖细胞角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肿瘤标本物检测及CT、删检查,并与该部位常见胶质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9.
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在临床和神经影像学上缺乏特异性 ,与其他肿瘤难以鉴别 ,这就需要借助实验室检查做出定性诊断 ,进而指导治疗。否则易造成治疗上的盲目性 ,现将我们遇到的 1例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 ,男 ,12岁。因持续性头胀痛、阵发性加重伴呕吐 1月余于 2 0 0 2年 3月 2 9日入院。神经系统检查 :意识清楚 ,表情淡漠。双眼视力均下降 ,左眼 :0 .6,右眼 :0 .8。双侧瞳孔等大同圆 ,对光反射迟钝。双眼上视障碍。左眼外转受限 ,双眼水平复视 ,向左注视时复像间距离增大。颈强 ( + + )。四肢肌张力增加 ,肌力 :Ⅴ级 ,双侧肌腱反射亢进 ,…  相似文献   

10.
蝶鞍区肿瘤以其解剖位置的特点 ,常侵犯视交叉。在视交叉受压病变过程中 ,患者常诉有视功能障碍。本文报告二例蝶鞍区肿瘤 ,均以眼病首发症状 ,误诊治疗 2~ 3年 ,现做以下报告 ,以其引起同道注意。1 病例介绍例 1,男 ,49岁 ,从 1993年 6月初自觉右眼视力下降 ,到当地医院眼科检查 ,视力 :右眼 4.8、左眼 5 .1,双眼视野向心性缩小 ,诊断 :“球后视神经炎”。 1994年 5月 14日来我院检查 ,视力 :右眼 4.5、左眼 4.8、眼压Tn ,视野检查 :双颞侧偏盲 ,瞳孔等大等圆 ,右眼直接光反射存在 ,间接光反射消失 ,双眼屈光间质正常。眼底 :右眼视神…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鞍区脑膜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其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法:26例鞍区脑膜瘤均行显微手术治疗,单/双额下入路10例,翼点入路13例,纵裂入路3例。结果:26例中,显露满意14例(53.85%),全切18例(69.23%),痊愈23例(88.46%),无死亡,预后良好11例(91.67%)。结论:鞍区脑膜瘤易误诊为垂体瘤和颅咽管瘤,临床表现结合CT和MRI检查有助于诊断。翼点入路的显微外科手术有益于肿瘤全切。  相似文献   

12.
Li XJ  Wan JH  Li CY  Zhao JZ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3):868-871
目的总结、分析蝶鞍外侧问隙海绵状血管瘤(LSCC)的研究历程,重点阐述对LSCC的新认识和最新显微外科策略。方法根据LSCC认识的不同时期,将其分为4个阶段,共102例病人,其中第1阶段32例,第2阶段18例,第3阶段36例,第4阶段16例。逐一分析各阶段研究的进展状况,包括神经影像学、解剖学、病理学等,重点总结相应阶段外科处理措施的利弊得失。结果第1、2、3、4阶段肿瘤全切除例数分别为4、5、17及12,次全切除例数分别为3、4、10及2。余皆为部分切除。术中失血量及手术致残率均在第4阶段得到明显改观。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动眼神经麻痹、外展神经麻痹和三叉神经损伤。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随着LSCC认识的逐步深入,其外科治疗亦日臻成熟。术中控制性降压、硬脑膜外入路手术切除应为LSCC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鞍区及鞍旁脑膜瘤35例显微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鞍区及鞍旁脑膜瘤的影像学特点、手术入路及手术效果,以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至今收治的35例鞍区及鞍旁脑膜瘤,瘤体最大径为3—6.7cm,平均5.36cm,其中单侧额下经纵裂或不经纵裂入路切除18例,采用翼点或扩大翼点入路切除17例。结果:肿瘤全切除(Simpson I、II)31例,近全切除4例,无手术死亡。术后颅高压症状均有缓解,18例有视力视野障碍者,改善11例,无改变5例,变差2例。结论:对于鞍上向前方、上方生长以及鞍内脑膜瘤甚至向蝶窦内生长者,可以采用单侧额下经纵裂入路;而对于向侧方或后方生长的鞍区脑膜瘤,可采用翼点入路或扩大翼点入路,两者均能获得良好的肿瘤暴露,全切除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鞍区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近年来在显微手术治疗鞍区肿瘤方面的进展。方法 通过检索和查阅近年来有关鞍区肿瘤显微手术治疗方面的文献,加以复习和综述。结果 鞍区肿瘤以垂体腺瘤、颅咽管瘤和脑膜瘤最为常见,因鞍区位置深在,解剖结构复杂,手术难度较大,术后容易发生并发症,但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条件下,可以最大程度地切除肿瘤,使并发症降至最低。结论 鞍区肿瘤以良性多见,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肿瘤是根本治疗方法,手术入路的选择至关重要,术后并发症多数可以防治。  相似文献   

15.
MRI在鞍区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鞍区肿瘤的MRI影像特征,评价MRI对鞍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鞍区肿瘤的MRI表现,其中垂体瘤38例,颅咽管瘤15例,脑膜瘤9例,脊索瘤5例,三叉神经瘤4例,生殖细胞瘤4例,胶质瘤3例,畸胎瘤2例,全部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鞍区不同类型的肿瘤有其不同的好发部位、好发年龄以及临床症状,MRI图像上也有各自的形态特征及信号特点。结论MRI的多参数、多方位成像能够显示鞍区各种肿瘤的影像学特征,对鞍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鞍区胶质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鞍区胶质瘤的MRI特点及临床发病特点。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鞍区胶质瘤7例,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结果 鞍区胶质瘤在MRI上的表现有以下特点:①肿瘤体积较大,分叶状,多无瘤周水肿;②囊实性或实性,囊性部分常位于肿瘤前下部,实性部分内多见散在小囊变区;③T2WI上肿瘤呈稍长或长T1信号,T2WI上呈稍长和长T2信号,增强后肿瘤明显强化。此外,患者就诊时多有眼部症状,而无下丘脑及垂体内分泌异常症状。结论 鞍区胶质瘤具有比较典型的MRI特点,结合其临床发病特点,有助于提高术前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17.
改良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鞍区肿瘤326例(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改良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鞍区肿瘤的方法。方法采用改良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326例鞍区肿瘤病例,其中垂体腺瘤158例,颅咽管瘤89例,鞍区脑膜瘤79例。术前主要是进行糖激素的替代疗法和癫痫的预防,手术采用改良翼点入路,显微镜下解剖脑底诸池,经鞍区的5个手术间隙切除肿瘤。术后处理主要包括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尿量和血清电解质,及时防治尿崩症、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预防癫痫和糖皮质激素的替代疗法。结果面神经额支的保留率达到92.18%,眶上神经的保留率达到95.72%,无颞肌萎缩发生;肿瘤的全/次全切除率达到95.26%,垂体柄的保留率达到62.44%;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尿崩症和电介质紊乱,发生率虽然高达61.42%,但是经过术后的严密观察和处理,97.12%的患者在术后1个月内得到恢复。结论改良翼点入路对面神经额支、眶上神经和颞肌的损伤机会减少。采用改良翼点入路,应用显微解剖技术,结合积极有效的防治并发症的措施,可以提高鞍区肿瘤的全切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报告76例蝶鞍区肿瘤经鼻蝶窦入路手术,采用鼻小柱“V”型切开,术中保留鼻中隔软骨,将取出的筛骨垂直板及部分犁状骨骨片作为修补鞍底之材料,余下部分仍复回原位,以保持正常的生理解剖结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MRI在鞍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4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鞍区肿瘤病人,对其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垂体瘤20例,颅咽管瘤8例,脑膜瘤6例,MRI表现具有特征性,术前诊断正确率较高。脊索瘤2例,星形细胞瘤1例,生殖细胞瘤1例,嗅神经母细胞瘤和浆细胞瘤各1例,MRI表现缺乏典型征象,往往难以诊断,其中3例误诊。结论:MRI检查,尤其是三维成像技术(横轴位、矢状位、冠状位)可显示鞍区肿瘤的内部结构、生长方式、侵犯范围及其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对鞍区肿瘤定位、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鞍区肿瘤术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及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的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首次接受鞍区肿瘤术后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总结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将48例垂体腺瘤患者分为A组,28例颅咽管瘤和10例脑膜瘤患者分为B组;CSWS低钠者补钠、迅速扩容、补充高渗盐水,SIADH低钠者限水补盐利尿治疗。结果 诊断为SIADH的39例,CSWS的47例。1例于术后8 d死亡;1例出院后1个月发生低钠血症死亡;2例患者因水中毒出现抽搐、昏迷,对症治疗1个月后出院;余82例治疗后恢复良好。结论 当鞍区肿瘤术后的患者合并低钠血症时应先排除医源性因素,细胞外容量是区别SIADH与CSWS的可靠指标,体质量及中心静脉压检测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