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测定了18种金属离子的临界溶血浓度CH0,发现除具有细胞保护作用的Zn2+、Mn2+及Ni2+外,金属离子的-lgCH0和元素的电负性(X)之间存在线性关系。金属离子引起的红细胞膜内源性荧光下降与金属离子的Lewis酸软度参数有关。  相似文献   

2.
金属离子对人红细胞膜的作用与金属离子性质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测定了18种金属离子的临界溶血浓度CH0,发现除具有细胞保护作用的Zn^2+、Mn^2+及Ni^2+外,金属离子的lgCH0和元素的电负性(X)之间存在线性关系。金属离子引起的红细胞膜内源性荧光下降与金属离子的Lewis酸软度参数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金属离子对牛蒡子苷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结合的影响.方法 采用同步荧光光谱法,在拟生理pH条件下考察不同的金属离子(Cu2+、Mg2+、Zn2+)对牛蒡子苷与BSA结合作用的影响.结果 在金属离子(Cu2+、Mg2+、Zn2+)存在下,随着体系中牛蒡子苷浓度增大,BSA荧光增强,两者间的结合力仍以静电作用力为主.金属离子存在时,牛蒡子苷与BSA的结合常数在25℃时,分别为7.899×104(无金属离子)、8.557×104(Cu2+)、6.724×104(Zn2+)、7.062×104(Mg2+);在37℃时,结合常数分别为5.962×104(无金属离子)、6.096×104(Cu2+)、5.915×104 (Zn2+)、5.612×104(Mg2+).结论 金属离子的存在会影响牛蒡子苷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Cu2+存在下,牛蒡子苷与BSA之间的结合常数增大;锌离子和镁离子存在下,两者的结合常数减小.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石油化工中焦炭燃烧率的测定,考察了加入各种类别金属离子型助燃剂的对烧焦油线及焦炭燃烧图的影响,阐明了各种金属离子型助燃剂对焦炭的催化燃烧作用规律,并与煤的催化燃烧过程进行比较,初步探讨了焦炭的催化燃烧机理。实现表明:第四周期过渡金属离子型助燃剂的烧焦催化机理可以用氧传递过程来解释;IA族离子型烧焦助燃剂的催化效果显著,最适用于石油化工烧焦工艺。IA族与ⅡA族金属离子型助燃剂的催化烧炭机理可用生成易着火的正碳离子过程来解释。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金属离子与细胞膜的相互作用与金属离子性质的关系。方法:用马来酰亚胺(MSL)标记ESR及N-[3-芘]-马来酰胺和荧光胺荧光标记方法研究了Cd(2+)、Ni(2+)、Cu(2+)、Pb(2+)、Zn(2+)、Co(2+)、Mn(2+)、Ca(2+)、Ce(3+)9种金属离子与人红细胞膜的作用。结果:实验表明这些金属离子与膜的作用与Lewis酸的软硬度有关,但Pb(2+)与膜作用的波谱学行为象Ca(2+);Ce(3+)的行为也与Ca(2+)相同,而Mn(2+)引起了膜W/S比值明显下降,又与Cu(2+)相似。结论:金属离子与膜的作用方式与其化学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6.
高分子金属催化剂的性能,不仅与金属离子的种类有关,而且与高分子配体的结构有关。作者在以SiO_2负载的聚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苯胺氨解产物——钯单金属高分子催化剂(P—C_6H_5NH·Pd) 中引入少量的第一过渡金属离子,形成双金属高分子金属催化剂(P-C_6H_5NH·Pd·M)。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第一过渡金属离子的引入,使单金属高分子催化剂的催化加氢性能(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得到了改善。而且发现,第一过渡金属离子的助催化作用与它的晶体场稳定化能(Crystal Field Stablization Energy,CFSE)有关。  相似文献   

7.
氮化钛涂层对牙科合金析出金属离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氮化钛涂层对牙科Ni-Cr、Co-Cr合金在人工唾液中析出金属离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多弧离子镀法在临床上常用的Ni-Cr、Co-Cr合金表面沉积厚约2.5μm、均匀致密的氮化钛涂层,将涂层前后的合金置于37℃ 10 mL人工唾液中,分别于第3、15和60天收集合金浸渍液。采用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法(JCP-AES)测定人工唾液中不同时间段析出的各类金属离子的量及成分并与涂层前相比。【结果】Ni-Cr、Co-Cr合金析出高水平金属离子,并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析出的各类金属离子中,除Cr外,以Ni、Be、Mo等金属离子的析出量最为明显。经氮化钛涂层的Ni-Cr、Co-Cr合金析出的金属离子的总量及各类离子的浓度均较低,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析出离子的量只有轻微的增加。涂层前后合金析出的各类金属离子的量(Cr除外)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结论】氮化钛涂层可降低贱金属合金析出金属离子的量,提高合金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8.
一、氨羧酸络合剂的简介Schwarzenbach氏将一系列含有基团而又能与某些金属离子结合成络合物的有机化合物称为氨羧酸络合剂。这些氨基多羧酸能与许多多价的金属离子形成极安定的无色可溶性内络盐。在这类氨基多羧酸中,现今应用得最广泛的是  相似文献   

9.
配位化合物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属或金属离子与配体通过配位键形成配位化合物。该化合物对于生物过程——包括自然过程和人为过程(例如药物、污染、清洁)发生的几乎所有重要现象都起着重要作用。金属或金属离子通过与配体的配位作用被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上,而配体(中性或离子型的)通常通过与某些金属离子特殊的相互作用而被定向、极化、活化等。同时,不同的配体与同种金属之间,不同金属与同种配体之间形成的配合物,其稳定性不同。本文试从配合物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和应用以及其在医药学方面的应用来阐述配位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抗肿瘤药物发展迅速,种类繁多,但大都不良反应大。天然中药由于不良反应小,故在合成抗肿瘤药物上有很大优势。在中医药领域,中药单体和金属离子的配合物是近年来药物和化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中药配位化学学说强调,中药单体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后可以改变或增强中药单体的活性,并发挥重要的药理作用。了解常见天然中药单体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的制备、组成和表征,研究天然中药配合物的生物活性以及抗肿瘤作用机制,可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中药的单味药本身就含有多种化学成份,如果组成方剂制成中成药,所含化学成份就更加复杂,与西药配伍使用时,同样会产生配伍禁忌,根据中药的化学成份,和理化性质举例分析如下。 含有钙、镁、铁等金属离子的中成药如防风丸、女金丹,牛黄解毒丸等,与四环素族抗生素同服时,金属离子可与四环素族  相似文献   

12.
用pH电位法分别测丙氨酸的电离常数、丙氨酸与Zn(Ⅱ)、Cu(Ⅱ)、Ni(Ⅱ)、Co(Ⅱ)和Mn(Ⅱ)金属离子二元络合物的稳定常数,以及上述金属离子—强力霉素—丙氨酸三元混配络合物的稳定常数。三元络合物比二元络合物稳定。  相似文献   

13.
石墨炉原子吸收测镉和测铅时消除共存离子干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石墨炉原子吸收测镉(或铅)时,消除共存金属离子干扰的方法。方法配制每毫升含0.25μg镉(或铅)和250μg其它金属离子模拟样品,向石墨管进样20μL,再直接加入基体改进剂5μL,做消除共存金属离子的干扰效果实验。结果共存金属离子含量远大于被测元素镉(或铅)时,对测镉和测铅存在严重干扰,回收率在30%~76%;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镉时直接向石墨管中添加5%硫酸铵溶液能消除共存金属离子的干扰,回收率达到85%以上;测铅时直接向石墨管中添加2%磷酸二氢铵溶液能消除共存金属离子的干扰,回收率达到87%以上。结论本研究是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镉和铅时消除共存金属离子干扰的一种快速、灵敏、准确的分析方法。适用于生活饮用水、污水、食品等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中药有效成分大黄素甲醚与牛血清白蛋白(BSA)间的相互作用.方法:主要采用荧光光谱法结合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了不同酸碱度、温度及金属离子条件下2者间的结合作用,计算了各种条件下的作用参数,确定了2者相互作用的机制及作用力类型.结果与结论:大黄素甲醚与BSA有较强的结合作用.酸碱度、金属离子对2者的相互作用均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羟自由基引发的DNA氧化损伤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有关活性氧的产生及其对生物分子的损伤机理研究受到各学科的普遍重视 ,许多疾病与活性氧的介入有密切关系 [1 ] ,尤其是羟自由基 (OH· )。作为最活泼的活性氧自由基并没有专门的清除酶 ,它与任何生物分子都以极快的反应速率发生反应 ,而 H2 O2 及 O- 2· 。等的反应活性与 OH· 相比不是很高 ,对生物体的损伤很可能是通过与金属离子如铁、铜反应形成 OH·而起作用 ,因此 OH·可能是对生物体危害最大的氧自由基 [2 ]。大多数生物分子与分子氧作用产生活性氧自由基的反应速度在无金属离子参与时是非常缓慢的 ,金属离子 (如铁、…  相似文献   

16.
大同风化煤是一种风化烟煤。它对含镍、镉等各种重金属离子废水有较好净化效果。本文对净化机理作了初步探讨,以期进一步开发含腐植物质的炭质净化剂;同时考察在人为的液-固接触条件下,腐植酸与金属离子的结合形式是否具有和自然条件下类似的形式。  相似文献   

17.
采用化学磺化法对SBS热塑性弹性体进行离子化,研究了不同磺化程度以及不同金属离子对磺化产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发现离子化产物的动态模量、拉伸强度和伸长率均有明显提高,不同金属离子对离聚物性能影响不同。其中以Ni^2+中和的产物,离子基团间作用力强,产物力学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羧甲基魔芋胶与金属离子和壳聚糖的凝胶化性能,评价其作为多剂量分散型制剂-小丸剂的载体材料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小丸形成情况及其性质,考察金属离子种类(分别为Fe3+、Al3+、Ba2+、Ca2+)、羧甲基魔芋胶分子量与其醚化度(分别为0.123、0.336、0.487、0.604、0.906)对凝胶小丸形成的影响;采用黏度法考察不同pH(分别为1.0、2.0、3.6、4.5)条件下壳聚糖与羧甲基魔芋胶形成凝胶的性能。采用红外图谱研究羧甲基魔芋胶与金属离子和壳聚糖的交联作用。结果:羧甲基魔芋胶与Fe3+凝胶可形成高强度小丸;随分子量增加,小丸强度增加;随醚化度增加,小丸强度先增加后降低;当介质pH≥2.0时,壳聚糖可与羧甲基魔芋胶形成聚电解质复合物凝胶。羧甲基魔芋胶通过分子中羧基与金属离子或壳聚糖中的氨基相互作用形成凝胶。结论:羧甲基魔芋胶可作为多剂量分散型制剂-小丸剂的载体材料使用。  相似文献   

19.
红花黄色素与柠檬黄的稳定性对比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红花黄色素的稳定性。方法利用光、热、酸、碱及金属离子等对红花黄色素与柠檬黄稳定性进行了实验。结果红花黄色素易溶于水和乙醇;对酸、碱、金属离子及光照等稳定。结论红花黄色素与柠檬黄具有相似的色调,而且红花黄色素的色调比柠檬黄更为柔和。因此,利用红花黄色素对食品或饮品进行着色,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牙种植体表面释放金属离子和颗粒现象的发现、分布以及影响其释放的因素,讨论其释放的金属离子或颗粒对生物体的影响,并探讨了新型材料及表面处理技术在减少种植体释放金属离子或颗粒方面进展,以期对种植体材料和加工技术的改进、临床操作的规范化、临床疗效的预后判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