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用外周血代替骨髓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方法:采用G-CSF动员与患者配型相合供者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PBSC后,对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移植。结果:移植后2例患者的造血功能恢复迅速,白细胞计数>l.0×l0 ̄9/L。时间分别为+l4d和+15d,血小板计数>20×10 ̄9/L。时间分别为+9和+8d。染色体分析或ABO血型检测证实均为供者型。结论: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一种新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法可以部分取代异基因骨髓移植。  相似文献   

2.
报告HLA完全相合的同胞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3例;未净化的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uto-PBSCT)治疗恶性淋巴瘤2例的结果,Allo-PBSCT供者经造血因子动员。Auto-PBSCT患者经联合化疗加造血因子动员。采集CD34^+细胞6.8*10^6-28*10^6/kg,经强烈化疗预处理后回输外周血干细胞,5例患者均造血重建。患者中性粒细胞〉0.5*10^9/L,时间平均11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治疗,对3例CML患者采用HLA相合同胞兄妹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预处理方案为马法兰(M)170mg/m2×1,甲环亚硝脲(M)400mg/m2×1,环磷酰胺(C)60mg/kg×2。供者造血干细胞动员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300μg/d×6,血细胞分离机连续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其中CD34+细胞为12.8~20.0×106/kg,CFU-GM集落数为3.5~4.3×105/kg。结果显示:移植后患者中性粒细胞恢复达≥0.5×109/L,+14~+20天;血小板≥2.0×109/L在+16~+34天。移植后+100天骨髓染色体核型分析:2例完全嵌合,Ph1(-),1例部分嵌合(73%为供者核型),外周血和骨髓检查正常。结果表明,HLA相合同胞兄妹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采集方便,重建造血功能快;MMC预处理方案对白血病细胞的清除和保证移植物存活均有作用,且移植相关毒性低。  相似文献   

4.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的动员,检测及临床移植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供者经G-CSF或G-CSF+GM-CSF动员后,采集的外周血干细胞(PBSC)移植物中的幼稚粒细胞与单个核细胞(MNC)、CD34^+细胞及CFU-GM之间的相关性和移植的剂量标准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1例allo-PBSCT供者用G-CSF(9例)或G-CSF+GM-CSF(2例)进行动员,于动员前及动员后,分别对外周血及MNC惧物中的幼稚粒细胞、CD34^+细胞及CFU-GM进行检测计数,预处理方法主要用大剂量环磷酰胺(CTX)+全身照射(TBI)。结果:动员后外周血中的幼稚粒细胞与CD34^+细胞及CFU-GM同步增加,外周血MNC中的幼稚粒细胞数与CD34^+细胞数及CFU-GM有较好的相关性。11例患者全部植活和恢复造血功能,并为染色体核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治疗白血病和乳腺癌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5例患者进行PBSCT,采集的单个核细胞悬液于4℃保存48-54h,分别采用MAC、CEP及CBE方案作移植前预处理。结果 5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于异基因PBSCT后+12天DNA指纹图提示供者的干细胞植活,+28天Ph染色体消失。+202bcr+abl融合基因转阴。结论 非低温保存外周血干细胞  相似文献   

6.
异基因外周血干血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温丙昭  许素玲 《新疆医学》1998,28(4):209-211
目的:探讨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及移植治疗白血病的疗效。方法:2例患者诊断分别为急非淋血因病M2a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预处理方案主要为大剂量环磷酰胺加全身照射。主要用粒细胞集落因子(G-CSF)8mg左右.kg^-1.d^-1连续5天对异基因外周干细胞移植(allo-PBSCT)的供者进行动员,第5天及第6天(好相当于移植的-1天及0天)用COBESpectra血液细胞分离机采集单个核细胞(MNC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和移植后造血重建的效率,作者从1997 年4 月至1999 年6月,进行了22 例异基因或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和移植后造血重建方案(HX-97 方案)作了系统观察。HX-97方案的主要内容是: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用rhG-CSF300μg/天,皮下注射,共6 天,第6 剂在干细胞采集前90分钟用; ②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用大剂量化疗加造血刺激因子,化疗强度务必使外周血WBC计数< 1.0×109 /L,待外周血WBC计数从最低点刚显示回升时,开始使用rhG-CSF;③移植后恢复造血序贯使用rhGM-CSF和rhG-CSF。造血干细胞动员后用COBESpectra 血细胞分离机连续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结果:22 例移植中16 例一次采集即成功,6 例作了第二次采集。按受者体重计,采集后计数MNC细胞数2.5~10.7×108/kg;CD34+ 细胞2.5~20.0×106/kg;CD34+ CD33- 早期造血干细胞1.8~7.5×106/kg;CD34+ CD33+ 晚期造血祖细胞0.7~12.5×106 /kg;CFU-GM 集落3.5~6.3×  相似文献   

8.
付喜秀 《华夏医学》2002,15(5):685-686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是近年发展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新技术 ,其基本步骤是对患者预先实施超大剂量化疗和 (或 )放疗 ,然后输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以重建造血和免疫功能。ALLO PBSCT是根治白血病的有效方法之一。现将 2 0 0 1年 11月我们收治的 1例行ALLO PBSCT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男 ,18岁 ,学生。因发现颈部肿物和面色苍白 1个月而于 1998年 8月入院住血液科 ,经骨髓细胞学及淋巴结活检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L2 型 )。之后 ,先后予“V…  相似文献   

9.
目的:开展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方法:采集经动员的供者外周血干细胞对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移植。结果:移植后患者的造血功能恢复迅速,DNA检测证实为供者型。结论:移植后患者的造血功能恢复迅速,DNA检测证实为供者型。  相似文献   

10.
采用VCAD±DE/F-=TBI方案预处理,移植经微波高温42℃1h净化的体骨髓1.6×10^8NC/kg,含GM-CFU5.7×10^4/kg,全环境保护,治疗急性白血病(AL)8例,非何杰金淋巴瘤(NHL)2例。结果:9例植活,3年无病生存率9/10例,无重要并发症主复发,移植半年后恢复工作。  相似文献   

11.
蔡小玲 《广州医药》1996,27(2):24-25
应用自体凝血块部分脾栓塞治疗1例严重脾功能亢进取得显疗效,术前患RBC为2.9×10^2/L,WBC为1.0×10^9/L;术后3个多月复查:RBC为4.96×10^12/L,WBC为3.8×10^9/L。此疗法简单易行,创伤小,可重复使用,经济负担轻,易为患所接受。本对方法,机理及可能出现并发症结合献进行复习。  相似文献   

12.
冯晴  沈卓岚  徐健  严力行  徐旸 《浙江医学》2000,22(7):414-415
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患者接受ABO血型主要不合的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合并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纯红再障 ) ,行血浆置换术后 ,纯红再障纠正 ,贫血明显好转 ,报道如下。患者男性 ,46岁 ,确诊为CML ,慢性期6个月 ,于1998年7月行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供者的HLA分型Ⅰ、Ⅱ类抗原与患者完全相合 ;而ABO血型不合 ,供者血型B型 ,受者血型O型。预处理采用BU -CY方案 :BU每天4mg/kg连用4天 ,CY每天60mg/kg连用2天。运用CS -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 (Baxter公司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化疗+G-CSF与化疗+G-CSF+GM-CSF二种动员方案动员外周血干细胞(PBSC)和造血重建的效果。方法:将33例患者(急性白血病23例,恶性淋巴瘤9例,乳腺癌1例)分为化疗+G-CSF与化疗+G-CSF+GM-CS组,化疗后WBC最低时开始分别应用G-CSF150μg皮下注射,2/d及G-CSF150μg,GM-CSF150μg,皮入注射,上,下午各1次。动员3d后行PBSC采集  相似文献   

14.
杜遵民  刘传芳 《医学综述》2003,9(4):204-207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能治愈白血病和部分实体瘤的唯一有效方法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因其具有采集细胞方便 ,供者无痛苦以及移植后造血重建快等优点 ,正被临床广泛接受 ,已有替代骨髓移植之趋势[1] 。正常人或患者外周血中造血干细胞(peripheralbloodstemcell,PBSC)的数量通常很低[2 ] ,需要进行动员才能获取足够数量的造血干细胞以保证移植成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ranulocytecolonystimulatingfactor,G CSF)和化疗可成功动员PBSC[3 ] ,但G CSF体内注射仍存在许多…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时采取干细胞的最适条件,以粒一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为指标,对12例造血系恶性肿瘤化疗后PBSC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化疗结束约2周后,白细胞数2×10 ̄9/L、中性粒细胞数0.8×10 ̄9/L、血小板数110×10 ̄9/L左右时采取于细胞是最适宜的;化疗强度使外周血白细胞数抑制得越低,血象恢复期出现的CFU-GM就越多,外周血象最低时的白细胞数与CFU-GM数之间呈负相关(P<0.05);随化疗次数的增多,CFU-GM数逐渐减少;两者之间呈负相关(P<0.05);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可增加CFU-GM数量;化疗后血象恢复期出现的CD34阳性细胞与DFU-GM之间呈大致相同的变化趋势。CD34阳性细胞与CFU-GM之间的确切关系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周围血造血干细胞的采集效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洁 《重庆医学》2000,29(5):411
周围血干细胞(PBSC)是自体移植和部分异体移植的主要干细胞来源,周围血干细胞移植(PBSCT)在临床应用广泛,成功的移植或造血恢复要求5×106/kg的CD34+细胞的输入,因此干细胞的采集量及采集效率是临床应用的一个重要问题。化疗和细胞因子单用的动员方案都能增加外周血 CD34+细胞的数量,对于接受化疗方案动员的病人,外周血 CD34+细胞出现的高峰时期很难确定,通常需要1~8次的采集,给临床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我们从预测PBSC出现的高峰时期和增加采集血流量的角度进行以下研究,对于极大地提…  相似文献   

17.
进展期贲门癌患者脾脏免疫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思伯  朱正钢 《上海医学》1994,17(6):315-318
为了探讨进展期贲门癌患者脾脏的免疫状态,分别检测了70例患者的外周血,脾静脉血与脾脏的NK细胞活性及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显示:(1)与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相比,进展期贲门癌患者的PBL,脾静脉血淋巴细胞及脾细胞的NK细胞性,CD^+5,CD^+4细胞降低,CD^+8细胞增多,致CD^+4/CD^+8细胞比值明显下降;(2)从进展期贲门癌患者PBL、SVL与SC三者之间比较结果可见,后二者的NK细  相似文献   

18.
裴仁治  马俊霞 《宁波医学》1998,10(4):151-153
目的 观察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和晚期肺癌(ALC)的疗效。方法 5例急性白血病(AL)、1例霍奇金病(HD)和1例晚期肺癌(ALC)用AHSCT治疗。其中6例接受自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1例接受自体骨髓移植(ABMT)。AL和HD均在初次完全缓解后移植,ALC患者在化疗后获部分缓解后移植。AL、HD和ALC分别用MAC方案、MeVEC方案和MeVAM方案预处  相似文献   

19.
分析10例成人急性白血病生存〉5年的相关因素中,主要是年龄轻,女性多,M2,3,4、L1型,WBC〈50*10^9/L。  相似文献   

20.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陆道培,郭乃榄,刘开彦(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100044)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是国外近年开展的一种新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法,国内尚未见报道。我院于1995年11月16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