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滤过 (HDF)治疗高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16例高钠血症患者行HDF治疗 ,动态观察血清钠以调整置换液成分。结果  16例患者经 2~ 8h连续性静脉 -静脉血液滤过后血钠开始下降 ,6~ 2 8h可降至正常。结论 血液滤过透析治疗高钠血症效果确切 ,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不同血液净化方法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将38例尿毒症行维持性血透的患者,根据不同的个体情况分为血液透析(HD)组,血液透析滤过(HDF)组和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HP+HD)治疗组。HD组,每周患者行HD 2~3次,每次透析时间4.5 h;HP+HD组,患者每周HD 2次和1次HP+HD,每次透析时间4.5 h;HDF组,患者每周行2次HDF,每次透析时间为4 h,其他治疗措施均相同。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SC r),尿素氮(BUN),甲状旁腺激素(PTH)和β2-微球蛋白(β2-MG)变化。结果三组透析前与透析后血SC r,BUN都有明显下降(P<0.05),HDF组和HP+HD组治疗前后PTH和β2-MG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该两组与HD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尿毒症患者在维持性HD治疗同时定期接受HDF或HP+HD治疗,可改善和缓冲长期规律血透患者的皮肤瘙痒,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HDF)集常规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和血液滤过(Hemofiltration,HF)於一体,治疗时溶质清除以弥散和对流两种方式同时进行,自七十年代以来作为常规血透的一种替代方式已逐步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滤过(HDF)与普通透析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尿毒症贫血的疗效。方法:选择尿毒症贫血患者32例,随机均分成HDF组及普通透析组,分别行血液透析滤过与普通透析治疗,共观察6个月。检测中小分子溶质及贫血指标,评估透析充分性。结果:两组透析后小分子溶质下降率无明显差异,中分子溶质β2M的下降率HDF组优于普通透析组。治疗6个月后HDF组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上升优于普通透析组,对β2M的清除HDF组也优于普通透析组。结论:联合足量的红细胞生成素的使用,血液透析滤过在保证对小分子量毒素充分清除的基础上,增加了对中大分子量毒素的清除,治疗尿毒症贫血较普通透析更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常规低通量血液透析及血液透析滤过三种不同方法对尿毒症毒素清除及营养物质的影响。方法38例维持性血透患者,随机分为高通量血液透析组(n=14)和常规血液透析组(n=14),分别每周透析2次,每次4.5 h;血液透析滤过组(n=10),血液透析每2周3次,每次4.5 h,结合每2周血液透析滤过1次,每次4 h。分别于单次常规血液透析、高通量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取血检测患者血清Urea,C r,K+,Ca2+,P-,CO2-CP,β2-MG和ALB。结果高通量透析组及血液透析滤过组对β2-MG的清除率高于常规血液透析组(P<0.05)。高通量透析对β2-MG的清除率低于血液透析滤过组(P<0.05)。三组Urea、C r清除率、KT/V值以及透析前后血清白蛋白无明显差异。三组Na+,C l-,K+,Ca2+,P-、CO2-CP改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及血液透析滤过对中分子物质的清除明显优于常规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对中分子物质的清除优于高通量血液透析。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对小分子物质具有同样的清除效果,并能改善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且不引起蛋白质的丢失。  相似文献   

6.
王俊峰  林强  范云梅 《西南国防医药》2009,19(12):1197-1199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HP+HD)与血液透析滤过(HDF)对尿毒症患者血清中钙(Ca2+)、磷(P3+)、甲状旁腺激素(PTH)清除的效果.方法:选择长期维持并规律性进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HP+HD组20例,每2 w常规血液透析(HD)治疗5次,HP+HD治疗1次;HDF组20例,每2 w常规血液透析(HD)治疗5次,HDF治疗1次.两组疗程均为12 w.分别记录首次透析前后及治疗4、12 w时血清Ca2+、P3+、PTH值,并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可使血清Ca2+、P3+、PTH值下降.首次治疗清除效果均显著(P<0.01);治疗4、12 w时,血清Ca2+、P3+ 的下降不及PTH下降明显,但HP+HD组较HDF组清除血清Ca2+、P3+ 明显(P<0.05),清除PTH更明显(P<0.01).结论:HP+HD能有效地清除尿毒症患者血清中的Ca2+、P3+ 和PTH,且优于HDF,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滤过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患者体内瘦素、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的清除效果.方法 将40例CRF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0例,单纯行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治疗;B组20例,行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串联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HDF)治疗,分别于首次治疗、连续治疗4周前后测定两组血浆瘦素、PTH水平,对比并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A组患者治疗前后瘦素、PTH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首次治疗后与首次治疗前比较,末次治疗后与首次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两种物质的清除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滤过能有效清除瘦素、PTH.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和分析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患者血磷的清除作用及其影响因素,为尿毒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方法研究以2014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93例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血液净化方式的不同,分为血液透析( HD )组、血液透析滤过(HDF)组以及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组,每组31例。通过静脉采血并分离血清,分别检测三组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6个月后血磷水平。结果三组患者在接受研究治疗前静脉血中血磷水平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经过6个月治疗后, HDF组和HFHD组患者静脉血中血磷水平均发生显著变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HD组患者治疗前后静脉血中血磷水平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 P>0.05)。 HDF组和HFHD组与HD组比较,患者静脉血中血磷水平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HFHD组与HDF组比较,患者静脉血中血磷水平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血液透析滤过和高通量血液透析两种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均可以有效改善尿毒症患者体内高血磷症状,降低血磷水平,且高通量血液透析对血磷的的清除作用明显优于血液透析滤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ai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的清除效果。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血液透析组、血液透析滤过组、高通量透析组、高通量透析+血液灌流组,每组30人。治疗6个月后,分别测定各组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 血液透析组Hcy没有变化,其他三组明显下降,其中高通量透析+血液灌流组最为显著,并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通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能显著降低尿毒症患者Hcy水平,防止心血管事件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有部分高凝血状态,在透析时常在透析器中凝血,降低了透析效果。笔者从1995年起用阿司匹林治疗此类患者,取得良好的疗效。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15例终末期尿毒症患者,男13例,女2例,年龄29~62岁,透析年限2~7年。血红蛋白90~130g/L(平均110g/L),血小板(110~150)×10~9/L(平均140×10~9/L)。15例患者常规血液透析过程中反复出现透析器内严重凝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微炎性反应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医院长期行血液透析的140例患者,随机分为血液透析组(hemodialysis,HD)、血液灌流组(hemoperfusion,HP)、高通量透析组(High-flow hemodialysis,HFD)、血液透析滤过组(hemodiafiltration,HDF),每组35例。通过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治疗12个月,抽取静脉血检测每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r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 factorsα,TNF-α)、降钙素(procalcitonin,PCT)以及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 )、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等指标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RP、IL-6、TNF-α、PCT炎性反应因子比较: HDF组、HFD组与治疗前比较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D组与HD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HD组、HP组对比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TH、Hcy、β2-MG尿毒症毒素比较: HP组、HDF组、HFD组与入组前比较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F组与HFD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HD组、HP组比较水平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D和HDP能充分清除MHD患者大中分子毒素,显著改善微炎性反应状态,且二者疗效没有差别。  相似文献   

12.
患者5例,男2例,女3例;年龄32~58岁,平均45岁。5例均在肾移植术后3~4d,出现无尿、全身浮肿,尿素氮、肌酐升高等急性排斥反应,神经中枢系统症状5例早期的共同表现为:语无伦次、健忘、烦躁、后期发展为幻觉、面部及四肢抽搐。其中2例昏迷。行血液透析滤过(HDF)。方法:采用瑞典金宝超200血液透析滤过机,聚砜膜F60的血滤器,碳酸氢盐透析液,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比较加巴喷丁与血液透析滤过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致顽固皮肤瘙痒42例,随机分为加巴喷丁组和血液透析滤过组各21例。两组均接受慢性肾脏病一体化治疗,血液透析滤过组每周常规血液透析2次,血液透析滤过1次;加巴喷丁组于透析日睡前口服加巴喷丁0.2g,3次/周。比较两组患者皮肤瘙痒改善情况及睡眠质量;治疗过程中,每月1次常规检测血红蛋白、血清钙、血清磷、血肌酐、血尿素氮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等,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加巴喷丁组缓解瘙痒总有效率85.7%,显著高于血液透析滤过组的52.4G(P〈0.05)。两组皮肤瘙痒、睡眠质量分值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但加巴喷丁组皮肤瘙痒分值、睡眠质量分值显著低于血液透析滤过组治疗后(P〈0.05)。两组血肌酐、血尿素氮、血钙、血红蛋白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血液透析滤过组血磷、iPTH水平显著低于加巴喷丁组(P〈0.05)。结论:口服加巴喷丁和血液透析滤过均可减轻瘙痒症状、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加巴喷丁改善瘙痒及睡眠的效果优于血液透析滤过,但血液透析滤过对调整钙、磷代谢紊乱的效果优于加巴喷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肾衰竭(ARF)时D-二聚体(D-D)、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在不同的血液净化方法中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10年3月急诊住院58例ARF患者血液净化前、净化后4 h及38例健康人进行血浆中D-D含量及PAI水平测定。ARF患者血液净化方法随机采用血液透析(HD)(31例)、血液透析滤过(HDF)(27例)。结果 ARF患者D-D含量及PAI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D-D(0.83±0.04)与(0.48±0.03)mg/L,P=0.000 2;PAI(14.95±0.73)与(8.03±0.30)103kat/L,P<0.0001;]HD治疗4 h后D-D含量和PAI活性较治疗前升高[D-D(0.89±0.05)与(1.48±0.37)mg/L,P=0.018;PAI(14.89±1.78)与(22.10±3.56)103kat/L,P=0.025],而HDF治疗后D-D含量和PAI无明显变化[D-D(0.91±0.06)与(1.12±0.09)mg/L,P=0.65;PAI(15.81±1.98)与(16.10±2.56)103kat/L,P=0.86]。结论 ARF患者D-D、PAI水平升高,存在凝血-纤溶系统的紊乱,HD可以加重这种改变,而采用HDF治疗可避免对患者凝血机能的影响,在急性肾衰竭治疗中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随着对肾功能障碍透析疗法的普及和提高,进一步延长了患者的寿命。此外,占透析患者死因首位者乃是心血管系统疾病,故同时进行心功能测定是必不可少的方法。对象及方法作者对门诊住院患者中接受血液透析疗法处于比较稳定状态者进行心电图同期RNV(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检查,以观察透析疗法前后的左右心功能变化。本文将得到的若干病例报告如下: 对象为门诊血液透析患者18例(男性12例,女性6例);年龄为25~65岁,平均48.1±14.09岁;透析时间为1~55个月,平均14±20.1个月;血液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肾性骨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6个月以上均符合肾性骨病诊断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4组,即低通量血液透析(HD)、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HD+ HDF)(1次/周)及血液透析+血液灌流(HD+ HP)(1次/周),每组16例,比较各组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血钙(Ca)、血磷(P)、甲状旁腺激素(PTH)、碱性磷酸酶(ALP)及β2-微球蛋白(β2-MG),并计算钙磷乘积(Ca×P).结果 HFHD组、HD+ HDF组及HD+ HP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P、PTH、ALP、β2-MG、Ca×P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 HDF组治疗后清除血P(1.91±0.19) mmol/L、β2-MG(11.32 ±2.61)mg/L及PTH(347.21±152.05) pg/ml优于HFHD组(1.98 ±0.14) mmol/L、β2-MG(17.09±5.60) mg/L及PTH(471.98±123.02) pg/ml,HD+ HP组治疗后清除血P(1.92±0.09) mmol/L、β2-MG(12.62±3.34) mg/L及PTH(337.96±142.80) pg/ml也优于HF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 HDF组与HD+ HP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D组治疗前后血P、Ca×P、PTH、β2-M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组治疗前后血钙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FHD组、HD+ HDF组、HD+HP组在清除血 P、PTH及β2-MG 上优于HD组,尤其HD+ HDF组、HD+HP组更优.  相似文献   

17.
血液滤过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血液滤过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临床疗效及其机制。方法将尿毒症维持血液透析伴有皮肤瘙痒的32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6例)继续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组(16例)在血液透析基础上联机应用血液滤过,每周2~3次,每次4 h,疗程1个月,记录皮肤瘙痒消失例数,治疗前后分别查血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激素(PTH)。结果治疗后治疗组13例皮肤瘙痒消失;对照组无1例皮肤瘙痒消失;血中β2-MG,PTH治疗组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血液滤过能改善尿毒症皮肤瘙痒症状,亦可降低血中β2-MG,PTH浓度。  相似文献   

18.
徐友平  姚国乾 《人民军医》1998,41(5):267-268
我院自1996年以来,用股静脉穿刺插管建立临时血管通路进行血液净化40例,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龄8~63岁,平均42岁。双腔导管插管28例,留置7例;单腔导管插管12例,留置1例。慢性肾衰首次血液透析19例,维持性透析内瘘栓塞6例,急性肾衰1例,药物中毒14例。血液净化分类:血液透析33例共61次,血液灌流6例6次,血浆置换1例1次。采用美国Quinton13.5cm单腔和双腔导管。1.2 手术方法 取平卧位,穿刺侧大腿略外展外旋,穿刺点在腹股沟韧带下2~3cm,股动脉内侧0.5~1cm处。常规消毒铺巾后以2%利多卡因局麻,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高通透性滤过器血液透析对尿毒症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32例尿毒症病人并进行高通透性滤过器血液透析。结果 血尿素氮,肌酐,磷及β2微球蛋白均明显下降。结论 高通透性滤过器血液透析能有效清除血液中代谢废物成份,能大大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能减少由于长期透析所产生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笔者从1994~1999年用胸腺因子D治疗此病,取得良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尿毒症患者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60~72岁(平均65岁)。透析年限4~10年(平均6年),均采用重碳酸盐血液透析方式,每周2~3次,每次4~5 h,体内肝素化。用德国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