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张爱萍  曲如瑾 《实用医技》2000,7(12):935-936
目的:探讨骨髓小粒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增生性贫血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AA、50例MDS、50例增贫、100例正常人的骨髓小粒进行研究。结果:AA患者的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细胞所占比例明显高于MDS增贫和正常人差异有显著性(P<O.01)。MDS患者的骨髓小粒中的原粒 早幼粒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O,01)并出现多个系统的病态造血.增生性贫血患者的骨髓小粒仅表现为红系的增长和病态造血,结论:骨髓小粒的观察对AA、MDS增贫的鉴别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骨髓小粒在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诊断及MDS与非典型再生障碍性贫血(AA)、增生性贫血(简称增贫)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10例AA、5例MDS、10例增贫及10例正常人的骨髓小粒进行研究.结果 AA患者的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细胞所占比例明显高于MDS、增贫和正常人,有显著性差异.MDS患者的骨髓小粒中的原粒+早幼粒比例明显高于其他3组,并出现多个系统的病态造血.增生性贫血患者的骨髓小粒仅表现为红系的增生和红系的病态造血.结论 骨髓小粒的分析对MDS的诊断及与不典型AA、增贫的鉴别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骨髓小粒对再障、MDS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骨髓小粒对再生障碍性贫血 (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的鉴别诊断。方法 :15例AA、15例MDS、15例正常的骨髓小粒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结果 :AA的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细胞所占比例明显高于MDS、正常人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MDS的骨髓小粒中的原始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其它两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MDS的骨髓小粒出现多个系统的病态造血。结论 :骨髓小粒对AA、MDS的鉴别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探讨骨髓小粒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增生性贫血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AA、50例MDS、50例增贫、100例正常人的骨髓小粒进行研究。结果:AA患者的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细胞所占比例明显高于MDS增贫和正常人差异有显著性(P<0.01)。MDS患者的骨髓小粒中的原粒+早幼粒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1)并出现多个系统的病态造血,增生性贫血患者的骨髓小粒仅表现为红系的增长和病态造血,结论:骨髓小粒的观察对AA、MDS增贫的鉴别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骨髓小粒形态学变化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1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其中难治性贫血5例,难治性贫血伴环状铁粒幼细胞增多2例,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8例.15例再生障碍性贫血,其中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1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4例.10例巨幼细胞性贫血及10例正常人的骨髓小粒.对他们进行有核细胞分类及形态学分析.[结果]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的骨髓小粒出现粒、红、巨核多个系统数量和形态异常: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患者小粒中的原粒+早幼粒细胞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巨核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其它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5,并出现多个系统病态造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小粒中的非造血细胞所占比例显著高于3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其组织嗜碱细胞、淋巴细胞、网状细胞显著升高;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小粒造血细胞成份主要表现为红系明显增高和出现细胞明显的巨幼变.[结论]骨髓小粒细胞形态学分析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再生障碍性贫血(Apasticanemia以下简称AA)少见骨髓小粒,如有小粒或絮片,多为非造血细胞代偿性增生的征兆,为此,乃对骨髓小粒及小粒内胞大细胞进行计量之观察以其探讨对AA诊断有否诊断价值,国内尚无胞内细胞之记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47例AA患者均符合1981年河北廊坊全国AA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急性2例,慢性45例,依骨髓增生程度将病人分为三组:增生减低组扬例(其中增生减低24例,重度减低12例),增生活跃组11粒(其中增生明显1例,活跌10例)。儿每例1张骨髓涂片查见骨髓小…  相似文献   

7.
骨髓小粒成分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意义董澜清李长安王毅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475000)有部分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病例,因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而与增生性贫血难以鉴别,给诊断带来困难。近年来,有学者报告:骨髓小粒成分观察,对鉴别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8.
贫血患者外周血CD55+和CD59+细胞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贫血患者外周血中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膜糖基磷脂酰肌醇(GPI)连接的补体调节蛋白CD55和CD59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采用直接荧光素标记的CD55和CD59单克隆抗体,测定50例健康人、18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9例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综合症(AA-PNH综合征)、2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11例巨幼细胞性贫血、8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外周血中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膜CD55^+和CD59^+表达的百分率。结果外周血中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膜CD55^+和CD59^+的百分率健康人均〉95%,PNH患者在25%~94.8%之间。巨幼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患者外周血中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膜CD55^+和CD59^+可为正常或有程度不同的CD55^+和CD59^+细胞缺失。结论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GPI锚相关蛋白CD55^+和CD59^+的缺陷与PNH密切相关,利用流式细胞术同时检测外周血中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膜CD55^+和CD59^+是目前诊断PNH最可靠、最敏感的方法,是临床鉴别诊断PNH和其它贫血性疾病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贫血患者外周血中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膜表面的糖化磷脂酰肌醇(GPI)连接的衰变加速因子(DAF,CD55)和膜反应性溶血抑制物(MIRL,CD59)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标记的CD55和CD59单克隆抗体,流式细胞仪检测42例正常人、8例PNH、36例AA、22例MDS、10例AIHA、32例IDA、25例巨幼贫患者CD55^-和CD59^-的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百分率。结果正常人CD55^-和CD59^-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百分率均〈5%,PNH患者均〉25%,部分AA、MDS、AIHA患者〉5%(均〈20%),巨幼贫和IDA患者的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CD55^-和CD59^-百分率均正常。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55^-和CD59^-的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是目前诊断PNH的最可靠、最敏感的方法。也是临床鉴别PNH和其他贫血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髓象动态观察分析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249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外周血象、骨髓象进行动态观察分析。结果对临床疑似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及不典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骨髓象进行动态观察分析可提高对本病的诊断率。(1)周围血象:全血细胞减少是本痛最主要的特点之一,贫血常属正细胞正色素型,少数病例可有轻度红细胞大小不一,但无明显核畸形,网织红细胞计数〈2%。(2)骨髓象:①典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三系增生减低,肉眼观油滴增多,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或缺如,骨髓小粒以非造血细胞(组织嗜碱细胞、浆细胞、网状细胞等)和脂肪细胞为主。②不典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活跃,肉眼观油滴增多,粒系细胞比例及形态基本正常,红系细胞增生,幼红细胞比例升高,部分晚幼红细胞可见轻度巨幼样变(炭核红),可见少量的嗜多色红细胞,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或缺如,骨髓小粒造血细胞、非造血细胞增多可见(以非造血细胞为主)。换部位行多次骨越穿刺,骨越象无明显变化。③临床疑似病例的骨髓象:部分增生活跃,少部分增生明显活跃,粒系细胞正常或减少,红系细胞比例及形态基本正常,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巨核细胞减少不明显,骨髓小粒造血细胞、非造血细胞均可见。经过多次、多部位穿刺,骨髓象符合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特征。④第一次骨髓穿刺表现为混血或干抽的,经多次、多部位骨髓穿刺,骨髓象均表现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少部分病例做骨髓活检。结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骨髓组织呈向心性萎缩,即先髂骨、后棘突、再胸骨。在造血细胞进行性减少中,骨髓可出现灶性增生,即早期造血呈代偿性增生。故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病程的不同阶段,骨髓增生程度不同,同一阶段不同部住骨髓增生情况也不同;再加上干抽或穿刺不当造成的骨髓增生不良假象,有时一二次涂片检查是难以正确反映骨髓逢血情况的。当骨髓穿刺涂片难以确诊临床疑似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时,多次、多部位穿刺进行骨髓象动态观察对进一步诊断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巨幼细胞性贫血(MA)和难治性贫血(RA)细胞形态学的异同,为临床提供鉴别诊断依据.方法 选取MA患者26例和RA患者18例,对其外周血和骨髓的细胞形态进行观察和结果分析.结果 MA组外周血中以成熟大细胞、核右移为主;两组骨髓细胞的红系(巨原始、早幼红细胞)和粒系均出现了巨幼变现象,MA组多于RA组(P<0.05);MA组的巨原始红细胞和巨早幼红细胞比例高于RA组(P<0.05).RA组外周血异常以出现幼红细胞和异常粒细胞为主;骨髓中细胞的红系和粒系的病态造血更为显著(P<0.05),小巨核或多叶巨核细胞明显增多(P<0.05).结论 MA和RA两种疾病在症状、红细胞形态、血常规、骨髓象等方面有相似性,疾病早期部分患者不易区分.形态学鉴别诊断的关键是有无细胞病态造血,特别是淋巴样小巨核细胞现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骨髓小粒细胞成分在MDS-RA和慢性再障疾病的不同表现及在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骨髓涂片瑞氏染色,低倍镜下骨髓小粒数量,油镜分类骨髓小粒的细胞成分。其中,MDS-RA患者60例,AA患者60例,正常人60例计数骨髓小粒,组间分类比较。结果:MDS-RA患者骨髓小粒造血细胞比例高与AA,非造血细胞比例低于AA,与正常人相比无异常。结论:慢性再障患者的骨髓小粒的非造血细胞明显高于MDS-RA患者的非造血细胞,有助于MDS-RA和慢性再障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利用骨髓检查对30例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0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20例增 生性贫血、20例增生性骨髓象的骨髓小粒、小粒内细胞平均数、骨髓脂肪滴的出现率以及同有髓小粒内、外细胞成分进行分析,分组比较。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及是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讨论儿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形态学特点与诊断的关系。方法:对9例CAA、10例MDS做血象、骨髓象比较分析。结果:MDS组知系病态造血明显,粒、红系原+早幼细胞比例明显高于MDS组,骨髓小粒中巨核细胞数CAA组明显少于MDS组,同时骨髓小粒中组织嗜碱组织均多见,结论:血象骨髓象检查对儿童CAA和MDS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MDS—RA)之间的差异和鉴别.方法:对61例CAA和21例MDS—R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观察。结果:在MDS—RA组患者中骨髓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位和网硬蛋白阳性率高于CAA组,骨髓碱性磷酸酶积分、CD16^ 和CD19^ 细胞数低于CAA组.结论:CAA和MDS—RA的鉴别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和骨髓涂片、病理活检等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6.
邵水儿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8):820-820,822
目的 探讨骨髓涂片及骨髓切片在贫血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用骨髓涂片和切片检查64例贫血,分析贫血患者骨髓涂片和切片的诊断价值。结果 骨髓切片判断有核细胞增生程度优于骨髓涂片,对2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诊断高于穿刺涂片(100% vs 66.6%,P〈0.05),切片对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诊断价值不及涂片(100% vs 68%,100% vs 44%,P〈0.01),而且骨髓切片检查巨幼细胞贫血不结合其他信息更容易误诊为血液肿瘤。结论 在常见的三种贫血中,骨髓涂片对缺铁性贫血(IDA)和巨幼细胞性贫血(MA)有独特的价值,对AA则差;而骨髓切片可以提高AA的诊断率,而对IDA和MA的诊断意义不及骨髓涂片。  相似文献   

17.
骨髓小粒对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意义赵燕,沈柏均(附属医院儿科)我们对44例再障患儿进行了骨髓小粒细胞分类计数,研究了骨髓小粒与各病种之间的关系,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对象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再生障碍性贫血(AA)40例,其中骨髓增生低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维生素B12和铁蛋白检测在贫血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不同血液病所致贫血患者80例(贫血组)及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80例(对照组),检测血清维生素B12和铁蛋白水平。结果贫血组血清维生素B12低于对照组( P <0.01),铁蛋白高于对照组( P <0.01);血清维生素B12: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高于对照组( P <0.01),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患者低于对照组( P <0.01);铁蛋白:缺铁性贫血患者低于对照组( P <0.0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贫血患者均高于对照组( P <0.01)。结论不同原因贫血患者血清维生素B12与铁蛋白含量变化不完全相同,检测以上两种指标有助于对贫血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CD59检测在诊断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及再生障碍性贫血(AA)-PNH综合征上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FACSort,对5例PNH、22例AA及20例对照组的红细胞进行CD59抗原检测。结果 20例对照组外周血红细胞CD59^ 均大于99%,5例PNH CD59^ 红细胞都明显减少,在53%-81%之间;在22例AA保,有3例CD59^ 红细胞比例减少,在70%-91%之间,确定有PNH克隆存在,其中仅1例Ham试验呈弱阳性。结论 CD59检测提高了PNH克隆的检出率,不仅使典型PNH的诊断更加可靠,也使部分缺乏典型临床表现的AAPNH综合重得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尽管早在1982年FAB协作组就发表了关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分型建议,我国学者也以此为基础经过多次会议讨论,并通过数十年实践及1994年全国血细胞学术交流会的再次讨论,修订并发表了国内MDS诊断标准及分型建议,其中把难治性贫血伴有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RAS)的血象、骨髓象规定为难治性贫血(RA),只是多了一项规定:RA患者骨髓中环形铁粒幼细胞15%以上即可诊断为RAS,但是究竟是占谁的15%以上没有明确规定,而国外诊断标准则有明确规定:RAS骨髓中环形铁粒幼细胞数占骨髓中所有有核细胞的15%以上,其他同R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