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索长柄扁桃降血脂正丁醇提取物降血脂作用的量效关系.方法: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高脂模型组,5周后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高脂模型对照组、血脂康阳性药组、长柄扁桃正丁醇提取物0.75 g/kg、1.50 g/kg、3.00 g/kg和4.00 g/kg剂量组.给药5周后,观测大鼠体重、血清中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含量及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性并计算肝脏系数、动脉硬化指数(arteriosclerosis index,AI)、HDL-C/TC和SOD/MDA.结果:长柄扁桃1.50 g/kg和3.00 g/kg剂量组均可降低大鼠血清中TC、TG、LDL-C、MDA、ALT、AST、肝系数及AI值(P<0.05),提高SOD活性、SOD/MDA和HDL-C/TC值(P<0.05).结论:长柄扁桃正丁醇提取物降血脂作用有效剂量范围为1.50~3.00 g/kg之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洋葱提取物对高血脂大鼠的降血脂作用。方法采用给予高脂饲料建立大鼠高血脂模型,试验前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根据TC水平,将大鼠随机分成4组:高脂模型组和0.5、1.0、3.0g/kg.bw3个洋葱提取物剂量组,剂量组预防性给予洋葱提取物30d,禁食16h测定大鼠血清TC、TG和HDL-C含量。结果与高脂模型组比较,洋葱提取物1.0、3.0g/kg.bw剂量组TC、TG降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洋葱提取物具有辅助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3.
葡多酚对大鼠脂质代谢紊乱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体内实验观察葡多酚(GP)对大鼠脂质代谢紊乱的干预作用。方法:Wistar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葡多酚低剂量与高剂量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其余3组喂饲高脂饲料诱发高脂血症。试验组动物每日经口灌胃给予40mg/kg、120mg/kg剂量的GP。于实验第31天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HDL亚组分Ⅱ和亚组分Ⅲ的胆固醇含量(HDL2-C、HDL3-C);并计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LDL-C/H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和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结果:实验前、实验末期各组大鼠体重及实验末期体重增重均无差异。高脂模型组大鼠血清TG、TC、LDL-C、VLDL-C、LDL-C/HDL-C、AI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而HDL-C、HDL2-C、HDL2-C/HDL3-C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高脂模型组比较,葡多酚低剂量组与葡多酚高剂量组的TG、TC、LDL-C、VLDL-C降低(P<0.01或P<0.05);HDL2-C含量、HDL2-C/HDL3-C比值升高(P<0.01或P<0.05)。葡多酚高剂量组的LDL-C/HDL-C明显低于高脂模型组(P<0.01),AI低于高脂模型组(P<0.05)。结论:葡多酚具有调整血脂、改善脂质代谢紊乱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卵磷脂花粉对高血脂模型动物血脂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高脂模型,试验前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根据TC、TG和HDL-C水平及体重随机分成5组:阴性对照组、高脂模型组和1.25、2.50、3.75g/kg 3个剂量组,预防性给予卵磷脂花粉30天,再次检测TC、TG和HDL-C含量.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卵磷脂花粉中、高剂量组TC降低,高剂量组TG降低,高剂量组HDL-C升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卵磷脂花粉对模型大鼠有良好的降低血清TC、TG的作用,对实验性高血脂的形成具有一定的预防控制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化浊降脂汤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以及对血清丙二醛(MDA)活性的影响,阐明化浊降脂汤降低血脂的机理.方法: 健康成年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及化浊降脂汤高(24 g/kg)、中(12 g/kg)、低(6 g/kg)剂量组,每组10只.21 d后,取血测其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血清MDA活性.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 化浊降脂汤各剂量组大鼠血清TC、TG、LDL-C、MDA含量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 化浊降脂汤高剂量组降低血清TC、TG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化浊降脂汤高、中剂量组降低血清LDL-C,MDA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化浊降脂汤各剂量组大鼠血清HDL-C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浊降脂汤具有调节血脂作用,并可降低血清MDA活力,减少脂质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6.
酸浆鲜果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酸浆鲜果的降低血脂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对照组,酸浆鲜果低、中、高剂量组.正常对照组喂基础饲料,其余4组喂高脂饲料,3个剂量组同时每天以10、20、30 g/(kg·d)酸浆鲜果匀浆灌胃.第20天测定各组动物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浓度.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组大鼠血清LDL-C和 TG含量降低,具有统学意义(P<0.05或P<0.01);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HDL-C含量升高,具有统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C含量降低,但差别不显著.结论 酸浆鲜果可降低高血脂大鼠血清LDL-C和 TG含量,升高血清HDL-C的含量,因此具有较好的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的山楂叶总黄酮对鹌鹑血脂和脂肪肝形成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60只雌、雄各半的鹌鹑分成6组:正常组(N)喂以普通饲料;高脂饮食模型组(M)喂以高胆固醇脂饲料,诱发形成脂肪肝模型;脂必妥药物对照组(ZBT)、山楂叶总黄酮低、中、高浓度实验组(HLF1、HLF2、HLF3)在喂高脂饲料的同时分别喂1 g/kg体重ZBT、20 mg/kg、40 mg/kg、80 mg/kg体重山楂叶总黄酮溶液各1 mL.实验6个月后取动物血清、肝脏,检测动物血清、肝脏组织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ALT)的含量,制备鹌鹑肝脏组织石蜡切片和电镜切片观察其病理学变化.结果 山楂叶总黄酮实验各组与模型组相比,其血清和肝脏匀浆液的TC、TG、LDL-C、MDA、AST、ALT等含量均显著下降(P<0.001),而HDL-C、GSH、SOD含量则明显上升(P<0.001),且山楂叶总黄酮的浓度呈明显的量效关系.石蜡切片和电镜切片也显示山楂叶总黄酮实验组动物肝脏中的脂质积累和脂肪肝病理学变化明显轻于模型组.结论 山楂叶总黄酮具有明显降低血脂、减轻动物肝脏内各类脂质沉积的作用,还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能显著地保护肝脏组织的生理生化功能,对由高脂饮食引起的高血脂和脂肪肝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排毒降脂合剂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fis,NASH)动物模型的影响,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以高脂饲料喂饲大鼠建立脂肪肝病模型,观察排毒降脂合剂对大鼠肝脏血脂、转氨酶含量以及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排毒降脂合剂中、大剂量组能降低血清TC、LDL-C、ALT和AST(P<0.01,P<0.05),升高血清HDL-C(P<0.01,P<0.05),以高剂量组效果最显著.结论:排毒降脂合剂治疗脂肪肝的机制可能与其抑制TG、LDL-C、ALT和AST,升高血清HDL-C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阐明川牛膝化学拆分组分的降血脂作用,为开展川牛膝性味的可拆分性研究,进而为"中药一味一性,一药X味Y性(Y≤X)"的中药性味理论新假说的客观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饲喂高脂饲料创建SD大鼠高血脂动物模型,分别按人临床给药6倍剂量和大鼠等效剂量折算给药水煎液组1.83 g/(kg·d)、多糖组1.12 g/(kg·d)、20%乙醇洗脱部位组0.54 g/(kg·d)、甾酮组0.04 g/(kg·d)、脂肪酸酯组0.01 g/(kg·d),8周后考察大鼠的体重、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肝组织匀浆中的MDA水平以及SOD活性。结果:川牛膝水煎液、20%乙醇洗脱部位组和甾酮组能够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C、TG、LDL-C、ALT、AST值,升高HDL-C值,降低肝脏组织MDA水平,升高SOD水平。结论:川牛膝对高血脂症大鼠具有降血脂作用,物质基础为20%乙醇洗脱部位组分和甾酮组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佩连麻黄方对单纯性肥胖大鼠体质量的影响及其对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水平和调节脂代谢紊乱的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平均分为模型组、对照组、佩连麻黄方低剂量组、中剂量组以及高剂量组。制作肥胖大鼠模型,在给予大鼠药物8周后,对大鼠的体长、体质量、Lee′s指数,体脂含量进行检测。对血脂水平包括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进行检测;对肝功能变化包括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进行测定分析;对脂肪生成相关基因表达变化包括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脂肪细胞脂结合蛋白(adipocyte lipid binding protein,AP2)、脂蛋白酯酶(lipoprotein lipase,LPL)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治疗后,各组大鼠的体质量、Lee′s指数、体脂含量、血清ALT、FAS水平、TC、TG和LDL-C均有下降,HDL-C水平明显升高;佩连麻黄方高剂量组和模型组在体脂含量和体质量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血清ALT、FAS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组血清血脂各指标水平显著改善(P0.05);和模型组相比,佩连麻黄方治疗组AP2、FAS以及LPL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佩连麻黄方能够对单纯性肥胖大鼠起到减肥效果,而且能改善肝功能和高血脂症,调节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藏茴香水提物对大鼠血脂调节及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0 w 龄雄性 SD 大鼠48只,除空白对照组8只大鼠以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高脂饲料喂养8 w 后,断尾采血测血脂,确定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血脂康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及藏茴香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300、150、75 mg·kg^-1·d^-1),连续灌胃给药6 w,1次/d,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灌胃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每2周测1次体质量;末次给药后腹主动脉采血,测血清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血脂水平,测定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等脂类酶的活性及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肪过氧化物丙二醛(MDA)等抗氧化能力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 TG、TC、LDL-C 均有显著升高,HDL-C 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藏茴香各剂量组 TC、TG、LDL-C 逐渐降低,HDL-C 逐渐升高(说明藏茴香干预能有效调节血脂水平)。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藏茴香各剂量组大鼠血清血脂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血清 AST、ALT 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 <0.05),血脂康对照组及藏茴香水提物各剂量组血清 AST、ALT 均显著降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藏茴香水提物高、中剂量组有统计学差异(P <0.05~0.01),与小剂量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 SOD、MDA 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藏茴香水提物高剂量组SOD、MDA 水平和血脂康对照组 SOD 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藏茴香水取物中、低剂量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模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白芍总苷的降血脂、抗氧化作用及其对脂肪肝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饮食建立脂肪肝大鼠模型,并预防性给予白芍总苷处理8周。8周后,处死大鼠,测定血浆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取全肝称重,计算肝指数,同时测定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以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取肝左叶,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脏组织学变化。结果:白芍总苷可明显降低脂肪肝大鼠血浆TC、TG、LDL-C水平,提高血浆HDL-C水平;降低肝指数,降低ALT和AST水平,明显提高肝脏组织中SOD、CAT和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改善肝脏组织学改变。结论:白芍总苷对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脂肪肝有防治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血脂和提高肝脏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甘蔗滓多糖(SRP)对大鼠高血脂模型的降血脂效果和对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高血脂大鼠模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以低、中、高3个剂量甘蔗滓多糖灌胃。测定大鼠体重和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测定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的活性。结果:甘蔗滓多糖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一定程度降低总胆固醇含量;甘蔗滓多糖能够降低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含量,对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甘蔗滓多糖对高脂血症大鼠具有降血脂的作用,对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苗药赶黄草总黄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小鼠的作用。方法:取健康、合格KM小鼠,雌雄各半,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非诺贝特组(33.3 mg/kg)、赶黄草总黄酮0.66、0.33 g/kg组和肝苏颗粒组(8.4 g/kg),灌胃给药,连续6 w,观察记录小鼠一般状态。给药结束后,取血清测定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结果:与正常组对照相比,模型对照组小鼠血清中的AST、ALT、TBIL、CHO、TG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表明NAFLD模型制备成功。与模型组相比,赶黄草总黄酮0.66g/kg、0.33g/kg、肝苏颗粒和非诺贝特组明显降低血清中AST、ALT、TBIL、TG水平,显著升高HDL-C水平(P0.05或P0.01)。结论:赶黄草总黄酮对NAFLD小鼠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复方参草颗粒(CSCG)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生物化学指标及肝组织形态学变化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脂可清胶囊组及CSCG高、中、低剂量组。正常对照组大鼠喂食普通饲料;其余各组大鼠喂食380 mL?L-1酒精及高脂饲料,连续15 d,制备高脂模型。第16天起,灌胃给予各实验组大鼠相应药物,连续40 d。末次给药12 h后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含量,计算TC/HDL-C,LDL-C/HDL-C比值及动脉硬化指数(AI);断头处死大鼠,剖取肝脏,行常规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与模型组比较,CSCG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C,TG,LDL-C、TC/HDL-C、LDL-C/HDL-C及AI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或P<0.01),血清HDL-C含量升高(P<0.01),AI下调(P<0.01);光学显微镜下CSCG高、中剂量组大鼠肝组织内脂滴成分明显减少,肝细胞结构及排列明显改善。结论:CSCG对酒精性脂肪肝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与慢性肝病(脂肪肝、肝纤维化)的关系及高血糖在慢性肝脏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和肥胖组(n=20),分别饲以普通和高脂饲料。肥胖组6周后随机分为肥胖对照组(n=10)和糖尿病组(n=10)。糖尿病组给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一次性腹腔注射,其余2组同步腹腔内注射等体积柠檬酸-枸橼酸钠缓冲液。14周处死各组大鼠,生物化学方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ⅢNP)及Ⅳ型胶原(CoⅣ)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脂肪变性、炎症和纤维化等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肥胖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随机血糖、HA、LN、PⅢNP、CoⅣ及血清TG、TC、LDL-C、ALT、AST水平均显著升高,HDL-C显著降低(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肥胖对照组HA、LN、PⅢNP、CoⅣ和血清TG、TC、LDL-C、ALT、AST水平均显著升高,HDL-C显著降低(P<0.05),随机血糖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肥胖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大鼠脂肪变程度积分、炎症积分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组与肥胖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糖在T2DM大鼠合并慢性肝脏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HA、LN、PⅢNP、CoⅣ联合检测在糖尿病合并肝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7.
研究地奥心血康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脂蛋白的影响。用高脂饲料喂服雄性wistar大鼠,复制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动物分5组:1、正常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生理盐水。2、高脂模型组:高脂饲料+生理盐水。3-4、地奥心血康010、020g/kg组:高脂饲料+地奥心血康;5、阳性药肌醇烟酸酯组:高脂饲料+肌醇烟酸酯(01g/kg),连续灌胃给药10d后采血,测定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计算低密度脂蛋白(LDL-C)。地奥心血康020、010g/kg均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TC、TG、LDL-C(P<005P<001(与高脂模型组比),分别使TC降低30%、19%;TC降低45%、20%;使LDL-C降低57%、31%;020g/kg也能升高HDL-C,为12%。地奥心血康能降低高脂血症大鼠TC、TG、LDL-C水平而升高HDL-C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丹参总酚酸、山楂总黄酮组分配伍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的影响。方法采用基线等比增减设计法重组丹参总酚酸、山楂总黄酮配伍,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正常组予以普通饲料喂养,丹参、山楂配伍A、B、C、D、E组和立普妥(降脂阳性对照组)组均给予高脂饲料(35 g/d)。丹参、山楂配伍A、B、C、D、E组分别剂量灌胃给予丹参总酚酸(mg/kg)∶山楂总黄酮(mg/kg)=120∶0、90∶30、60∶60、30∶90、0∶120,立普妥组按2.2 mg/kg灌胃给药,正常组和模型组均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至第30天,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MDA、SOD活性,并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TC/HDL-C)。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LDL-C水平、TC/HDL-C、MDA水平升高,HDL-C、SOD水平降低,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模型复制成功。丹参酚酸和山楂黄酮按不同比例配伍后均可明显降低TC、TG、LDL-C、TC/HDL-C、MDA水平,提高HDL-C、SOD水平。其中C、D组降脂、抗氧化活性优于其他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参总酚酸、山楂总黄酮配伍可增强降脂和抗氧化效应,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定心藤总黄酮对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血脂作用.方法 选择雄性SD大鼠60只,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NC组)、模型对照组(MC组)、辛伐他汀阳性对照组(PC组)、定心藤总黄酮低剂量组(MIF1组)、定心藤总黄酮中剂量组(MIF2组)、定心藤总黄酮高剂量组(MIF3组).NC组给予基础饲料;MC组、PC组和MIF各亚组给予高脂饲料,造模同时给予药物干预.喂养6周后,禁食12 h,一侧眼球摘除法取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喂养12周后,禁食12h,心脏采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水平.结果 MIF能够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C、TG、LDL-C、MDA和升高HDL-C、SOD、T-AOC的水平,与NC组相比,MC组TG、TC、LDLC、MDA的水平明显升高,HDL-C、SOD、MDA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MC相比,MIF各亚组TC、TG、LDL C、MDA的水平明显降低,HDL-C、SOD、T-AOC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MIF可能通过提高机体SOD、T-AOC和降低MDA的水平,达到降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