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分析CLAG方法治疗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6例复发难治AML患者采用CLAG(克拉屈滨+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方案治疗,分析6例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6例复发难治AML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1例;中位年龄45岁(13~ 63岁);复发和难治各3例.应用CLAG方案后5例达完全缓解,1例未缓解;6例患者均出现骨髓抑制,但是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CL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AML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耐受性较好,并需后续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联合克拉屈滨预处理方案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疗效。方法:收集并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层流病房行联合克拉屈滨预处理方案并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17例难治/复发性AM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患者均完成造血重建,粒细胞植入中位时间为12(9~20)d,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为11(9~30)d。预处理过程中,1例患者出现出血性膀胱炎。4例出现Ⅰ-Ⅱ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随访结束时,11例存活患者中有8例出现局限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5例患者于移植后复发,中位复发时间为4(2~19)月。1年总生存率为57.2%,1年无病生存率为55.2%。结论:联合克拉屈滨预处理方案近期疗效较好,在不增加预处理相关不良反应的前提下,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CLAAG-M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RR-AM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RR-AML患者(M22例,M47例,M52例)的临床资料,患者接受CLAAG-M方案(克拉屈滨、阿糖胞苷、维甲酸、米托蒽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化疗1~2个疗程,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11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6例,部分缓解(PR)2例,未缓解(NR)3例,总有效率72.7%(8/11).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可耐受.2例经CLAAG-M方案治疗后获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机会.结论 CLAAG-M方案治疗RR-AML有较好的效果及安全性,患者耐受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8例接受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治疗的复发难治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1个疗程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治疗后,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2例.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感染,8例患者均出现Ⅲ~Ⅳ级血液学不良反应,5例出现感染,2例出现Ⅰ级药物性肝损害,无治疗相关死亡发生.结论 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AML具有良好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替雷利珠单抗联合脐血移植在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复发难治AML患者再诱导治疗失败后使用替雷利珠单抗桥接脐血移植的诊治过程。结果患者, 男性, 59岁, 诊断为复发难治AML。初始予地西他滨+维奈克拉方案诱导化疗后达完全缓解, 后予地西他滨+中剂量阿糖胞苷、中剂量阿糖胞苷+伊达比星等方案巩固治疗。16个月后疾病复发, 先后予克拉屈滨+阿扎胞苷+维奈克拉联合化疗和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方案再诱导化疗均未缓解, 之后使用替雷利珠单抗治疗, 肿瘤负荷明显降低, 桥接脐血移植后获得完全缓解。移植后给予阿扎胞苷维持治疗。随访9个月, 患者持续缓解, 无严重移植相关并发症。结论替雷利珠单抗联合脐血移植挽救性治疗复发难治AML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克拉屈滨治疗18例复治惰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克拉屈滨用于复治惰性B细胞淋巴瘤的有效率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1年4月本院淋巴肿瘤科使用克拉屈滨治疗的18例惰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8例患者中中位发病年龄54.5岁,临床分期为Ⅲ~Ⅳ期占88.3%,10例患者使用过2种或2种以上化疗方案,使用克拉屈滨之前的平均化疗周期数11.6个,中位数为8个周期(2~57个)。13例患者完成2个周期或以上克拉屈滨联合环磷酰胺(CC)方案化疗,5例患者仅使用1个周期化疗,总有效率27.8%,完全缓解率(CR)16.7%。骨髓抑制为主要不良反应,3~4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为33.3%。结论:克拉屈滨对复发惰性B细胞淋巴瘤显示出一定的有效率,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维奈克拉联合阿伐替尼治疗伴KIT基因突变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沧浪医院2022年10月及2022年11月收治的2例接受维奈克拉联合阿伐替尼治疗的伴KIT基因突变AML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均为女性, 分别为53、17岁, 均为高危复发难治AML, 均伴KIT基因突变。例1诊断为AML-M2, 基因检测示ASXL1、KIT、RUNX1基因突变均阳性;患者移植后再次复发, 接受维奈克拉联合阿伐替尼治疗达到形态学无白血病状态(MLFS)。例2诊断为AML, 检测到RUNX1-RUNX1T1(AML1-ETO)融合基因及KIT、DX15基因突变;复发后接受维奈克拉联合阿伐替尼方案治疗, 明显降低了肿瘤负荷, 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再次获得完全缓解。结论伴KIT基因突变AML具有一定的异质性, 部分患者治疗难度大, 预后极差;复发患者选择维奈克拉联合阿伐替尼治疗达MLFS或完全缓解后, 桥接(二次)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作为此类患者的较好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8.
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relapsed/refractory acute myeloid leukemia,R/R AML)患者预后差、死亡率高,是AML治疗的难点之一。BCL-2抑制剂维奈克拉在2018年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老年或不能耐受强化治疗的AML患者。近年来,含维奈克拉的方案用于治疗R/R AML展现出一定的疗效,包括联合去甲基化药物、化疗药物、分子抑制剂和桥接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此外,allo-HSCT后衔接维奈克拉维持治疗可有效预防AML移植后复发,并能够延长复发患者的生存期。维奈克拉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对其具有较好的耐受性。本文主要围绕维奈克拉用于R/R AML的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维奈克拉在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移植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诱导治疗失败后使用维奈克拉和去甲基化药物桥接清髓性预处理方案后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难治AML患者诊治过程。结果:患者,女性,28岁,诊断为难治AML。初始给予IA(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3+7)方案诱导化疗未缓解,CLAG(克拉屈滨+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方案再诱导化疗未缓解,使用维奈克拉与去甲基化药物桥接清髓性预处理方案化疗后,进行挽救性单倍体allo-HSCT。复查骨髓缓解,植入成功,随访100 d,持续缓解,无移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原发诱导治疗失败的难治AML,使用维奈克拉与去甲基化药物桥接清髓性预处理可作为挽救性allo-HSCT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含克拉屈滨方案为基础治疗复发难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采用以CLAG(克拉屈滨+阿糖胞苷+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方案治疗1个疗程的11例复发难治ALL患者的临床资料, 总结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11例患者中, 男性7例, 女性4例, 中位年龄28岁(4~58岁);B-ALL 8例, 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1例, 急性早期前体T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TP53突变1例, NOTCH1突变2例, KRAS突变2例, NRAS突变2例;1例染色体为超二倍体, 1例为复杂染色体。11例患者中, CLAG+多柔比星脂质体治疗4例, CLAG+伊达比星+依托泊苷治疗1例, CLAG+依托泊苷治疗1例, CLAG+培门冬酶注射液+依托泊苷治疗1例, CLAG+甲氨蝶呤+依托泊苷治疗1例, CLAG+多柔比星脂质体+达雷妥尤单抗治疗1例, CLAG+伊达比星治疗1例, CLAG+西达本胺治疗1例。11例患者中, 5例完全缓解, 1例部分缓解, 5例未缓解。主要不良反应为重度骨髓抑制(11例)、粒细胞缺乏伴发热(6例)、败血症(3...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扎胞苷联合CAG(阿糖胞苷+阿柔比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方案再诱导儿童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19年8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3例接受阿扎胞苷联合CAG方案再诱导治疗的复发难治AML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疗效、预后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例患儿中,2例为复发AML(分别距开始治疗18个月和8个月后复发),1例为难治AML(2个疗程标准化疗不能达完全缓解)。在2个疗程阿扎胞苷联合CAG方案再诱导后,2例达完全缓解,1例达部分缓解,之后均桥接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随访16~21个月(距首次阿扎胞苷联合CAG方案再诱导的时间),患儿均为无白血病生存。除了血液学不良反应及感染外,阿扎胞苷未增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阿扎胞苷联合CAG方案诱导儿童复发难治AML有较高的再缓解率和安全性,及时桥接HSCT可取得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 BD 方案和 VAD -T 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24例和38例患者分别用硼替佐米联合的 BD 方案治疗和沙利度胺联合的 VAD -T 方案治疗。每例患者接受同一方案治疗至少4个疗程。采用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MWG)国际统一疗效标准评价疗效,并按 WHO肿瘤药物毒副反应分级标准观察毒副反应。结果:BD 方案组中24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6例,非常好地部分缓解(VGPR)11例,部分缓解(PR)5例,疾病稳定(SD)2例,总有效率(CR +VGPR +PR)91.7%;VAD -T方案组38例患者中 CR 1例,VGPR 3例,PR 18例,SD 11例,病情进展(PD)5例,总有效率57.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两组患者主要毒副反应为周围神经病变、呕吐、便秘、感染、血小板减少、静脉血栓等,经对症处理或停药后缓解、减轻。BD 方案组患者毒副反应较 VAD -T 方案组患者重,但经对症处理后均可耐受。结论:与 VAD -T 方案相比,BD 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 MM更有效,且毒副反应可耐受,BD方案的预后处理很重要。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观察氟达拉滨(Flud)联合阿糖胞苷(Ara-C)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FLAG)方案治疗儿童难治及复发性急性白血病(AL)的疗效及患者不良反应。方法 9例复发及难治性AL患儿接受了FLAG方案治疗,Flud 每天30 mg/m2,第1天至第5天,静脉滴注30 min;Ara-C每天2 g/m2,Flud应用后4 h静脉滴注,第1天至第5天。G-CSF 5 μg?kg-1?d-1,中性粒细胞<0.5×109/L时开始应用,用至中性粒细胞 ≥1×109/L。9例患儿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例;难治性AL 5例,复发性AL 4例。结果 9例患儿中经1个疗程化疗达完全缓解(CR)6例,部分缓解(PR)2例,总有效(CR+PR)率 88.9 %(8/9)。6例CR患者中2例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现均无瘤生存;患者主要不良反应是感染、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结论 FLAG方案治疗儿童难治及复发性AL缓解率高,不良反应可以耐受,是治疗儿童难治及复发性AL的一个选择,为后续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观察以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和患者不良反应。方法 28例MM患者接受以硼替佐米为主的联合方案化疗。疗效评定按照EBMT 标准进行。结果 28 例MM患者中,初治20例,复发难治8 例。25例可评估疗效,总反应率达100 %(25/25),其中完全缓解(CR)5 例,接近完全缓解(nCR)10 例,部分缓解(PR)10 例。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周围神经病变、血小板减少、消化道反应及病毒感染,经对症处理后好转,一般不影响治疗。结论 以硼替佐米为主的联合化疗治疗初治和复发难治MM 起效较快,治疗反应率高,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CL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北京隆福医院和协和医院收治的难治复发AML患者12例,均给予1个疗程CLAG方案化疗,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12例患者,男性6例,女性6例,中位年龄35岁(14~68岁)。按照FAB分型,M1 1例,M28例,M51例,M41例,粒淋混合细胞白血病(HAL)1例。分子遗传学方面,AML1/ETO阳性3例,FLT-ITD突变3例。难治7例,复发5例,既往化疗中位疗程数5个(1~15个)。经CLAG方案1个疗程化疗后,复查骨髓涂片10例(83.33%)患者完全缓解(CR),1例死亡,1例未缓解。6例有分子遗传学异常者均转为阴性。11例患者均出现骨髓抑制并不同部位感染,3例CR后患者已完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结论CLAG方案对难治复发AML疗效确切,患者耐受性好。一旦获得CR,应该尽快安排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治疗复发难治恶性淋巴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济南军区总医院2011年8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0例接受AHSCT治疗的复发难治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6例,女性4例;中位年龄34岁(20~50岁);复发4例,难治6例;霍奇金淋巴瘤(HL)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5例.移植前经过多个疗程的放化疗,予大剂量甲氨蝶呤(CTX)+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用BEAM(卡莫司汀+依托泊苷+阿糖胞苷+美法仑)、CBV(环磷酰胺+卡莫司汀+依托泊苷)或全身照射(TBI)方案进行预处理.结果 10例AHSCT患者单个核细胞(MNC)中位计数为7.385×108/kg,移植后8例完全缓解,2例复发.中位随访时间为18个月(20~50个月),患者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均为80%(8/10).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泻、口腔黏膜炎等不良反应,均可耐受.结论 AHSCT是治疗复发难治恶性淋巴瘤的有效方法,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CLAG方案(2-CdA+Ara-C+G-CSF)治疗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应用CLAG方案治疗的12例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结果:12例患者均系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根据NCCN急性髓系白血病指南(2017年第1版)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标记,进行危险度分级,其中预后良好组3例,预后中等组5例,预后不良组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1疗程CLAG方案化疗,其中8例(72.7%)达到完全缓解(CR),2例(18.2%)达到部分缓解(PR),总有效率(OR)90.9%。所有患者均出现Ⅲ-Ⅳ级血液学毒性,主要毒副反应为粒细胞缺乏及血小板减少所导致的感染和出血,其中肺部感染8例(72.7%),侵袭性真菌病5例(45.5%),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2例(18.2%)。6例患者(54.5%)发生Ⅲ-Ⅳ级出血,1例因弥漫性肺泡出血早期死亡。化疗所致恶心呕吐、肝肾毒性、口腔黏膜炎等非血液学毒性均为Ⅰ-Ⅱ级。结论:CL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有效率较高。化疗所致骨髓抑制较重,但合并感染、出血可控制,非血液学毒性轻微,安全性较好,可作为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挽救性治疗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HAA方案诱导治疗初治及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HAA方案治疗的66例AML患者的资料,按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层分析,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66例患者中初治AML 45例,可评价疗效41例,诱导化疗后36例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总有效率为90.2 %(37/41);难治复发AML 21例,其中9例获得完全缓解,有效率为42.9 %(9/21)。HAA方案在性别、年龄、入院时白细胞数目和疾病亚型各分层内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4例初治完全缓解病例随访2~19个月,中位随访10个月,持续缓解中位时间为9个月(2~17个月),其中5例(35.7 %)巩固化疗期间复发。HAA方案的骨髓抑制中位时间为14 d(3~23 d)。主要不良反应为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20 %(13/66)],腹痛、腹泻[9 %(6/66)]及化疗相关感染[53 %(35/66)],未见其他严重的非血液学不良反应。结论 HAA方案对于初治及复发、难治AML均能获得较高的有效率,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