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N-myc下游调节基因(N-myc downstream regulated gene-1,NDRG-1)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甲基化状态,研究甲基化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 5-Aza-CdR)对乳腺癌细胞株T47D的生长增殖及NDRG-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法检测乳腺癌组织、相应癌旁组织和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NDRG-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5-Aza-CdR处理T47D细胞后,MTT法观察细胞生长活性的变化,RT-PCR法检测处理前后抑癌基因NDRG-1的mRNA表达变化.结果:NDRG-1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甲基化率为46.8%,癌旁组织中甲基化率为21.3%,而乳腺良性病变组织均未检测到甲基化.T47D细胞经5-Aza-CdR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RT-PCR检测发现,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处理组细胞的NDRG-1 mRNA表达增多. 结论:NDRG-1基因甲基化状态与乳腺癌发生有密切关系.5-Aza-CdR逆转T47D细胞NDRG-1基因甲基化,恢复该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aza-2dC对人低分化鼻咽鳞癌细胞株CNE2的影响。方法应用10-7、10-6、10-5、10-4mol/L浓度的5-aza-2dC,处理人低分化鼻咽鳞癌细胞株CNE2 12、24、36、48、72 h后,应用MTT法测定CNE2细胞株的生存情况,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药物处理前后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结果同一作用时间不同药物浓度组间,细胞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作用72 h对人低分化鼻咽鳞癌细胞株CNE2生长抑制作用最强。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10-4mol/L 5-aza-2dC诱导细胞凋亡最明显(P<0.01)。甲基化特异性PCR显示鼻咽癌细胞株中,5-aza-2dC可成功逆转DAPK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状态。结论 5-aza-2dC对人低分化鼻咽鳞癌细胞株CNE2生长有抑制作用,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dC)对卵巢癌细胞系OVCAR3中FANCF(Fanconi anemia complementation group F)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对化疗药物紫杉醇敏感性的影响,以了解5-Aza-dC的抗肿瘤效应,寻找卵巢癌治疗的新靶点.方法:采用5-Aza-dC处理FANCF基因甲基化的卵巢癌细胞OVCAR3和FANCF基因非甲基化的卵巢癌细胞A2780.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PCR,MSP)、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析这2种细胞经5-Aza-dC处理前后FANCF基因的甲基化状态以及FANCF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MTT法检测卵巢癌细胞的增殖情况.FCM检测紫杉醇对卵巢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建立OVCAR3和A2780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5-Aza-dC对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瘤中FANCF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体外实验显示,5-Aza-dC处理后,OVCAR3细胞中FANCF基因发生去甲基化,FANCF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增加,细胞生长缓慢.5-Aza-dC处理组OVCAR3细胞裸鼠移植瘤体积较未处理组明显缩小,质量也明显降低,FANCF蛋白表达增加;而A2780细胞裸鼠移植瘤组中未观察到上述变化.结论: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Aza-dC可能通过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而成为潜在的卵巢癌治疗药物,但同时也会增加紫杉醇的耐药风险.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去甲基化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对胰腺癌细胞系MiaPaca2生长的影响,以及对RUNX3抑癌基因表达和甲基化的影响.方法 光镜观察5-Aza-CdR处理前后MiaPaca2细胞形态学变化,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5-Aza-CdR对MiaPaca2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RUNX3 mRNA表达的变化,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测RUNX3基因甲基化的变化.结果 经2.5、5、10和20 μmol/L 5-Aza-CdR处理24h后,MiaPaca2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9.17 ±2.15)%、(10.75 ±2.04)%、(12.57±1.64)%和(18.70±1.51)%;48 h后分别为(14.94±1.68)%、(18.60±1.57)%、(22.84±1.58)%和(33.24±1.53)%;72 h后分别为(21.46±1.60)%、(28.62±1.72)%、(35.14±1.64)%和(45.06±1.47)%;96 h后分别为(26.35±1.71)%、(34.48±1.69)%、(40.05 ±1.60)%和(49.99±1.61)%.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抑制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在同一时点,各浓度组间MiaPaca2细胞的抑制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48、72、96h时,各浓度组抑制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药物处理24h以后,5-Aza-CdR对MiaPaca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随着5-Aza-CdR浓度的增加而增强.5-Aza-CdR能够逆转RUNX3基因的甲基化状态,恢复RUNX3 mRNA的表达.结论 RUNX3基因甲基化状态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异常甲基化可能是引起RUNX3基因表达缺失的重要机制.5-Aza-CdR可以逆转MiaPaca2细胞RUNX3基因的甲基化状态,重新激活其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为胰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去甲基化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对人低分化鼻咽癌细胞系CNE-2Z RASSF1A基因的去甲基化作用。方法用5-Aza-CdR处理CNE-2Z细胞后,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RASSF1A基因的甲基化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检测RASSF1A基因表达改变,细胞生长曲线和平板克隆形成试验分别检测细胞生长能力和克隆形成能力。结果 CNE-2Z细胞RASSF1A基因呈高甲基化和阴性表达。经5-Aza-CdR处理,第1~2天RASSF1A基因高甲基化状态不改变,第3天部分去甲基化,第4天后全去甲基化,5-Aza-CdR处理停止2天后仍保持全去甲基化。随着RASSF1A基因去甲基化,RASSF1A呈明显阳性表达、细胞生长和平板克隆形成能力明显下降。结论 RASSF1A基因在CNE-2Z细胞中因高甲基化而失表达。5-Aza-CdR可诱导CNE-2Z细胞RASSF1A基因完全去甲基化而增强其表达,明显抑制CNET-2Z细胞生长和克隆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8.
微RNA(miRNA)的异常表达可参与部分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表达调控,影响造血细胞的发育和分化,导致血液肿瘤的发生.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种B淋巴细胞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在发病个体、疾病进展、治疗反应、临床预后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异质性.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miRNA的突变或异常表达与CLL的发生、进展、预后、药物疗效等密切相关,某些miRNA还可参与CLL细胞中B细胞受体(BCR)及其信号通路的异常调控.文章就近年来相关miRNA分子在调控BCR信号通路及参与CLL发生和发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CdR)对SW480细胞生物学行为及15-羟基前列腺素脱氢酶(15-hydroxyprostaglandin dehydrogenase,PGDH)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5-Aza-CdR处理SW480细胞,通过MTT法、平板克隆实验观察细胞生长活性的变化,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PGDH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Western印迹法检测PGDH蛋白表达改变,并进行细胞周期分析.结果:SW480细胞经5-Aza-CdR处理后,与未处理对照组相比,生长速度出现不同程度减慢;实验组细胞(不同浓度5和10 μmol/L)较对照组细胞的克隆形成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GDH启动子区甲基化程度降低,无PGDH蛋白表达的SW480细胞检测到蛋白重新表达.5-Aza-CdR处理SW480细胞后,能够延缓细胞周期G1/S期进程,阻滞细胞干G期.结论:在结肠癌细胞系中,PGDH基因启动子CpG岛的异常甲基化修饰可能导致其表达缺失,5-Aza-CdR能够恢复PGDH基因的表达,为结肠癌的去甲基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DNA甲基化修饰与微小RNA(miRNA)在人类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均起重要作用.目前发现在肿瘤形成过程中miRNA启动子区可发生甲基化,也可通过调控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来调节DNA甲基化.通过对二者之间相互调控机制的研究,能为肿瘤的诊断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小檗碱对耐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EU-4的凋亡诱导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0、10、1 00 μmol/L小檗碱作用EU-4细胞72 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法检测Caspase-3、PARP及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的蛋白表达,比色法检测Caspase-3的活性变化,基因沉默技术观察降低XIAP表达对于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0、10、100μmol/L小檗碱作用EU-4细胞72 h后凋亡率分别为(9.08±1.20)%、(22.36±2.16)%、(59.81±4.17)%,呈剂量-效应关系.凋亡过程中Caspase-3的活性增强,分别为1.70±0.25、1.92±0.10、2.89±0.25.小檗碱抑制EU-4细胞XIAP的表达(P<0.05),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单纯下调XIAP蛋白的表达引起细胞凋亡,对照siRNA转染组和XIAP siRNA转染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9.23±1.66)%和(22.15±0.63)%.结论 小檗碱可以诱导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EU-4细胞凋亡,XIAP下调引起的Caspase-3的激活参与了EU-4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2.
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疾病,其异质性主要表现在临床表现、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等方面.如何在疾病早期对B-CLL患者做出较为准确的预后分型,对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就B-CLL预后因素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研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染色体异常核型及其与临床特征和近期疗效的关系。方法 采用骨髓细胞短期培养法、吉姆萨显带对110例ALL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110例ALL患者中,正常核型71例(64.5 %),异常核型39例(35.5 %),染色体核型结构异常者24例(21.8 %),数目异常者11例(10.0 %),结构及数目异常者3例(2.7 %),异常复杂核型1例。伴有t(9;22) (q34;q11)的ALL患者疗效差于其他患者(确切概率法,P=0.045),伴有t(9;22)(q34;q11)的成年人ALL与儿童ALL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确切概率法,P=0.506)。结论 ALL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异常具有随机性,较常见的有t(9;22)(q34;q11)、 t(4;11)(q21;q23),其疗效较差。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WT1(Wilms tumor gene 1)基因在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77例初诊B-ALL患儿WT1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比较患者年龄、性别、流式亚型、染色体核型、临床危险分级等因素的基因表达差异,并随访分析初诊WT1基因表达水平对患儿预后的影响。结果:77例初诊B-ALL患者中,WT1基因阳性率96.10%(74/77),0~2岁患儿初诊WT1水平高于3~13岁组(P=0.02),WT1基因表达在性别上无统计学差异(P=0.229)。在对B-ALL流式亚型间WT1的分析中显示,Pro-B-ALL患者表达量最高,Pre-B-ALL次之,Com-B-ALL最低(两两比较差异,P值分别为0.002,0.008,0.040)。临床高危(P=0.041)、t(4;11)(P=0.034)、初诊白细胞大于50×109/L(P=0.009)的患者有更高的WT1表达。首次诱导化疗后细胞形态学缓解与否,其初诊时WT1表达无明显差异(P=0.84),但长期随访得到持续缓解的患者初诊WT1表达低于复发或不缓解的患者。结论:WT1基因在儿童B-ALL中表达的高低可能提示患者白血病细胞的分化水平,并与长期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儿童急性白血病(AL)的微小RNA(miRNA)表达谱,深化对AL的分型诊断乃至发病机制和预后的认识.方法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93例AL患儿骨髓的miRNA表达谱,另选12例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作为对照,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印证miRNA的异常表达.结果 粒细胞系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miRNA 表达谱明显不同,前者分别有17种和18种miRNA明显表达上调和下调,后者分别有21种和11种表达上调和下调.根据法、美、英协作组(FAB)形态学分型标准,在粒系AML的M1、M2和M3亚型中,miRNA表达各异,分别有miR-335、miR-126和miR-125b特异性高表达,基因芯片能区分这3种亚型.在M2和M3亚型中,AML1 -ETO阳性组和PML-RARα阳性组的miR-126和miR-125b表达水平,分别比阴性组明显升高(均P<0.01).miR-335和miR-146在粒系AML表达上调,不同于在成人患者中研究报道的结果.结论 miRNA可能为AL的分类和诊断提供新的生物学标记.各型AL之间有不同的miRNA调控网络,可能存在与特异的miRNA表达相关的不同发病机制和预后. 相似文献
17.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种异质性的成熟B细胞克隆性疾病,好发于老年人。免疫疗法,如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双/三特异性抗体、免疫检查点疗法等,为CLL的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新旧疗法的多种联合应用也展现出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文章就现有CLL的免疫疗法及联合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微小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19~25 nt的单链小分子非编码RNA,通过与靶基因mRNA 3&#39;端非翻译区结合引起mRNA的剪切、降解及翻译抑制,参与基因的转录后调控.近年来的研究发现,miRNA的异常表达可参与部分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表达调控,影响造血细胞的发育和分化,导致血液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不同的miRNA表达谱与特异的遗传学异常及编码基因突变相关,能够为不同类型白血病的生物学研究提供新的依据.文章就近年来miRNA在伴不同细胞及分子遗传学异常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MTHFR)单核甘酸多态性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分别收集45例ALL患儿(ALL组)及45名健康儿童(对照组)外周血各2 ml,提取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MTHFR C677T和A1298C基因型,比较不同基因型对儿童ALL发病风险的影响。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比值比(OR)和95 %可信区间(95 % CI)。结果 对照组MTHFR 677CC、CT和TT基因型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31.1 %(14/45)、51.1 %(23/45)和17.7 %(8/45),ALL组3种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51.1 %(23/45)、40.0 %(18/45)和8.9 %(4/4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8,P=0.04);MTHFR 677 T等位基因在ALL组中的检出率为48.8 %(22/45),在对照组中的检出率为69.9 %(31/45);T等位基因携带者发生ALL的风险是CC基因型的0.4倍(95 % CI 0.21~0.83)。对照组MTHFR 1298AA、AC和CC基因型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57.8 %、40.0 %和2.2 %,ALL组中3种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18.8 %、44.4 %和6.8 %,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23,P=0.23);MTHFR 1298 C等位基因ALL组中的检出率为42.2 %(19/45),对照组中的检出率为51.1 %(23/45);C等位基因的存在并不会提高儿童ALL发生的风险(OR=1.3,95 % CI 0.21~0.83)。结论 MTHFR 677 T等位基因的存在会显著降低儿童发生ALL的风险,而MTHFR 1298各基因型与儿童ALL的发生均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